竟然跟母親有這種見不得人的關係。
瞧見楊妧,楊溥目中閃過一絲慌亂,旋即鎮定下來,溫聲道:「阿妧迴來了……你娘身子不太舒服,且讓她緩緩。」
閃身站在楊妧麵前,擋住了她的視線。
兩人離得近,楊妧清清楚楚地聞到他身上散發出來的腥氣。
是男女燕好之後,獨有的那種腥氣。
楊妧扭頭走出去,看到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的楊嬋,記起懷裏的點心,連忙把油紙包掏出來。
杏仁酥被壓扁兩塊,好在有一塊還算完整。
楊妧遞給楊嬋,柔聲叮囑,「慢些吃,別噎著。」
少頃,楊溥出來,倒一盅茶端進東屋,不大時候又出來,掩緊房門,低聲道:「阿妧,我會給你一個解釋。」
楊妧仰起頭一字一句地說:「姦夫淫婦!」
楊溥臉色驀地沉下來,「不許這麽說。」
楊妧扯扯唇角,「我說錯了嗎,還是大伯父敢做不敢當?」
眉梢眼底盡是諷刺。
這是她重生歸來的第四個年頭。
差兩個月滿十三歲。
跟娘親關氏一樣,楊妧有著瑩白如玉的肌膚,精緻柔美的五官,尤其一雙杏仁眼,秋日澗水般澄清明淨。
而此刻,澗水卻是結了冰,陰冷幽深,仿若經歷過滄海桑田般。
全然沒有豆蔻少女的純真童稚。
楊溥明顯一愣,目光掃過緊閉著的東屋,「現下伯父還有事,稍後再跟你談。」
闊步往外走。
再解釋,那也是偷情!
楊妧看著他的背影冷笑,就聽東屋門響,娘親關氏從裏麵走出來。
關氏穿淺碧色襖子湖水綠羅裙,青絲鬆鬆地梳成墮馬髻,一縷碎發垂在耳邊,襯著那張原本就如花似玉的臉愈加妖嬈。
此時眸中盈盈水波尚未散去,有種說不出的慵懶與誘惑。
聲音也懶洋洋的帶著啞,「你伯父來商量事情,見我不舒服,進屋多坐了會兒。」
楊妧冷冷地說:「議事用得著到內室?」
而且,特意打發了春喜,又將楊嬋攆到門口坐著。
「不行嗎?」關氏挑起細長的眉毛,神情極其坦然。
楊妧瞥了眼全神貫注吃點心的楊嬋,「小嬋不愛說話,可她不是不會說,她心裏都明白……」掏帕子輕輕給楊嬋擦掉唇邊兩粒飯渣,正色道:「娘,咱們搬出去住吧。」
「可以,」關氏懶洋洋地坐在椅子上,三根手指捏著壓扁了的杏仁酥,小心地撮進口裏,「往哪裏搬,搬出去吃什麽喝什麽,一日三餐誰做?」
楊妧沉聲迴答:「我手頭有一百兩銀子,能養得起家。」
「嗬,」關氏好像聽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你到外頭打聽打聽,一處屋舍多少銀子,一匹布多少錢,一斤肉多少錢?」笑得最後卻又冷了臉,「你讓我帶著你們兩個拖油瓶出去看人白眼,受人欺負?」
寡婦門前是非多,尤其關氏生得好樣貌,更是免不了被人覬覦。
楊妧了解女人獨居的苦,抿抿唇,又道:「那麽娘就改嫁,正經八百兒找個男人過日子。」
關氏笑得愈加開懷,都要笑出眼淚了,「阿妧是嫌棄我?到底長大了,翅膀硬了,怕我的好名聲連累你說親?我醜話說在前頭,你要再天天往何家那個殘廢跟前湊,不用我,你自己就把自己的名聲敗壞了……整天自以為聰明,也不好生想一想,當初何家為什麽總下帖子請你們去?為什麽每月三兩銀子勾著你去伺候筆墨?他們打什麽主意,你心裏不清楚?」
關氏口中的殘廢,就是靜深院裏整天躲在白色紗幔後麵,極少露麵的那個男人。
他叫何文雋,是參將何猛的長子,何文秀的長兄!
第4章 來信
三年前,楊妧九歲,楊溥升任濟南府同知,楊家闔家搬到濟南府。
家中姑娘正發愁沒有玩伴,何猛的女兒何文秀主動下帖子請她們去玩,也請了其他人家年紀相若的小娘子。
何文秀極好客,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宴請一次,在新月湖畔的八角亭裏擺了茶水點心。
眾人邊吃茶點邊賞美景,又到附近的靜深院裏採花鬥草。
靜深院門窗總關得緊緊的,不見有人出入,姑娘們都以為是空院子,毫無戒備。
有天,窗口突然出現一個怪人。
那人穿玄色衫子,頭髮披散著,臉上橫兩道紫紅色的疤痕,形貌極為可怖。
姑娘們嚇得紛紛逃走,唯楊妧留在原地,大著膽子詢問:「你是誰?」
他啞聲迴答:「何文雋!」
楊妧知道這個名字。
不管是今生還是前世,何文雋都是濟南府極負盛名的才子。
十四歲考中秀才,十五歲中舉,正值前程大好跑去與父親鎮守山海關。
女真人南下闖關,他率兵應戰身受重傷。
很多人說何文雋已經死了。
楊妧卻是不信。
因為前世何文雋就大難不死,並在短短幾年裏寫成一本《兵法實錄》並許多安邦定國之作,深受眾人敬仰。
隻可惜,不知道是慧極必傷,還是因為傷重難愈,何文雋終究沒能活過二十五歲。
彼時何家已搬到京都,楊妧也在京都。
她前去弔唁,看到何文秀站在滿院子白幡中間低泣,「我雖不舍,可對於大哥而言,總算是解脫了,不必再受煎熬的苦楚。」
瞧見楊妧,楊溥目中閃過一絲慌亂,旋即鎮定下來,溫聲道:「阿妧迴來了……你娘身子不太舒服,且讓她緩緩。」
閃身站在楊妧麵前,擋住了她的視線。
兩人離得近,楊妧清清楚楚地聞到他身上散發出來的腥氣。
是男女燕好之後,獨有的那種腥氣。
楊妧扭頭走出去,看到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的楊嬋,記起懷裏的點心,連忙把油紙包掏出來。
杏仁酥被壓扁兩塊,好在有一塊還算完整。
楊妧遞給楊嬋,柔聲叮囑,「慢些吃,別噎著。」
少頃,楊溥出來,倒一盅茶端進東屋,不大時候又出來,掩緊房門,低聲道:「阿妧,我會給你一個解釋。」
楊妧仰起頭一字一句地說:「姦夫淫婦!」
楊溥臉色驀地沉下來,「不許這麽說。」
楊妧扯扯唇角,「我說錯了嗎,還是大伯父敢做不敢當?」
眉梢眼底盡是諷刺。
這是她重生歸來的第四個年頭。
差兩個月滿十三歲。
跟娘親關氏一樣,楊妧有著瑩白如玉的肌膚,精緻柔美的五官,尤其一雙杏仁眼,秋日澗水般澄清明淨。
而此刻,澗水卻是結了冰,陰冷幽深,仿若經歷過滄海桑田般。
全然沒有豆蔻少女的純真童稚。
楊溥明顯一愣,目光掃過緊閉著的東屋,「現下伯父還有事,稍後再跟你談。」
闊步往外走。
再解釋,那也是偷情!
楊妧看著他的背影冷笑,就聽東屋門響,娘親關氏從裏麵走出來。
關氏穿淺碧色襖子湖水綠羅裙,青絲鬆鬆地梳成墮馬髻,一縷碎發垂在耳邊,襯著那張原本就如花似玉的臉愈加妖嬈。
此時眸中盈盈水波尚未散去,有種說不出的慵懶與誘惑。
聲音也懶洋洋的帶著啞,「你伯父來商量事情,見我不舒服,進屋多坐了會兒。」
楊妧冷冷地說:「議事用得著到內室?」
而且,特意打發了春喜,又將楊嬋攆到門口坐著。
「不行嗎?」關氏挑起細長的眉毛,神情極其坦然。
楊妧瞥了眼全神貫注吃點心的楊嬋,「小嬋不愛說話,可她不是不會說,她心裏都明白……」掏帕子輕輕給楊嬋擦掉唇邊兩粒飯渣,正色道:「娘,咱們搬出去住吧。」
「可以,」關氏懶洋洋地坐在椅子上,三根手指捏著壓扁了的杏仁酥,小心地撮進口裏,「往哪裏搬,搬出去吃什麽喝什麽,一日三餐誰做?」
楊妧沉聲迴答:「我手頭有一百兩銀子,能養得起家。」
「嗬,」關氏好像聽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你到外頭打聽打聽,一處屋舍多少銀子,一匹布多少錢,一斤肉多少錢?」笑得最後卻又冷了臉,「你讓我帶著你們兩個拖油瓶出去看人白眼,受人欺負?」
寡婦門前是非多,尤其關氏生得好樣貌,更是免不了被人覬覦。
楊妧了解女人獨居的苦,抿抿唇,又道:「那麽娘就改嫁,正經八百兒找個男人過日子。」
關氏笑得愈加開懷,都要笑出眼淚了,「阿妧是嫌棄我?到底長大了,翅膀硬了,怕我的好名聲連累你說親?我醜話說在前頭,你要再天天往何家那個殘廢跟前湊,不用我,你自己就把自己的名聲敗壞了……整天自以為聰明,也不好生想一想,當初何家為什麽總下帖子請你們去?為什麽每月三兩銀子勾著你去伺候筆墨?他們打什麽主意,你心裏不清楚?」
關氏口中的殘廢,就是靜深院裏整天躲在白色紗幔後麵,極少露麵的那個男人。
他叫何文雋,是參將何猛的長子,何文秀的長兄!
第4章 來信
三年前,楊妧九歲,楊溥升任濟南府同知,楊家闔家搬到濟南府。
家中姑娘正發愁沒有玩伴,何猛的女兒何文秀主動下帖子請她們去玩,也請了其他人家年紀相若的小娘子。
何文秀極好客,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宴請一次,在新月湖畔的八角亭裏擺了茶水點心。
眾人邊吃茶點邊賞美景,又到附近的靜深院裏採花鬥草。
靜深院門窗總關得緊緊的,不見有人出入,姑娘們都以為是空院子,毫無戒備。
有天,窗口突然出現一個怪人。
那人穿玄色衫子,頭髮披散著,臉上橫兩道紫紅色的疤痕,形貌極為可怖。
姑娘們嚇得紛紛逃走,唯楊妧留在原地,大著膽子詢問:「你是誰?」
他啞聲迴答:「何文雋!」
楊妧知道這個名字。
不管是今生還是前世,何文雋都是濟南府極負盛名的才子。
十四歲考中秀才,十五歲中舉,正值前程大好跑去與父親鎮守山海關。
女真人南下闖關,他率兵應戰身受重傷。
很多人說何文雋已經死了。
楊妧卻是不信。
因為前世何文雋就大難不死,並在短短幾年裏寫成一本《兵法實錄》並許多安邦定國之作,深受眾人敬仰。
隻可惜,不知道是慧極必傷,還是因為傷重難愈,何文雋終究沒能活過二十五歲。
彼時何家已搬到京都,楊妧也在京都。
她前去弔唁,看到何文秀站在滿院子白幡中間低泣,「我雖不舍,可對於大哥而言,總算是解脫了,不必再受煎熬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