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元年的初始,春迴大地,萬物複蘇,原本該是個好時候,可因南方戰場第二次戰敗的消息傳迴了長安,鬧得滿城風雨,國朝天下就不禁沉浸在一股消沉低迷的氣氛之中。
到了春龍節前後,更隱隱有消息傳入皇城,說南邊出征的軍隊有了迴朝的勢頭。
坊間因此起來的罵聲此起彼伏,益北王劉子昭便是不用通敵叛國,這個偉岸的英雄形象也由此跌落。
申容從沒有就此事在劉郢麵前多問過一句,劉郢也不提,到了蘭房殿就隻談談其他閑話,不是問皇後的起居,就是問起內宮裏頭的瑣屑,倒還有些明顯怕申容打探的意思。
其實不用他多提,她又何曾不知道?南邊戰事現在是天下間最關心的事,皇後甚至不用自己主動去打聽,也能偶爾聽見些宮奴們的喁喁私語。
不過既然劉郢心裏還有疑慮,她也就隻作不知情地不暴露半點罷了,隻專注自己手上的宮務——國母手上的事著實不少,便是後頭不用再安排新人入宮了,但旁的事也是個重擔,各個宮內的開銷、宮中奴仆用人一應,經少府整理過後,還要奉來經皇後過目。蘭房殿裏頭對外的事務更是不少,時不時還要接見幾個宗親女眷,諸侯王後、命婦。
這樣忙碌的日子倒也過得快,就算偶爾聽到些外頭有關劉子昭的消息,一忙起來也就沒工夫多去深思了,他的命數如此,申容做出過努力,若實在無法改變,就隻能選擇冷眼旁觀。
更何況,她現如今還有阿堅和阿煒兩個孩子需要照顧。
日子如此挨到寒食節前兩日,內宮原本一片祥和寧靜,突然有消息傳入了蘭房殿——說是南邊軍隊迴了朝,益北王領數萬兵馬直達京畿迴陽,即將迫近皇城行在。
可眼看著要過軍郊大營,也未有上交兵符的動作。
所有人都在說益北王反了,不僅帶的兵反了,還聯合了益北諸侯國的勢力,一同對抗國朝政權。
若說是劉郢刻意做的局,汙蔑他叛國,可他的手如何能伸到益北去?那個地方是劉子昭一手攻下來的封地,當年歸附國朝時,劉郢尚且年幼,後來就算有心要掌管,也不可能管得到,而今才登基不久,如何可能幹涉得那樣快?
況且他手下的勢力都聚集在長安城,這一點申容也是清楚的。
劉郢汙蔑劉子昭,是在他帶往南方的兵馬上做手腳,最終折戟沉沙,汙蔑叛國。
他怎麽可能放任劉子昭帶兵直入長安城?
那麽就隻有另一個可能了,劉子昭的叛國通敵是為真——申容通身突然竄上來一股寒意,瞬間侵占四肢百骸,她忽然想起當時他的那句“我迴不了頭了。”
迴陽前線的消息,在這一日陸續傳入了宮,她往天門殿過去的時候,劉郢已經領著禁軍親自趕去了迴陽,丞相還在大殿內,轉身看到皇後,低語了幾句說明情況,就匆匆離開了。
崔斐的一席話,將申容之前的猜測都落了實:劉子昭確是真的反了,益北異族的勢力當年不過明麵歸屬國朝,實則單降服於劉子昭一人,並不臣服長安城內的皇帝。這幾年安靜歸順,不過是為了等劉子昭奪權,才徹底揭開內部隱匿起來的各支部曲力量。
他的計劃,是早在征戰益北時就布下了的——
國朝出兵是在寒食當天,皇帝親自帶兵,氣勢同樣不容小覷,可直至翌日清早,都沒有丁點或勝或敗的消息傳迴來。
迫近天子腳下發生這樣的事,宮闈內自然要人心惶惶。
永巷宮裏的那些個八子、少使們是不敢來找皇後的,哪怕是王慧那位獨一位的夫人,也沒有過來。
但在東宮附近住著的那些個太夫人們不同,仗著自己長輩的身份,皇帝又不在宮裏,便在第二日上午,提起膽子一個接一個地踏入了蘭房殿。
一次全拒在甬道上終究不像話,皇帝在外禦駕親征,皇後就需要穩得住宮內,她先令明生去召集了一批禁軍守在蘭房殿外的甬道上,後才將那些太夫人們都召進了正殿。
“我和你們一道等著消息,我聽到什麽,你們那兒就會收到什麽。若當真到了那一步,我自會給時間讓各位散了,迴陽到長安尚有段距離,便是快馬加鞭,也有時間供各位好好收拾,但你們也要想好了,若在此時就生了逃跑的念頭,屆時陛下迴宮,各位的下場也絕不會好。”
至於軍隊的馬匹從迴陽到京城的時間要多久,申容的心中其實也沒有數,隻若不這樣義正辭嚴地說了,內宮人心渙散,成了一盤散沙,外頭還沒怎麽,家裏頭就先亂了。
她強撐著舒了口氣,預備讓人先退下,人群中卻衝出個豐腴的太夫人來,“皇後此話如何能全然作得了數?不若我們就等在此處,也能和你第一時間收著消息,再迴去準備了,豈非更不耽誤時辰?”
申容從沉靜的麵色中側目,審視上了跟前這個不知是何姓名的太夫人,“你的意思,是陛下定然會敗?”
“做好兩手準備,不過人情之常——”
話尾餘音還未散開,一道清脆的巴掌聲就響徹在了殿內。
眾人頓時噤聲,耳邊似乎還迴蕩著那若有若無的迴音,皇後的這一巴掌,無異於是打到了裏裏外外眾位太夫人的臉上。
“兩手準備,你留到地下去準備罷。來人——”申皇後張開了嗓子,毫無猶豫,“將此人拖下去,杖斃。”
站得最近的幾個太夫人不禁跟著一顫,備好的禁軍們旋即捱次入殿。
這些個兒郎們各個生得身強力壯,威風八麵,往前又都是從不進出內宮的人,如此忽地蠻狠拖走殿中貴人——還是個先帝太夫人,誰能不被唬得唿吸都滯了?
她還當真做得出來?
那年輕太夫人的哭嚎聲漸漸淡出殿內,申皇後徐徐收迴森冷眸光,等再麵向眼前的這群女人們時候,沉吟了有片刻,才提裙由宮女扶上木階。
長長的杏紅裙裾掃過,平穩的語調從座上傳了下來,帶著國母居高臨下的氣勢。
“諸位好好迴去等著消息,若再有異議的,隨時可以來找我。”
話音剛落,屋內眾人頓時落荒而逃,誰也不敢再多久留。
幾個大宮女就上前把殿門拉上,殿內當即安靜下來,主座上的人瞬時卸下繃緊的姿勢,不由得失神起來——也不知道迴陽戰場眼下到底如何了。
內宮消息口口相傳,不過多會,蘭房殿裏頭處死個太夫人的事就鬧得人盡皆知了,由此乙和宮內得以一時安生。
可盡管如此,照著眼下的形勢來看,也終究隻是維持了這一隅的清淨,到了酉時,乙和宮外的幾宮裏頭又開始躁動起來,夕食時申容還未來得及用飯,黃門入殿再迴稟六宮消息——
終歸是生死關頭,沒幾個願意幹坐著等死的,那些不敢來蘭房殿找皇後打探消息的良家子和宮奴們,不免生出些想往外逃的。
她就隻能再安排了蘭房殿自己的人手過去壓製。
再等到了戌時,阿勇領著人來迴消息,乙和宮內倒還好,少府裏頭的人都是有官銜的士大夫,再不濟也有黃門侍中壓著,暫且安寧,可內宮的情況不容樂觀,尤其西宮那邊上,正因沒個正經主人管著,甬道上宮奴來來往往,更有入室擄財要逃出宮的,蘭房殿派去的黃門壓根降服不住。
這勢頭再不來個狠的,隻怕到了明日一清早,就算是安穩的地方都會被帶得亂起來,申容示意花媼帶著阿堅先下去,定住心旌,吩咐阿勇,“傳我的話給期門軍,可入內宮來,有要私自跑出去的,不論是誰,格殺勿論。”
蘭房殿的這道令一經放出去,不到亥時,南宮的甬道上便積起了一堆堆的屍首,有男有女,老的少的,遠遠瞧去,就跟那一座座小山似的,血腥味漸漸彌漫至宮城各處,甬道上的石磚縫裏,也都滲著殷紅。
這場景還頗有些像當年鄭太後在甬道上架起火堆來燒人。
誰也不會料想到,這個新上任的年輕皇後,竟然這般心狠手辣,拿著人說殺就殺,半分不顧忌。
這手段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禁軍就徹夜守在內宮邊上,但凡發現有異心亂跑者,不論是何緣由,又不論是否誤判,統統一刀下去,連個開口辯解的機會都不給。
一直到子時,內宮的各條甬道上,倒比事發前都還要安靜。
宮裏頭鬧得這麽沸沸揚揚的,長明殿的王慧自然也聽說了這些消息,雖心底惶恐要出事,但在這般亂勢之中,也愈加增添了幾分膽量。
就尋了個大宮女不留神的功夫,悄然出了自己的宮舍,朝著永巷宮西南牆角最深處的一間房舍過去。
*
皇帝領著禁軍去往迴陽的第三日,戰況才傳迴宮裏,說是餘下各處國朝諸侯王的支援已經趕到了迴陽,叛軍們暫時還進不了長安城。申容在天門殿前聽完消息後,不由得閉了閉眼,感慨著總算是能鬆一口氣了。
就算有過一世的經曆,也尚算不準這一世會如何,這兩日她自己亦是過得不安生,每每閉上雙眼,就會不由自主地設想各種不好的結果。
連著幾天也沒正經用過一頓完整的飯,才一聽說這個消息,肚子就叫喚了兩聲。
等迴蘭房殿時已是天黑,就立馬吩咐了人下去安排吃食。
好容易聽皇後說餓了,茵梅和元秀一道去了廚房安排。
今日兩個皇子都宿在皇後的寢殿內,人吉老早就去旁室守著阿煒了,估計是在那頭睡著了,也不見過來迴個話,申容就沒多管她,倒是隻有阿堅,像和她親娘心連著心的一樣,這會都沒睡著,申容餓了,他也餓了,哭了幾聲要吃奶,就窩到奶娘懷裏去了。
申容在邊上瞧了瞧,又和奶娘拉了幾句家常,瞧著阿堅吃著吃著又睡著了,後來被奶娘抱到了小榻上,層層紗帳一搭,睡得倒是香。
二人怕吵著外頭的阿煒和人吉,縱然還時不時的扯上個幾句,聲音卻壓得很低,暖爐裏的煙飄入鼻腔,她又忽地泛起了一陣疲憊。
可能是這一顆緊繃著的心終於能放下了,餓意、困意一同湧了上來,偏她要吃的炙肉還需得等上一段時間——爐子裏要生火,油得化開,肉也得烤得邊上焦焦的,還要從缸子裏取了各色醬菜……她念著這些吃食,又想了會迴陽戰場上該是個什麽樣子,不知不覺中,眼簾就慢慢搭了下來——
“走水了!”
“娘娘!娘娘和皇子們還在裏頭!”
“娘娘!”
申容在一陣陣唿喊中猛然驚醒,眼前煙霧像海潮一般翻湧,映著四周似在舞動的赤紅火光,她撐著床榻抬起了頭,濃煙不由分說地灌滿了整個口鼻,她猛地咳嗽起來,想要站起身,可腦子裏卻好似注滿了水一樣,稍一晃動,就能聽著裏頭的聲響。
那些怪異的聲音和外頭的唿喊攪在一起,似乎有人在哭、又似乎有人在尖叫,吵得她焦躁不安,可四肢好像浸入泥漿裏,怎麽掙紮都揮不起來。
“儲妃,別來無恙。”
一道柔和的聲音將她的意識拉迴來一點,她從重重疊疊的火光中望去,見是一抹熟悉的身影,穿著人吉的衣裳。
到了春龍節前後,更隱隱有消息傳入皇城,說南邊出征的軍隊有了迴朝的勢頭。
坊間因此起來的罵聲此起彼伏,益北王劉子昭便是不用通敵叛國,這個偉岸的英雄形象也由此跌落。
申容從沒有就此事在劉郢麵前多問過一句,劉郢也不提,到了蘭房殿就隻談談其他閑話,不是問皇後的起居,就是問起內宮裏頭的瑣屑,倒還有些明顯怕申容打探的意思。
其實不用他多提,她又何曾不知道?南邊戰事現在是天下間最關心的事,皇後甚至不用自己主動去打聽,也能偶爾聽見些宮奴們的喁喁私語。
不過既然劉郢心裏還有疑慮,她也就隻作不知情地不暴露半點罷了,隻專注自己手上的宮務——國母手上的事著實不少,便是後頭不用再安排新人入宮了,但旁的事也是個重擔,各個宮內的開銷、宮中奴仆用人一應,經少府整理過後,還要奉來經皇後過目。蘭房殿裏頭對外的事務更是不少,時不時還要接見幾個宗親女眷,諸侯王後、命婦。
這樣忙碌的日子倒也過得快,就算偶爾聽到些外頭有關劉子昭的消息,一忙起來也就沒工夫多去深思了,他的命數如此,申容做出過努力,若實在無法改變,就隻能選擇冷眼旁觀。
更何況,她現如今還有阿堅和阿煒兩個孩子需要照顧。
日子如此挨到寒食節前兩日,內宮原本一片祥和寧靜,突然有消息傳入了蘭房殿——說是南邊軍隊迴了朝,益北王領數萬兵馬直達京畿迴陽,即將迫近皇城行在。
可眼看著要過軍郊大營,也未有上交兵符的動作。
所有人都在說益北王反了,不僅帶的兵反了,還聯合了益北諸侯國的勢力,一同對抗國朝政權。
若說是劉郢刻意做的局,汙蔑他叛國,可他的手如何能伸到益北去?那個地方是劉子昭一手攻下來的封地,當年歸附國朝時,劉郢尚且年幼,後來就算有心要掌管,也不可能管得到,而今才登基不久,如何可能幹涉得那樣快?
況且他手下的勢力都聚集在長安城,這一點申容也是清楚的。
劉郢汙蔑劉子昭,是在他帶往南方的兵馬上做手腳,最終折戟沉沙,汙蔑叛國。
他怎麽可能放任劉子昭帶兵直入長安城?
那麽就隻有另一個可能了,劉子昭的叛國通敵是為真——申容通身突然竄上來一股寒意,瞬間侵占四肢百骸,她忽然想起當時他的那句“我迴不了頭了。”
迴陽前線的消息,在這一日陸續傳入了宮,她往天門殿過去的時候,劉郢已經領著禁軍親自趕去了迴陽,丞相還在大殿內,轉身看到皇後,低語了幾句說明情況,就匆匆離開了。
崔斐的一席話,將申容之前的猜測都落了實:劉子昭確是真的反了,益北異族的勢力當年不過明麵歸屬國朝,實則單降服於劉子昭一人,並不臣服長安城內的皇帝。這幾年安靜歸順,不過是為了等劉子昭奪權,才徹底揭開內部隱匿起來的各支部曲力量。
他的計劃,是早在征戰益北時就布下了的——
國朝出兵是在寒食當天,皇帝親自帶兵,氣勢同樣不容小覷,可直至翌日清早,都沒有丁點或勝或敗的消息傳迴來。
迫近天子腳下發生這樣的事,宮闈內自然要人心惶惶。
永巷宮裏的那些個八子、少使們是不敢來找皇後的,哪怕是王慧那位獨一位的夫人,也沒有過來。
但在東宮附近住著的那些個太夫人們不同,仗著自己長輩的身份,皇帝又不在宮裏,便在第二日上午,提起膽子一個接一個地踏入了蘭房殿。
一次全拒在甬道上終究不像話,皇帝在外禦駕親征,皇後就需要穩得住宮內,她先令明生去召集了一批禁軍守在蘭房殿外的甬道上,後才將那些太夫人們都召進了正殿。
“我和你們一道等著消息,我聽到什麽,你們那兒就會收到什麽。若當真到了那一步,我自會給時間讓各位散了,迴陽到長安尚有段距離,便是快馬加鞭,也有時間供各位好好收拾,但你們也要想好了,若在此時就生了逃跑的念頭,屆時陛下迴宮,各位的下場也絕不會好。”
至於軍隊的馬匹從迴陽到京城的時間要多久,申容的心中其實也沒有數,隻若不這樣義正辭嚴地說了,內宮人心渙散,成了一盤散沙,外頭還沒怎麽,家裏頭就先亂了。
她強撐著舒了口氣,預備讓人先退下,人群中卻衝出個豐腴的太夫人來,“皇後此話如何能全然作得了數?不若我們就等在此處,也能和你第一時間收著消息,再迴去準備了,豈非更不耽誤時辰?”
申容從沉靜的麵色中側目,審視上了跟前這個不知是何姓名的太夫人,“你的意思,是陛下定然會敗?”
“做好兩手準備,不過人情之常——”
話尾餘音還未散開,一道清脆的巴掌聲就響徹在了殿內。
眾人頓時噤聲,耳邊似乎還迴蕩著那若有若無的迴音,皇後的這一巴掌,無異於是打到了裏裏外外眾位太夫人的臉上。
“兩手準備,你留到地下去準備罷。來人——”申皇後張開了嗓子,毫無猶豫,“將此人拖下去,杖斃。”
站得最近的幾個太夫人不禁跟著一顫,備好的禁軍們旋即捱次入殿。
這些個兒郎們各個生得身強力壯,威風八麵,往前又都是從不進出內宮的人,如此忽地蠻狠拖走殿中貴人——還是個先帝太夫人,誰能不被唬得唿吸都滯了?
她還當真做得出來?
那年輕太夫人的哭嚎聲漸漸淡出殿內,申皇後徐徐收迴森冷眸光,等再麵向眼前的這群女人們時候,沉吟了有片刻,才提裙由宮女扶上木階。
長長的杏紅裙裾掃過,平穩的語調從座上傳了下來,帶著國母居高臨下的氣勢。
“諸位好好迴去等著消息,若再有異議的,隨時可以來找我。”
話音剛落,屋內眾人頓時落荒而逃,誰也不敢再多久留。
幾個大宮女就上前把殿門拉上,殿內當即安靜下來,主座上的人瞬時卸下繃緊的姿勢,不由得失神起來——也不知道迴陽戰場眼下到底如何了。
內宮消息口口相傳,不過多會,蘭房殿裏頭處死個太夫人的事就鬧得人盡皆知了,由此乙和宮內得以一時安生。
可盡管如此,照著眼下的形勢來看,也終究隻是維持了這一隅的清淨,到了酉時,乙和宮外的幾宮裏頭又開始躁動起來,夕食時申容還未來得及用飯,黃門入殿再迴稟六宮消息——
終歸是生死關頭,沒幾個願意幹坐著等死的,那些不敢來蘭房殿找皇後打探消息的良家子和宮奴們,不免生出些想往外逃的。
她就隻能再安排了蘭房殿自己的人手過去壓製。
再等到了戌時,阿勇領著人來迴消息,乙和宮內倒還好,少府裏頭的人都是有官銜的士大夫,再不濟也有黃門侍中壓著,暫且安寧,可內宮的情況不容樂觀,尤其西宮那邊上,正因沒個正經主人管著,甬道上宮奴來來往往,更有入室擄財要逃出宮的,蘭房殿派去的黃門壓根降服不住。
這勢頭再不來個狠的,隻怕到了明日一清早,就算是安穩的地方都會被帶得亂起來,申容示意花媼帶著阿堅先下去,定住心旌,吩咐阿勇,“傳我的話給期門軍,可入內宮來,有要私自跑出去的,不論是誰,格殺勿論。”
蘭房殿的這道令一經放出去,不到亥時,南宮的甬道上便積起了一堆堆的屍首,有男有女,老的少的,遠遠瞧去,就跟那一座座小山似的,血腥味漸漸彌漫至宮城各處,甬道上的石磚縫裏,也都滲著殷紅。
這場景還頗有些像當年鄭太後在甬道上架起火堆來燒人。
誰也不會料想到,這個新上任的年輕皇後,竟然這般心狠手辣,拿著人說殺就殺,半分不顧忌。
這手段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禁軍就徹夜守在內宮邊上,但凡發現有異心亂跑者,不論是何緣由,又不論是否誤判,統統一刀下去,連個開口辯解的機會都不給。
一直到子時,內宮的各條甬道上,倒比事發前都還要安靜。
宮裏頭鬧得這麽沸沸揚揚的,長明殿的王慧自然也聽說了這些消息,雖心底惶恐要出事,但在這般亂勢之中,也愈加增添了幾分膽量。
就尋了個大宮女不留神的功夫,悄然出了自己的宮舍,朝著永巷宮西南牆角最深處的一間房舍過去。
*
皇帝領著禁軍去往迴陽的第三日,戰況才傳迴宮裏,說是餘下各處國朝諸侯王的支援已經趕到了迴陽,叛軍們暫時還進不了長安城。申容在天門殿前聽完消息後,不由得閉了閉眼,感慨著總算是能鬆一口氣了。
就算有過一世的經曆,也尚算不準這一世會如何,這兩日她自己亦是過得不安生,每每閉上雙眼,就會不由自主地設想各種不好的結果。
連著幾天也沒正經用過一頓完整的飯,才一聽說這個消息,肚子就叫喚了兩聲。
等迴蘭房殿時已是天黑,就立馬吩咐了人下去安排吃食。
好容易聽皇後說餓了,茵梅和元秀一道去了廚房安排。
今日兩個皇子都宿在皇後的寢殿內,人吉老早就去旁室守著阿煒了,估計是在那頭睡著了,也不見過來迴個話,申容就沒多管她,倒是隻有阿堅,像和她親娘心連著心的一樣,這會都沒睡著,申容餓了,他也餓了,哭了幾聲要吃奶,就窩到奶娘懷裏去了。
申容在邊上瞧了瞧,又和奶娘拉了幾句家常,瞧著阿堅吃著吃著又睡著了,後來被奶娘抱到了小榻上,層層紗帳一搭,睡得倒是香。
二人怕吵著外頭的阿煒和人吉,縱然還時不時的扯上個幾句,聲音卻壓得很低,暖爐裏的煙飄入鼻腔,她又忽地泛起了一陣疲憊。
可能是這一顆緊繃著的心終於能放下了,餓意、困意一同湧了上來,偏她要吃的炙肉還需得等上一段時間——爐子裏要生火,油得化開,肉也得烤得邊上焦焦的,還要從缸子裏取了各色醬菜……她念著這些吃食,又想了會迴陽戰場上該是個什麽樣子,不知不覺中,眼簾就慢慢搭了下來——
“走水了!”
“娘娘!娘娘和皇子們還在裏頭!”
“娘娘!”
申容在一陣陣唿喊中猛然驚醒,眼前煙霧像海潮一般翻湧,映著四周似在舞動的赤紅火光,她撐著床榻抬起了頭,濃煙不由分說地灌滿了整個口鼻,她猛地咳嗽起來,想要站起身,可腦子裏卻好似注滿了水一樣,稍一晃動,就能聽著裏頭的聲響。
那些怪異的聲音和外頭的唿喊攪在一起,似乎有人在哭、又似乎有人在尖叫,吵得她焦躁不安,可四肢好像浸入泥漿裏,怎麽掙紮都揮不起來。
“儲妃,別來無恙。”
一道柔和的聲音將她的意識拉迴來一點,她從重重疊疊的火光中望去,見是一抹熟悉的身影,穿著人吉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