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八年五月,小玲姬的孕身愈發明顯,這幾日太醫也來的勤,原先一直是賈太醫來照看小玲姬的身子,後來經儲妃的建議,慢慢就換成了賈太醫的徒弟任行恩。
也因金陽殿愈發寵信這個叫任行恩的侍醫,太醫署的人頗知其中的意味,上月便給他升了太醫。
往後小玲姬的孕身,便都是由任太醫來照看的了。
除此之外,任太醫還給推了個有名的穩婆進來,預備到時候給小玲姬接生,此人喚作花媼,也是任行恩老家的姑母。
如此最好,身邊都是自己人,申容也就一點頭同意了。
她也是常往偏殿來說話的,有時候等任行恩把完脈,就坐小玲姬榻邊問上個兩句,又囑咐上小玲姬一番,待離開時,往往任行恩就候在屋外,等著儲妃迴正殿,又要與儲妃把完脈,開下養身子的藥方。
“還是沒有動靜嗎?”幔帳後的聲音比方才低了一倍不止。
任行恩伏地迴話,“是,儲妃。”
行障旁的茵梅便神色擔憂地望了過去,申容的眼神飄遠,良久迴在自己那大宮女身上,再開口時——便是讓茵梅送任太醫出金陽殿去了。
相送沒耗費太多時間,迴來時還帶來了一個人,正是蘭房殿過來的阿勇, “儲妃安。”
這幾迴阿勇來金陽殿,都不是申容主動喚他過來的。
他甚是積極,得了一些消息便要來匯報給儲妃,且是要越過茵梅與元秀,自己親自來說。借著少府的聯係,禁軍中的一些事他也清楚,甚比明生那個直接聯絡韓萇的人都還要知道得快。
“呂中郎,竟被抓了。”阿勇臉上現出一抹笑,迴說抓的原因是有人檢舉其貪汙軍餉,又違抗了國朝律例,身為朝廷官員竟敢去賭……阿勇從額頂去望儲妃,一字一句地說,“奴婢聽說,早年王佑炆王大人包庇呂傅的事,也被帶了出來。不過因時間過去太久了,裏頭的瑣碎不太好查,所以就暫時先處置了呂傅。”
“可……”阿勇一頓,膝行上前,“天門殿裏頭聽說是已經知道了。”
看來韓萇那廝真不負她的信賴,做事如此利索,一眨眼就真把事情給挑起來了,竟然還牽扯出了背後的王佑炆,瞧著人孔武有力,竟也有些頭腦的。申容點了點案幾上的耳杯,臉上一片恬靜笑意,忽得又想起太子黨中的成員,除了一個有名的司馬信,其餘的便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了——雖說國朝目今需要文人士大夫,可若他這個未來帝王的手下,能親手培養起幾個武將來,應該會更加歡喜罷?
其實這個韓萇,還是有一定優勢的,不提拔是真可惜了,自己又何不在這中間做個牽線的人?要是人好用,太子能滿意,她手上也就多一個勢力,還是一份來自娘家的真正勢力;要是不好用,試試也不是什麽大事。
正沉思著,外頭人來說:明生迴話儲妃。
遂令阿勇退下,二人一前一後,一進一退,在金陽殿的正殿前堂正打了個照麵,阿勇弓著腰打量明生,又下意識地停了腳步,迴頭見他越過漆木屏風,竟是上了台階筆直進了後室。
外人一一退下,殿內被清空,明生才開口稟了小半句,申容即迴說,“我方才已經知道了。你去與韓萇提一句,若遇太子出宮,就讓他像上迴一樣,多去打打照麵,哪怕隻露個臉也行。”
她往前才和太子提過不讓升韓萇的官,要是憑空提起,倒顯得突兀,不如先讓他自己多刷刷臉,隻等太子什麽時候主動提起,她才好接話附和。
明生身形略略一滯,迴:“是,儲妃。”
*
這年年中,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朝名冊嫌疑,總算有了個收尾的苗頭。
太子自戈陽迴來以後也沒閑著,一麵要與帝王匯報手上的事,一麵又要在私下為鋪墊已久的事做準備,這些日夜要不然就是直接宿在甲觀,不然迴了金陽殿,也是沾著榻就睡了。
為此與儲妃備孕嫡子的事,又在無聲無息中被推遲。
申容自然不能發聲,如今是他最緊要的時刻,她能做的,唯有安安靜靜,不給他添麻煩——哪怕是後院都不能生出半點事。
直至月中的一個尋常朝會日,中大夫任許上奏請查前朝姬氏亂黨,所行之事樁樁件件,與所查確鑿證據上表天子。
當即天門殿上百官議論,甚有末尾小官連中大夫口中的“蘇泓”是何許人也都不知,站前列朝中眾老臣卻是對得上人臉的,更有相關聯者,暗自膽戰心驚。
而這站出來的任許,是最著名的太子一黨,眾人心照不宣,那蘇泓又是自幼跟隨太子的親密侍讀,何以這二人之間會鬥上?
一時知曉關係者,視線又不由得對上了為首的儲君。
聽說朝會當時,天子正是心煩意亂,不欲理會,要交由丞相府去處置了的,卻不想任許後又牽扯出了丞相畢貹夥同亂黨謀反,再一尺畢貹與蘇泓交涉的牒牘供上,天子當即震怒,拔劍而起,殿上一眾大亂。
畢貹手下親信在朝也不少,自有人上前辯解——若相國都為前朝亂黨,當初又何以助陛下攻入長安,取前朝子弟首級?
天門殿上一時議論紛紛,前有維護畢貹者,後有任許等人坐實罪名,再有持中和稀泥的不少人物,三足鼎立,直至巳時都未有結果——天子丟劍閉目,良久未吭聲。
他自是不能如待旁人一般待畢貹,國朝政壇中,也就隻一個畢貹真有幾分本事能與天子抗衡,再加之廢丞相之事也非同小可,便是暴君如成帝,也需斟酌再三。
帝王在此事上的態度便與以往不同,冷靜聽完畢貹自證之言,隻令先將禁於丞相府。
亂黨一事擱置,誰人都不能知曉君心。
申容夜間與太子同寢時忍不住問了一嘴,“便是你們要用蘇泓拉下畢貹,又哪裏來的證據?”
若要揭開畢貹為二皇子黨的身份,想那證據尚且抓得到,可要栽髒他為亂黨,哪來的證據?
“蘇泓為保另幾個被我們抓起來的姬氏子弟,隻能按著來,假供畢貹曾與他有過聯係,至於物證嘛。”太子敲了敲榻邊,漫不經心地解釋,“都是焦順去辦的,他手下尚有能人在畢貹手下做事,想要拿到幾件畢貹常用之物,偽造物證,不算難事。”
這計就如同當初田子士安排熊氏盜取申安國的印章一樣,原來他們這些前朝的男人們,同後宮女人們的鬥爭如出一轍,無非也是在用“往對手眼皮子底下安眼線、間諜”的手段。
“那他何時會下台?”申容伏在他懷裏,問出了一直想要弄清楚的問題。
“左右不出半月了。”
半月……
申容望著他的喉間出神,按理說上次呂傅被抓,身後的王佑炆也被潑了髒水,這事流入天門殿中,之後的丞相就怎麽也應該輪不到他了罷。
可她身為後宮女眷,畢竟不在朝中,又不能看得那樣透徹——政治場上本就是一灘渾水,不可能完全清白,在如今成帝的統治下,更不能如此片麵的看問題,說不準日後又因什麽利益相關,還是定了王佑炆做丞相呢?
也因金陽殿愈發寵信這個叫任行恩的侍醫,太醫署的人頗知其中的意味,上月便給他升了太醫。
往後小玲姬的孕身,便都是由任太醫來照看的了。
除此之外,任太醫還給推了個有名的穩婆進來,預備到時候給小玲姬接生,此人喚作花媼,也是任行恩老家的姑母。
如此最好,身邊都是自己人,申容也就一點頭同意了。
她也是常往偏殿來說話的,有時候等任行恩把完脈,就坐小玲姬榻邊問上個兩句,又囑咐上小玲姬一番,待離開時,往往任行恩就候在屋外,等著儲妃迴正殿,又要與儲妃把完脈,開下養身子的藥方。
“還是沒有動靜嗎?”幔帳後的聲音比方才低了一倍不止。
任行恩伏地迴話,“是,儲妃。”
行障旁的茵梅便神色擔憂地望了過去,申容的眼神飄遠,良久迴在自己那大宮女身上,再開口時——便是讓茵梅送任太醫出金陽殿去了。
相送沒耗費太多時間,迴來時還帶來了一個人,正是蘭房殿過來的阿勇, “儲妃安。”
這幾迴阿勇來金陽殿,都不是申容主動喚他過來的。
他甚是積極,得了一些消息便要來匯報給儲妃,且是要越過茵梅與元秀,自己親自來說。借著少府的聯係,禁軍中的一些事他也清楚,甚比明生那個直接聯絡韓萇的人都還要知道得快。
“呂中郎,竟被抓了。”阿勇臉上現出一抹笑,迴說抓的原因是有人檢舉其貪汙軍餉,又違抗了國朝律例,身為朝廷官員竟敢去賭……阿勇從額頂去望儲妃,一字一句地說,“奴婢聽說,早年王佑炆王大人包庇呂傅的事,也被帶了出來。不過因時間過去太久了,裏頭的瑣碎不太好查,所以就暫時先處置了呂傅。”
“可……”阿勇一頓,膝行上前,“天門殿裏頭聽說是已經知道了。”
看來韓萇那廝真不負她的信賴,做事如此利索,一眨眼就真把事情給挑起來了,竟然還牽扯出了背後的王佑炆,瞧著人孔武有力,竟也有些頭腦的。申容點了點案幾上的耳杯,臉上一片恬靜笑意,忽得又想起太子黨中的成員,除了一個有名的司馬信,其餘的便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了——雖說國朝目今需要文人士大夫,可若他這個未來帝王的手下,能親手培養起幾個武將來,應該會更加歡喜罷?
其實這個韓萇,還是有一定優勢的,不提拔是真可惜了,自己又何不在這中間做個牽線的人?要是人好用,太子能滿意,她手上也就多一個勢力,還是一份來自娘家的真正勢力;要是不好用,試試也不是什麽大事。
正沉思著,外頭人來說:明生迴話儲妃。
遂令阿勇退下,二人一前一後,一進一退,在金陽殿的正殿前堂正打了個照麵,阿勇弓著腰打量明生,又下意識地停了腳步,迴頭見他越過漆木屏風,竟是上了台階筆直進了後室。
外人一一退下,殿內被清空,明生才開口稟了小半句,申容即迴說,“我方才已經知道了。你去與韓萇提一句,若遇太子出宮,就讓他像上迴一樣,多去打打照麵,哪怕隻露個臉也行。”
她往前才和太子提過不讓升韓萇的官,要是憑空提起,倒顯得突兀,不如先讓他自己多刷刷臉,隻等太子什麽時候主動提起,她才好接話附和。
明生身形略略一滯,迴:“是,儲妃。”
*
這年年中,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朝名冊嫌疑,總算有了個收尾的苗頭。
太子自戈陽迴來以後也沒閑著,一麵要與帝王匯報手上的事,一麵又要在私下為鋪墊已久的事做準備,這些日夜要不然就是直接宿在甲觀,不然迴了金陽殿,也是沾著榻就睡了。
為此與儲妃備孕嫡子的事,又在無聲無息中被推遲。
申容自然不能發聲,如今是他最緊要的時刻,她能做的,唯有安安靜靜,不給他添麻煩——哪怕是後院都不能生出半點事。
直至月中的一個尋常朝會日,中大夫任許上奏請查前朝姬氏亂黨,所行之事樁樁件件,與所查確鑿證據上表天子。
當即天門殿上百官議論,甚有末尾小官連中大夫口中的“蘇泓”是何許人也都不知,站前列朝中眾老臣卻是對得上人臉的,更有相關聯者,暗自膽戰心驚。
而這站出來的任許,是最著名的太子一黨,眾人心照不宣,那蘇泓又是自幼跟隨太子的親密侍讀,何以這二人之間會鬥上?
一時知曉關係者,視線又不由得對上了為首的儲君。
聽說朝會當時,天子正是心煩意亂,不欲理會,要交由丞相府去處置了的,卻不想任許後又牽扯出了丞相畢貹夥同亂黨謀反,再一尺畢貹與蘇泓交涉的牒牘供上,天子當即震怒,拔劍而起,殿上一眾大亂。
畢貹手下親信在朝也不少,自有人上前辯解——若相國都為前朝亂黨,當初又何以助陛下攻入長安,取前朝子弟首級?
天門殿上一時議論紛紛,前有維護畢貹者,後有任許等人坐實罪名,再有持中和稀泥的不少人物,三足鼎立,直至巳時都未有結果——天子丟劍閉目,良久未吭聲。
他自是不能如待旁人一般待畢貹,國朝政壇中,也就隻一個畢貹真有幾分本事能與天子抗衡,再加之廢丞相之事也非同小可,便是暴君如成帝,也需斟酌再三。
帝王在此事上的態度便與以往不同,冷靜聽完畢貹自證之言,隻令先將禁於丞相府。
亂黨一事擱置,誰人都不能知曉君心。
申容夜間與太子同寢時忍不住問了一嘴,“便是你們要用蘇泓拉下畢貹,又哪裏來的證據?”
若要揭開畢貹為二皇子黨的身份,想那證據尚且抓得到,可要栽髒他為亂黨,哪來的證據?
“蘇泓為保另幾個被我們抓起來的姬氏子弟,隻能按著來,假供畢貹曾與他有過聯係,至於物證嘛。”太子敲了敲榻邊,漫不經心地解釋,“都是焦順去辦的,他手下尚有能人在畢貹手下做事,想要拿到幾件畢貹常用之物,偽造物證,不算難事。”
這計就如同當初田子士安排熊氏盜取申安國的印章一樣,原來他們這些前朝的男人們,同後宮女人們的鬥爭如出一轍,無非也是在用“往對手眼皮子底下安眼線、間諜”的手段。
“那他何時會下台?”申容伏在他懷裏,問出了一直想要弄清楚的問題。
“左右不出半月了。”
半月……
申容望著他的喉間出神,按理說上次呂傅被抓,身後的王佑炆也被潑了髒水,這事流入天門殿中,之後的丞相就怎麽也應該輪不到他了罷。
可她身為後宮女眷,畢竟不在朝中,又不能看得那樣透徹——政治場上本就是一灘渾水,不可能完全清白,在如今成帝的統治下,更不能如此片麵的看問題,說不準日後又因什麽利益相關,還是定了王佑炆做丞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