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一會,賈太醫、陳太醫、彭太醫便都行色匆匆地入了金陽殿,三個花白胡須的老人恭著腰先行過禮,一人身上背著個木藥箱子,身後還各自跟著兩三徒弟,受了太子的應允以後,一個個輪番進去診過脈,確定結果一致,不得出錯。
畢竟這是眼下皇帝、皇後和太子三個皇城主人都著急的事,這大半夜的,就是要叫動整個太醫署,這些人也得沒半點猶豫地飛奔過來。
“殿下,儲妃……儲妃確是,確是有月餘身孕啦!”
最後一個彭太醫幾乎是連滾帶爬地到太子身前。一路匆匆趕來,這老頭身上的汗水被吸進了肉裏,夜裏寒氣重,此刻連話都說不出個完整的。
劉郢當即愣了一下,過了會還不確定地準備再問一遍,但低頭一反應,又猛地一拍手,留了句“賞”,隨即就要往塌邊大步過去,卻又聽這老頭小聲跟了句,“然儲妃脈相微弱,恐有氣血不足、衝任虧虛之兆。”
這孕身狀況,也是方才三個太醫在裏頭對過了的。
“什麽意思?”太子停住了步子,自然是聽不懂。
“無、無大礙。”彭太醫忍不住拭去額角的汗珠,“臣等開下藥方,養得迴來。”
太子就“噢”了聲,繼續往裏進去。
把這話迴完,三個老太醫各自心安,總算鬆了一大口氣——整個太醫署都是受太子施壓過的,其中以賈太醫更甚,他還得時不時跑蘭房殿去迴皇後的話,比起申儲妃來,底下這些人肩上的擔子也不會輕。
“寡人的兒子可是要來了。”劉郢坐到了榻邊,伸手就撫到了申容尚且平平的肚子上。
不說都還好,方才申容起碼還跟著笑了下,這麽一說,她臉上的笑就不由自主地收了些,這要不是個兒子怎麽辦?這種事怎麽說得定,方才還在為終於有孕而落定的心情,一瞬間就又成了擔憂。
沒懷之前是一重難關,懷了之後又是一重難關。
見申容沒接話,劉郢可能自己也察覺了出來,他臉上的笑僵硬了些,迅速又是嘿嘿一笑,彌補上了方才的話,“女兒也成。”
但是話裏的安慰誰聽不出來?而且這語氣較之方才,是很明顯地降了一些,輕了一些,申容就牽強地也扯出一抹笑,但願平平安安生個兒子。
想著,她往前挪了挪,衝著劉郢又望了眼還在階下跪著的幾個太醫和宮奴們,劉郢順著瞧過去,會意地一抬手,給那些人都屏退了出去。等屋子裏再空下來,連茵梅元秀和盡善都退出去了,她方才沉重地開了口,“殿下,如果您必須要做的事,妾不能多說什麽,但是——”
說著,她下了床榻,伏身跪到了他跟前,如同麵對成帝時一樣,標標準準地將頭貼在了地上,“還請您看在妾肚子裏的這個孩子份上,讓妾的父親平平安安的。妾,妾隻有這麽一個親人了。”
她感覺臉上濕漉漉的一片,溫溫熱熱的,從眼底清楚地凝聚起來,又一顆一顆地掉落到了地上,映照出身後連枝燈上的火光。
“你這是做什麽,哎,這是自然的事。”劉郢忙跟著下了榻。
好不容易有了個動靜,他怎麽舍得讓她這麽跪著,不論為大為小,都得千萬仔細照顧好了。
*
太子妃有身孕的事,很快就傳到了乙和宮和蘭房殿,帝後這兩個長輩當然不會親自過來,乙和宮那邊賞了一堆東西,蘭房殿那頭派了叔衣來看望,帶過同樣賞賜的一批東西,叔衣也帶了鄭皇後的話。
“娘娘說,頭胎前兩月一定要仔細,所以也給您帶來兩個人。”說著招手上來兩個老媼,申容也眼熟她們,正是鄭皇後懷上時,跟在邊上伺候的兩個老宮女,都是生養過孩子的,不過後來皇子出來,就跟到偏殿去照顧皇子去了。
“那阿權和阿思那兒了?”少了兩個一直照顧的老媼,皇子們怎麽辦?
“人手夠的,娘娘說您這兒如今是頭等大的事。”叔衣臉上帶笑,也是真心為儲妃有孕而高興。這畢竟是喜事,就算不與自己相關,但眼看著長大的一個姑娘,平時也會做人,私心不免跟著欣慰。就盼著順順利利,要是能照著皇後娘娘的一下生倆兒子,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您來迴跑也辛苦,坐著吃碗果漿吧。”申容少不了也要謝過叔衣這個老媼的,眼神往下瞥過,茵梅和元秀就立即要帶著叔衣往席間坐過去。
有這份意思就夠了,叔衣心裏還算清楚自己的身份,再有資曆,那也是個奴隸,別因為主子一直待自己好,就真當自己能和主子平起平坐了。
她低眉笑了笑,“謝儲妃恩,老奴就不久留了,您多保重身子。娘娘還說了,這天尚且熱著,您讓屋裏人打打扇子就成,那些冰磚就不必用了。”
“好。”她同樣笑著應下,目送叔衣退出去,又看了眼從蘭房殿過來的兩個老媼,“你們先隨元秀去安置下罷。”
底下人一應屈膝行禮告退,殿內方才再次恢複平靜。
又過了大約半刻鍾時間,茵梅就帶著明生從外頭進來了。與往常一般,大宮女在前頭候著,明生跟著申儲妃到後室去迴話。
“儲妃責罰,奴婢未能打探得出來。”
倒是頭一迴,明生都不能知曉太子那頭的事。思索到至今,申容到此刻都沒有多在意這個事了,心裏早有了答案,證實一下也隻因當時太過恐懼。不過後來想想——那老媼敢當眾宣揚太子宮死了個宮女,也確實是她自己找死,雖說劉郢的手段過於陰狠,卻也不是她早就清楚了的嗎?
迴顧兩世,他手上大大小小的人命還少?可見的就一個自己……
沉思過後,她懶懶地麵向明生,更多在意的還是自己這頭,“你沒被發現吧。”
“儲妃放心。”明生迴得也快,雖然沒能打聽到儲妃想要知道的事,但還有另一件相關的事卻是要提一下的,他頓了一瞬,接著說:“不過,有一事比較蹊蹺——”申容就“嗯”了聲,示意他說下去。
“當日殿下召了一個叫海三的宦官過去說話,隨後海三就往永巷令過去了。不過因為那人向來話少,身邊也無親近之人,所以奴婢未能打探得到。”
話落,二人皆是一陣沉默,申容垂眸望向身前的案幾,微不可察地冷冷一笑。
感情還是出在宮奴的身上,倒是稀奇,他的含丙殿裏頭還能有個話少的宮奴,瞧瞧那頂上頭的盡善都還是個漏壺呢。
“罷了,就此打住吧。”她沉沉歎了口氣,不想再為這事勞心。正準備招手讓明生退下,又見他往前膝行上來一點,並沒有退下的意思。
“儲妃,申府那頭傳消息來了……”
聞言,她猛地一震,不由自主地跟著往前傾去,“怎麽了?”
“申大人眼下被查,府內出了些躁動,下頭來迴說,熊氏這幾個朝會日常在大人書房前徘徊,下午也時常一個人悄然出府去,並未帶奴仆。”
看來深宮裏頭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頭也難安寧下來。這隻怕是熊氏聽聞了前朝的事,以為申安國日後要靠不住了,所以起了些心思?她又坐迴去了些,提起這些都有些麻木了,放眼望去,身邊有幾個能可靠的?就連申安國自己都是個糊塗人,他早該要知道這些親戚沒個安生的了。可麵子上掛不住,不得不接濟。
“那就盯好了她。”申容閉了閉眼,強逼著自己將煩悶之意散去,“這些時日她去外頭做了什麽,接觸了什麽人,都要弄清楚了。”
“是。”明生領命作勢退下,一條腿將將抬起,還未完全起得來,卻又聽著前頭的貴人冷不丁出了聲,語調依舊沒有什麽起伏。
“書房裏頭,一般什麽最重要?”
自申安國入朝為官起,申容就入了宮,就算往前迴去過兩趟,也還不曾接觸到書房那塊,想著左右不過是一些書卷、筆墨硯台一應,又沒有什麽金銀器物。熊氏難不成是害怕申家沒落,想偷些書卷出去賣錢?哦,她父親向來愛惜筆墨,說不定真有幾個值錢一些的硯台,能惹得熊氏惦記惦記。
“印章。”明生也思考了有一陣,突然迴道。
印章……
申安國如今地位尚且不低,能上朝議政之人,一枚小小的印章,便代表了其本人所做的一切。若是拿出去亂蓋,便是什麽髒水都能往申安國身上潑了。
隻是熊氏那短淺的見識,要拿著申安國的印章做什麽?她將目光放到了一旁的盆景上,忽而怔了怔,再迴首時,低聲道,“囑咐人看好書房裏的東西,先弄清楚她在外頭到底做了什麽。”
“是,儲妃。”
等明生真正退出去,金陽殿裏頭才總算是徹底安靜下來。申容就坐在席子上發了一會呆,兩個大宮女迴來的時候,她都還在放空。
昨日劉郢的話仿佛還在耳邊,她知道,父親這一遭是躲不過去了,詔獄一關他必然還是要挨的,她沒有辦法,她奈何不了前朝的政治鬥爭,她隻能……她忽然迴想起熊氏的那張臉,其實若隻是單純的貪財,想貪圖些無關緊要的小利,她並不會多計較,哪怕是當真要給兒子捐個官,即便有過齟齬,也不是一定不能給個閑散的差事。畢竟申家如今權勢確實是大了,申安國自己還算受皇帝青睞,後頭也還有個在後宮中混得如魚得水的儲妃女兒——申容這個儲妃得太子寵,又和鄭皇後關係親近,兩年下來,宮內外人人皆知。
父親女兒都得勢,自然會在無形之中更添上一層權利。
可若熊氏要的是別的東西——能摧毀掉整個申家,那意味就徹底不同了。這樣的人,申容又怎麽還能拿她當個親戚去看待?
她此時倒但願熊氏是想偷些名貴硯台去換錢,不然若是要拿印章做什麽,等太康七年的政變過了,她就隻能狠心把這些隱患都給去了。
畢竟這是眼下皇帝、皇後和太子三個皇城主人都著急的事,這大半夜的,就是要叫動整個太醫署,這些人也得沒半點猶豫地飛奔過來。
“殿下,儲妃……儲妃確是,確是有月餘身孕啦!”
最後一個彭太醫幾乎是連滾帶爬地到太子身前。一路匆匆趕來,這老頭身上的汗水被吸進了肉裏,夜裏寒氣重,此刻連話都說不出個完整的。
劉郢當即愣了一下,過了會還不確定地準備再問一遍,但低頭一反應,又猛地一拍手,留了句“賞”,隨即就要往塌邊大步過去,卻又聽這老頭小聲跟了句,“然儲妃脈相微弱,恐有氣血不足、衝任虧虛之兆。”
這孕身狀況,也是方才三個太醫在裏頭對過了的。
“什麽意思?”太子停住了步子,自然是聽不懂。
“無、無大礙。”彭太醫忍不住拭去額角的汗珠,“臣等開下藥方,養得迴來。”
太子就“噢”了聲,繼續往裏進去。
把這話迴完,三個老太醫各自心安,總算鬆了一大口氣——整個太醫署都是受太子施壓過的,其中以賈太醫更甚,他還得時不時跑蘭房殿去迴皇後的話,比起申儲妃來,底下這些人肩上的擔子也不會輕。
“寡人的兒子可是要來了。”劉郢坐到了榻邊,伸手就撫到了申容尚且平平的肚子上。
不說都還好,方才申容起碼還跟著笑了下,這麽一說,她臉上的笑就不由自主地收了些,這要不是個兒子怎麽辦?這種事怎麽說得定,方才還在為終於有孕而落定的心情,一瞬間就又成了擔憂。
沒懷之前是一重難關,懷了之後又是一重難關。
見申容沒接話,劉郢可能自己也察覺了出來,他臉上的笑僵硬了些,迅速又是嘿嘿一笑,彌補上了方才的話,“女兒也成。”
但是話裏的安慰誰聽不出來?而且這語氣較之方才,是很明顯地降了一些,輕了一些,申容就牽強地也扯出一抹笑,但願平平安安生個兒子。
想著,她往前挪了挪,衝著劉郢又望了眼還在階下跪著的幾個太醫和宮奴們,劉郢順著瞧過去,會意地一抬手,給那些人都屏退了出去。等屋子裏再空下來,連茵梅元秀和盡善都退出去了,她方才沉重地開了口,“殿下,如果您必須要做的事,妾不能多說什麽,但是——”
說著,她下了床榻,伏身跪到了他跟前,如同麵對成帝時一樣,標標準準地將頭貼在了地上,“還請您看在妾肚子裏的這個孩子份上,讓妾的父親平平安安的。妾,妾隻有這麽一個親人了。”
她感覺臉上濕漉漉的一片,溫溫熱熱的,從眼底清楚地凝聚起來,又一顆一顆地掉落到了地上,映照出身後連枝燈上的火光。
“你這是做什麽,哎,這是自然的事。”劉郢忙跟著下了榻。
好不容易有了個動靜,他怎麽舍得讓她這麽跪著,不論為大為小,都得千萬仔細照顧好了。
*
太子妃有身孕的事,很快就傳到了乙和宮和蘭房殿,帝後這兩個長輩當然不會親自過來,乙和宮那邊賞了一堆東西,蘭房殿那頭派了叔衣來看望,帶過同樣賞賜的一批東西,叔衣也帶了鄭皇後的話。
“娘娘說,頭胎前兩月一定要仔細,所以也給您帶來兩個人。”說著招手上來兩個老媼,申容也眼熟她們,正是鄭皇後懷上時,跟在邊上伺候的兩個老宮女,都是生養過孩子的,不過後來皇子出來,就跟到偏殿去照顧皇子去了。
“那阿權和阿思那兒了?”少了兩個一直照顧的老媼,皇子們怎麽辦?
“人手夠的,娘娘說您這兒如今是頭等大的事。”叔衣臉上帶笑,也是真心為儲妃有孕而高興。這畢竟是喜事,就算不與自己相關,但眼看著長大的一個姑娘,平時也會做人,私心不免跟著欣慰。就盼著順順利利,要是能照著皇後娘娘的一下生倆兒子,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您來迴跑也辛苦,坐著吃碗果漿吧。”申容少不了也要謝過叔衣這個老媼的,眼神往下瞥過,茵梅和元秀就立即要帶著叔衣往席間坐過去。
有這份意思就夠了,叔衣心裏還算清楚自己的身份,再有資曆,那也是個奴隸,別因為主子一直待自己好,就真當自己能和主子平起平坐了。
她低眉笑了笑,“謝儲妃恩,老奴就不久留了,您多保重身子。娘娘還說了,這天尚且熱著,您讓屋裏人打打扇子就成,那些冰磚就不必用了。”
“好。”她同樣笑著應下,目送叔衣退出去,又看了眼從蘭房殿過來的兩個老媼,“你們先隨元秀去安置下罷。”
底下人一應屈膝行禮告退,殿內方才再次恢複平靜。
又過了大約半刻鍾時間,茵梅就帶著明生從外頭進來了。與往常一般,大宮女在前頭候著,明生跟著申儲妃到後室去迴話。
“儲妃責罰,奴婢未能打探得出來。”
倒是頭一迴,明生都不能知曉太子那頭的事。思索到至今,申容到此刻都沒有多在意這個事了,心裏早有了答案,證實一下也隻因當時太過恐懼。不過後來想想——那老媼敢當眾宣揚太子宮死了個宮女,也確實是她自己找死,雖說劉郢的手段過於陰狠,卻也不是她早就清楚了的嗎?
迴顧兩世,他手上大大小小的人命還少?可見的就一個自己……
沉思過後,她懶懶地麵向明生,更多在意的還是自己這頭,“你沒被發現吧。”
“儲妃放心。”明生迴得也快,雖然沒能打聽到儲妃想要知道的事,但還有另一件相關的事卻是要提一下的,他頓了一瞬,接著說:“不過,有一事比較蹊蹺——”申容就“嗯”了聲,示意他說下去。
“當日殿下召了一個叫海三的宦官過去說話,隨後海三就往永巷令過去了。不過因為那人向來話少,身邊也無親近之人,所以奴婢未能打探得到。”
話落,二人皆是一陣沉默,申容垂眸望向身前的案幾,微不可察地冷冷一笑。
感情還是出在宮奴的身上,倒是稀奇,他的含丙殿裏頭還能有個話少的宮奴,瞧瞧那頂上頭的盡善都還是個漏壺呢。
“罷了,就此打住吧。”她沉沉歎了口氣,不想再為這事勞心。正準備招手讓明生退下,又見他往前膝行上來一點,並沒有退下的意思。
“儲妃,申府那頭傳消息來了……”
聞言,她猛地一震,不由自主地跟著往前傾去,“怎麽了?”
“申大人眼下被查,府內出了些躁動,下頭來迴說,熊氏這幾個朝會日常在大人書房前徘徊,下午也時常一個人悄然出府去,並未帶奴仆。”
看來深宮裏頭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頭也難安寧下來。這隻怕是熊氏聽聞了前朝的事,以為申安國日後要靠不住了,所以起了些心思?她又坐迴去了些,提起這些都有些麻木了,放眼望去,身邊有幾個能可靠的?就連申安國自己都是個糊塗人,他早該要知道這些親戚沒個安生的了。可麵子上掛不住,不得不接濟。
“那就盯好了她。”申容閉了閉眼,強逼著自己將煩悶之意散去,“這些時日她去外頭做了什麽,接觸了什麽人,都要弄清楚了。”
“是。”明生領命作勢退下,一條腿將將抬起,還未完全起得來,卻又聽著前頭的貴人冷不丁出了聲,語調依舊沒有什麽起伏。
“書房裏頭,一般什麽最重要?”
自申安國入朝為官起,申容就入了宮,就算往前迴去過兩趟,也還不曾接觸到書房那塊,想著左右不過是一些書卷、筆墨硯台一應,又沒有什麽金銀器物。熊氏難不成是害怕申家沒落,想偷些書卷出去賣錢?哦,她父親向來愛惜筆墨,說不定真有幾個值錢一些的硯台,能惹得熊氏惦記惦記。
“印章。”明生也思考了有一陣,突然迴道。
印章……
申安國如今地位尚且不低,能上朝議政之人,一枚小小的印章,便代表了其本人所做的一切。若是拿出去亂蓋,便是什麽髒水都能往申安國身上潑了。
隻是熊氏那短淺的見識,要拿著申安國的印章做什麽?她將目光放到了一旁的盆景上,忽而怔了怔,再迴首時,低聲道,“囑咐人看好書房裏的東西,先弄清楚她在外頭到底做了什麽。”
“是,儲妃。”
等明生真正退出去,金陽殿裏頭才總算是徹底安靜下來。申容就坐在席子上發了一會呆,兩個大宮女迴來的時候,她都還在放空。
昨日劉郢的話仿佛還在耳邊,她知道,父親這一遭是躲不過去了,詔獄一關他必然還是要挨的,她沒有辦法,她奈何不了前朝的政治鬥爭,她隻能……她忽然迴想起熊氏的那張臉,其實若隻是單純的貪財,想貪圖些無關緊要的小利,她並不會多計較,哪怕是當真要給兒子捐個官,即便有過齟齬,也不是一定不能給個閑散的差事。畢竟申家如今權勢確實是大了,申安國自己還算受皇帝青睞,後頭也還有個在後宮中混得如魚得水的儲妃女兒——申容這個儲妃得太子寵,又和鄭皇後關係親近,兩年下來,宮內外人人皆知。
父親女兒都得勢,自然會在無形之中更添上一層權利。
可若熊氏要的是別的東西——能摧毀掉整個申家,那意味就徹底不同了。這樣的人,申容又怎麽還能拿她當個親戚去看待?
她此時倒但願熊氏是想偷些名貴硯台去換錢,不然若是要拿印章做什麽,等太康七年的政變過了,她就隻能狠心把這些隱患都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