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混在綜藝節目裏的小透明 作者:大葉湄/沫淺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警察被言汐指責的頗為無語,但手下的力道倒底是鬆了些。
言汐摳著身下的泥土努力迫使自己冷靜,但眼淚依然不爭氣的往外流。
那個按著她的女警以為她是激動於自己的獲救,以及對這種場麵的恐懼,一邊安慰一邊幫她整理倉促間搶奪她時弄歪的夾板,那個溫聲細語的女警顯然是個有經驗的,言汐在她的安撫裏漸漸停止了不自禁的肩背抖動,身體歪靠在她腿上,但眼睛始終盯著艾冬被圍的方向。
那個女警以為她對綁匪有恨,於是便好心的替她解憂,「你別怕,我們這次來的人多,他除非長了翅膀飛出去,否則是不可能突出這個包圍圈的,他不會再有傷害你的機會了。」
言汐耳朵嗡鳴鳴的,仿佛槍響還在眼前,她木楞楞的把眼珠子轉向身旁的女警,膽顫心驚的弱弱問道:「那他要是一直拒捕反抗呢?」
女警愣了下,然後往四周圍攏過來的同事看了看,猶豫道:「我們會盡量勸說他放棄抵抗,配合警方工作……要,要萬一實在勸不動的話,也不排除會使用一些,呃……強製手段,但除暴力危害警務人員的安全外,我們首先是會保證每個人的人身安全的,在沒有定罪的情況下,他也有享受生命自由的權利。」
言汐懂了,就是隻要艾冬不傷及在場警察的生命,出現暴力拒捕的大範圍傷害事件,他的命也是命,而不會出現像電視上演的那種被當場擊斃的情況。
然而,言汐繃緊的心弦並不能放鬆。
因為艾冬正如她推斷出來的那樣,拒不配合警察的圍捕,重火力機槍一直架在半掩的窗口內,黑洞洞的對著掩藏在樹後的警察們。
這一刻的他報著破釜成舟的心思,豁出去了。
但言汐不能讓他這麽胡來。
她忍過了那陣心悸和疼痛,抓著身旁的女警懇求她,「他不是奸惡之人,他的名字和保級材料我相信你們來前都知道了,他隻是想要見一見自己的老領導,這在之前的網上迴復時也說明了,他隻是心態失衡了,並沒有在他的職業和曾經的功勞薄上抹黑,我請求您,請求您跟這次的行動指揮匯報,答應他的要求,讓他見一見蘇老,不要逼他,不要動武,他,他真的……真的不是壞人,我,我可以用我的人格,性命甚至往後餘生的名譽擔保,我擔保他不會對自己的同行開火,他隻是在威嚇你們而已,請你們一定要聽他說話,一定要聽他把想說的說完,求您了。」
那個女警身上帶了聯了網的執法記錄儀,言汐的話被傳到了指揮車裏,指揮車裏的公安部特派員發出了指示,「保持現狀,等待蘇老前來。」
言汐被安排進了後麵的救護車裏,那個女警陪在一旁做了自我介紹,「您好言女士,我姓方,修的是刑事心理學,這次跟組進山,主要任務是為了幫受害人做心理疏導,來前,我們以為您和艾……艾冬存在著理不清的情怨或其他什麽不可解矛盾,才招至這場禍事,但現在看來,你們……您似乎對他,或者應該說對他目前所做的事理解並且同情?他是不是對您說了什麽從而誤導了您對整件事情的判斷?或者這麽說,您是否認為需要有必要的心理幹預,從而自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中解脫出來?」
言汐有一瞬間沒聽明白她的話,直愣著眼睛望著她,方警官拿出個小本本,接著補充:「我看您剛才對照顧了您這些天的另一嫌犯同夥發出聲援,認為我們的小同誌做法不對,你當時的眼神大概自己不知道,如果當時您能動,那我們的那個小同誌大概率要被您打,言女士,您需要心理疏導。」
救護車的門口守著另外兩個執槍警察,雖背對著她們,但言汐從他們豎起的耳朵和半側的身體看出了他們的好奇,言汐平躺著被跟來的醫生重新包紮上夾板,等一切弄好後,她才重新審視了一遍這個姓方的女警官。
「他也是你們隊伍的一分子,雖然工職不同,但從事的職業最終目標是一致的,他應該也有資格得到您的一句『同事』之稱,另外,如果您有過最基本的了解,就說不出以上那些話,我對他的同情和理解不是緣自他灌輸給我的遭遇和理念,而是我對他為人的了解,和人格的評判,他從始至終都往一個方向努力,就是努力想成為可以在陽光下堂堂正正走路,和同事們拍著肩膀前行,和家人安安穩穩的吃一頓和平飯,他沒有失掉自己入行的最初誌向,他沒有對不起別人,甚至,他入境以來都沒有傷害過任何一個路人,方警官,您在說我有斯德哥爾摩征的時候就已經先入為主的判定了他的罪行,甚至把老許先行放在了嫌犯同夥的位置上,方警官,你是心理學的專家,但僅從您剛剛說出口的話我就可以認定您並不適合學這行,您的主觀個人意識太強,您並不適合在我身邊做疏導工作,我拒絕和您交流。」
方警官被言汐懟下了車,但她轉身去了後方的指揮車裏,然後對公安部特派員說出了對言汐的試探評價,「她對艾同誌的職業很了解,並且對他的遭遇充滿了同情,她的是非觀並沒有遭到衝擊,她有足夠的理智支撐起這次突發事件的後續處理手法,我的結論是,她並不需要簽一級保密協議,她對我們的職業雖有不滿但無惡意,而這個不滿隻要在處理艾同誌的問題上得到解決,她仍就是個擁護我方工作的合法權益公民,組織並不需要派人對她進行監督管理,以她的心理狀態,她會自覺的將保密協議執行到底。」
言汐摳著身下的泥土努力迫使自己冷靜,但眼淚依然不爭氣的往外流。
那個按著她的女警以為她是激動於自己的獲救,以及對這種場麵的恐懼,一邊安慰一邊幫她整理倉促間搶奪她時弄歪的夾板,那個溫聲細語的女警顯然是個有經驗的,言汐在她的安撫裏漸漸停止了不自禁的肩背抖動,身體歪靠在她腿上,但眼睛始終盯著艾冬被圍的方向。
那個女警以為她對綁匪有恨,於是便好心的替她解憂,「你別怕,我們這次來的人多,他除非長了翅膀飛出去,否則是不可能突出這個包圍圈的,他不會再有傷害你的機會了。」
言汐耳朵嗡鳴鳴的,仿佛槍響還在眼前,她木楞楞的把眼珠子轉向身旁的女警,膽顫心驚的弱弱問道:「那他要是一直拒捕反抗呢?」
女警愣了下,然後往四周圍攏過來的同事看了看,猶豫道:「我們會盡量勸說他放棄抵抗,配合警方工作……要,要萬一實在勸不動的話,也不排除會使用一些,呃……強製手段,但除暴力危害警務人員的安全外,我們首先是會保證每個人的人身安全的,在沒有定罪的情況下,他也有享受生命自由的權利。」
言汐懂了,就是隻要艾冬不傷及在場警察的生命,出現暴力拒捕的大範圍傷害事件,他的命也是命,而不會出現像電視上演的那種被當場擊斃的情況。
然而,言汐繃緊的心弦並不能放鬆。
因為艾冬正如她推斷出來的那樣,拒不配合警察的圍捕,重火力機槍一直架在半掩的窗口內,黑洞洞的對著掩藏在樹後的警察們。
這一刻的他報著破釜成舟的心思,豁出去了。
但言汐不能讓他這麽胡來。
她忍過了那陣心悸和疼痛,抓著身旁的女警懇求她,「他不是奸惡之人,他的名字和保級材料我相信你們來前都知道了,他隻是想要見一見自己的老領導,這在之前的網上迴復時也說明了,他隻是心態失衡了,並沒有在他的職業和曾經的功勞薄上抹黑,我請求您,請求您跟這次的行動指揮匯報,答應他的要求,讓他見一見蘇老,不要逼他,不要動武,他,他真的……真的不是壞人,我,我可以用我的人格,性命甚至往後餘生的名譽擔保,我擔保他不會對自己的同行開火,他隻是在威嚇你們而已,請你們一定要聽他說話,一定要聽他把想說的說完,求您了。」
那個女警身上帶了聯了網的執法記錄儀,言汐的話被傳到了指揮車裏,指揮車裏的公安部特派員發出了指示,「保持現狀,等待蘇老前來。」
言汐被安排進了後麵的救護車裏,那個女警陪在一旁做了自我介紹,「您好言女士,我姓方,修的是刑事心理學,這次跟組進山,主要任務是為了幫受害人做心理疏導,來前,我們以為您和艾……艾冬存在著理不清的情怨或其他什麽不可解矛盾,才招至這場禍事,但現在看來,你們……您似乎對他,或者應該說對他目前所做的事理解並且同情?他是不是對您說了什麽從而誤導了您對整件事情的判斷?或者這麽說,您是否認為需要有必要的心理幹預,從而自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中解脫出來?」
言汐有一瞬間沒聽明白她的話,直愣著眼睛望著她,方警官拿出個小本本,接著補充:「我看您剛才對照顧了您這些天的另一嫌犯同夥發出聲援,認為我們的小同誌做法不對,你當時的眼神大概自己不知道,如果當時您能動,那我們的那個小同誌大概率要被您打,言女士,您需要心理疏導。」
救護車的門口守著另外兩個執槍警察,雖背對著她們,但言汐從他們豎起的耳朵和半側的身體看出了他們的好奇,言汐平躺著被跟來的醫生重新包紮上夾板,等一切弄好後,她才重新審視了一遍這個姓方的女警官。
「他也是你們隊伍的一分子,雖然工職不同,但從事的職業最終目標是一致的,他應該也有資格得到您的一句『同事』之稱,另外,如果您有過最基本的了解,就說不出以上那些話,我對他的同情和理解不是緣自他灌輸給我的遭遇和理念,而是我對他為人的了解,和人格的評判,他從始至終都往一個方向努力,就是努力想成為可以在陽光下堂堂正正走路,和同事們拍著肩膀前行,和家人安安穩穩的吃一頓和平飯,他沒有失掉自己入行的最初誌向,他沒有對不起別人,甚至,他入境以來都沒有傷害過任何一個路人,方警官,您在說我有斯德哥爾摩征的時候就已經先入為主的判定了他的罪行,甚至把老許先行放在了嫌犯同夥的位置上,方警官,你是心理學的專家,但僅從您剛剛說出口的話我就可以認定您並不適合學這行,您的主觀個人意識太強,您並不適合在我身邊做疏導工作,我拒絕和您交流。」
方警官被言汐懟下了車,但她轉身去了後方的指揮車裏,然後對公安部特派員說出了對言汐的試探評價,「她對艾同誌的職業很了解,並且對他的遭遇充滿了同情,她的是非觀並沒有遭到衝擊,她有足夠的理智支撐起這次突發事件的後續處理手法,我的結論是,她並不需要簽一級保密協議,她對我們的職業雖有不滿但無惡意,而這個不滿隻要在處理艾同誌的問題上得到解決,她仍就是個擁護我方工作的合法權益公民,組織並不需要派人對她進行監督管理,以她的心理狀態,她會自覺的將保密協議執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