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富貴險中求
朕!大明暴君崇禎,既風流也霸道 作者:金色魚鉤鑲顆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一陣比比畫畫,過了小半個時辰才停了下來吩咐道:“王大伴把漠南蒙古地圖拿過來。”
王承恩聽到崇禎的吩咐後,跑到一旁的書架上翻翻找找,不多時就取來了一幅陳舊的地圖,鋪在崇禎麵前的桌案上。
崇禎看著桌案上的莫南蒙古地圖,和自己腦中所知的漠南蒙古各部的大概位置相互映照。
地圖上所標注的位置和自己腦中的大多是差不多的,一時間又陷入了思考。
察哈爾部以南是巴林部,東邊緊挨著和建奴關係密切的科爾沁部,西邊則是喀爾喀五部之一的敖汗部,往北則是漠北蒙古的地盤。
崇禎看著察哈爾部的地理位置陣陣出神,自己要想收編察哈爾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其跨過巴林部,直接進入大明境內。
但這有個先決條件,要如何避開巴林大大小小的部落,如何防止巴林部的人向建奴告密,萬一要是建奴知道了又該如何應對?
崇禎把這些問題打爛撕碎,一個個細細琢磨起來。
當然,這些問題是要建立在察哈爾部願意歸順的前提下。
崇禎一琢磨又是小半個時辰,最終崇禎心下一狠,像是想明白了什麽,喃喃自語:“所謂富貴險中求,那就拚一次。”
崇禎嘴裏咕噥著,提起毛筆在紙張上落下一個個小字,待字跡晾幹後,崇禎仔細的讀了一遍,確認沒有遺漏後,便把自己寫好的小字裁剪下來卷好放入之前的竹節。
做完這一切後,崇禎長唿一口氣,吩咐道:“方正化,把這個竹節傳給盧九德他們。”
“奴婢遵旨。”方正化躬身應道。
聽到崇禎吩咐的王承恩,很自覺的走到禦案前拾起竹節交到方正化手上。
崇禎這才迴過頭來看向駱養性詢問道:“還有什麽事?”
崇禎之所以看著駱養性問,那是因為他知道這倆人不可能為了同一件事一起來向自己稟報,所以肯定還有其他事。
聽到崇禎詢問,駱養性上前一步躬身迴應:“迴稟陛下,派去福建送信的錦衣衛指揮千使喬可用也傳迴了消息。”
駱養性說著,同樣從袖口裏取出一個寸許長的竹節,與剛才方正化拿出的那一個別無二致。
王承恩見狀,輕車熟路的檢查了一番,又把竹節交到崇禎手裏。
當崇禎掏出信紙看到裏麵的內容時,難掩竊喜的大笑出聲,“哈哈……好!很好!”
信紙上麵的內容並不複雜,隻寫著兩行字“鄭芝龍已同意為朝廷效力,鄭鴻逵不日將率三百戰船赴登州任職”。
王承恩、方正化、駱養性三人看崇禎像抽了風一樣,不禁有些詫異,也不知道這陛下在高興個什麽?
崇禎像是察覺到三人詫異的神情,於是收了收儀態,沉聲說道:“這事不急,朕現在有另一件棘手的事要交給你們錦衣衛和東廠。”
聽到崇禎這話的駱養性和方正化,不禁暗自腹誹,我們壓根就不知道福建的事、是什麽事,事情急不急,都是皇帝你說了算。
他們也隻是在心裏腹誹了一句,就自動忽視了崇禎說的“這事不急”,把精神都集中在崇禎的後半句話上,“有棘手的事要交給他們東廠和錦衣衛”。
兩人不敢怠慢,齊齊躬身道:“請陛下吩咐,卑職、奴婢定萬死不辭。”
崇禎微微點了點頭,麵容嚴肅地吩咐道:“李若璉他們傳迴的消息說建奴派了一百多人出來,據他們猜測,這群人應該是要到張家口來打探晉商的事。”
崇禎說到這,目光突然變得冷冽,語氣也變得森寒,“朕要你們秘密出關,把這夥建奴給截殺了。”
方正化、駱養性互視一眼,再次躬身:“卑職遵旨,奴婢遵旨。”
崇禎像是想起了什麽,又出言補充道:“對了!這夥人裏麵有一個叫鮑承先的漢奸,此人不能殺,但必須讓他負傷逃走,另外有一個叫鼇拜的建奴是這夥人的領頭人,此人最好能抓活的,要是抓不到死的也成。”
“好了,你們去吧!把這件事情辦好,朕有重賞。”崇禎說著向兩人攤了攤手。
“卑職告退。”
“奴婢告退。”
駱養性和方正化走後,崇禎這才迴過頭來想鄭芝龍的事。
這算得上是自己穿越以來,為數不多的幾件喜事。
這讓崇禎不自覺的又笑了起來,不怪崇禎會這麽高興,鄭芝龍一旦真心歸附朝廷,那麽自己組建的大明皇家商會,就可以依靠著鄭芝龍的保護把生意做到東南亞去。
不用擔心商隊在海上碰到海盜或是歐洲來的那般強盜了,因為這個時期的鄭芝龍在東南亞國家海域就是無解的存在。
憑借著鄭芝龍的保護,可以源源不斷的往大明運迴糧食,這樣一來,接下來幾年,大明的糧食危機將會得到解決。
這還隻是其一,另一個好處則是等鄭鴻逵到了登州以後,自己就可以利用鄭鴻逵帶來的三百條戰船,在大明造寶船這段真空期提前訓練水師。
這兩件事可都是關乎大明國運的事,怎能叫崇禎不高興。
崇禎樂嗬了一陣後,向王承恩吩咐道:“王大伴,傳武清侯、永寧伯、新城伯、太康伯、嘉定伯幾人覲見。”
“老奴遵旨。”王承恩應了一聲,就要奪門而出。
在剛要跨出禦書房的時候,崇禎的聲音再次傳來:“等一下,把軍閣的盧象升、孫傳庭、張之極也傳到禦書房來。”
王承恩再次躬身:“老奴遵旨。”
王承恩走後,崇禎坐在禦案後不斷重複的想著之前的一樁樁一件件,看自己是否有什麽遺漏之處。
大半個時辰後,武清侯李國瑞、永寧伯王天瑞、新城伯王升、太康伯張國紀、還有崇禎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就連袂而來入了禦書房。
禦書房裏五人齊身叩拜,“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拂了拂衣袖,“諸位愛卿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崇禎話畢,又向王承恩吩咐:“王大伴,給周國丈和泰康伯賜座。
王承恩聽到崇禎的吩咐後,跑到一旁的書架上翻翻找找,不多時就取來了一幅陳舊的地圖,鋪在崇禎麵前的桌案上。
崇禎看著桌案上的莫南蒙古地圖,和自己腦中所知的漠南蒙古各部的大概位置相互映照。
地圖上所標注的位置和自己腦中的大多是差不多的,一時間又陷入了思考。
察哈爾部以南是巴林部,東邊緊挨著和建奴關係密切的科爾沁部,西邊則是喀爾喀五部之一的敖汗部,往北則是漠北蒙古的地盤。
崇禎看著察哈爾部的地理位置陣陣出神,自己要想收編察哈爾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其跨過巴林部,直接進入大明境內。
但這有個先決條件,要如何避開巴林大大小小的部落,如何防止巴林部的人向建奴告密,萬一要是建奴知道了又該如何應對?
崇禎把這些問題打爛撕碎,一個個細細琢磨起來。
當然,這些問題是要建立在察哈爾部願意歸順的前提下。
崇禎一琢磨又是小半個時辰,最終崇禎心下一狠,像是想明白了什麽,喃喃自語:“所謂富貴險中求,那就拚一次。”
崇禎嘴裏咕噥著,提起毛筆在紙張上落下一個個小字,待字跡晾幹後,崇禎仔細的讀了一遍,確認沒有遺漏後,便把自己寫好的小字裁剪下來卷好放入之前的竹節。
做完這一切後,崇禎長唿一口氣,吩咐道:“方正化,把這個竹節傳給盧九德他們。”
“奴婢遵旨。”方正化躬身應道。
聽到崇禎吩咐的王承恩,很自覺的走到禦案前拾起竹節交到方正化手上。
崇禎這才迴過頭來看向駱養性詢問道:“還有什麽事?”
崇禎之所以看著駱養性問,那是因為他知道這倆人不可能為了同一件事一起來向自己稟報,所以肯定還有其他事。
聽到崇禎詢問,駱養性上前一步躬身迴應:“迴稟陛下,派去福建送信的錦衣衛指揮千使喬可用也傳迴了消息。”
駱養性說著,同樣從袖口裏取出一個寸許長的竹節,與剛才方正化拿出的那一個別無二致。
王承恩見狀,輕車熟路的檢查了一番,又把竹節交到崇禎手裏。
當崇禎掏出信紙看到裏麵的內容時,難掩竊喜的大笑出聲,“哈哈……好!很好!”
信紙上麵的內容並不複雜,隻寫著兩行字“鄭芝龍已同意為朝廷效力,鄭鴻逵不日將率三百戰船赴登州任職”。
王承恩、方正化、駱養性三人看崇禎像抽了風一樣,不禁有些詫異,也不知道這陛下在高興個什麽?
崇禎像是察覺到三人詫異的神情,於是收了收儀態,沉聲說道:“這事不急,朕現在有另一件棘手的事要交給你們錦衣衛和東廠。”
聽到崇禎這話的駱養性和方正化,不禁暗自腹誹,我們壓根就不知道福建的事、是什麽事,事情急不急,都是皇帝你說了算。
他們也隻是在心裏腹誹了一句,就自動忽視了崇禎說的“這事不急”,把精神都集中在崇禎的後半句話上,“有棘手的事要交給他們東廠和錦衣衛”。
兩人不敢怠慢,齊齊躬身道:“請陛下吩咐,卑職、奴婢定萬死不辭。”
崇禎微微點了點頭,麵容嚴肅地吩咐道:“李若璉他們傳迴的消息說建奴派了一百多人出來,據他們猜測,這群人應該是要到張家口來打探晉商的事。”
崇禎說到這,目光突然變得冷冽,語氣也變得森寒,“朕要你們秘密出關,把這夥建奴給截殺了。”
方正化、駱養性互視一眼,再次躬身:“卑職遵旨,奴婢遵旨。”
崇禎像是想起了什麽,又出言補充道:“對了!這夥人裏麵有一個叫鮑承先的漢奸,此人不能殺,但必須讓他負傷逃走,另外有一個叫鼇拜的建奴是這夥人的領頭人,此人最好能抓活的,要是抓不到死的也成。”
“好了,你們去吧!把這件事情辦好,朕有重賞。”崇禎說著向兩人攤了攤手。
“卑職告退。”
“奴婢告退。”
駱養性和方正化走後,崇禎這才迴過頭來想鄭芝龍的事。
這算得上是自己穿越以來,為數不多的幾件喜事。
這讓崇禎不自覺的又笑了起來,不怪崇禎會這麽高興,鄭芝龍一旦真心歸附朝廷,那麽自己組建的大明皇家商會,就可以依靠著鄭芝龍的保護把生意做到東南亞去。
不用擔心商隊在海上碰到海盜或是歐洲來的那般強盜了,因為這個時期的鄭芝龍在東南亞國家海域就是無解的存在。
憑借著鄭芝龍的保護,可以源源不斷的往大明運迴糧食,這樣一來,接下來幾年,大明的糧食危機將會得到解決。
這還隻是其一,另一個好處則是等鄭鴻逵到了登州以後,自己就可以利用鄭鴻逵帶來的三百條戰船,在大明造寶船這段真空期提前訓練水師。
這兩件事可都是關乎大明國運的事,怎能叫崇禎不高興。
崇禎樂嗬了一陣後,向王承恩吩咐道:“王大伴,傳武清侯、永寧伯、新城伯、太康伯、嘉定伯幾人覲見。”
“老奴遵旨。”王承恩應了一聲,就要奪門而出。
在剛要跨出禦書房的時候,崇禎的聲音再次傳來:“等一下,把軍閣的盧象升、孫傳庭、張之極也傳到禦書房來。”
王承恩再次躬身:“老奴遵旨。”
王承恩走後,崇禎坐在禦案後不斷重複的想著之前的一樁樁一件件,看自己是否有什麽遺漏之處。
大半個時辰後,武清侯李國瑞、永寧伯王天瑞、新城伯王升、太康伯張國紀、還有崇禎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就連袂而來入了禦書房。
禦書房裏五人齊身叩拜,“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拂了拂衣袖,“諸位愛卿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崇禎話畢,又向王承恩吩咐:“王大伴,給周國丈和泰康伯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