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國位於源國的北方,四季分明,春天百花開,夏日炎熱,秋天豐收,冬季寒冷。
起國王宮禦書房內,一國之君元罡正在批閱奏章,他已年近六十,身體不複昔日康健,近幾年尤為力不從心。
貼身內侍劉德看出起王的疲態,“王上,已經子時了,明日再批,早些安置吧,保重龍體要緊!”
“內憂外患,怎能安睡!”起王長歎一聲,“若是術兒不曾出事,定然可為寡人分憂……”想到傷心處,起王老淚縱橫。
劉德也想起五公子的模樣,眼中噙著淚花,“王上,四公子這幾年修心養性,沉穩不少!”
起王歎了一口氣,“寡人有七子,唯有術兒最合心意!”
劉德不敢再勸,陪在一側。
起王越是疲乏,越是思念自己的五公子術,不知那孩子身體康複得怎麽樣了,這是他心中唯一的牽掛,這個秘密連劉德都不知道,起國上下都以為五公子死於非命!
他無心去任何一個妃嬪的宮殿,在禦書房歇下了。
第二日,起王下朝後,宣禦醫魏和來請脈,這魏和頗得藥王真傳,乃是藥王最得意的弟子。
當年起王還未繼位,機緣巧合,與藥王魏理相識於江湖。兩人結為異姓兄弟,藥王與他一起來到王城。
藥王是個醫癡,不願問世事。起王特意在王城郊外的落霞山建了藥王穀,藥王從此長居落霞山。
他通五行之術,穀內機關遍布,尋常人無法進入穀中,隻有他親傳弟子方可入內。這樣,他可不受世俗之事所擾,靜心鑽研醫藥之理!
魏和是藥王的弟子,藥王命他侍奉起王,定期將脈象呈與他,魏和常往來於王城與藥王穀之間。
起王每覺身體不適,必宣魏和,這次也不例外。
王上的身體康健是關乎社稷的大事,為免於泄漏機密,請脈時會讓左右退下。
“寡人近幾日常覺頭暈眼花,如何處置?”
魏和道,“王上寬心即可,主子已恢三分功力!
這個消息如一劑良藥,起王立刻打起精神,“還需多少時日才能完全康複?”
“以前主子經脈俱損,恢複起來需十年八載,現經絡已通,其進展一日千裏,家師說再有月餘即將大功告成!”
起王心中大安,讓魏和退下。看向寢殿內的一幅畫像,喃喃自語,“寡人定不負卿卿,除了術兒,這個天下誰也不配得到!”
畫中的女子巧笑倩兮,美得不可方物,栩栩如生,似要從畫中走出來一般。
起王正望著畫像出神,隻聽一個甜美的聲音,“參見王上,妾聽聞王上身體不適,親手熬製了八珍湯!”
“放下吧!柔妃,寡人並無大礙,不必憂心!”起王扶她起身,趁勢握住她的手,“寡人身邊隻有你最知心,劉德說贏兒沉穩許多,寡人甚喜!”
柔妃一臉的溫柔嬌美,恭謹地說,“王上謬讚,妾一心隻想為王上分憂,王上明白妾的心意,妾就知足了!隻是贏兒不小了,王上該給他個實職,讓他磨練磨練!”
“寡人正有有此意,讓贏兒去吏部如何?”
她正中下懷,吏部可以結交朝廷重臣,如此看來,王上打算讓她的兒子繼承王位,她難掩心中的狂喜,麵上帶出幾分得意之色。起王見了,心裏厭惡之極!
“愛妃的侄兒何晟也是個人材,不如讓他去戶部曆練,將來也可幫襯贏兒一二。”
柔妃覺得今日這湯送得太對了,接二連三的好事,讓她有些意外!
“愛妃,寡人還有些政務要忙,你先下去吧!”
柔妃急於派人向她的娘家匯報,自是不再強留,俯身謝恩,嫋嫋婷婷地出了寢殿。
起王看著她的背影,神情陰鷙無比,但隻是一瞬,麵色就恢複如常,快得讓人以為是錯覺,看花眼了。
她以為她的所做所為,以為她的好娘家做的那些喪盡天良的事他不知曉嗎?隻是他現在不得不維持起國政局穩定,不然,不會讓他們這些人多活這十餘年。
起王心中暗恨,清算的時刻就要來臨了,讓他們先高興幾日吧!
這時,劉德引著左將軍曲湛入了書房,起王也到了。
左將軍見了禮,“王上,源國現今蠢蠢欲動,在柳家鎮等邊關要塞屯兵,不能不防啊!”
“愛卿可有良策?”
“源國善水戰,我軍善陸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以靜製動,藏兵於民……”
“有愛卿相助,寡人無憂了!”起王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
術兒的好友,也是華教教主榮騁的高徒,真不是泛泛之輩啊!
左右兩個將軍,右將軍王思處處唯丞相馬首是瞻,起王重用他,留他在王城,讓曲湛去邊關巡視,暗地裏讓曲湛培植心腹力量,等他的術兒迴來,不會無人可用。
從表麵看,丞相權勢滔天,柔妃持寵而嬌,實際上,都是表麵繁華。
丞相一派以為高枕無憂,近些年來,族中子弟犬馬聲色,耽於享樂,隻有何晟還算出眾!
柔妃迴到她的麗坤宮,派心腹內侍告知丞相剛得來的好消息,丞相得知,重賞了前來通報的內侍!
丞相府一派喜氣,仆役們都得了賞錢。何相的長子何勵是一個紈絝子弟,不務正業。
他爹是丞相,胞妹是寵冠後宮的柔妃娘娘,現在小兒子又得了王上的青眼,自己身邊圍著一堆爭相巴結他的人,他覺得王城中除了王上、他爹,就是他最有地位了!
待到何晟到戶部認職後,何勵行事更是飛揚跋扈,肆無忌憚。丞相畢竟老謀深算,聽聞何勵的荒唐行徑,幾次訓誡,但那何勵左耳聽,右耳冒,壓根不往心裏去!
王上也不是等閑之輩,哪裏不知道何勵的劣跡,他不但沒有苛責何勵,還給他加官晉爵,已然是從一品大員。
對四公子更是不時召見,允他一起參閱奏章,儼然已經將四公子當成儲君來培養。
王廷上下,紛紛攀附結交何相,待四公子繼承王位,何相權勢還不得更上一層樓!此時不表明心跡,以後哪還有機會!
起國王宮禦書房內,一國之君元罡正在批閱奏章,他已年近六十,身體不複昔日康健,近幾年尤為力不從心。
貼身內侍劉德看出起王的疲態,“王上,已經子時了,明日再批,早些安置吧,保重龍體要緊!”
“內憂外患,怎能安睡!”起王長歎一聲,“若是術兒不曾出事,定然可為寡人分憂……”想到傷心處,起王老淚縱橫。
劉德也想起五公子的模樣,眼中噙著淚花,“王上,四公子這幾年修心養性,沉穩不少!”
起王歎了一口氣,“寡人有七子,唯有術兒最合心意!”
劉德不敢再勸,陪在一側。
起王越是疲乏,越是思念自己的五公子術,不知那孩子身體康複得怎麽樣了,這是他心中唯一的牽掛,這個秘密連劉德都不知道,起國上下都以為五公子死於非命!
他無心去任何一個妃嬪的宮殿,在禦書房歇下了。
第二日,起王下朝後,宣禦醫魏和來請脈,這魏和頗得藥王真傳,乃是藥王最得意的弟子。
當年起王還未繼位,機緣巧合,與藥王魏理相識於江湖。兩人結為異姓兄弟,藥王與他一起來到王城。
藥王是個醫癡,不願問世事。起王特意在王城郊外的落霞山建了藥王穀,藥王從此長居落霞山。
他通五行之術,穀內機關遍布,尋常人無法進入穀中,隻有他親傳弟子方可入內。這樣,他可不受世俗之事所擾,靜心鑽研醫藥之理!
魏和是藥王的弟子,藥王命他侍奉起王,定期將脈象呈與他,魏和常往來於王城與藥王穀之間。
起王每覺身體不適,必宣魏和,這次也不例外。
王上的身體康健是關乎社稷的大事,為免於泄漏機密,請脈時會讓左右退下。
“寡人近幾日常覺頭暈眼花,如何處置?”
魏和道,“王上寬心即可,主子已恢三分功力!
這個消息如一劑良藥,起王立刻打起精神,“還需多少時日才能完全康複?”
“以前主子經脈俱損,恢複起來需十年八載,現經絡已通,其進展一日千裏,家師說再有月餘即將大功告成!”
起王心中大安,讓魏和退下。看向寢殿內的一幅畫像,喃喃自語,“寡人定不負卿卿,除了術兒,這個天下誰也不配得到!”
畫中的女子巧笑倩兮,美得不可方物,栩栩如生,似要從畫中走出來一般。
起王正望著畫像出神,隻聽一個甜美的聲音,“參見王上,妾聽聞王上身體不適,親手熬製了八珍湯!”
“放下吧!柔妃,寡人並無大礙,不必憂心!”起王扶她起身,趁勢握住她的手,“寡人身邊隻有你最知心,劉德說贏兒沉穩許多,寡人甚喜!”
柔妃一臉的溫柔嬌美,恭謹地說,“王上謬讚,妾一心隻想為王上分憂,王上明白妾的心意,妾就知足了!隻是贏兒不小了,王上該給他個實職,讓他磨練磨練!”
“寡人正有有此意,讓贏兒去吏部如何?”
她正中下懷,吏部可以結交朝廷重臣,如此看來,王上打算讓她的兒子繼承王位,她難掩心中的狂喜,麵上帶出幾分得意之色。起王見了,心裏厭惡之極!
“愛妃的侄兒何晟也是個人材,不如讓他去戶部曆練,將來也可幫襯贏兒一二。”
柔妃覺得今日這湯送得太對了,接二連三的好事,讓她有些意外!
“愛妃,寡人還有些政務要忙,你先下去吧!”
柔妃急於派人向她的娘家匯報,自是不再強留,俯身謝恩,嫋嫋婷婷地出了寢殿。
起王看著她的背影,神情陰鷙無比,但隻是一瞬,麵色就恢複如常,快得讓人以為是錯覺,看花眼了。
她以為她的所做所為,以為她的好娘家做的那些喪盡天良的事他不知曉嗎?隻是他現在不得不維持起國政局穩定,不然,不會讓他們這些人多活這十餘年。
起王心中暗恨,清算的時刻就要來臨了,讓他們先高興幾日吧!
這時,劉德引著左將軍曲湛入了書房,起王也到了。
左將軍見了禮,“王上,源國現今蠢蠢欲動,在柳家鎮等邊關要塞屯兵,不能不防啊!”
“愛卿可有良策?”
“源國善水戰,我軍善陸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以靜製動,藏兵於民……”
“有愛卿相助,寡人無憂了!”起王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
術兒的好友,也是華教教主榮騁的高徒,真不是泛泛之輩啊!
左右兩個將軍,右將軍王思處處唯丞相馬首是瞻,起王重用他,留他在王城,讓曲湛去邊關巡視,暗地裏讓曲湛培植心腹力量,等他的術兒迴來,不會無人可用。
從表麵看,丞相權勢滔天,柔妃持寵而嬌,實際上,都是表麵繁華。
丞相一派以為高枕無憂,近些年來,族中子弟犬馬聲色,耽於享樂,隻有何晟還算出眾!
柔妃迴到她的麗坤宮,派心腹內侍告知丞相剛得來的好消息,丞相得知,重賞了前來通報的內侍!
丞相府一派喜氣,仆役們都得了賞錢。何相的長子何勵是一個紈絝子弟,不務正業。
他爹是丞相,胞妹是寵冠後宮的柔妃娘娘,現在小兒子又得了王上的青眼,自己身邊圍著一堆爭相巴結他的人,他覺得王城中除了王上、他爹,就是他最有地位了!
待到何晟到戶部認職後,何勵行事更是飛揚跋扈,肆無忌憚。丞相畢竟老謀深算,聽聞何勵的荒唐行徑,幾次訓誡,但那何勵左耳聽,右耳冒,壓根不往心裏去!
王上也不是等閑之輩,哪裏不知道何勵的劣跡,他不但沒有苛責何勵,還給他加官晉爵,已然是從一品大員。
對四公子更是不時召見,允他一起參閱奏章,儼然已經將四公子當成儲君來培養。
王廷上下,紛紛攀附結交何相,待四公子繼承王位,何相權勢還不得更上一層樓!此時不表明心跡,以後哪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