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陳蘭花把自己關閉起來,拒絕一切外界的信息,裝作漠不關心的樣子來麻痹自己。
她的雙手一天比一天粗糙,曬得一天比一天黑,積攢的情緒也一天比一天重。
91、第 91 章
今年的春節,陳家過得異常慘澹。
可王月桂依舊不改要祭拜祖先和神佛的傳統,虔誠的準備著寒酸的供品,好似這樣就能換來幸福的生活一樣。
陳文鬆沒有迴來過年,但給陳蘭花轉了五百塊錢,交代她取出來給王月桂,陳蘭花答應了。
同樣沒迴來的還有陳蘭荷,她也去了廣東打寒假工。
拿了錢結了婚的陳文強則一直沒有消息,陳生成了這個樣子也沒見他打過一個電話迴來。
倒是沒什麽聯繫的陳蘭金最近打電話打得很勤快,說什麽要給陳生郵寄補品,還說要給王月桂買衣服,還要給錢,可到現在也沒看見。
每次聽到王月桂說起這些事的時候,陳蘭花就嘲諷的扯扯嘴角,她那個大姐的話要是能信,陳家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她家現在就像傳染病,人人唯恐避而不及。
年三十那天也就陳吉和陳清迴來意思意思,餘青麗和李雅琴則從頭到尾沒露麵。
特別是餘青麗,她有陳蘭花的q,在上麵說希望陳蘭花可以償還陳文強欠下的債務。
陳蘭花沒有迴覆,她現在並不確定什麽時候能出去找工作。
陳生這個情況,如果沒有人守著就很容易出事,王月桂又要幹活,根本兼顧不過來。
她要是一走,無疑就是把父母往死路上推。
有一個陳生已經照顧不過來了,更別提還要加上一個陳老頭,所以趁著陳吉和陳清都迴來的時候,陳蘭花說出了這些年父母都不開口的一個事情——
「阿公的贍養問題,打算怎麽辦?」
現在陳生躺著,王月桂沒了依靠,也沒了指望,坐在那裏不出聲,這話是從陳蘭花嘴裏說出來的。
陳吉沉默,陳清臉上則是有點不好看。
說這個的時候陳老頭是不在場的,說到底,陳老頭有四個孩子,陳吉和陳清都混得比陳生強幾百倍,陳老頭卻一直跟著陳生生活。
吃喝拉撒都是王月桂在家伺候,陳生這個親兒子也沒幫過手,現在陳生成了這個樣子,再把陳老頭放在竹木村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王月桂不敢吱聲,不代表陳蘭花就得這樣忍氣吞聲。
陳清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陳生出事的時候他就是光動嘴,一點實際的忙也沒幫,拿了兩三千塊錢也是算借的,陳吉是跑前跑後,錢也拿了不少。
這些陳蘭花都知道,可也抵消不了她心中早已形成的芥蒂,她家現在這樣,陳吉和陳清如果還不接過陳老頭的贍養問題,她會瘋的。
陳吉開口了,「嗯,阿公……老了,說不好聽點的就是也沒幾年活頭了,也該是到外麵生活了。」
這算是鬆口要接陳老頭到外麵去住的意思。
就陳清沒表態,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不過既然陳吉都已經這麽說了,他也不能馬上反駁。
最終的決定是:陳老頭先到陳吉那裏住一段時間,要是住煩了再換到陳清那裏。
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但陳老頭知道的時候並沒有很高興。至於理由,陳蘭花大概能猜到,王月桂也知道,就是不想說。
——
過了春節,才算是真正意義上新的一年。
王月桂沒想讓陳蘭花留在家裏,她讓陳蘭花出去找工作掙錢,「不用伺候你阿公了,我就能照管得過來,你爸躺著也不會有什麽事。」
這話說得輕鬆,事情可沒這麽簡單,現在家裏多了不少水田,清明前後就得插秧,水田得事先耕了。
往年沒這麽多事的時候王月桂都不捨得請人用機器耕田,現在就更捨不得了,根本沒有多餘的錢。
十畝天全靠王月桂人力翻耕,得多辛苦?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山地,又要種玉米又要種木薯和花生。
但凡這裏能種的王月桂都種上,這也不是輕鬆的活,種完了還要施肥。
廢料也不是化肥,都是豬糞之類的天然肥料,得一擔一擔的擔到地裏,光靠王月桂一個人怎麽行。
陳蘭花把心中的顧慮說出來,王月桂有腰傷,又一直勞累不停,身體早就不好了。
這樣一直拖著不肯去醫院看,大毛病是沒有,但小毛病堆積起來也是能要人命的。
隻要不下雨,這邊的天就不會很冷,王月桂還是把新房那扇鐵門關上,這是當年手頭還有點富餘的時候置辦的不鏽鋼鐵門,花了兩千多塊錢。
「你力氣小,在家也幫不上多大忙,還是出去工作吧。」王月桂說道。
她打算把陳文鬆叫迴來,幫著幹力氣活,換陳蘭花出去掙錢,怎麽說也念了兩年大學,總比讓陳文鬆進廠子打工強。
陳蘭花心有預感,王月桂會把小弟叫迴來,然後一輩子捆綁在這個小農村,她不願意這樣。
小弟是家裏最懂事的孩子,盡管小時候也很頑皮,但長大了就很懂事,家裏出事之後就默默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不抱怨。
她不願意小弟迴來,哪怕是去打工,也好過在竹木村種地,然後娶個老婆,繼續這樣的生活。
她不願意,不願意自己弟弟被安排過這樣的人生。
她的雙手一天比一天粗糙,曬得一天比一天黑,積攢的情緒也一天比一天重。
91、第 91 章
今年的春節,陳家過得異常慘澹。
可王月桂依舊不改要祭拜祖先和神佛的傳統,虔誠的準備著寒酸的供品,好似這樣就能換來幸福的生活一樣。
陳文鬆沒有迴來過年,但給陳蘭花轉了五百塊錢,交代她取出來給王月桂,陳蘭花答應了。
同樣沒迴來的還有陳蘭荷,她也去了廣東打寒假工。
拿了錢結了婚的陳文強則一直沒有消息,陳生成了這個樣子也沒見他打過一個電話迴來。
倒是沒什麽聯繫的陳蘭金最近打電話打得很勤快,說什麽要給陳生郵寄補品,還說要給王月桂買衣服,還要給錢,可到現在也沒看見。
每次聽到王月桂說起這些事的時候,陳蘭花就嘲諷的扯扯嘴角,她那個大姐的話要是能信,陳家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她家現在就像傳染病,人人唯恐避而不及。
年三十那天也就陳吉和陳清迴來意思意思,餘青麗和李雅琴則從頭到尾沒露麵。
特別是餘青麗,她有陳蘭花的q,在上麵說希望陳蘭花可以償還陳文強欠下的債務。
陳蘭花沒有迴覆,她現在並不確定什麽時候能出去找工作。
陳生這個情況,如果沒有人守著就很容易出事,王月桂又要幹活,根本兼顧不過來。
她要是一走,無疑就是把父母往死路上推。
有一個陳生已經照顧不過來了,更別提還要加上一個陳老頭,所以趁著陳吉和陳清都迴來的時候,陳蘭花說出了這些年父母都不開口的一個事情——
「阿公的贍養問題,打算怎麽辦?」
現在陳生躺著,王月桂沒了依靠,也沒了指望,坐在那裏不出聲,這話是從陳蘭花嘴裏說出來的。
陳吉沉默,陳清臉上則是有點不好看。
說這個的時候陳老頭是不在場的,說到底,陳老頭有四個孩子,陳吉和陳清都混得比陳生強幾百倍,陳老頭卻一直跟著陳生生活。
吃喝拉撒都是王月桂在家伺候,陳生這個親兒子也沒幫過手,現在陳生成了這個樣子,再把陳老頭放在竹木村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王月桂不敢吱聲,不代表陳蘭花就得這樣忍氣吞聲。
陳清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陳生出事的時候他就是光動嘴,一點實際的忙也沒幫,拿了兩三千塊錢也是算借的,陳吉是跑前跑後,錢也拿了不少。
這些陳蘭花都知道,可也抵消不了她心中早已形成的芥蒂,她家現在這樣,陳吉和陳清如果還不接過陳老頭的贍養問題,她會瘋的。
陳吉開口了,「嗯,阿公……老了,說不好聽點的就是也沒幾年活頭了,也該是到外麵生活了。」
這算是鬆口要接陳老頭到外麵去住的意思。
就陳清沒表態,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不過既然陳吉都已經這麽說了,他也不能馬上反駁。
最終的決定是:陳老頭先到陳吉那裏住一段時間,要是住煩了再換到陳清那裏。
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但陳老頭知道的時候並沒有很高興。至於理由,陳蘭花大概能猜到,王月桂也知道,就是不想說。
——
過了春節,才算是真正意義上新的一年。
王月桂沒想讓陳蘭花留在家裏,她讓陳蘭花出去找工作掙錢,「不用伺候你阿公了,我就能照管得過來,你爸躺著也不會有什麽事。」
這話說得輕鬆,事情可沒這麽簡單,現在家裏多了不少水田,清明前後就得插秧,水田得事先耕了。
往年沒這麽多事的時候王月桂都不捨得請人用機器耕田,現在就更捨不得了,根本沒有多餘的錢。
十畝天全靠王月桂人力翻耕,得多辛苦?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山地,又要種玉米又要種木薯和花生。
但凡這裏能種的王月桂都種上,這也不是輕鬆的活,種完了還要施肥。
廢料也不是化肥,都是豬糞之類的天然肥料,得一擔一擔的擔到地裏,光靠王月桂一個人怎麽行。
陳蘭花把心中的顧慮說出來,王月桂有腰傷,又一直勞累不停,身體早就不好了。
這樣一直拖著不肯去醫院看,大毛病是沒有,但小毛病堆積起來也是能要人命的。
隻要不下雨,這邊的天就不會很冷,王月桂還是把新房那扇鐵門關上,這是當年手頭還有點富餘的時候置辦的不鏽鋼鐵門,花了兩千多塊錢。
「你力氣小,在家也幫不上多大忙,還是出去工作吧。」王月桂說道。
她打算把陳文鬆叫迴來,幫著幹力氣活,換陳蘭花出去掙錢,怎麽說也念了兩年大學,總比讓陳文鬆進廠子打工強。
陳蘭花心有預感,王月桂會把小弟叫迴來,然後一輩子捆綁在這個小農村,她不願意這樣。
小弟是家裏最懂事的孩子,盡管小時候也很頑皮,但長大了就很懂事,家裏出事之後就默默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不抱怨。
她不願意小弟迴來,哪怕是去打工,也好過在竹木村種地,然後娶個老婆,繼續這樣的生活。
她不願意,不願意自己弟弟被安排過這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