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來了幾次,趙棠都不想招待他了:「怎麽,又想往軍中去?」
軍中並不算什麽好差事,但這些宗室子弟像相約好了一樣,都想通過趙桓這邊與趙棠搭上線,讓趙棠安排著進三大軍中。
她就是傻了,也不會做往各軍送菩薩供著的事。
這些人貪生怕死不說,還想靠著在軍中混一圈,迴來在皇城中某個實差。
「往年我與陛下不親近,與宮中少往來,所以這樣的事比較少。尋常都是各家走各家的門路去走動的,阿棠,你跟陳大人的關係不是很好嗎?你一句話的事,讓他們進去也就進去了。」趙桓不以為意地笑著道,「此前皇城兵馬司指揮史的位置,藺子言不也是靠著陳大人的舉薦進去的?你就跟他說說吧。」
「沒什麽好說的,」趙棠並沒有什麽好臉色,「我與陳大人並無什麽關係,也從未好過。你莫不是忘記了那些帳本?他是看在帳本的麵子上,才給了我幾分薄麵。你分明看得清楚,指揮史的位子拖了多久。況且,藺子言也是憑著真本事……皇兄莫要小看了自己,更別小看了藺子言。」
「你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為這些紈絝子弟來我這裏,到底有何貴幹?」趙棠終於問道。
趙桓看她如此,一愣之下,又笑起來:「就是逗著他們玩玩。畢竟在他們看來,我與監國的長公主關係似乎也不錯,讓我多過來說說,也是怕你太忙忘事,不認得他們,有事不安排他們去做,肥水肥差流了外人田。這些紈絝子弟,真要這麽一直閑著,才會出事的。」
趙桓說的不無道理,沒事做才會生事。在皇城中,皇室宗親大大小小遠遠近近,起碼就有數萬人。除去老弱婦孺,部分當差的,還有一半其實是沒有正經差事的。
「其實擠在皇城中,並不好。」很多宗親無法割捨掉皇城的關係,所以再苦再難都要留在這裏。可據趙棠所知,有些人也會離開此處,去南地或者北地。縱使背井離鄉,但並不會落到無事可做的地步,「你說,我要是在東北或者東南西南,劃出若幹地塊,讓他們去開荒如何?」
趙桓看趙棠,有些難以置信,又很是好笑:「你怎麽會以為他們會同意種地?」
那麽多宗室弟子,其實隻有直係及旁係的幾支,能夠按期從戶部領到錢糧等物。其他的宗室子弟跟普通百姓沒什麽差別,甚至祖父輩傳下來的一塊地,七分八分已經分地差不多了,落到自己手裏的可能還不夠兩三個院子大。
這就是大部分宗室子弟的現實,因為自持身份,他們有的過得比普通百姓還差。
「不問問,怎麽知道沒有人會同意?」趙棠以為萬事開頭難,但這個頭並不是開不了,「你可以命人與他們說,甚至宣揚出去都可。孤可以親自送馬車,送種子農具。若是非要從軍,也不是不可以,自去官衙報名自願從軍,從最下麵的兵做起,熬數年上戰場,正正經經地拿軍功換職。」
「阿棠,你這樣太過分了些,著實沒有人情味了。」
「這裏沒有人情……你此前也會說陛下沒有人情味嗎?」
趙桓見說到幼帝,不明白了:「你與他不同,他是住在宮裏的,金絲雀一樣的人物,什麽都不知曉。別人讓他往東他就往東,別人讓他往西他就往西。住在宮外麵的這些宗親,便是年節裏會進宮的,他都不見得會認識幾個……我是誰,他都要瞧瞧旁邊的王喜公公才知道。我若是真按你說的話去做,宗室那些老人家怕不是要背地裏念叨死你。」
那個場景,隻消想想,趙桓就覺得有意思。
他那麽一說,趙棠其實也心虛:「我都不見得認得幾個,讓陛下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認得,著實難為。」
「你想好了?真的不給他們走通這關係?」
趙桓那麽認真起來,可實際上,趙棠以前想過這事:「父皇在時,也曾想過這個主意,但總不願意那麽做,就一直拖著。甚至上次懲罰趙熙的那個律條,此前也沒有真的實行過,可總不能就那麽放著。」
國庫越來越空,閑人越來越多,不想做正事的人多了,風氣一壞,趙國就會一步步爛到泥地裏。
趙棠不想顧及那麽多人情。
代陛下監國這事本就不是什麽好差,既都是讓人懷疑猜測暗中謾罵嘲笑,那多些宗室子弟的不滿,亦沒什麽不能承受的。
說到先帝,趙桓的嘴角微抿了抿,說了聲:「那我按你說的做。」說完,他就不悅地離開了。
剛走出長公主府,王通大總管卻叫住他:「四王爺,殿下讓奴婢給您兩個人差使著,到時登記好了,再安排一塊出發上路。」
王通給他的是兩個正經的侍衛,識字,還長地高高大大的。
既像是來幫他,又像是來看著他的。不過趙桓問了他們的名字,很快就笑納了:「這事若是有迴覆,本王還會再來的。」
這對兄妹相見所說,王通也是知道的:「還望王爺莫要跟殿下計較,她有時說話就直脆了些,常讓人措手不及……在各宗親那,還需王爺多費費心,代為轉圜。」
趙棠行事確實並不圓潤,因為她此前就一直跟在先帝身邊,現在更是代監國,高高在上慣了。趙桓都習慣了,隻是想不到她會想出讓他們去種地的主意,甚至先帝也那麽想過。可想與做,總歸是有些差別。對著王通,趙桓卻是笑的:「說話本王在行,大總管就放心吧。」
軍中並不算什麽好差事,但這些宗室子弟像相約好了一樣,都想通過趙桓這邊與趙棠搭上線,讓趙棠安排著進三大軍中。
她就是傻了,也不會做往各軍送菩薩供著的事。
這些人貪生怕死不說,還想靠著在軍中混一圈,迴來在皇城中某個實差。
「往年我與陛下不親近,與宮中少往來,所以這樣的事比較少。尋常都是各家走各家的門路去走動的,阿棠,你跟陳大人的關係不是很好嗎?你一句話的事,讓他們進去也就進去了。」趙桓不以為意地笑著道,「此前皇城兵馬司指揮史的位置,藺子言不也是靠著陳大人的舉薦進去的?你就跟他說說吧。」
「沒什麽好說的,」趙棠並沒有什麽好臉色,「我與陳大人並無什麽關係,也從未好過。你莫不是忘記了那些帳本?他是看在帳本的麵子上,才給了我幾分薄麵。你分明看得清楚,指揮史的位子拖了多久。況且,藺子言也是憑著真本事……皇兄莫要小看了自己,更別小看了藺子言。」
「你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為這些紈絝子弟來我這裏,到底有何貴幹?」趙棠終於問道。
趙桓看她如此,一愣之下,又笑起來:「就是逗著他們玩玩。畢竟在他們看來,我與監國的長公主關係似乎也不錯,讓我多過來說說,也是怕你太忙忘事,不認得他們,有事不安排他們去做,肥水肥差流了外人田。這些紈絝子弟,真要這麽一直閑著,才會出事的。」
趙桓說的不無道理,沒事做才會生事。在皇城中,皇室宗親大大小小遠遠近近,起碼就有數萬人。除去老弱婦孺,部分當差的,還有一半其實是沒有正經差事的。
「其實擠在皇城中,並不好。」很多宗親無法割捨掉皇城的關係,所以再苦再難都要留在這裏。可據趙棠所知,有些人也會離開此處,去南地或者北地。縱使背井離鄉,但並不會落到無事可做的地步,「你說,我要是在東北或者東南西南,劃出若幹地塊,讓他們去開荒如何?」
趙桓看趙棠,有些難以置信,又很是好笑:「你怎麽會以為他們會同意種地?」
那麽多宗室弟子,其實隻有直係及旁係的幾支,能夠按期從戶部領到錢糧等物。其他的宗室子弟跟普通百姓沒什麽差別,甚至祖父輩傳下來的一塊地,七分八分已經分地差不多了,落到自己手裏的可能還不夠兩三個院子大。
這就是大部分宗室子弟的現實,因為自持身份,他們有的過得比普通百姓還差。
「不問問,怎麽知道沒有人會同意?」趙棠以為萬事開頭難,但這個頭並不是開不了,「你可以命人與他們說,甚至宣揚出去都可。孤可以親自送馬車,送種子農具。若是非要從軍,也不是不可以,自去官衙報名自願從軍,從最下麵的兵做起,熬數年上戰場,正正經經地拿軍功換職。」
「阿棠,你這樣太過分了些,著實沒有人情味了。」
「這裏沒有人情……你此前也會說陛下沒有人情味嗎?」
趙桓見說到幼帝,不明白了:「你與他不同,他是住在宮裏的,金絲雀一樣的人物,什麽都不知曉。別人讓他往東他就往東,別人讓他往西他就往西。住在宮外麵的這些宗親,便是年節裏會進宮的,他都不見得會認識幾個……我是誰,他都要瞧瞧旁邊的王喜公公才知道。我若是真按你說的話去做,宗室那些老人家怕不是要背地裏念叨死你。」
那個場景,隻消想想,趙桓就覺得有意思。
他那麽一說,趙棠其實也心虛:「我都不見得認得幾個,讓陛下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認得,著實難為。」
「你想好了?真的不給他們走通這關係?」
趙桓那麽認真起來,可實際上,趙棠以前想過這事:「父皇在時,也曾想過這個主意,但總不願意那麽做,就一直拖著。甚至上次懲罰趙熙的那個律條,此前也沒有真的實行過,可總不能就那麽放著。」
國庫越來越空,閑人越來越多,不想做正事的人多了,風氣一壞,趙國就會一步步爛到泥地裏。
趙棠不想顧及那麽多人情。
代陛下監國這事本就不是什麽好差,既都是讓人懷疑猜測暗中謾罵嘲笑,那多些宗室子弟的不滿,亦沒什麽不能承受的。
說到先帝,趙桓的嘴角微抿了抿,說了聲:「那我按你說的做。」說完,他就不悅地離開了。
剛走出長公主府,王通大總管卻叫住他:「四王爺,殿下讓奴婢給您兩個人差使著,到時登記好了,再安排一塊出發上路。」
王通給他的是兩個正經的侍衛,識字,還長地高高大大的。
既像是來幫他,又像是來看著他的。不過趙桓問了他們的名字,很快就笑納了:「這事若是有迴覆,本王還會再來的。」
這對兄妹相見所說,王通也是知道的:「還望王爺莫要跟殿下計較,她有時說話就直脆了些,常讓人措手不及……在各宗親那,還需王爺多費費心,代為轉圜。」
趙棠行事確實並不圓潤,因為她此前就一直跟在先帝身邊,現在更是代監國,高高在上慣了。趙桓都習慣了,隻是想不到她會想出讓他們去種地的主意,甚至先帝也那麽想過。可想與做,總歸是有些差別。對著王通,趙桓卻是笑的:「說話本王在行,大總管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