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來,我帶你上天
缺氧:直播生存挑戰?我選擇種田 作者:三月二十六的白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生存挑戰第64天,早上洗漱後,麥鋒和隊友在打印艙區域碰麵。
“隊長,我們什麽時候出發?”小圓臉一看到麥鋒到來就迫不及待的問了起來。
“很快,我們先把流程捋一下,免得出現問題。”麥鋒示意小圓臉先別急。
“好的,我知道的,第一步,我們坐火箭去泥潭星的近地軌道;第二步,我坐先鋒艙登錄泥潭星;第三步,我在泥潭星上建造人力發電機、電池和碎石機,精煉出800千克的精煉金屬;第四步,建造火箭平台讓你把火箭降落下來;第五步,收集資源;第六步:再次起飛。”小圓臉也不是衝動的沒有頭腦,整個晚上都在規劃著要怎麽進行登陸泥潭星。
“額,差不多,不過你的計劃有些問題。”麥鋒沒有急著否定小圓臉的方案,而是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處。
“前麵和後麵的都沒啥問題,重點是中間的那部分,你要自己砸800千克的精煉金屬?這太浪費時間了,還不如我飛迴綠葉星載第二個人過來,拆掉兩個先鋒艙的登陸器就能湊夠800千克的精煉金屬了,你也可以在我往返的時間裏盡情探索泥潭星,等我飛迴來之後馬上就能離開了。”麥鋒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反正二氧化碳引擎搭建的火箭非常小,能飛得非常快,一個來迴一天就夠了。
逐明在一旁聽著這裏眼前一亮,趕忙問道:“隊長,第二趟能帶我去嗎?我也想去看看新的小行星。”
“可以是可以,不過我原本計劃是帶吉恩或者尼古拉過去的。”頓了頓,麥鋒繼續說道:“原本計劃是安排你去建造新的火箭的。”
“新火箭?什麽新火箭?”逐明瞬間又被新火箭給吸引住了。
“小型的石油引擎火箭,昨天地中海的舉動也提醒了我,確實應該造一個大一點的火箭,不過蒸汽引擎不行,輻射粒子需要的科技又太多了,小型石油引擎就不錯,解鎖的速度會比輻射粒子引擎早,而且泥土星那邊有原油,加工成石油再用供給傳送器送過來也不麻煩。”
小型石油引擎的功率是31,自身高4米,負擔是5,可以建造20米高的火箭,除去自身的4米,可以建造16米的火箭艙塊,如果建造基礎前錐+太空員艙+2個先鋒艙+4個太陽能艙的話,總負擔就是25,一天能在星圖上飛1.2格,雖然比二氧化碳火箭慢,但也比蒸汽引擎火箭快很多了。
而優點就是,可以搭載2個先鋒艙,一次就能投放2個登陸器,不用飛2次,而且太空員艙的空間比單太空員艙大很多,可以住的舒服些。
最重要的一點是由於燃料總量和消耗速度的不同,小型石油火箭可以比二氧化碳火箭飛得更遠。
小型石油引擎可以一次性飛10個格子,可以飛往更遠的小行星,而二氧化碳隻能飛6個格子,相對而言就短了許多,隻能飛一些近的小行星。
……
“哦哦哦,新火箭,可是泥潭星……”逐明糾結了,到底該選哪個?之前看麥鋒和小圓臉說要一起去泥潭星的時候,逐明就有了自己建造火箭的小想法,結果還沒開始搞事呢,就被告知自己被安排建造新火箭了,但又可以坐第二趟的火箭去?
嗯?逐明腦海閃過一絲閃光,有破綻!
魚我所欲也,熊掌欲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先吃魚再吃熊掌也!!!
我可以先造著火箭啊,等隊長迴來了,再坐第二趟火箭不就好了?完全可以兩者兼得啊!
稱讚了一下自己聰明的小腦瓜,逐明趕忙對麥鋒說道:“隊長,我可以先在家裏造火箭,等你迴來了再坐火箭去泥潭星嗎?”
麥鋒一聽樂了,你這家夥還想通吃呢,不過也不是啥大事,都是吃苦的活。“可以啊,不過我們得繼續招募人了,最近人手都不夠了,你們看是招募複製人還是新挑戰者比較好?”
兩女對視了一眼,然後異口同聲地說道:“複製人。”說完,兩女又對視了一眼,都發出了會心一笑。
她們肯定是選擇複製人,畢竟新來的挑戰者可能會爭奪坐火箭的名額。
“好,那就選擇複製人,明天是第65天,到時候選擇複製人就好了。”麥鋒看兩個隊友的意見都統一了,也就直接拍案決定招複製人。
直播間的人看得直罵娘。
【555,兩個壞女人。】
【果然,壞還是你們壞……】
【冠軍選我啊,不要聽兩個壞女人的意見。】
【555,我好想被選擇去當挑戰者……】
【你那是想去當挑戰者嗎?你那是饞火箭……】
……
這次的早間會議用的時間稍微用的有些多,結束後麥鋒就打電話給泥土星,讓地中海別再折騰蒸汽火箭了,讓他要搞就搞小型石油火箭。
當麥鋒得知地中海還在折騰如何獲得蒸汽時更是用嚴厲的語氣喝止了他的的行動,讓他把精力放在抽取原油、精煉石油和製作塑料的事上。
交代完之後麥鋒就繼續了二氧化碳火箭的改造。
昨天時間比較緊,隻將偵察艙更換為先鋒艙,先鋒艙內的著陸器還沒建造,單太空員艙內也需要一些改造。
昨晚臨睡前麥鋒已經安排了吉恩精煉銅礦,現在隻要把400千克的精煉銅塞進先鋒艙,在裏麵建造一個著陸器就行了。
單太空員艙內需要進行的工作就比較多了,首先是需要把裏麵的二氧化碳和天然氣處理掉,不然會影響艙內氧氣的含量。
然後是拆掉望遠鏡,建造一個軌道數據收集實驗儀,這個設備比望遠鏡要小,在騰出的空間中建造一個儲物箱,用來存儲一些物資。
首先是200千克的銅礦,這是用來製造氧氣擴散器的,雖然現在沒有藻類,但是如果有需要,可以讓泥土星傳送一些藻類過來,然後將所有從泥土星傳送過來的塑料搬上來,塑料是軌道數據收集實驗儀的消耗品,可以生產數據磁盤。
要解鎖小型石油引擎,數據磁盤是必不可少的,數據磁盤除了用軌道數據收集實驗儀製造之外,就隻能在一些通過研究遺跡中的設備獲得少許。
時間過得很快,準備好之後,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22點,快到麥鋒的休息時間了,但是麥鋒決定直接連夜起飛。
反正設定好目的地之後,火箭都是自動飛行的,在飛行的時間用來補充睡眠就好了。
麥鋒和一臉興奮的小圓臉走進單太空員艙,麥鋒坐在火箭控製台上,啟動按鈕。
3,2,1,圓神號再次升空!
“隊長,我們什麽時候出發?”小圓臉一看到麥鋒到來就迫不及待的問了起來。
“很快,我們先把流程捋一下,免得出現問題。”麥鋒示意小圓臉先別急。
“好的,我知道的,第一步,我們坐火箭去泥潭星的近地軌道;第二步,我坐先鋒艙登錄泥潭星;第三步,我在泥潭星上建造人力發電機、電池和碎石機,精煉出800千克的精煉金屬;第四步,建造火箭平台讓你把火箭降落下來;第五步,收集資源;第六步:再次起飛。”小圓臉也不是衝動的沒有頭腦,整個晚上都在規劃著要怎麽進行登陸泥潭星。
“額,差不多,不過你的計劃有些問題。”麥鋒沒有急著否定小圓臉的方案,而是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處。
“前麵和後麵的都沒啥問題,重點是中間的那部分,你要自己砸800千克的精煉金屬?這太浪費時間了,還不如我飛迴綠葉星載第二個人過來,拆掉兩個先鋒艙的登陸器就能湊夠800千克的精煉金屬了,你也可以在我往返的時間裏盡情探索泥潭星,等我飛迴來之後馬上就能離開了。”麥鋒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反正二氧化碳引擎搭建的火箭非常小,能飛得非常快,一個來迴一天就夠了。
逐明在一旁聽著這裏眼前一亮,趕忙問道:“隊長,第二趟能帶我去嗎?我也想去看看新的小行星。”
“可以是可以,不過我原本計劃是帶吉恩或者尼古拉過去的。”頓了頓,麥鋒繼續說道:“原本計劃是安排你去建造新的火箭的。”
“新火箭?什麽新火箭?”逐明瞬間又被新火箭給吸引住了。
“小型的石油引擎火箭,昨天地中海的舉動也提醒了我,確實應該造一個大一點的火箭,不過蒸汽引擎不行,輻射粒子需要的科技又太多了,小型石油引擎就不錯,解鎖的速度會比輻射粒子引擎早,而且泥土星那邊有原油,加工成石油再用供給傳送器送過來也不麻煩。”
小型石油引擎的功率是31,自身高4米,負擔是5,可以建造20米高的火箭,除去自身的4米,可以建造16米的火箭艙塊,如果建造基礎前錐+太空員艙+2個先鋒艙+4個太陽能艙的話,總負擔就是25,一天能在星圖上飛1.2格,雖然比二氧化碳火箭慢,但也比蒸汽引擎火箭快很多了。
而優點就是,可以搭載2個先鋒艙,一次就能投放2個登陸器,不用飛2次,而且太空員艙的空間比單太空員艙大很多,可以住的舒服些。
最重要的一點是由於燃料總量和消耗速度的不同,小型石油火箭可以比二氧化碳火箭飛得更遠。
小型石油引擎可以一次性飛10個格子,可以飛往更遠的小行星,而二氧化碳隻能飛6個格子,相對而言就短了許多,隻能飛一些近的小行星。
……
“哦哦哦,新火箭,可是泥潭星……”逐明糾結了,到底該選哪個?之前看麥鋒和小圓臉說要一起去泥潭星的時候,逐明就有了自己建造火箭的小想法,結果還沒開始搞事呢,就被告知自己被安排建造新火箭了,但又可以坐第二趟的火箭去?
嗯?逐明腦海閃過一絲閃光,有破綻!
魚我所欲也,熊掌欲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先吃魚再吃熊掌也!!!
我可以先造著火箭啊,等隊長迴來了,再坐第二趟火箭不就好了?完全可以兩者兼得啊!
稱讚了一下自己聰明的小腦瓜,逐明趕忙對麥鋒說道:“隊長,我可以先在家裏造火箭,等你迴來了再坐火箭去泥潭星嗎?”
麥鋒一聽樂了,你這家夥還想通吃呢,不過也不是啥大事,都是吃苦的活。“可以啊,不過我們得繼續招募人了,最近人手都不夠了,你們看是招募複製人還是新挑戰者比較好?”
兩女對視了一眼,然後異口同聲地說道:“複製人。”說完,兩女又對視了一眼,都發出了會心一笑。
她們肯定是選擇複製人,畢竟新來的挑戰者可能會爭奪坐火箭的名額。
“好,那就選擇複製人,明天是第65天,到時候選擇複製人就好了。”麥鋒看兩個隊友的意見都統一了,也就直接拍案決定招複製人。
直播間的人看得直罵娘。
【555,兩個壞女人。】
【果然,壞還是你們壞……】
【冠軍選我啊,不要聽兩個壞女人的意見。】
【555,我好想被選擇去當挑戰者……】
【你那是想去當挑戰者嗎?你那是饞火箭……】
……
這次的早間會議用的時間稍微用的有些多,結束後麥鋒就打電話給泥土星,讓地中海別再折騰蒸汽火箭了,讓他要搞就搞小型石油火箭。
當麥鋒得知地中海還在折騰如何獲得蒸汽時更是用嚴厲的語氣喝止了他的的行動,讓他把精力放在抽取原油、精煉石油和製作塑料的事上。
交代完之後麥鋒就繼續了二氧化碳火箭的改造。
昨天時間比較緊,隻將偵察艙更換為先鋒艙,先鋒艙內的著陸器還沒建造,單太空員艙內也需要一些改造。
昨晚臨睡前麥鋒已經安排了吉恩精煉銅礦,現在隻要把400千克的精煉銅塞進先鋒艙,在裏麵建造一個著陸器就行了。
單太空員艙內需要進行的工作就比較多了,首先是需要把裏麵的二氧化碳和天然氣處理掉,不然會影響艙內氧氣的含量。
然後是拆掉望遠鏡,建造一個軌道數據收集實驗儀,這個設備比望遠鏡要小,在騰出的空間中建造一個儲物箱,用來存儲一些物資。
首先是200千克的銅礦,這是用來製造氧氣擴散器的,雖然現在沒有藻類,但是如果有需要,可以讓泥土星傳送一些藻類過來,然後將所有從泥土星傳送過來的塑料搬上來,塑料是軌道數據收集實驗儀的消耗品,可以生產數據磁盤。
要解鎖小型石油引擎,數據磁盤是必不可少的,數據磁盤除了用軌道數據收集實驗儀製造之外,就隻能在一些通過研究遺跡中的設備獲得少許。
時間過得很快,準備好之後,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22點,快到麥鋒的休息時間了,但是麥鋒決定直接連夜起飛。
反正設定好目的地之後,火箭都是自動飛行的,在飛行的時間用來補充睡眠就好了。
麥鋒和一臉興奮的小圓臉走進單太空員艙,麥鋒坐在火箭控製台上,啟動按鈕。
3,2,1,圓神號再次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