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魯比:我終於能幹正事了
缺氧:直播生存挑戰?我選擇種田 作者:三月二十六的白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接下來的兩天裏,綠葉星基地裏的所有複製人都被麥鋒叫出去找甜素甲蟲和貧瘠蟲果芽了。
經過小圓臉和三名複製人的努力,捉迴了整整10隻甜素甲蟲,其中包括6隻成年的甜素甲蟲和4隻甜素甲蟲幼蟲。
倒是貧瘠蟲果芽比較少,隻挖迴來8棵,現在已經全部移植到了複合養殖場裏麵了。
另外在捕捉甜素甲蟲過程中,獲得了一些意外的收獲。
那就是在野外發現了3千克生肉,可惜生肉都已經不是那麽新鮮了。
麥鋒知道這些生肉都是甜素甲蟲死亡之後留下來的,就是不知道這些甲蟲是餓死的還是自然老死的。
因為甜素甲蟲的自然壽命比哈奇短很多,哈奇從破殼出生到老死,有著100天的自然壽命,而甜素甲蟲隻有75天自然壽命。
而甜素甲蟲的食物是固態硫,硫是天然氣的副產物,節目組安排的硫大多數都是在牆壁中,沒有複製人的挖掘是不會散落在地上的,所以小圓臉和複製人們外出探索時發現的甜素甲蟲都是處於饑餓狀態的。
但不管如何,現在有了生肉,麥鋒就得考慮如何處理這些生肉了。
最後結果就是,魯比終於有了他這些天以來的第一次烹飪工作。
魯比實在無語,這麽多天了,指揮官終於想起他是個廚師而不是幹雜活的了。
在匆匆選了一個臥室左側區域建造電動烤爐之後,魯比開始了第一次本職工作:烤肉串。
生肉經過加工之後,就看不出新不新鮮了。
麥鋒和小圓臉也終於在第25天的早晨,吃到了第二季生存挑戰以來的肉食,而且還是烤肉串。
盡管小圓臉對這生肉生前是甲蟲心裏有點毛毛的,但聞著手裏烤肉串的香味,小圓臉還是很從心的吃起了烤肉串。
“啊,真香,隊長,我們以後都能吃烤肉串嗎?”小圓臉啃著噴香的烤肉串,不由得擔心自己以後還怎麽吃得下米虱這些惡心的食物。
“我想想啊……”麥鋒吃著烤肉串,也有和小圓臉同樣的擔憂。“現在多了10隻甜素甲蟲需要照料,尼古拉有點忙不過來了。”
“也就說是……”小圓臉頓了頓,把目光看向了哈奇養殖場。
“no,no,no。”麥鋒順著小圓臉的目光看去,然後打斷了小圓臉的想法“哈奇還得留著下蛋,我是說那些樹鼠。”
“哦,樹鼠啊,樹鼠也行,反正這些小動物的肉都一樣,做成烤肉串都是一個味。”小圓臉不以為然的說道。
“嗯,那就這麽定了,我們就保留一個樹鼠養殖場,野外的那兩個樹鼠養殖場裏麵的樹鼠全部可以殺了。”麥鋒下了一個決定,有了複合養殖場,野外的樹鼠養殖場就沒有必要了,而且野外養殖場位置這麽偏僻,也不利於尼古拉的工作。
而且現在有13顆樹鼠蛋了,即使殺掉那2個養殖場裏麵的7隻樹鼠也無所謂,隻要保留蛋就行了,有孵化器很快就能孵化出新的樹鼠。
說起小動物蛋,最開始生下來的哈奇蛋在孵化器的加速下,已經成功孵化出來了,現在哈奇幼崽已經被尼古拉挪到哈奇養殖場中了。
而另外一顆哈奇蛋也已經在孵化器中正在加速孵化,估計過兩天就有另外一隻哈奇幼崽能破殼而出。
而麥鋒一開始堅持給哈奇喂食沉積岩也收到了一些成果,目前那2隻成年哈奇已經產下了兩顆石殼哈奇蛋,這種哈奇蛋整體都是灰色的,看起來像圓形的石頭一樣。
麥鋒下令要殺掉樹鼠,除了考慮到尼古拉可能忙不過來和小圓臉的貪嘴,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綠葉星的食物不多了,除了新發現的生肉和貧瘠蟲果,隻有7200千卡的米虱和9600千卡的六角根果實。
但現在已經不用太過擔心食物問題了,一來7隻樹鼠加上3塊生肉,能做成5個烤肉串,1個烤肉串就能提供4000千卡的卡路裏,麥鋒打算隻讓自己和小圓臉吃烤肉串,這些烤肉串夠兩個人吃4天的了。
4天之後,按照麥鋒的估算,應該就能用新的孵化器孵化出新的樹鼠。
省一點吃的話,以後每一天都能吃上烤肉串了。
在這兩天期間,地中海有在第24天打電話過來諮詢第24天的物資配送,麥鋒讓他選複製人,畢竟那邊的農場規模夠大,而且正在擴建養殖場,需要很多勞動力。
而麥鋒在這期間也獲得了第三個技能點,經過一番思考,還是忽略了“天文學”技能而是選擇了三級研究技能“應用科學研究”。
這個技能除了能加強研究速度之外,還能解鎖材料研究終端的使用。
材料研究終端是繼研究站和超級計算機之後的第三級研究點的科研設備。
有了它,麥鋒就能解鎖更高級的科技了。
不過,這個設備麥鋒暫時用不上,一來還沒有解鎖這個設備的藍圖,無法進行建造。
二來材料研究終端需要消耗輻射粒子,目前麥鋒還沒有這方麵資源的來源,就算建造了也無法使用這個設備。
麥鋒在這兩天時間裏沒有跟著大部隊外出捕捉甜素甲蟲,而是留在基地裏舒舒服服的研究科技。
在遠在泥土星的泡泡的幫助下,麥鋒在這兩天時間裏研究完了“氣壓管理”、“便攜氣體”和“改良通風”這3項科技。
其中“便攜氣體”科技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能解鎖氧氣麵罩的藍圖,有了這個藍圖,麥鋒就能安排複製人製造氧氣麵罩,小圓臉和地中海這些外出探索的人終於不用憋氣探索了,能大大加強外出探索的效率。
但由於基地內人手不夠,麥鋒連製造氧氣麵罩的工作台都還沒有製造出來,被別說氧氣麵罩了。
而“改良通風”科技裏,有一個氣壓傳感器,是麥鋒想用來解決打印艙區域越來越熱的問題的,但同樣的,沒人,沒勞動力,隻解鎖了科技,需要後麵有勞動力了再解決問題。
而麥鋒,已經打算前往泥土星了,麥鋒打算從泥土星迴來後再建造這些設備。
被複合養殖場拖了幾天,傳送發射器也終於充能完畢了,在第25天的早晨,麥鋒決定前往泥土星看望地中海。
經過小圓臉和三名複製人的努力,捉迴了整整10隻甜素甲蟲,其中包括6隻成年的甜素甲蟲和4隻甜素甲蟲幼蟲。
倒是貧瘠蟲果芽比較少,隻挖迴來8棵,現在已經全部移植到了複合養殖場裏麵了。
另外在捕捉甜素甲蟲過程中,獲得了一些意外的收獲。
那就是在野外發現了3千克生肉,可惜生肉都已經不是那麽新鮮了。
麥鋒知道這些生肉都是甜素甲蟲死亡之後留下來的,就是不知道這些甲蟲是餓死的還是自然老死的。
因為甜素甲蟲的自然壽命比哈奇短很多,哈奇從破殼出生到老死,有著100天的自然壽命,而甜素甲蟲隻有75天自然壽命。
而甜素甲蟲的食物是固態硫,硫是天然氣的副產物,節目組安排的硫大多數都是在牆壁中,沒有複製人的挖掘是不會散落在地上的,所以小圓臉和複製人們外出探索時發現的甜素甲蟲都是處於饑餓狀態的。
但不管如何,現在有了生肉,麥鋒就得考慮如何處理這些生肉了。
最後結果就是,魯比終於有了他這些天以來的第一次烹飪工作。
魯比實在無語,這麽多天了,指揮官終於想起他是個廚師而不是幹雜活的了。
在匆匆選了一個臥室左側區域建造電動烤爐之後,魯比開始了第一次本職工作:烤肉串。
生肉經過加工之後,就看不出新不新鮮了。
麥鋒和小圓臉也終於在第25天的早晨,吃到了第二季生存挑戰以來的肉食,而且還是烤肉串。
盡管小圓臉對這生肉生前是甲蟲心裏有點毛毛的,但聞著手裏烤肉串的香味,小圓臉還是很從心的吃起了烤肉串。
“啊,真香,隊長,我們以後都能吃烤肉串嗎?”小圓臉啃著噴香的烤肉串,不由得擔心自己以後還怎麽吃得下米虱這些惡心的食物。
“我想想啊……”麥鋒吃著烤肉串,也有和小圓臉同樣的擔憂。“現在多了10隻甜素甲蟲需要照料,尼古拉有點忙不過來了。”
“也就說是……”小圓臉頓了頓,把目光看向了哈奇養殖場。
“no,no,no。”麥鋒順著小圓臉的目光看去,然後打斷了小圓臉的想法“哈奇還得留著下蛋,我是說那些樹鼠。”
“哦,樹鼠啊,樹鼠也行,反正這些小動物的肉都一樣,做成烤肉串都是一個味。”小圓臉不以為然的說道。
“嗯,那就這麽定了,我們就保留一個樹鼠養殖場,野外的那兩個樹鼠養殖場裏麵的樹鼠全部可以殺了。”麥鋒下了一個決定,有了複合養殖場,野外的樹鼠養殖場就沒有必要了,而且野外養殖場位置這麽偏僻,也不利於尼古拉的工作。
而且現在有13顆樹鼠蛋了,即使殺掉那2個養殖場裏麵的7隻樹鼠也無所謂,隻要保留蛋就行了,有孵化器很快就能孵化出新的樹鼠。
說起小動物蛋,最開始生下來的哈奇蛋在孵化器的加速下,已經成功孵化出來了,現在哈奇幼崽已經被尼古拉挪到哈奇養殖場中了。
而另外一顆哈奇蛋也已經在孵化器中正在加速孵化,估計過兩天就有另外一隻哈奇幼崽能破殼而出。
而麥鋒一開始堅持給哈奇喂食沉積岩也收到了一些成果,目前那2隻成年哈奇已經產下了兩顆石殼哈奇蛋,這種哈奇蛋整體都是灰色的,看起來像圓形的石頭一樣。
麥鋒下令要殺掉樹鼠,除了考慮到尼古拉可能忙不過來和小圓臉的貪嘴,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綠葉星的食物不多了,除了新發現的生肉和貧瘠蟲果,隻有7200千卡的米虱和9600千卡的六角根果實。
但現在已經不用太過擔心食物問題了,一來7隻樹鼠加上3塊生肉,能做成5個烤肉串,1個烤肉串就能提供4000千卡的卡路裏,麥鋒打算隻讓自己和小圓臉吃烤肉串,這些烤肉串夠兩個人吃4天的了。
4天之後,按照麥鋒的估算,應該就能用新的孵化器孵化出新的樹鼠。
省一點吃的話,以後每一天都能吃上烤肉串了。
在這兩天期間,地中海有在第24天打電話過來諮詢第24天的物資配送,麥鋒讓他選複製人,畢竟那邊的農場規模夠大,而且正在擴建養殖場,需要很多勞動力。
而麥鋒在這期間也獲得了第三個技能點,經過一番思考,還是忽略了“天文學”技能而是選擇了三級研究技能“應用科學研究”。
這個技能除了能加強研究速度之外,還能解鎖材料研究終端的使用。
材料研究終端是繼研究站和超級計算機之後的第三級研究點的科研設備。
有了它,麥鋒就能解鎖更高級的科技了。
不過,這個設備麥鋒暫時用不上,一來還沒有解鎖這個設備的藍圖,無法進行建造。
二來材料研究終端需要消耗輻射粒子,目前麥鋒還沒有這方麵資源的來源,就算建造了也無法使用這個設備。
麥鋒在這兩天時間裏沒有跟著大部隊外出捕捉甜素甲蟲,而是留在基地裏舒舒服服的研究科技。
在遠在泥土星的泡泡的幫助下,麥鋒在這兩天時間裏研究完了“氣壓管理”、“便攜氣體”和“改良通風”這3項科技。
其中“便攜氣體”科技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能解鎖氧氣麵罩的藍圖,有了這個藍圖,麥鋒就能安排複製人製造氧氣麵罩,小圓臉和地中海這些外出探索的人終於不用憋氣探索了,能大大加強外出探索的效率。
但由於基地內人手不夠,麥鋒連製造氧氣麵罩的工作台都還沒有製造出來,被別說氧氣麵罩了。
而“改良通風”科技裏,有一個氣壓傳感器,是麥鋒想用來解決打印艙區域越來越熱的問題的,但同樣的,沒人,沒勞動力,隻解鎖了科技,需要後麵有勞動力了再解決問題。
而麥鋒,已經打算前往泥土星了,麥鋒打算從泥土星迴來後再建造這些設備。
被複合養殖場拖了幾天,傳送發射器也終於充能完畢了,在第25天的早晨,麥鋒決定前往泥土星看望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