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缺氧:直播生存挑戰?我選擇種田 作者:三月二十六的白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次的物資配送讓心存僥幸的挑戰者們徹底死心,有些挑戰者誤以為第二次物資配送之所以沒有食物,是因為自己的運氣差,第三次物資配送隻要不是繼續倒黴就能獲得食物。
但第三次的物資配送列表裏的三種物資讓他們死心了,沒有幸運不幸運的說法,就是沒有食物了。
好在大部分挑戰者在第二次物資配送沒有獲得食物的時候,就開始有計劃的準備獲得食物的渠道了。
有的像麥鋒一樣開始建造農場,但後知後覺開始建造農場的挑戰者,他們建造農場速度就比麥鋒慢多了。
麥鋒是在第三天就開始研究“基礎種植”科技,那時候剛開始挑戰沒多久,周圍能找到的食物還比較多,氧氣也比較充足,麥鋒能全身心的研究科技。
而到了第六天才打算建造農場的挑戰者就比較悲催了,周邊食物已經基本耗盡的挑戰者必須用食物壓製機做軟泥膏吃,而軟泥膏含有的卡路裏也不高,一次隻能做出800千卡的軟泥膏,一天需要消耗2000千卡的食物,也就意味著需要製作3次才能滿足一天的消耗。
製作3次軟泥膏,意味著需要消耗大量電力,電力又需要跑輪才能獲取,如果不幸感染了“食物中毒”,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挑戰者磕磕碰碰的用了2天時間,頂著感染了“食物中毒”的症狀,完成了“基礎耕種”科技的研究和種植箱的建造。
然後在第8天才種下第一批米虱木或者毛刺花,種植了米虱木的還好,等待3天就能開始收獲糧食了。
但種植毛刺花的挑戰者就比較悲催了,種了毛刺花之後,才發現毛刺花壓根不生長,經過一番研究才發現毛刺花需要光照才能生長。
而不管是吸頂燈還是落地燈都需要研究新的科技才能解鎖,現成的照明也有,一是打印艙,它有個大燈泡,能照亮周圍5米的區域,二是發光蟲,發光蟲也能照亮半徑5米的區域,但如何限製發光蟲的活動路徑呢?
這就需要製造一個封閉的區域,並把發光蟲抓進房間裏,然而捕捉發光蟲需要專業的知識與技巧,這是耕種職業的後續分支畜牧職業裏才有的,現階段的挑戰者根本無法學習該技能,強行用手去抓隻會殺死發光蟲,畢竟發光蟲是一種很脆弱的生物。
無奈的挑戰者們隻好將毛刺花種在打印艙附近,但打印艙附近已經被人力發電機、電池、研究站和氧氣擴散器這些設備占了大部分空間,他們下意識的都把最開始需要的設備建設在了打印艙的附近,畢竟人們都習慣了在有光照的區域工作。
即使他們種植了毛刺花,毛刺花也開始生長了,還有個悲傷的消息等著這些倒黴的挑戰者,那就是毛刺花即使種植在能加速生長的種植箱裏,也需要6天的時間才能成熟,毛刺花的生長周期比米虱木長了整整一倍。
第8天才開始種植的挑戰者,需要在第14天才能收獲第一批毛刺漿果,而這6天裏,還需要每天給毛刺花澆水,每一棵毛刺花需要整整20千克的水才能保證它的正常生長。
這6天的時間裏,不僅需要保證水資源的供給,還需要保持照明,不然即使有足夠的水,毛刺花也依然不會生長。
幸好大部分挑戰者是毛刺花和米虱木一起種植的,不然毛刺花苛刻的種植條件會讓這些挑戰者瘋狂的。
個別挑戰者就是不造農場,因為他們找到了方法解決軟泥膏的“食物中毒”病毒帶來的麻煩。
有的挑戰者轉職成了廚師,轉職成功後就能加快30%的製作食物的速度,這就節省了一部分電量。
更關鍵的是,他們解鎖了“基礎耕種”科技的後續科技:“食物製備”科技,這項科技能解鎖4個藍圖,其中1個是電動烤爐。
電動烤爐能將軟泥膏加工成炸泥膏,1份炸泥糕含有1050千卡的卡路裏,而且更關鍵的是,加工過後的炸泥膏是不含病菌的,完美解決了軟泥膏的病菌問題。
當然代價就是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電量,畢竟需要先製造軟泥膏,再加工成炸泥糕,最後才能進食。
雖然廚師職業製作食物的速度快了不少,但是由於多了加工步驟,最後算下來反而是更耗電了,好消息是不用怕得病了。
有的挑戰者和8888號挑戰者黃毛一樣,轉職成了醫師,研究出“醫藥學”科技後,解鎖了配藥桌,然後就可以製作治療藥片了。
治療藥片一片下去馬上就能治療好“食物中毒”的病症,現在黃毛這批醫師就是一邊吃軟泥膏一邊吃治療藥片,屬於是把藥片當食物吃了。
黃毛甚至將進食時間改到了晚上10點,吃完軟泥膏之後如果感染了“食物中毒”,黃毛就馬上吃藥片,然後就上床睡覺,等到早上醒來,就又是美好的一天,能進行正常一天的活動,然後就正常外出探索、製造軟泥膏和治療藥片,等到晚上10點才吃軟泥膏。
一天吃一頓,病了就吃藥,這治療藥片和“食物中毒”病菌,屬實是被這些挑戰者給玩明白了。
-------------------------------------
在其他挑戰者受苦的時候,麥鋒的作息很規律,早上起來,解決完個人衛生就開始研究科技。
第10天的時間裏,麥鋒就幹了3件事:埋頭研究科技、米虱成熟時停下研究去收獲,收割米虱時順帶給每棵米虱木施肥。
基地裏氧氣是充足的,麥鋒甚至停止了氧氣擴散器的運作,這是因為下方空洞的氧石還沒揮發完,這節省了不少電量和麥鋒供應藻類給氧氣擴散器的時間。
電量也是足夠的,巨型電池的容量很大,隻有研究站一個電器在耗電,麥鋒甚至都沒啟用新建好的煤炭發電機。
肚子餓了就吃點剛收獲的米虱,到了點就休息,麥鋒一天的時間就是這麽簡簡單單,輕輕鬆鬆,完全把其他挑戰者比下去了。
而他的直播間,吃瓜觀眾早就開始討論這個現象。
但第三次的物資配送列表裏的三種物資讓他們死心了,沒有幸運不幸運的說法,就是沒有食物了。
好在大部分挑戰者在第二次物資配送沒有獲得食物的時候,就開始有計劃的準備獲得食物的渠道了。
有的像麥鋒一樣開始建造農場,但後知後覺開始建造農場的挑戰者,他們建造農場速度就比麥鋒慢多了。
麥鋒是在第三天就開始研究“基礎種植”科技,那時候剛開始挑戰沒多久,周圍能找到的食物還比較多,氧氣也比較充足,麥鋒能全身心的研究科技。
而到了第六天才打算建造農場的挑戰者就比較悲催了,周邊食物已經基本耗盡的挑戰者必須用食物壓製機做軟泥膏吃,而軟泥膏含有的卡路裏也不高,一次隻能做出800千卡的軟泥膏,一天需要消耗2000千卡的食物,也就意味著需要製作3次才能滿足一天的消耗。
製作3次軟泥膏,意味著需要消耗大量電力,電力又需要跑輪才能獲取,如果不幸感染了“食物中毒”,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挑戰者磕磕碰碰的用了2天時間,頂著感染了“食物中毒”的症狀,完成了“基礎耕種”科技的研究和種植箱的建造。
然後在第8天才種下第一批米虱木或者毛刺花,種植了米虱木的還好,等待3天就能開始收獲糧食了。
但種植毛刺花的挑戰者就比較悲催了,種了毛刺花之後,才發現毛刺花壓根不生長,經過一番研究才發現毛刺花需要光照才能生長。
而不管是吸頂燈還是落地燈都需要研究新的科技才能解鎖,現成的照明也有,一是打印艙,它有個大燈泡,能照亮周圍5米的區域,二是發光蟲,發光蟲也能照亮半徑5米的區域,但如何限製發光蟲的活動路徑呢?
這就需要製造一個封閉的區域,並把發光蟲抓進房間裏,然而捕捉發光蟲需要專業的知識與技巧,這是耕種職業的後續分支畜牧職業裏才有的,現階段的挑戰者根本無法學習該技能,強行用手去抓隻會殺死發光蟲,畢竟發光蟲是一種很脆弱的生物。
無奈的挑戰者們隻好將毛刺花種在打印艙附近,但打印艙附近已經被人力發電機、電池、研究站和氧氣擴散器這些設備占了大部分空間,他們下意識的都把最開始需要的設備建設在了打印艙的附近,畢竟人們都習慣了在有光照的區域工作。
即使他們種植了毛刺花,毛刺花也開始生長了,還有個悲傷的消息等著這些倒黴的挑戰者,那就是毛刺花即使種植在能加速生長的種植箱裏,也需要6天的時間才能成熟,毛刺花的生長周期比米虱木長了整整一倍。
第8天才開始種植的挑戰者,需要在第14天才能收獲第一批毛刺漿果,而這6天裏,還需要每天給毛刺花澆水,每一棵毛刺花需要整整20千克的水才能保證它的正常生長。
這6天的時間裏,不僅需要保證水資源的供給,還需要保持照明,不然即使有足夠的水,毛刺花也依然不會生長。
幸好大部分挑戰者是毛刺花和米虱木一起種植的,不然毛刺花苛刻的種植條件會讓這些挑戰者瘋狂的。
個別挑戰者就是不造農場,因為他們找到了方法解決軟泥膏的“食物中毒”病毒帶來的麻煩。
有的挑戰者轉職成了廚師,轉職成功後就能加快30%的製作食物的速度,這就節省了一部分電量。
更關鍵的是,他們解鎖了“基礎耕種”科技的後續科技:“食物製備”科技,這項科技能解鎖4個藍圖,其中1個是電動烤爐。
電動烤爐能將軟泥膏加工成炸泥膏,1份炸泥糕含有1050千卡的卡路裏,而且更關鍵的是,加工過後的炸泥膏是不含病菌的,完美解決了軟泥膏的病菌問題。
當然代價就是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電量,畢竟需要先製造軟泥膏,再加工成炸泥糕,最後才能進食。
雖然廚師職業製作食物的速度快了不少,但是由於多了加工步驟,最後算下來反而是更耗電了,好消息是不用怕得病了。
有的挑戰者和8888號挑戰者黃毛一樣,轉職成了醫師,研究出“醫藥學”科技後,解鎖了配藥桌,然後就可以製作治療藥片了。
治療藥片一片下去馬上就能治療好“食物中毒”的病症,現在黃毛這批醫師就是一邊吃軟泥膏一邊吃治療藥片,屬於是把藥片當食物吃了。
黃毛甚至將進食時間改到了晚上10點,吃完軟泥膏之後如果感染了“食物中毒”,黃毛就馬上吃藥片,然後就上床睡覺,等到早上醒來,就又是美好的一天,能進行正常一天的活動,然後就正常外出探索、製造軟泥膏和治療藥片,等到晚上10點才吃軟泥膏。
一天吃一頓,病了就吃藥,這治療藥片和“食物中毒”病菌,屬實是被這些挑戰者給玩明白了。
-------------------------------------
在其他挑戰者受苦的時候,麥鋒的作息很規律,早上起來,解決完個人衛生就開始研究科技。
第10天的時間裏,麥鋒就幹了3件事:埋頭研究科技、米虱成熟時停下研究去收獲,收割米虱時順帶給每棵米虱木施肥。
基地裏氧氣是充足的,麥鋒甚至停止了氧氣擴散器的運作,這是因為下方空洞的氧石還沒揮發完,這節省了不少電量和麥鋒供應藻類給氧氣擴散器的時間。
電量也是足夠的,巨型電池的容量很大,隻有研究站一個電器在耗電,麥鋒甚至都沒啟用新建好的煤炭發電機。
肚子餓了就吃點剛收獲的米虱,到了點就休息,麥鋒一天的時間就是這麽簡簡單單,輕輕鬆鬆,完全把其他挑戰者比下去了。
而他的直播間,吃瓜觀眾早就開始討論這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