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挑戰者們的窘境
缺氧:直播生存挑戰?我選擇種田 作者:三月二十六的白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號直播間,小圓臉一臉絕望的看著打印艙的光幕。
光幕上麵顯示的3種物資,都不是食物:500千克的銅礦石、500千克的藻類、2000千克的水。
第三天的第一次物資配送,三種物資都是食物,給了小圓臉一種錯覺:物資配送裏大部分都是食物。
從第三天開始,小圓臉就忙著氧氣和科技研究的問題。
她沒有第一時間研究種植科技,因為挑戰周期就30天,種植作物能收獲多少呢?
地球的常識裏,食物的收獲周期最快也要一個月,而且那些長得快的都是菠菜、生菜這些卡路裏很低的蔬菜。
如果是水稻這種主食,需要3到4個月才能成熟。
而研究台裏隻介紹了種植箱能加快作物的生長,具體快多少就沒有說明了。
沒有《缺氧》遊戲經驗的挑戰者們多數都略過了種植科技,轉而研究電力科技和製氧科技。
小圓臉在這3天裏,挖到了足夠多的藻類,解決了氧氣危機;建造了研究站,開始了“室內裝潢”科技的研究。
“室內裝潢”科技裏麵,有3個藍圖:花盆、落地燈和吸頂燈。
其中落地燈和吸頂燈都是小圓臉想要的,在黑暗的環境中實在太壓抑了。
到了今天的早上,小圓臉終於完成了這項科技的研究,並建造了一個落地燈在旱廁旁邊,而代價是食物庫存的快速下降,目前僅剩下3800千卡,今天的食物還是夠的,但明天肯定要餓肚子了。
物資配送時選擇食物就好了,至少在小圓臉原本的計劃中是這樣的。
然而現實卻給了小圓臉一個教訓:第二批的物資配送裏,沒有食物。
小圓臉摸了摸有些餓的肚子,又看了看庫存不多的口糧箱,最後選擇了打印藻類,至少藻類能保證氧氣供應的充足。
“看來,隻能出去探索食物了。”小圓臉一臉無奈,開始走向黑暗的通道。
幸運的是,在今天的職業選擇中,她選擇了挖掘職業,這大大加強了她挖掘的速度。
而挖掘職業配送的礦工帽是有探照燈的,雖然燈光不是很明亮,但也比之前在黑暗中工作好太多了,小圓臉開始了意外連連的探險。
……
8888號直播間,黃毛已經轉職成了醫師,在製藥台完成了“治療藥片”的製作,治好了自己的“食物中毒”。
但是現在的黃毛也是一臉蛋疼的看著打印艙的光幕,他的第二次物資配送裏也是沒有食物。
在這幾天裏,黃毛完全沒有外出探索,食物全靠食物壓製機製造。
然而食物壓製機做出來的軟泥膏,卡路裏很低,而且很耗電,更要命的是,還帶病菌。
黃毛一天的時間,主要就是跑輪子發電,上廁所,使用食物壓製機製作軟泥膏,上廁所,吃軟泥膏,上廁所,睡覺。
剩下一點的空閑時間,也跑不了多遠,無法外出探索就隻能留在基地研究科技。
和大部分挑戰者相同的,黃毛也沒有研究種植科技。
但和其他挑戰者不同的是,黃毛選擇了研究“醫藥學”科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自己“食物中毒”的病症。
“食物中毒”這種病菌不會置人於死地,但是會讓人拉肚子,黃毛現在一天要上3趟廁所,而且每一次消耗的時間比正常多一些,這浪費了黃毛一天中的很大一部分時間。
初級的“醫藥學”科技隻能解鎖一個藍圖,就是配藥桌。
黃毛在昨天就已經解鎖並建造好了配藥桌,但當黃毛滿懷希望的想治療自己時,卻發現隻有轉職成醫師才能使用配藥桌。
又過了病怏怏的一天,直到今天上午,黃毛才轉職成功,並成功的製造了“治療藥片”,醫好了自己的“食物中毒”。
本以為一切都在向美好轉變,第二次的物資配送又給了黃毛沉重的一擊。
在第一次物資配送的時候,黃毛就因為急需藻類而沒有選食物,本來以為第二次還會有食物,結果這一次的三種物資都不是食物。
黃毛無奈的選擇了藻類,在沒有食物的前提下,選擇藻類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可以解決氧氣的問題。
氧氣的問題解決了,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去探索尋找食物。
黃毛背起挖掘槍,毅然決然的往黑暗處走去,他再也不想吃軟泥膏了。
……
和麥鋒、小圓臉、黃毛的情況差不多,其他的挑戰者的第二次物資配送大部分都不是食物,隻有極少數的挑戰者幸運的配送到食物。
所有挑戰者的出生地都差不多,在出生地附近,大概半徑20米左右的地方是可以直接挖掘的,不需要學習專業的挖掘技能,如果全部探索完,應該能找到10天左右的食物。
但這需要大量時間去探索和挖掘,而挑戰者除了食物,還需要解決氧氣、個人衛生等問題,還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完全恢複體力。
所以挑戰者基本上時不可能在6天時間裏探索完所有初始區域的,為數幾個瘋狂挖掘的,因為氧氣問題已經退出了挑戰。
第一次物資配送的時候,大部分挑戰者都配送到食物,這讓挑戰者門以為這個生存挑戰,難點不在食物上,隻要每3天配送一次的物資裏,選擇足夠消耗2天的食物,最後1天的食物隻要外出尋找就行了,難點應該是氧氣供應或者是溫度等問題。
而第二次物資配送打醒了他們,食物才是生存挑戰的重點,第一次物資配送屬於是新手保護,保護挑戰者門不會因為初來乍到沒熟悉就退出挑戰。
……
直播間的吃瓜觀眾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大家有注意到嗎?第二次物資配送隻有極少數挑戰者有配送到食物。】
【這才是正常的,3天1次的物資配送,如果都配送食物,這生存挑戰的難度就太低了。】
【這才有意思,這才是生存挑戰,不是野外露營。】
【8888號挑戰者黃毛有話說,他第1次物資配送就沒有食物。】
【2次都能配送到食物的挑戰者運氣也太好了,這對其他挑戰者實在不公平。】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人家實力配送到食物,也沒啥不公平的。】
【冷知識:世上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
麥鋒不知道其他挑戰者的窘境,他驚喜的發現最地下的洞穴中,有一棵毛刺花已經成熟了,成熟的毛刺花噴出的花香都傳到打印艙區域了。
經過幾分鍾的收割,麥鋒成功的收獲1千克的毛刺漿果。
毛刺漿果是一種甜美好吃的水果,覆滿多刺的鉤毛,而且擁有比米虱木更多的熱量,1千克就有1600卡路裏。
將毛刺漿果放進口糧箱,麥鋒一臉愜意的躺進床鋪開始睡覺。
光幕上麵顯示的3種物資,都不是食物:500千克的銅礦石、500千克的藻類、2000千克的水。
第三天的第一次物資配送,三種物資都是食物,給了小圓臉一種錯覺:物資配送裏大部分都是食物。
從第三天開始,小圓臉就忙著氧氣和科技研究的問題。
她沒有第一時間研究種植科技,因為挑戰周期就30天,種植作物能收獲多少呢?
地球的常識裏,食物的收獲周期最快也要一個月,而且那些長得快的都是菠菜、生菜這些卡路裏很低的蔬菜。
如果是水稻這種主食,需要3到4個月才能成熟。
而研究台裏隻介紹了種植箱能加快作物的生長,具體快多少就沒有說明了。
沒有《缺氧》遊戲經驗的挑戰者們多數都略過了種植科技,轉而研究電力科技和製氧科技。
小圓臉在這3天裏,挖到了足夠多的藻類,解決了氧氣危機;建造了研究站,開始了“室內裝潢”科技的研究。
“室內裝潢”科技裏麵,有3個藍圖:花盆、落地燈和吸頂燈。
其中落地燈和吸頂燈都是小圓臉想要的,在黑暗的環境中實在太壓抑了。
到了今天的早上,小圓臉終於完成了這項科技的研究,並建造了一個落地燈在旱廁旁邊,而代價是食物庫存的快速下降,目前僅剩下3800千卡,今天的食物還是夠的,但明天肯定要餓肚子了。
物資配送時選擇食物就好了,至少在小圓臉原本的計劃中是這樣的。
然而現實卻給了小圓臉一個教訓:第二批的物資配送裏,沒有食物。
小圓臉摸了摸有些餓的肚子,又看了看庫存不多的口糧箱,最後選擇了打印藻類,至少藻類能保證氧氣供應的充足。
“看來,隻能出去探索食物了。”小圓臉一臉無奈,開始走向黑暗的通道。
幸運的是,在今天的職業選擇中,她選擇了挖掘職業,這大大加強了她挖掘的速度。
而挖掘職業配送的礦工帽是有探照燈的,雖然燈光不是很明亮,但也比之前在黑暗中工作好太多了,小圓臉開始了意外連連的探險。
……
8888號直播間,黃毛已經轉職成了醫師,在製藥台完成了“治療藥片”的製作,治好了自己的“食物中毒”。
但是現在的黃毛也是一臉蛋疼的看著打印艙的光幕,他的第二次物資配送裏也是沒有食物。
在這幾天裏,黃毛完全沒有外出探索,食物全靠食物壓製機製造。
然而食物壓製機做出來的軟泥膏,卡路裏很低,而且很耗電,更要命的是,還帶病菌。
黃毛一天的時間,主要就是跑輪子發電,上廁所,使用食物壓製機製作軟泥膏,上廁所,吃軟泥膏,上廁所,睡覺。
剩下一點的空閑時間,也跑不了多遠,無法外出探索就隻能留在基地研究科技。
和大部分挑戰者相同的,黃毛也沒有研究種植科技。
但和其他挑戰者不同的是,黃毛選擇了研究“醫藥學”科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自己“食物中毒”的病症。
“食物中毒”這種病菌不會置人於死地,但是會讓人拉肚子,黃毛現在一天要上3趟廁所,而且每一次消耗的時間比正常多一些,這浪費了黃毛一天中的很大一部分時間。
初級的“醫藥學”科技隻能解鎖一個藍圖,就是配藥桌。
黃毛在昨天就已經解鎖並建造好了配藥桌,但當黃毛滿懷希望的想治療自己時,卻發現隻有轉職成醫師才能使用配藥桌。
又過了病怏怏的一天,直到今天上午,黃毛才轉職成功,並成功的製造了“治療藥片”,醫好了自己的“食物中毒”。
本以為一切都在向美好轉變,第二次的物資配送又給了黃毛沉重的一擊。
在第一次物資配送的時候,黃毛就因為急需藻類而沒有選食物,本來以為第二次還會有食物,結果這一次的三種物資都不是食物。
黃毛無奈的選擇了藻類,在沒有食物的前提下,選擇藻類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可以解決氧氣的問題。
氧氣的問題解決了,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去探索尋找食物。
黃毛背起挖掘槍,毅然決然的往黑暗處走去,他再也不想吃軟泥膏了。
……
和麥鋒、小圓臉、黃毛的情況差不多,其他的挑戰者的第二次物資配送大部分都不是食物,隻有極少數的挑戰者幸運的配送到食物。
所有挑戰者的出生地都差不多,在出生地附近,大概半徑20米左右的地方是可以直接挖掘的,不需要學習專業的挖掘技能,如果全部探索完,應該能找到10天左右的食物。
但這需要大量時間去探索和挖掘,而挑戰者除了食物,還需要解決氧氣、個人衛生等問題,還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完全恢複體力。
所以挑戰者基本上時不可能在6天時間裏探索完所有初始區域的,為數幾個瘋狂挖掘的,因為氧氣問題已經退出了挑戰。
第一次物資配送的時候,大部分挑戰者都配送到食物,這讓挑戰者門以為這個生存挑戰,難點不在食物上,隻要每3天配送一次的物資裏,選擇足夠消耗2天的食物,最後1天的食物隻要外出尋找就行了,難點應該是氧氣供應或者是溫度等問題。
而第二次物資配送打醒了他們,食物才是生存挑戰的重點,第一次物資配送屬於是新手保護,保護挑戰者門不會因為初來乍到沒熟悉就退出挑戰。
……
直播間的吃瓜觀眾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大家有注意到嗎?第二次物資配送隻有極少數挑戰者有配送到食物。】
【這才是正常的,3天1次的物資配送,如果都配送食物,這生存挑戰的難度就太低了。】
【這才有意思,這才是生存挑戰,不是野外露營。】
【8888號挑戰者黃毛有話說,他第1次物資配送就沒有食物。】
【2次都能配送到食物的挑戰者運氣也太好了,這對其他挑戰者實在不公平。】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人家實力配送到食物,也沒啥不公平的。】
【冷知識:世上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
麥鋒不知道其他挑戰者的窘境,他驚喜的發現最地下的洞穴中,有一棵毛刺花已經成熟了,成熟的毛刺花噴出的花香都傳到打印艙區域了。
經過幾分鍾的收割,麥鋒成功的收獲1千克的毛刺漿果。
毛刺漿果是一種甜美好吃的水果,覆滿多刺的鉤毛,而且擁有比米虱木更多的熱量,1千克就有1600卡路裏。
將毛刺漿果放進口糧箱,麥鋒一臉愜意的躺進床鋪開始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