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二〇五章 留下來
潘,是潘家莊的大姓。
潘長河的父親在潘家莊,堂兄弟十幾個。
人丁興旺,家族繁盛。
但是這樣的家庭,也沒有養活住這孤兒寡母。
都說潘長河的母親是因為思念亡夫,才生的病,但是在很多外人看來,是受不了屈辱排擠,心中鬱結,支撐不住,才撇下孩子一個人走了。
其實,受排擠,無非是因為土地。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在沒有其它的途徑的情況下,一家子的吃穿用度都要從土地裏來。
常常會有相鄰的兩家,因為一條地壟而大打出手。
潘長河和他娘,孤兒寡母的,想要守著那幾畝地,守牢那幾畝地,很不容易。
其實也沒有誰真的狠心將這孤兒寡母趕盡殺絕,但是也沒有誰是因為他們是孤兒寡母就給他們特殊的對待。
地頭相鄰的,想占他們家一點地頭,田壟相鄰的,想占他們家一點地邊,澆地的時候,排隊想排在他們家前麵,借農用三輪車的時候,誰家也不想借了車再借一個司機……
潘長河是給他娘辦完喪事之後,才從潘家莊出來的。
也許在這個孩子的心裏,已經不把那裏當做自己的家了。
幾個大男人商量了一下,潘長河肯定是要留下來的,具體怎麽留下來,還是要問問潘長河自己的意思。
其實真讓潘長河幹什麽,也當不了一個成年男性用,因他自小日子過的不好,潘長河的身子本就瘦弱,又經曆了這一場生死,怕是得好一陣子將養。
最適合潘長河的,就是留在煙火小院,重活不能幹,放羊、喂雞、看孩子還是能幹的。
將養著身體,幹點小活兒,就當給兩個老爺子做個伴。
不過,這些都要問過潘長河。
潘長河剛才又睡了一會兒,這會兒算是徹底醒了,幾個女人不讓他往外邊去,說是外邊冷,屋裏暖和,他就在屋裏哄著小石榴和墩子玩兒。
看到石敬期幾個進來了,忙喊道:“叔。”
剛才男人們出去打聽事兒,女人們也都商量了一下,潘長河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稱唿他們哥哥姐姐行,叔叔嬸嬸也說的過去。
幾個人心疼潘長河沒了父母,就想著讓他稱唿叔叔嬸嬸,好把他當做個孩子偏疼些。
潘長河也機靈,弄明白了大家的關係,就跟著小石榴和墩子喊了。
石敬期幾個人倒是沒有注意潘長河的稱唿,叫了劉琴琴和陸紅梅過來,讓他們把孩子領出去。
“長河,我們商量了一下……”幾個人裏,劉國棟先開了口:“你要是願意留下來,就先留在這小院裏,先把身子養好,養好了再做工也不遲。”
“對,對,迴頭做工到我那裏去。”韓建設說道。
石敬期則是想起了什麽,問潘長河道:“長河,你讀書了嗎?”
“讀到五年級就沒有再讀了。”潘長河說道。
聽他這樣說,大家都互相看了一眼。
他們幾個人,讀書讀的最少的,也讀到了中專,石敬期、莫文軍幾個都是大學畢業的,潘長河隻讀到小學五年級,確實讀得少。
“那你還想不想再讀書?”石敬期又問道。
潘長河撓撓頭:“想讀是想讀,但是我讀書讀的不太好。”
“那也去讀個初中啊。”莫文軍道:“至少得把字都認全了。”
“對,是得讀書。”劉國棟道:“這樣吧,我迴頭找李天成打聽打聽,問問他附近的孩子都是上的哪個中學,從初一開始讀吧。”
“行。”眾人都點頭,還不忘問潘長河:“長河,你覺得呢?”
“我一定好好學。”潘長河激動的又要給石敬期幾個磕頭,被拉住了。
窗外的雪早就停了,竟有陽光像是要從雲層裏出來,潘長河的眼神飄向窗外,這個小男子漢覺得,在一群男子漢麵前,不能輕易落淚。
很多年之後,潘長河還記得這一年的春節,遇到了這一生的恩人。
安置好潘長河,莫文軍、韓建設幾個人要迴鄭州。
送走了幾人,石敬期和劉國棟想了想,幹脆當即就去找李天成。
初中開學早,正月初八就開學了,潘長河要想這一學期就跟著上學,現在辦手續時間都有些趕了。
兩人還沒走出門,又被陸紅梅叫住了。
陸紅梅拎了兩瓶好酒,劉琴琴拎了兩條好煙,都是韓建設他們拿過來的。
“咱們找人辦事,哪能空著手啊,就算是天成哥不要,也得給人中學校長帶著。”陸紅梅道。
石敬期點頭,將東西接過去,倆人往李天成那邊去。
今兒是下雪天,李天成本打算在家裏逍遙自在一天的,結果上午的時候被劉國棟拉著去了潘家莊一趟。
這會兒剛暖和會兒,又聽到敲門聲。
去開了門,見是石敬期和劉國棟。
忙將人往屋裏讓。
石敬期和劉國棟卻坐不住,將來意給李天成說了。
李天成一聽,連忙穿厚衣裳,說道:“我猜著你們都是好心人,估計會把那孩子留下,沒想到還要供他上學,這孩子真是遇到好心人了。”
杜美娥拿了李天成的帽子、圍巾、手套,催促道:“孩子上學的事兒不是小事兒,你趕快去找王校長說一說,別迴頭耽誤了。”
又將石敬期倆人帶過來的煙酒往石敬期手裏塞:“這東西給王校長拿著,天成喝不著,放我們家都糟蹋了。”
石敬期怎麽都不接,說道:“小院裏還有,一會兒拐小院裏拿就行了,這就是給天成哥的。”
“給我們,迴頭弄二斤肉咱們燉了吃了就行了,哪用得著這齁貴的東西。”杜美娥道。
李天成也跟著道:“你們拿上吧,信不信,你們要是不拿,她一會兒能給你們送迴小院兒去。”
石敬期這才把酒拿上了,道:“煙給天成哥留著吸,迴頭他見著人,也好散散的。”
杜美娥這才不推脫了,將煙留下了。
出了門,李天成坐在石敬期的摩托車後邊,手裏拎著那酒,道:“嘿,這兩瓶茅台,讓那小子去上學,足夠了,本就是義務教育,該老王他們學校收的。”
潘,是潘家莊的大姓。
潘長河的父親在潘家莊,堂兄弟十幾個。
人丁興旺,家族繁盛。
但是這樣的家庭,也沒有養活住這孤兒寡母。
都說潘長河的母親是因為思念亡夫,才生的病,但是在很多外人看來,是受不了屈辱排擠,心中鬱結,支撐不住,才撇下孩子一個人走了。
其實,受排擠,無非是因為土地。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在沒有其它的途徑的情況下,一家子的吃穿用度都要從土地裏來。
常常會有相鄰的兩家,因為一條地壟而大打出手。
潘長河和他娘,孤兒寡母的,想要守著那幾畝地,守牢那幾畝地,很不容易。
其實也沒有誰真的狠心將這孤兒寡母趕盡殺絕,但是也沒有誰是因為他們是孤兒寡母就給他們特殊的對待。
地頭相鄰的,想占他們家一點地頭,田壟相鄰的,想占他們家一點地邊,澆地的時候,排隊想排在他們家前麵,借農用三輪車的時候,誰家也不想借了車再借一個司機……
潘長河是給他娘辦完喪事之後,才從潘家莊出來的。
也許在這個孩子的心裏,已經不把那裏當做自己的家了。
幾個大男人商量了一下,潘長河肯定是要留下來的,具體怎麽留下來,還是要問問潘長河自己的意思。
其實真讓潘長河幹什麽,也當不了一個成年男性用,因他自小日子過的不好,潘長河的身子本就瘦弱,又經曆了這一場生死,怕是得好一陣子將養。
最適合潘長河的,就是留在煙火小院,重活不能幹,放羊、喂雞、看孩子還是能幹的。
將養著身體,幹點小活兒,就當給兩個老爺子做個伴。
不過,這些都要問過潘長河。
潘長河剛才又睡了一會兒,這會兒算是徹底醒了,幾個女人不讓他往外邊去,說是外邊冷,屋裏暖和,他就在屋裏哄著小石榴和墩子玩兒。
看到石敬期幾個進來了,忙喊道:“叔。”
剛才男人們出去打聽事兒,女人們也都商量了一下,潘長河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稱唿他們哥哥姐姐行,叔叔嬸嬸也說的過去。
幾個人心疼潘長河沒了父母,就想著讓他稱唿叔叔嬸嬸,好把他當做個孩子偏疼些。
潘長河也機靈,弄明白了大家的關係,就跟著小石榴和墩子喊了。
石敬期幾個人倒是沒有注意潘長河的稱唿,叫了劉琴琴和陸紅梅過來,讓他們把孩子領出去。
“長河,我們商量了一下……”幾個人裏,劉國棟先開了口:“你要是願意留下來,就先留在這小院裏,先把身子養好,養好了再做工也不遲。”
“對,對,迴頭做工到我那裏去。”韓建設說道。
石敬期則是想起了什麽,問潘長河道:“長河,你讀書了嗎?”
“讀到五年級就沒有再讀了。”潘長河說道。
聽他這樣說,大家都互相看了一眼。
他們幾個人,讀書讀的最少的,也讀到了中專,石敬期、莫文軍幾個都是大學畢業的,潘長河隻讀到小學五年級,確實讀得少。
“那你還想不想再讀書?”石敬期又問道。
潘長河撓撓頭:“想讀是想讀,但是我讀書讀的不太好。”
“那也去讀個初中啊。”莫文軍道:“至少得把字都認全了。”
“對,是得讀書。”劉國棟道:“這樣吧,我迴頭找李天成打聽打聽,問問他附近的孩子都是上的哪個中學,從初一開始讀吧。”
“行。”眾人都點頭,還不忘問潘長河:“長河,你覺得呢?”
“我一定好好學。”潘長河激動的又要給石敬期幾個磕頭,被拉住了。
窗外的雪早就停了,竟有陽光像是要從雲層裏出來,潘長河的眼神飄向窗外,這個小男子漢覺得,在一群男子漢麵前,不能輕易落淚。
很多年之後,潘長河還記得這一年的春節,遇到了這一生的恩人。
安置好潘長河,莫文軍、韓建設幾個人要迴鄭州。
送走了幾人,石敬期和劉國棟想了想,幹脆當即就去找李天成。
初中開學早,正月初八就開學了,潘長河要想這一學期就跟著上學,現在辦手續時間都有些趕了。
兩人還沒走出門,又被陸紅梅叫住了。
陸紅梅拎了兩瓶好酒,劉琴琴拎了兩條好煙,都是韓建設他們拿過來的。
“咱們找人辦事,哪能空著手啊,就算是天成哥不要,也得給人中學校長帶著。”陸紅梅道。
石敬期點頭,將東西接過去,倆人往李天成那邊去。
今兒是下雪天,李天成本打算在家裏逍遙自在一天的,結果上午的時候被劉國棟拉著去了潘家莊一趟。
這會兒剛暖和會兒,又聽到敲門聲。
去開了門,見是石敬期和劉國棟。
忙將人往屋裏讓。
石敬期和劉國棟卻坐不住,將來意給李天成說了。
李天成一聽,連忙穿厚衣裳,說道:“我猜著你們都是好心人,估計會把那孩子留下,沒想到還要供他上學,這孩子真是遇到好心人了。”
杜美娥拿了李天成的帽子、圍巾、手套,催促道:“孩子上學的事兒不是小事兒,你趕快去找王校長說一說,別迴頭耽誤了。”
又將石敬期倆人帶過來的煙酒往石敬期手裏塞:“這東西給王校長拿著,天成喝不著,放我們家都糟蹋了。”
石敬期怎麽都不接,說道:“小院裏還有,一會兒拐小院裏拿就行了,這就是給天成哥的。”
“給我們,迴頭弄二斤肉咱們燉了吃了就行了,哪用得著這齁貴的東西。”杜美娥道。
李天成也跟著道:“你們拿上吧,信不信,你們要是不拿,她一會兒能給你們送迴小院兒去。”
石敬期這才把酒拿上了,道:“煙給天成哥留著吸,迴頭他見著人,也好散散的。”
杜美娥這才不推脫了,將煙留下了。
出了門,李天成坐在石敬期的摩托車後邊,手裏拎著那酒,道:“嘿,這兩瓶茅台,讓那小子去上學,足夠了,本就是義務教育,該老王他們學校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