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一〇四章 定個規矩
不一會兒,院子裏的人就走光了。
石敬期忙去搬了板凳過來給老村長坐,劉琴琴則是端了茶水過來。
石母邀請老村長一起吃早飯。
老村長便逮著石父、石母數落道:“你們倆也真是的,怎麽年紀輕輕就糊塗了,兒媳婦還在這裏,怎麽能把家裏當成了趕集。”
石母臉色微紅,石父解釋道:“叔,我們不是也想著大家很少有機會能看到電視嘛。”
“這電視都買迴來了,還怕以後沒有機會看?”老村長說道:“我看你們兩口子就是抹不開麵子,單等我這個老頭子來給你解圍呢。”
說著,站了起來,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行了,我也不在你們這吃早餐,這電視才剛開始,你們還是要形成個規矩才行,別等到以後全村人都看成了習慣,再改就難了。”
石父、石母連連說是,將老村長送出了院門。
石敬期便給石父、石母建議道:“照著我說,咱們就趁著老村長給說過話這勁兒,定下來個規矩,幾點到幾點可以來這裏看電視,其它時間不行。”
石父、石母隻得同意了。
劉琴琴端了早飯上來,大家一起吃了早飯。
早就已經有娃娃在門口探頭探腦的,看到石敬期一家人吃完了,大著膽子上前來問:“敬期哥,可以看電視了嗎?”
石敬期看看手表,現在是的八點半,便說道:“可以,記住,以後我家若是開著門,上午八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可以來看電視,若是關著門,就看不能看了。”
那孩子一每天可以看幾個小時的電視,高興的練練點頭:“好,好。”
說著,就要返迴去,給小夥伴們通風報信,被石敬期拉住了,說道:“想看電視,我還有個條件,你們要做的我的小信使,將看電視的規矩告訴全村人知道,若是大家都守規矩,電視就能長長久久的看下去,若是有人不守規矩,我就把電視帶迴民城了。”
那孩子一聽說要把電視機帶迴民城,連連擺手說不好,跑著去當他的小信使去了。
也不知道孩子的話管不管用,石敬期一邊想著,一邊進了屋,他得往外搬電視。
最先進院子的,是一群小朋友。
接著是扭扭捏捏的大人,剛才挨了老村長的數落,大家都有些不開心,但是又實在放不下電視機,隻得別別扭扭的搬著小板凳又來了。
不過等到十一點半的時候,大家都乖乖的搬著板凳又迴去了。
石敬期覺得用孩子當信使的方法好用,特意留下了那幾個孩子,一人發了兩棵從民城帶迴來的牛奶糖。
鼓勵他們道:“你們今天做的很好,這是給你們的獎勵,以後都這樣做,幫著電視機監督著這些大人們,如果做的好的話,還有獎勵。”
那群孩子連連點頭,從此果然護電視護的厲害,一到了點兒就往外攆人。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石家終於在中秋節這一日,吃了一頓安安穩穩的中午飯。
吃完中午飯,石家的大門關上了,下午沒能看成電視,因為石家的老兩口,領著下兩口下地了。
老村長說過了,人家家忙的時候不能過來看電視,石敬期也定了規矩,他家開著門可以看電視,但是關著門,就不能看了。
不能看電視,村裏人就聚在一起討論看到的故事情節。
不管他們討論什麽,石家一家四口都沒有空理會,因為他們領著劉琴琴下地了。
中秋節,真是掰玉米的時候,石家種的玉米並不多,石父、石母本來沒打算讓劉琴琴掰玉米。
玉米地裏太陽太大,萬一劉琴琴曬黑了怎麽辦?玉米葉子拉的人胳膊上都是小口子,萬一劉琴琴受傷了怎麽辦?玉米棒子又大又沉,萬一劉琴琴累著了怎麽辦……
但是劉琴琴卻對幹農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她自小在民城長大,沒有幹過農活,對關於農活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
一聽說現在正是掰玉米棒的時候,便吵著讓石敬期領她下地掰玉米。
石父、石母隻得臨時改變計劃,領著未來兒媳婦下地。
石敬期家的玉米地,離昨天晚上石敬期領著劉琴琴捉魚的河邊不遠,隻有不到兩畝地的玉米。
雖然玉米種的少,但是各個棒子都很大,剝開來,顆粒飽滿。
劉琴琴看著高興,上前抓著一個玉米就想往下掰,但是費了好大的勁,才掰下來。
就是這般,石母還很高興,一個勁兒誇劉琴琴厲害,第一次掰玉米都能掰下來,慌著拿袋子去裝。
石敬期實在看不下去了,自己找了一棵玉米,讓劉琴琴看著自己。
一隻手抓著玉米杆,一隻手抓著玉米棒的上端,用力,向下。
隻一下,“哢嚓”一聲,玉米棒就和玉米樹完美分離。
劉琴琴看的目瞪口呆,一個勁的問石敬期:“你怎麽做到的?”
石敬期得意:“這是有技巧的,要用巧勁。”
劉琴琴不知道怎麽用巧勁,依舊慢慢的掰,掰了裝到袋子裏。
等石敬期掰了兩行迴來,劉琴琴還在地邊徘徊。
劉琴琴在地邊徘徊了一大會兒,終於也學會了,手氣手落,玉米棒和玉米杆完美的分離。
跟在身後的石母更是一連串的誇,誇劉琴琴聰明,一學就會。
就這樣,劉琴琴在石母的鼓勵中,掰了整整一麻袋的玉米。
石父推了架子車,石敬期將今日掰的玉米都裝到了車上,一家人踩著夕陽往家走。
一進了門,石敬期和石父往下卸玉米,石母去準備中秋飯,劉琴琴去打下手。
今日是中秋,石母準備了很多菜,色香味俱全,還有自己做的豆沙餡月餅。
劉琴琴打了一會兒下手,又被石母攆了出來:“琴琴,我這裏不用你幫忙,他們都在剝玉米葉子,你估計沒見過,你去看看。”
劉琴琴問道:“是要和電視裏演的那樣,把玉米編成小辮子嗎?”
“嗯嗯,那樣方便曬,掛在棚子下麵和樹枝上就行了。”
不一會兒,院子裏的人就走光了。
石敬期忙去搬了板凳過來給老村長坐,劉琴琴則是端了茶水過來。
石母邀請老村長一起吃早飯。
老村長便逮著石父、石母數落道:“你們倆也真是的,怎麽年紀輕輕就糊塗了,兒媳婦還在這裏,怎麽能把家裏當成了趕集。”
石母臉色微紅,石父解釋道:“叔,我們不是也想著大家很少有機會能看到電視嘛。”
“這電視都買迴來了,還怕以後沒有機會看?”老村長說道:“我看你們兩口子就是抹不開麵子,單等我這個老頭子來給你解圍呢。”
說著,站了起來,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行了,我也不在你們這吃早餐,這電視才剛開始,你們還是要形成個規矩才行,別等到以後全村人都看成了習慣,再改就難了。”
石父、石母連連說是,將老村長送出了院門。
石敬期便給石父、石母建議道:“照著我說,咱們就趁著老村長給說過話這勁兒,定下來個規矩,幾點到幾點可以來這裏看電視,其它時間不行。”
石父、石母隻得同意了。
劉琴琴端了早飯上來,大家一起吃了早飯。
早就已經有娃娃在門口探頭探腦的,看到石敬期一家人吃完了,大著膽子上前來問:“敬期哥,可以看電視了嗎?”
石敬期看看手表,現在是的八點半,便說道:“可以,記住,以後我家若是開著門,上午八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可以來看電視,若是關著門,就看不能看了。”
那孩子一每天可以看幾個小時的電視,高興的練練點頭:“好,好。”
說著,就要返迴去,給小夥伴們通風報信,被石敬期拉住了,說道:“想看電視,我還有個條件,你們要做的我的小信使,將看電視的規矩告訴全村人知道,若是大家都守規矩,電視就能長長久久的看下去,若是有人不守規矩,我就把電視帶迴民城了。”
那孩子一聽說要把電視機帶迴民城,連連擺手說不好,跑著去當他的小信使去了。
也不知道孩子的話管不管用,石敬期一邊想著,一邊進了屋,他得往外搬電視。
最先進院子的,是一群小朋友。
接著是扭扭捏捏的大人,剛才挨了老村長的數落,大家都有些不開心,但是又實在放不下電視機,隻得別別扭扭的搬著小板凳又來了。
不過等到十一點半的時候,大家都乖乖的搬著板凳又迴去了。
石敬期覺得用孩子當信使的方法好用,特意留下了那幾個孩子,一人發了兩棵從民城帶迴來的牛奶糖。
鼓勵他們道:“你們今天做的很好,這是給你們的獎勵,以後都這樣做,幫著電視機監督著這些大人們,如果做的好的話,還有獎勵。”
那群孩子連連點頭,從此果然護電視護的厲害,一到了點兒就往外攆人。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石家終於在中秋節這一日,吃了一頓安安穩穩的中午飯。
吃完中午飯,石家的大門關上了,下午沒能看成電視,因為石家的老兩口,領著下兩口下地了。
老村長說過了,人家家忙的時候不能過來看電視,石敬期也定了規矩,他家開著門可以看電視,但是關著門,就不能看了。
不能看電視,村裏人就聚在一起討論看到的故事情節。
不管他們討論什麽,石家一家四口都沒有空理會,因為他們領著劉琴琴下地了。
中秋節,真是掰玉米的時候,石家種的玉米並不多,石父、石母本來沒打算讓劉琴琴掰玉米。
玉米地裏太陽太大,萬一劉琴琴曬黑了怎麽辦?玉米葉子拉的人胳膊上都是小口子,萬一劉琴琴受傷了怎麽辦?玉米棒子又大又沉,萬一劉琴琴累著了怎麽辦……
但是劉琴琴卻對幹農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她自小在民城長大,沒有幹過農活,對關於農活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
一聽說現在正是掰玉米棒的時候,便吵著讓石敬期領她下地掰玉米。
石父、石母隻得臨時改變計劃,領著未來兒媳婦下地。
石敬期家的玉米地,離昨天晚上石敬期領著劉琴琴捉魚的河邊不遠,隻有不到兩畝地的玉米。
雖然玉米種的少,但是各個棒子都很大,剝開來,顆粒飽滿。
劉琴琴看著高興,上前抓著一個玉米就想往下掰,但是費了好大的勁,才掰下來。
就是這般,石母還很高興,一個勁兒誇劉琴琴厲害,第一次掰玉米都能掰下來,慌著拿袋子去裝。
石敬期實在看不下去了,自己找了一棵玉米,讓劉琴琴看著自己。
一隻手抓著玉米杆,一隻手抓著玉米棒的上端,用力,向下。
隻一下,“哢嚓”一聲,玉米棒就和玉米樹完美分離。
劉琴琴看的目瞪口呆,一個勁的問石敬期:“你怎麽做到的?”
石敬期得意:“這是有技巧的,要用巧勁。”
劉琴琴不知道怎麽用巧勁,依舊慢慢的掰,掰了裝到袋子裏。
等石敬期掰了兩行迴來,劉琴琴還在地邊徘徊。
劉琴琴在地邊徘徊了一大會兒,終於也學會了,手氣手落,玉米棒和玉米杆完美的分離。
跟在身後的石母更是一連串的誇,誇劉琴琴聰明,一學就會。
就這樣,劉琴琴在石母的鼓勵中,掰了整整一麻袋的玉米。
石父推了架子車,石敬期將今日掰的玉米都裝到了車上,一家人踩著夕陽往家走。
一進了門,石敬期和石父往下卸玉米,石母去準備中秋飯,劉琴琴去打下手。
今日是中秋,石母準備了很多菜,色香味俱全,還有自己做的豆沙餡月餅。
劉琴琴打了一會兒下手,又被石母攆了出來:“琴琴,我這裏不用你幫忙,他們都在剝玉米葉子,你估計沒見過,你去看看。”
劉琴琴問道:“是要和電視裏演的那樣,把玉米編成小辮子嗎?”
“嗯嗯,那樣方便曬,掛在棚子下麵和樹枝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