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饅頭和紅燒魚
劉琴琴還因此好幾次都戳到了手,惹石敬期心疼了好幾天。
此時這條圍巾就疊的整整齊齊的放在劉琴琴的床上,石春花坐在另外一張床上,身子蓋在被子裏,極認真的翻著一本書。
劉琴琴開門進屋,石春花都沒有反應。
直到劉琴琴將她手中的書抽走了,道:“又看書看傻了?”
她才抬起頭,懵懂著問:“琴琴姐,你什麽時候迴來的?”。
“我的大作家,別看了,走,你哥說帶咱倆上民城飯店吃飯去。”
“真的?”石春花一下蹦起來,激動的問道,她還沒去過民城飯店吃飯。
劉琴琴看她隻穿了一條秋褲,拿了她放在床腳的棉衣棉褲,道:“趕快穿上,外邊冷著呢,我們在一樓等你,別忘了帽子、手套。”
離開了書的石春花又變成了那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裳,抓著帽子、手套,蹦跳著下了樓。
三個人兩輛自行車往民城飯店而去,劉琴琴要載著石春花,石春花拒絕了,非要石敬期載著劉琴琴,她自己騎一輛,她騎的快,但是又不熟悉往民城飯店的路,還想跟著石敬期和劉琴琴,便騎著車圍著倆人打轉。
臨近春節,舍得下館子的人多了,民城飯店的幾乎爆滿,三人去的時間也有點晚,包間早就沒有了,大廳的四人桌還剩下幾張空著,還有兩張桌子沒來得及收上麵的空盤子。
三人都不是那種窮講究的人,便找了偏角落的一張桌子坐下了。
石敬期要了菜單,讓劉琴琴和石春花點了菜。
等著上菜的功夫,石敬期饒有興趣的問起石春花的現狀。
因為忙著劉國棟和陸紅梅的婚禮,從昨天下午石春花迴到民城,石敬期一直還沒顧得上和石春花好好說會話。
“你琴琴姐和小莉姐都說你寫小說,賺了稿費,寫的是什麽小說,發表在什麽地方?賺的稿費怎麽樣?夠花嗎?”石敬期問道。
“就寫愛情小說啊,文軍哥說我這個叫做青春傷痛學,就發在文軍哥他們雜誌上,連載,稿費,文軍哥他們給的還行,少買點書的話夠我花的了。”石春花說道。
“青春傷痛學是個什麽流派?莫文軍他們的雜誌開始出刊了?怎麽沒聽他們說起過?”石敬期這是問劉琴琴的。
“好像是叫《心火》,都是寫少男少女朦朧的感情的,聽說在幾所大學裏賣的挺好的,鄭州門市部那幾個丫頭也愛看,不過不適合你們這樣的技術男人讀。”劉琴琴說道。
“出幾期了?作為朋友,得買幾本支持一下的。”石敬期說道。
“好像是兩期了吧?咱們民城這裏還買不著,就在鄭州幾個大學附近賣,還沒覆蓋到周邊地區呢。”劉琴琴道:“沒事兒,我讓小莉幫著買了好幾本,她這一次迴來忘記給咱帶迴來了。”
石敬期便問石春花:“上麵有你的作品,你沒帶著?”
菜已經上來了,石春花和紅燒魚上麵的刺做鬥爭,頭都不抬,道:“我寫這東西是為了糊口,看書誰看它啊。”
說完,將那魚肉一口吞進了肚裏,看石敬期正瞪著她,一副不理解的她的話的樣子。
想了想,解釋道:“比方說,我喜歡吃紅燒魚,但是我現在的水平就能蒸一鍋好饅頭,有吃紅燒魚的,就有吃饅頭的,我蒸饅頭賣給吃饅頭的,賣了錢,再買紅燒魚,到我餓的時候,我直接吃紅燒魚就好了。”
說的石敬期一愣一愣的,問道:“那你不吃白饅頭,說不定我們吃呢,你就不給我們帶點兒?”
石敬期的意思是想讓她帶著給其他人看看,說不定可以帶迴石家灣去,畢竟是發表了作品的人了,很值得小丫頭炫耀一把,而且也有可能因此抵消了她私自離開出走的錯誤。
“為什麽呢?我明知道你不喜歡吃白饅頭,和我一樣喜歡吃紅燒魚,為什麽要給你帶白饅頭呢?就是因為這白饅頭是我做的嗎?你為了麵子,不喜歡吃也要吃,覺得不好吃也會說好吃,多沒有意思,我直接用賣饅頭的錢給你買紅燒魚,多好,你肯定又高興又喜歡吃。”石春花不解的說道。
想了想,又繼續說道:“再說了,也沒必要帶迴村去,人家有喜歡吃饅頭的,有些喜歡吃紅燒魚的,還有什麽都不喜歡吃的,你不管是給他白饅頭還是給他紅燒魚,他都覺得不如給他錢。”
石敬期的表情又是驚訝又是驚喜,對石春花道:“好,好,明白了,我不要你的白饅頭,也有錢自己買紅燒魚,你快吃吧,不過,迴村裏的評價不認同啊,村裏也有喜歡吃紅燒魚的,你不就是一個?”
石敬期的勸,石春花還很是樂意聽的額,聞言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又埋頭和紅燒魚做鬥爭了。
石敬期則是也夾了一筷子紅燒魚,認真的挑了刺,放到劉琴琴的碗裏,又去夾了一筷子。
一邊挑刺一邊對劉琴琴道:“這還是我那個山裏娃妹妹嗎?怎麽幾個月不見,變化那麽大呢?”
劉琴琴將那魚肉吃了,說道:“當然是了,莫文軍可是說了,春花很有天賦,感情細膩,人也敏感,還有一股子文人的單純之氣,她寫的小說,感情都很純真,文風清新,很受城裏年輕人的歡迎,說她啊,好好寫,以後說不定有大出息。”
石敬期繼續將挑好刺的魚肉放到劉琴琴的碗裏:“真的嗎?這都多虧了你,把她弄到鄭州去,若是真照著我安排去了食堂幫忙,不是把她耽誤了嗎?也得謝謝老莫和老祈,等過完年,去一趟鄭州,請他倆吃頓飯。”
劉琴琴點頭:“好啊,到時候我和你一起。”
這邊三個人邊說邊吃,作為三人談話中的人物,莫文軍和祈坤也在邊說邊吃。
倆人在創業初期,吃飯上便有些對付,不如這三人的夥食好,在路邊的小店裏一人一碗燴麵。
從民城迴來,他倆將借的禮炮還迴去,到雜誌社送了照相機,便出來吃飯。
劉琴琴還因此好幾次都戳到了手,惹石敬期心疼了好幾天。
此時這條圍巾就疊的整整齊齊的放在劉琴琴的床上,石春花坐在另外一張床上,身子蓋在被子裏,極認真的翻著一本書。
劉琴琴開門進屋,石春花都沒有反應。
直到劉琴琴將她手中的書抽走了,道:“又看書看傻了?”
她才抬起頭,懵懂著問:“琴琴姐,你什麽時候迴來的?”。
“我的大作家,別看了,走,你哥說帶咱倆上民城飯店吃飯去。”
“真的?”石春花一下蹦起來,激動的問道,她還沒去過民城飯店吃飯。
劉琴琴看她隻穿了一條秋褲,拿了她放在床腳的棉衣棉褲,道:“趕快穿上,外邊冷著呢,我們在一樓等你,別忘了帽子、手套。”
離開了書的石春花又變成了那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裳,抓著帽子、手套,蹦跳著下了樓。
三個人兩輛自行車往民城飯店而去,劉琴琴要載著石春花,石春花拒絕了,非要石敬期載著劉琴琴,她自己騎一輛,她騎的快,但是又不熟悉往民城飯店的路,還想跟著石敬期和劉琴琴,便騎著車圍著倆人打轉。
臨近春節,舍得下館子的人多了,民城飯店的幾乎爆滿,三人去的時間也有點晚,包間早就沒有了,大廳的四人桌還剩下幾張空著,還有兩張桌子沒來得及收上麵的空盤子。
三人都不是那種窮講究的人,便找了偏角落的一張桌子坐下了。
石敬期要了菜單,讓劉琴琴和石春花點了菜。
等著上菜的功夫,石敬期饒有興趣的問起石春花的現狀。
因為忙著劉國棟和陸紅梅的婚禮,從昨天下午石春花迴到民城,石敬期一直還沒顧得上和石春花好好說會話。
“你琴琴姐和小莉姐都說你寫小說,賺了稿費,寫的是什麽小說,發表在什麽地方?賺的稿費怎麽樣?夠花嗎?”石敬期問道。
“就寫愛情小說啊,文軍哥說我這個叫做青春傷痛學,就發在文軍哥他們雜誌上,連載,稿費,文軍哥他們給的還行,少買點書的話夠我花的了。”石春花說道。
“青春傷痛學是個什麽流派?莫文軍他們的雜誌開始出刊了?怎麽沒聽他們說起過?”石敬期這是問劉琴琴的。
“好像是叫《心火》,都是寫少男少女朦朧的感情的,聽說在幾所大學裏賣的挺好的,鄭州門市部那幾個丫頭也愛看,不過不適合你們這樣的技術男人讀。”劉琴琴說道。
“出幾期了?作為朋友,得買幾本支持一下的。”石敬期說道。
“好像是兩期了吧?咱們民城這裏還買不著,就在鄭州幾個大學附近賣,還沒覆蓋到周邊地區呢。”劉琴琴道:“沒事兒,我讓小莉幫著買了好幾本,她這一次迴來忘記給咱帶迴來了。”
石敬期便問石春花:“上麵有你的作品,你沒帶著?”
菜已經上來了,石春花和紅燒魚上麵的刺做鬥爭,頭都不抬,道:“我寫這東西是為了糊口,看書誰看它啊。”
說完,將那魚肉一口吞進了肚裏,看石敬期正瞪著她,一副不理解的她的話的樣子。
想了想,解釋道:“比方說,我喜歡吃紅燒魚,但是我現在的水平就能蒸一鍋好饅頭,有吃紅燒魚的,就有吃饅頭的,我蒸饅頭賣給吃饅頭的,賣了錢,再買紅燒魚,到我餓的時候,我直接吃紅燒魚就好了。”
說的石敬期一愣一愣的,問道:“那你不吃白饅頭,說不定我們吃呢,你就不給我們帶點兒?”
石敬期的意思是想讓她帶著給其他人看看,說不定可以帶迴石家灣去,畢竟是發表了作品的人了,很值得小丫頭炫耀一把,而且也有可能因此抵消了她私自離開出走的錯誤。
“為什麽呢?我明知道你不喜歡吃白饅頭,和我一樣喜歡吃紅燒魚,為什麽要給你帶白饅頭呢?就是因為這白饅頭是我做的嗎?你為了麵子,不喜歡吃也要吃,覺得不好吃也會說好吃,多沒有意思,我直接用賣饅頭的錢給你買紅燒魚,多好,你肯定又高興又喜歡吃。”石春花不解的說道。
想了想,又繼續說道:“再說了,也沒必要帶迴村去,人家有喜歡吃饅頭的,有些喜歡吃紅燒魚的,還有什麽都不喜歡吃的,你不管是給他白饅頭還是給他紅燒魚,他都覺得不如給他錢。”
石敬期的表情又是驚訝又是驚喜,對石春花道:“好,好,明白了,我不要你的白饅頭,也有錢自己買紅燒魚,你快吃吧,不過,迴村裏的評價不認同啊,村裏也有喜歡吃紅燒魚的,你不就是一個?”
石敬期的勸,石春花還很是樂意聽的額,聞言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又埋頭和紅燒魚做鬥爭了。
石敬期則是也夾了一筷子紅燒魚,認真的挑了刺,放到劉琴琴的碗裏,又去夾了一筷子。
一邊挑刺一邊對劉琴琴道:“這還是我那個山裏娃妹妹嗎?怎麽幾個月不見,變化那麽大呢?”
劉琴琴將那魚肉吃了,說道:“當然是了,莫文軍可是說了,春花很有天賦,感情細膩,人也敏感,還有一股子文人的單純之氣,她寫的小說,感情都很純真,文風清新,很受城裏年輕人的歡迎,說她啊,好好寫,以後說不定有大出息。”
石敬期繼續將挑好刺的魚肉放到劉琴琴的碗裏:“真的嗎?這都多虧了你,把她弄到鄭州去,若是真照著我安排去了食堂幫忙,不是把她耽誤了嗎?也得謝謝老莫和老祈,等過完年,去一趟鄭州,請他倆吃頓飯。”
劉琴琴點頭:“好啊,到時候我和你一起。”
這邊三個人邊說邊吃,作為三人談話中的人物,莫文軍和祈坤也在邊說邊吃。
倆人在創業初期,吃飯上便有些對付,不如這三人的夥食好,在路邊的小店裏一人一碗燴麵。
從民城迴來,他倆將借的禮炮還迴去,到雜誌社送了照相機,便出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