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生產線正式投產,石敬期才知道困難遠比自己想象的大一萬倍。
首先整個生產線運轉起來,隻產生的電費就不計其數,若是能夠產出冰箱還好,卻往往空轉一天,一台冰箱也造不出來。
歸根結底,還是技術上不合格,從全廠選出來的這三十個人,雖然都是又年輕、能力又強的,但是學起那些陌生的機器來,卻怎麽也學不會,特別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標著英文的操作台、按鈕,看的人一個頭兩個大。
石敬期剛教會這個使用發泡機,那邊的又不會操作加液機了,往往是忙碌一天,腿跑腫了,嗓子喊啞了,卻沒幾個人學會的。
劉國棟看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提議讓石敬期給眾人分工,負責將大塊鐵皮裁成冰箱殼那麽大麵積的,隻需要會使用裁板機就可以,負責將冰箱殼折成長盒子的,隻需要會使用折彎機就可以……
兩人先是了解了三十個人現在都學會了什麽機器,然後用了一天的時間給所有人員分了工,這才勉強組裝出了第一台冰箱。
不過冷蝶冰箱想要趕在九月十八日中秋節之前上市,以現在的速度完全不可能。
石敬期每日隻覺得自己如一隻時刻在遭受無形的鞭子抽打的陀螺,不停的轉啊,轉啊,恨不得走路都是用跑的。
索性雖做得慢,每日裏也能有個一兩台的產出。
待生產夠十台冰箱以後,石敬期給馬良掛了個電話,主要是想請教怎麽能增加工作效率,針對這個問題,馬良隻給了四個字的建議——熟能生巧。
不過馬良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你們的冰箱是要上市場賣的,總要考慮售後問題,人家把冰箱買迴去,是要使用的,不是當個櫃子用的,所以冰箱的性能你們總要測試一下。”
“測試?怎麽測試?”石敬期有的隻是迷茫,他就像是在黑夜裏摸著石頭過河,別說是引路人了,連個照明燈都沒有。
“測試需要專業的實驗設備,不過你們也可以用最笨的法子,全部插上電自己先用。用了沒有問題了,再封箱售賣。”馬良給了一個石敬期可以辦得到的方案。
試用這件事簡單,馬良去找了李光明,李光明做主又將製冷倉庫旁邊,原本是鍘草機車間,後來多數時候都空閑著的三間屋子收拾了出來。
全部重新平整了地麵,鋪了青磚,讓廠裏的電工在四麵的牆上每隔一米五就安裝一個插座,做為製冷車間的產品庫。
石敬期讓人把最初生產的那五台,和後來生產的那十台冰箱全部搬去了產品庫,一律插上電開始試用。
這些冰箱都要在這裏經過一個星期的試用實驗才能封箱。
一個星期是石敬期翻了好幾本關於製冷設備的外國書才得出的結論,這些書是馬良迴bj之後,給他寄到民城的書,雖然都是英文的,但是石敬期晚上翻著《英漢詞典》,遇到看不懂的詞就翻一下,倒是把書都讀了下來,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石敬期對經自己手造出來的冰箱有很清醒的認識,依他們廠現在的水平,別的不敢想,隻要求一樣,造出來的冰箱能製冷。
一個星期,足夠看出一台冰箱能不能製冷。
樣品庫裏試冰箱,倒是把食堂的老夏高興壞了,每日裏都往那些冰箱裏放上一盆一盆一碗一碗的冰糖水。
不過老夏也不是個傻的,怕留下使用的痕跡,迴頭影響銷售,仔細的用幹淨的布把上下都包好了,才敢往冰箱裏放。
於是在一九八六年夏天的尾巴裏,民城機械廠或者叫民城冷蝶冰箱廠的職工,實現了一把冰棍自由。
經過測試,果然是有冰箱不製冷的,都在後邊工人自行組裝的機器裏,十台裏麵往往有兩三台是這樣的。
石敬期又陷入了無休無止的拆裝、檢查、返修的工作中。
劉國棟眼瞅著石敬期急得嘴角都長了泡,心中殘存的那一點不甘也煙消雲散了,隻恨自己沒有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熟練工,可以幫這個年輕人分擔一些。
因存了這樣的想法,劉國棟便開始在晚飯後往製冷車間跑,他不做別的,就是記那些大大小小的按鈕,一遍一遍的走流水線。
其實單論操作機器,每一台他大概都能摸索著操作成,但是真的流水線轉起來,就開始手忙腳亂。
作為一個老工人,劉國棟心裏清楚,這都是因為不熟練。
於是製冷車間裏的正、副主任,一個在車間裏不停打轉,一個在產品間和車間來迴奔波,往往要忙到後半夜。
石敬期經常忙的一天也顧不得見上林玉茹一麵,有時候到晚上,或是林玉茹或是劉琴琴,或是倆人一起,會給石敬期和劉國棟送一點吃食,在那邊陪他們一會兒。
在忙碌的時候,日子總過的很快,轉眼間進入了九月。
廠辦公室早就把秋季工裝發了下來,石敬期也領到了他人生中第一筆工資——八十二元。
對於當時的石敬期來說,八十二元可以買好多東西,但是他卻根本沒有時間花,也沒有時間往家裏去一趟,因為他們製冷車間裏又要迎來一次大檢查了。
對於市裏、區裏來說,農機廠那麽短的時間就分割出一個冰箱廠,還產出了合格的冰箱,他們自是要看看的。
對於廠裏來說,卻像是要接受一次檢閱,就像上一次張仁禮來的那次一樣。
隻不過,這一次的規模更大,不但分管的副市長張仁禮要來,就連代理市長肖雲霆也要來。
肖雲霆是今年三月份直接從中央委派下來的幹部,雖然頭上頂著個“代”字,大家都知道這“代”字早晚都得去掉,也知道他在民城待不了多長時間。
不過誰也沒有因此就輕視了他,畢竟不管在能力還是魄力上,肖雲霆都配得上民城市長這個位置,更何況,大家都深諳“朝中有人好辦事”的道理。
首先整個生產線運轉起來,隻產生的電費就不計其數,若是能夠產出冰箱還好,卻往往空轉一天,一台冰箱也造不出來。
歸根結底,還是技術上不合格,從全廠選出來的這三十個人,雖然都是又年輕、能力又強的,但是學起那些陌生的機器來,卻怎麽也學不會,特別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標著英文的操作台、按鈕,看的人一個頭兩個大。
石敬期剛教會這個使用發泡機,那邊的又不會操作加液機了,往往是忙碌一天,腿跑腫了,嗓子喊啞了,卻沒幾個人學會的。
劉國棟看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提議讓石敬期給眾人分工,負責將大塊鐵皮裁成冰箱殼那麽大麵積的,隻需要會使用裁板機就可以,負責將冰箱殼折成長盒子的,隻需要會使用折彎機就可以……
兩人先是了解了三十個人現在都學會了什麽機器,然後用了一天的時間給所有人員分了工,這才勉強組裝出了第一台冰箱。
不過冷蝶冰箱想要趕在九月十八日中秋節之前上市,以現在的速度完全不可能。
石敬期每日隻覺得自己如一隻時刻在遭受無形的鞭子抽打的陀螺,不停的轉啊,轉啊,恨不得走路都是用跑的。
索性雖做得慢,每日裏也能有個一兩台的產出。
待生產夠十台冰箱以後,石敬期給馬良掛了個電話,主要是想請教怎麽能增加工作效率,針對這個問題,馬良隻給了四個字的建議——熟能生巧。
不過馬良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你們的冰箱是要上市場賣的,總要考慮售後問題,人家把冰箱買迴去,是要使用的,不是當個櫃子用的,所以冰箱的性能你們總要測試一下。”
“測試?怎麽測試?”石敬期有的隻是迷茫,他就像是在黑夜裏摸著石頭過河,別說是引路人了,連個照明燈都沒有。
“測試需要專業的實驗設備,不過你們也可以用最笨的法子,全部插上電自己先用。用了沒有問題了,再封箱售賣。”馬良給了一個石敬期可以辦得到的方案。
試用這件事簡單,馬良去找了李光明,李光明做主又將製冷倉庫旁邊,原本是鍘草機車間,後來多數時候都空閑著的三間屋子收拾了出來。
全部重新平整了地麵,鋪了青磚,讓廠裏的電工在四麵的牆上每隔一米五就安裝一個插座,做為製冷車間的產品庫。
石敬期讓人把最初生產的那五台,和後來生產的那十台冰箱全部搬去了產品庫,一律插上電開始試用。
這些冰箱都要在這裏經過一個星期的試用實驗才能封箱。
一個星期是石敬期翻了好幾本關於製冷設備的外國書才得出的結論,這些書是馬良迴bj之後,給他寄到民城的書,雖然都是英文的,但是石敬期晚上翻著《英漢詞典》,遇到看不懂的詞就翻一下,倒是把書都讀了下來,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石敬期對經自己手造出來的冰箱有很清醒的認識,依他們廠現在的水平,別的不敢想,隻要求一樣,造出來的冰箱能製冷。
一個星期,足夠看出一台冰箱能不能製冷。
樣品庫裏試冰箱,倒是把食堂的老夏高興壞了,每日裏都往那些冰箱裏放上一盆一盆一碗一碗的冰糖水。
不過老夏也不是個傻的,怕留下使用的痕跡,迴頭影響銷售,仔細的用幹淨的布把上下都包好了,才敢往冰箱裏放。
於是在一九八六年夏天的尾巴裏,民城機械廠或者叫民城冷蝶冰箱廠的職工,實現了一把冰棍自由。
經過測試,果然是有冰箱不製冷的,都在後邊工人自行組裝的機器裏,十台裏麵往往有兩三台是這樣的。
石敬期又陷入了無休無止的拆裝、檢查、返修的工作中。
劉國棟眼瞅著石敬期急得嘴角都長了泡,心中殘存的那一點不甘也煙消雲散了,隻恨自己沒有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熟練工,可以幫這個年輕人分擔一些。
因存了這樣的想法,劉國棟便開始在晚飯後往製冷車間跑,他不做別的,就是記那些大大小小的按鈕,一遍一遍的走流水線。
其實單論操作機器,每一台他大概都能摸索著操作成,但是真的流水線轉起來,就開始手忙腳亂。
作為一個老工人,劉國棟心裏清楚,這都是因為不熟練。
於是製冷車間裏的正、副主任,一個在車間裏不停打轉,一個在產品間和車間來迴奔波,往往要忙到後半夜。
石敬期經常忙的一天也顧不得見上林玉茹一麵,有時候到晚上,或是林玉茹或是劉琴琴,或是倆人一起,會給石敬期和劉國棟送一點吃食,在那邊陪他們一會兒。
在忙碌的時候,日子總過的很快,轉眼間進入了九月。
廠辦公室早就把秋季工裝發了下來,石敬期也領到了他人生中第一筆工資——八十二元。
對於當時的石敬期來說,八十二元可以買好多東西,但是他卻根本沒有時間花,也沒有時間往家裏去一趟,因為他們製冷車間裏又要迎來一次大檢查了。
對於市裏、區裏來說,農機廠那麽短的時間就分割出一個冰箱廠,還產出了合格的冰箱,他們自是要看看的。
對於廠裏來說,卻像是要接受一次檢閱,就像上一次張仁禮來的那次一樣。
隻不過,這一次的規模更大,不但分管的副市長張仁禮要來,就連代理市長肖雲霆也要來。
肖雲霆是今年三月份直接從中央委派下來的幹部,雖然頭上頂著個“代”字,大家都知道這“代”字早晚都得去掉,也知道他在民城待不了多長時間。
不過誰也沒有因此就輕視了他,畢竟不管在能力還是魄力上,肖雲霆都配得上民城市長這個位置,更何況,大家都深諳“朝中有人好辦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