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豆豆獨家連載作品,以下章節設置了防盜,閱讀中遇到亂碼漏字等,請聯係豆豆客服。】
早點去吧,越早越好,等他走了,她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過了上元節,天氣就開始不好起來,一場接一場的下雪,常常是這場雪的殘雪不曾化淨,上麵又開始覆蓋層新雪。
關於燈會的那場火,聽說五城兵馬司一個副指揮因救火有力得到了嘉獎,其餘再沒有消息傳來。
也沒人提起被燒毀了店鋪或者房屋的百姓如何生活。
而夕照山腳的臘梅卻開得愈加燦爛,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馥鬱的濃香,因沾染上雪意,尤為清冽。
楊妡與齊楚冒著嚴寒去折過兩枝臘梅,手指頭差點被凍掉,兩腮酡紅地就迴來了。
這樣惡劣的天氣,楊峼正好在屋裏養傷,等到正月過去,二月二的春雷響起,他基本上就算康複了。
養好之後,楊峼頭一件事就是去給魏氏請安。
魏氏慈愛地看著他,越看心裏越歡喜,嘴上卻嗔怪著,「大冷的天,路上又濕滑,跑過來幹什麽?」
楊峼揖道:「大半個月沒見到祖母了,祖母這一向可好,夜裏睡得安生不安生?趁養傷的工夫,我又替祖母抄了五十遍《金剛經》,等天兒暖和了,替祖母散出去。」
「你這孩子,不安心讀書,費那個工夫抄經幹什麽?」魏氏拉長著臉,佯怒道。
楊峼清雅一笑,「一是給祖母祈福,二來也是練字,夫子也說過,聖上寫得一手好字,若能在習字上下功夫,到時候聖上查閱試卷會占便宜。」
魏氏這才釋然,歎道:「總算趕在春闈前好了,否則的話,我便讓你父親把你背到考場去,誰讓他對你不經心?」
楊峼趁機道:「是我自己膽大妄為,跟父親母親不相幹,尤其是母親,她對我一向和善而且寬厚,並不曾薄待我。倒是我跟小娥時不時連累到她,細細想來,很有些愧疚。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父親常說咱們楊家能一代比一代興旺就是因為家事和睦,不起嫌隙之故。」
魏氏聽出他的話音,臉色逐漸冷淡下來,沉聲道:「阿峼是說祖母不對,不該指責張氏?」
楊峼連忙賠笑,「祖母見多識廣,能教導我們是我們的福氣,不過就事論事,燈會這次,母親並無過錯。」
「是你父親跟你說什麽了?」魏氏冷哼一聲,「就知道他耳朵根子軟,吹吹枕邊風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怎麽能跟張氏不相幹。好端端一家人出去,三丫頭不舒服早早迴來了,你活蹦亂跳一大男人被攙著迴來,就她一家三口不疼不癢的。要是她盡心,就應該多派幾個人服侍你,否則怎麽能從木架子上摔下來?」
楊峼幾乎無言以對,他終於理解上次楊妡為何對自己態度不好了。換成自己的娘親無緣無故被斥責一頓,他心裏肯定也會在意。
看魏氏這態度,仿佛他越解釋。魏氏越生氣,越以為是張氏從中作梗。
以後祖父祖母過世,大房院跟二房院遲早要分家,那麽他肯定要與張氏一個屋簷下過。
張氏現在為人和善,可天長日久積怨隻會越來越深,萬一以後他成家娶妻,張氏將怒氣同樣發作在兒媳婦身上,鬧得家宅不寧,日子真就沒法過了。
還有楊娥,以後總得要迴娘家小憩,現在看張氏百般不順眼,以後還怎麽歸寧?難不成就一輩子再不迴娘家?
矛盾的唯一根源就是張氏不該嫁給父親,可父親總是要續娶,不是張氏也會有別人。換個人未必有張氏這般好說話。
楊峼是真不明白魏氏與楊娥到底是怎麽想的,天天為難張氏,難道她們的日子就能過得好一些?
好在魏氏看在楊峼快要科考的份上,沒再繼續借題發揮,而是細細地問過他書背得如何,有幾分把握,又勸他不用太在意,反正年歲也不大,有些人考到八十連童生試都沒過。而楊峼已經有了舉人的身份,讓楊遠橋稍微活動一下,也能謀個不錯的官職。
考進士不過是錦上添花,能考中最好,考不中也不為過。
楊峼耐心聽著,又替魏氏念了兩卷經書盡到了孝心,才告辭離開,轉而又去了二房院。
不巧楊遠橋不在,隻張氏在。
張氏便笑道:「總算是好了,沒有誤了春闈。剩下沒幾天,就不要天天讀到半夜三更的,好生養養精神和氣力,有什麽想吃的盡管吩咐廚房做,你伯母那兒有根五十年的參,我前兩天跟她討了,你打發丫鬟或者小廝去取,細細切成片,考試的時候如果熬不住就含上一片。」
考慮得很周到,可處處又透著小心,不管是吃食還是參片都避而遠之絕不沾手。
楊峼既是感動又覺心酸,恭敬地道:「我都記下了,謝母親費心。」
張氏卻覺得維持這樣的距離就很好,不管是對楊峼或者楊嬌,隻要魏氏或者楊遠橋吩咐,該盡的責任她願意盡,可絕不上趕著去主動摻和。
人心隔著肚皮,她不想給自己惹事。
她願意費心費力的隻是楊妡,還有那個讓人心疼憐愛的齊楚。
思及齊楚,張氏一下子想起二月十一,三舅公滿六十歲。
六十是大壽,應該好生慶賀才是。
張氏緊趕著準備賀禮,到了十一正日子那天,帶著楊妡與齊楚去了三舅公家。
不等走近,張氏就看見醫館門口圍了一圈人,正中好似有個婦人在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叫嚷著什麽。
聽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齊楚憂心忡忡地看著車外,「別是有人又來鬧事,有時候患者病情太重,祖父沒法診治,那些人就會穿著孝衣在門口哭喪。平常倒也罷了,偏生今天是祖父生辰,多鬧心啊。」
張氏歎道:「開醫館就這樣,以前你二姨母家中也有這樣的情況,有些病就是華佗再世也治不好。」
因醫館門口圍著人,馬車便在稍遠處停下,齊楚不等紅蓮攙扶,先跳下車,擠到人堆裏看。
這一瞧,悔得差點連腸子都青了,忙不迭地往後退。
早點去吧,越早越好,等他走了,她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過了上元節,天氣就開始不好起來,一場接一場的下雪,常常是這場雪的殘雪不曾化淨,上麵又開始覆蓋層新雪。
關於燈會的那場火,聽說五城兵馬司一個副指揮因救火有力得到了嘉獎,其餘再沒有消息傳來。
也沒人提起被燒毀了店鋪或者房屋的百姓如何生活。
而夕照山腳的臘梅卻開得愈加燦爛,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馥鬱的濃香,因沾染上雪意,尤為清冽。
楊妡與齊楚冒著嚴寒去折過兩枝臘梅,手指頭差點被凍掉,兩腮酡紅地就迴來了。
這樣惡劣的天氣,楊峼正好在屋裏養傷,等到正月過去,二月二的春雷響起,他基本上就算康複了。
養好之後,楊峼頭一件事就是去給魏氏請安。
魏氏慈愛地看著他,越看心裏越歡喜,嘴上卻嗔怪著,「大冷的天,路上又濕滑,跑過來幹什麽?」
楊峼揖道:「大半個月沒見到祖母了,祖母這一向可好,夜裏睡得安生不安生?趁養傷的工夫,我又替祖母抄了五十遍《金剛經》,等天兒暖和了,替祖母散出去。」
「你這孩子,不安心讀書,費那個工夫抄經幹什麽?」魏氏拉長著臉,佯怒道。
楊峼清雅一笑,「一是給祖母祈福,二來也是練字,夫子也說過,聖上寫得一手好字,若能在習字上下功夫,到時候聖上查閱試卷會占便宜。」
魏氏這才釋然,歎道:「總算趕在春闈前好了,否則的話,我便讓你父親把你背到考場去,誰讓他對你不經心?」
楊峼趁機道:「是我自己膽大妄為,跟父親母親不相幹,尤其是母親,她對我一向和善而且寬厚,並不曾薄待我。倒是我跟小娥時不時連累到她,細細想來,很有些愧疚。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父親常說咱們楊家能一代比一代興旺就是因為家事和睦,不起嫌隙之故。」
魏氏聽出他的話音,臉色逐漸冷淡下來,沉聲道:「阿峼是說祖母不對,不該指責張氏?」
楊峼連忙賠笑,「祖母見多識廣,能教導我們是我們的福氣,不過就事論事,燈會這次,母親並無過錯。」
「是你父親跟你說什麽了?」魏氏冷哼一聲,「就知道他耳朵根子軟,吹吹枕邊風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怎麽能跟張氏不相幹。好端端一家人出去,三丫頭不舒服早早迴來了,你活蹦亂跳一大男人被攙著迴來,就她一家三口不疼不癢的。要是她盡心,就應該多派幾個人服侍你,否則怎麽能從木架子上摔下來?」
楊峼幾乎無言以對,他終於理解上次楊妡為何對自己態度不好了。換成自己的娘親無緣無故被斥責一頓,他心裏肯定也會在意。
看魏氏這態度,仿佛他越解釋。魏氏越生氣,越以為是張氏從中作梗。
以後祖父祖母過世,大房院跟二房院遲早要分家,那麽他肯定要與張氏一個屋簷下過。
張氏現在為人和善,可天長日久積怨隻會越來越深,萬一以後他成家娶妻,張氏將怒氣同樣發作在兒媳婦身上,鬧得家宅不寧,日子真就沒法過了。
還有楊娥,以後總得要迴娘家小憩,現在看張氏百般不順眼,以後還怎麽歸寧?難不成就一輩子再不迴娘家?
矛盾的唯一根源就是張氏不該嫁給父親,可父親總是要續娶,不是張氏也會有別人。換個人未必有張氏這般好說話。
楊峼是真不明白魏氏與楊娥到底是怎麽想的,天天為難張氏,難道她們的日子就能過得好一些?
好在魏氏看在楊峼快要科考的份上,沒再繼續借題發揮,而是細細地問過他書背得如何,有幾分把握,又勸他不用太在意,反正年歲也不大,有些人考到八十連童生試都沒過。而楊峼已經有了舉人的身份,讓楊遠橋稍微活動一下,也能謀個不錯的官職。
考進士不過是錦上添花,能考中最好,考不中也不為過。
楊峼耐心聽著,又替魏氏念了兩卷經書盡到了孝心,才告辭離開,轉而又去了二房院。
不巧楊遠橋不在,隻張氏在。
張氏便笑道:「總算是好了,沒有誤了春闈。剩下沒幾天,就不要天天讀到半夜三更的,好生養養精神和氣力,有什麽想吃的盡管吩咐廚房做,你伯母那兒有根五十年的參,我前兩天跟她討了,你打發丫鬟或者小廝去取,細細切成片,考試的時候如果熬不住就含上一片。」
考慮得很周到,可處處又透著小心,不管是吃食還是參片都避而遠之絕不沾手。
楊峼既是感動又覺心酸,恭敬地道:「我都記下了,謝母親費心。」
張氏卻覺得維持這樣的距離就很好,不管是對楊峼或者楊嬌,隻要魏氏或者楊遠橋吩咐,該盡的責任她願意盡,可絕不上趕著去主動摻和。
人心隔著肚皮,她不想給自己惹事。
她願意費心費力的隻是楊妡,還有那個讓人心疼憐愛的齊楚。
思及齊楚,張氏一下子想起二月十一,三舅公滿六十歲。
六十是大壽,應該好生慶賀才是。
張氏緊趕著準備賀禮,到了十一正日子那天,帶著楊妡與齊楚去了三舅公家。
不等走近,張氏就看見醫館門口圍了一圈人,正中好似有個婦人在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叫嚷著什麽。
聽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齊楚憂心忡忡地看著車外,「別是有人又來鬧事,有時候患者病情太重,祖父沒法診治,那些人就會穿著孝衣在門口哭喪。平常倒也罷了,偏生今天是祖父生辰,多鬧心啊。」
張氏歎道:「開醫館就這樣,以前你二姨母家中也有這樣的情況,有些病就是華佗再世也治不好。」
因醫館門口圍著人,馬車便在稍遠處停下,齊楚不等紅蓮攙扶,先跳下車,擠到人堆裏看。
這一瞧,悔得差點連腸子都青了,忙不迭地往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