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側頭一看,楊歸舟不知何時站在了門口,神色肅穆表情陰冷,加上身上大紅色官服未換,更顯威嚴。
魏氏心頭顫了顫,可他們成親四十年就沒紅過臉,多年的夫妻情分且有兩個兒子撐腰,魏氏也沒當迴事,淡淡地說:「都一個多月了,你那天帶迴來的婦人還是半點禮節不懂,見著主子不說行禮,連個招唿都不打……又生得狐媚,看著不像良家婦人,不如趁早發賣出去,免得留在府裏礙眼。」
楊歸舟進屋在太師椅上坐下,「哼」一聲,「無知婦人,馨月是良籍,哪裏輪得著你發賣了?還往私娼寮子裏賣,你這心腸也實在惡毒。」
馨月早就說了,她自幼被賣到青樓不得不應酬客人,但她卻出汙泥而不染,始終堅信人間自有真情,會有良人與她共度此生。熬了十幾年,終於攢夠了贖身銀子開始新生。
這麽潔身自好一姑娘,好容易逃出泥潭,魏氏怎麽就忍心將她往火坑裏推?
幸好他今天迴來得早,也幸好小廝在門口等著,一見他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
他先迴了雅正樓,推門正見馨月坐在窗前,正呆呆地看著外麵。窗外豔陽高照,而她隻穿著素淡的天水碧褙子,顯得孤單又冷清,與外頭形成了極強烈的對比。
楊歸舟心疼不已,加重了步子。
馨月茫然地轉迴頭,愣了片刻才醒悟過來,急匆匆地起身去沏茶,又要找衣裳伺候他換。
她的眼中分明還帶著淚,她的腮邊分明還有傷痕,可她什麽也不說,眼裏心裏就隻有個他。
楊歸舟心軟如水,喚住她,憐惜地道:「你受委屈了。」
馨月臉上浮起可憐兮兮的笑容,頭一個勁兒搖,「沒有,沒受委屈。夫人很可親,教我禮數,夫人身邊幾個姑娘也和氣……可我,我實在是太笨了,不會說話。可能惹了夫人生氣,我這就去給夫人磕頭賠禮。我怕夫人趕我走……我不是怕過苦日子,缺衣少食的日子我能熬,可我舍不得伯爺。您夜裏讀書讀得晚,誰跟您添衣沏茶?」
多麽重情知意又忍耐大度的姑娘!
楊歸舟感動得差點落淚,魏家世代行伍,閨女們也都是爽直性子,從年輕時候他就沒從魏氏嘴裏聽過這樣貼心貼肺的話,現在都是老夫老妻了,更不可能如此深情。沒想到自己眼看都要花甲之年了,竟會聽到這番話。
楊歸舟緊緊攬住她的頭,柔聲寬慰,「你放心,我不會趕你走,也不會讓你沒名沒份地跟著我。」
說罷,他轉頭往鬆鶴院走,剛走到門口就聽到魏氏的那番話。
都已經是他的人了,她這個妒婦竟然還敢往那種地方賣?
楊歸舟氣得胡子直翹,可礙於多年的素養,該尊重魏氏的時候還是要尊重,深吸口氣,按壓下心中不滿,淡淡地說:「馨月已委身於我,挑個好日子讓她過來敬茶,再就是旁邊跨院閑了好多年,趁著年前空閑找人收拾出來,該添置的就添置,她年紀尚小,又無父無母的不容易,別委屈了她。」
魏氏一口老血險些沒吐出來。
又不是黃花大閨女,睡就睡了吧,當個暖床丫頭使喚著也就罷了。沒想到竟然還要上名分了,還得好生收拾了屋子別委屈著,什麽玩意兒值當這樣對待?
一肚子話忍了又忍,出口時已經緩和了許多,「伯爺要喜歡留在身邊就是,這麽鄭重其事地操辦起來不太好,孩子們都大了,峻哥兒馬上就要成親……說出去不好聽。」
前腳祖父納妾,後腳孫子娶妻,差不了幾個月,讓別人怎麽想。
「嗯,是不好聽,」楊歸舟點點頭,捋捋胡子,「清江侯比我大一歲,八月頭上剛得了個胖小子,行八;蘇閣老比我小兩歲,這個月剛抬了第五房姨娘進府;工部那個高尚書,今年六十四了吧,續弦娶了個十八歲的大姑娘……我今年五十八,總共才兩個兒子,身邊連個端茶倒水的人都沒有……幸好家裏沒女兒,不過孫女兒接連著都大了,說出去實在不好聽。」
魏氏氣道:「伯爺這話什麽意思?又礙著孫女什麽事兒?」
楊歸舟輕蔑地瞥她一眼,「徐大家教養出來的也不過如此,還整天德容言功掛在嘴邊,我怕孫女兒不好說親。」
魏氏臉色白了紅,紅了又白,她平生最引以自豪的就是母親出自大儒徐家,沒想到卻被楊歸舟如此輕視,憋了許久的氣終於發作出來,揚聲怒道:「就為個來了沒幾天的狐媚女子,伯爺竟如此羞辱我?這還沒給名分呢,真要給了名分豈不要爬到我頭上來,伯爺是想寵妾滅妻麽?」
楊歸舟反而散了火氣,氣定神閑地開口:「善妒、口舌,七出中犯了兩條,正好休了你續娶馨月,哪來的寵妾滅妻?」
魏氏腦子頓時一片空白……
轉天,楊府就傳出魏氏生病的消息,好像還病得不輕。太醫院的太醫輪著番兒往鬆鶴院跑,魏氏仍舊沒有起色。
早上的晨讀自然中斷了,楊妡就能偷懶多睡半個時辰。
張氏卻沒這麽好運,作為兒媳婦,她與錢氏理當在跟前侍疾。
錢氏還好,魏氏並不苛責她,而且錢氏主持府裏中饋,天天忙得腳不點地,真正侍候的時候不多。張氏則不行,魏氏一股氣盡數發在她身上,想法設法地折騰她,端茶嫌茶水太燙,捶腿嫌手勁兒太重,讀經又嫌聲音太小。
張氏被搓磨得苦不堪言,每每迴到二房院,一頭紮在炕上就起不了身。
楊妡看在眼裏,心疼得不行,拿出以前給客人推背捶腿的本事幫張氏鬆緩,楊遠橋倒也知趣,下衙迴府就往鬆鶴院伺候,把張氏給替換下來。
魏氏一病十幾天,連生日都耽擱了。
楊妡費盡心思準備的賀禮也沒送出去,正好省得破費。隻是看著張氏日漸憔悴的模樣,總覺得心裏難受。
思來想去,終想出個穩妥法子,屁顛屁顛地去告訴張氏。
張氏實在是累慘了,也不管孝順不孝順,忙不迭地就答應了。
鬆鶴院大小丫鬟十幾人,單是能進屋伺候的就六個,其實原本用不著張氏那般勞累,但魏氏就喜歡折騰她,每每留張氏伺候時,就把別人都打發走。
歇過一夜後,張氏精神抖擻地去了鬆鶴院。
跟往常一樣,魏氏吩咐羅嬤嬤在外頭守著煎藥,指使珍珠往廚房看著做菜,使喚瑪瑙去庫房找東西,總之就留了張氏一人在屋裏。
先是讓張氏讀經,張氏沒讀,看著魏氏輕聲道:「老夫人,我給您講個故事吧,您聽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以前有個當婆婆的,最愛搓磨兒媳婦,您猜怎麽著,兒媳婦不堪折磨走了,那婆婆癱在床上沒人伺候,生生餓死了。」
魏氏冷「哼」聲,那是窮人家的婆婆。她身邊這麽多下人,沒了張氏一樣缺不了人伺候。想一想,吩咐張氏倒茶。
魏氏心頭顫了顫,可他們成親四十年就沒紅過臉,多年的夫妻情分且有兩個兒子撐腰,魏氏也沒當迴事,淡淡地說:「都一個多月了,你那天帶迴來的婦人還是半點禮節不懂,見著主子不說行禮,連個招唿都不打……又生得狐媚,看著不像良家婦人,不如趁早發賣出去,免得留在府裏礙眼。」
楊歸舟進屋在太師椅上坐下,「哼」一聲,「無知婦人,馨月是良籍,哪裏輪得著你發賣了?還往私娼寮子裏賣,你這心腸也實在惡毒。」
馨月早就說了,她自幼被賣到青樓不得不應酬客人,但她卻出汙泥而不染,始終堅信人間自有真情,會有良人與她共度此生。熬了十幾年,終於攢夠了贖身銀子開始新生。
這麽潔身自好一姑娘,好容易逃出泥潭,魏氏怎麽就忍心將她往火坑裏推?
幸好他今天迴來得早,也幸好小廝在門口等著,一見他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
他先迴了雅正樓,推門正見馨月坐在窗前,正呆呆地看著外麵。窗外豔陽高照,而她隻穿著素淡的天水碧褙子,顯得孤單又冷清,與外頭形成了極強烈的對比。
楊歸舟心疼不已,加重了步子。
馨月茫然地轉迴頭,愣了片刻才醒悟過來,急匆匆地起身去沏茶,又要找衣裳伺候他換。
她的眼中分明還帶著淚,她的腮邊分明還有傷痕,可她什麽也不說,眼裏心裏就隻有個他。
楊歸舟心軟如水,喚住她,憐惜地道:「你受委屈了。」
馨月臉上浮起可憐兮兮的笑容,頭一個勁兒搖,「沒有,沒受委屈。夫人很可親,教我禮數,夫人身邊幾個姑娘也和氣……可我,我實在是太笨了,不會說話。可能惹了夫人生氣,我這就去給夫人磕頭賠禮。我怕夫人趕我走……我不是怕過苦日子,缺衣少食的日子我能熬,可我舍不得伯爺。您夜裏讀書讀得晚,誰跟您添衣沏茶?」
多麽重情知意又忍耐大度的姑娘!
楊歸舟感動得差點落淚,魏家世代行伍,閨女們也都是爽直性子,從年輕時候他就沒從魏氏嘴裏聽過這樣貼心貼肺的話,現在都是老夫老妻了,更不可能如此深情。沒想到自己眼看都要花甲之年了,竟會聽到這番話。
楊歸舟緊緊攬住她的頭,柔聲寬慰,「你放心,我不會趕你走,也不會讓你沒名沒份地跟著我。」
說罷,他轉頭往鬆鶴院走,剛走到門口就聽到魏氏的那番話。
都已經是他的人了,她這個妒婦竟然還敢往那種地方賣?
楊歸舟氣得胡子直翹,可礙於多年的素養,該尊重魏氏的時候還是要尊重,深吸口氣,按壓下心中不滿,淡淡地說:「馨月已委身於我,挑個好日子讓她過來敬茶,再就是旁邊跨院閑了好多年,趁著年前空閑找人收拾出來,該添置的就添置,她年紀尚小,又無父無母的不容易,別委屈了她。」
魏氏一口老血險些沒吐出來。
又不是黃花大閨女,睡就睡了吧,當個暖床丫頭使喚著也就罷了。沒想到竟然還要上名分了,還得好生收拾了屋子別委屈著,什麽玩意兒值當這樣對待?
一肚子話忍了又忍,出口時已經緩和了許多,「伯爺要喜歡留在身邊就是,這麽鄭重其事地操辦起來不太好,孩子們都大了,峻哥兒馬上就要成親……說出去不好聽。」
前腳祖父納妾,後腳孫子娶妻,差不了幾個月,讓別人怎麽想。
「嗯,是不好聽,」楊歸舟點點頭,捋捋胡子,「清江侯比我大一歲,八月頭上剛得了個胖小子,行八;蘇閣老比我小兩歲,這個月剛抬了第五房姨娘進府;工部那個高尚書,今年六十四了吧,續弦娶了個十八歲的大姑娘……我今年五十八,總共才兩個兒子,身邊連個端茶倒水的人都沒有……幸好家裏沒女兒,不過孫女兒接連著都大了,說出去實在不好聽。」
魏氏氣道:「伯爺這話什麽意思?又礙著孫女什麽事兒?」
楊歸舟輕蔑地瞥她一眼,「徐大家教養出來的也不過如此,還整天德容言功掛在嘴邊,我怕孫女兒不好說親。」
魏氏臉色白了紅,紅了又白,她平生最引以自豪的就是母親出自大儒徐家,沒想到卻被楊歸舟如此輕視,憋了許久的氣終於發作出來,揚聲怒道:「就為個來了沒幾天的狐媚女子,伯爺竟如此羞辱我?這還沒給名分呢,真要給了名分豈不要爬到我頭上來,伯爺是想寵妾滅妻麽?」
楊歸舟反而散了火氣,氣定神閑地開口:「善妒、口舌,七出中犯了兩條,正好休了你續娶馨月,哪來的寵妾滅妻?」
魏氏腦子頓時一片空白……
轉天,楊府就傳出魏氏生病的消息,好像還病得不輕。太醫院的太醫輪著番兒往鬆鶴院跑,魏氏仍舊沒有起色。
早上的晨讀自然中斷了,楊妡就能偷懶多睡半個時辰。
張氏卻沒這麽好運,作為兒媳婦,她與錢氏理當在跟前侍疾。
錢氏還好,魏氏並不苛責她,而且錢氏主持府裏中饋,天天忙得腳不點地,真正侍候的時候不多。張氏則不行,魏氏一股氣盡數發在她身上,想法設法地折騰她,端茶嫌茶水太燙,捶腿嫌手勁兒太重,讀經又嫌聲音太小。
張氏被搓磨得苦不堪言,每每迴到二房院,一頭紮在炕上就起不了身。
楊妡看在眼裏,心疼得不行,拿出以前給客人推背捶腿的本事幫張氏鬆緩,楊遠橋倒也知趣,下衙迴府就往鬆鶴院伺候,把張氏給替換下來。
魏氏一病十幾天,連生日都耽擱了。
楊妡費盡心思準備的賀禮也沒送出去,正好省得破費。隻是看著張氏日漸憔悴的模樣,總覺得心裏難受。
思來想去,終想出個穩妥法子,屁顛屁顛地去告訴張氏。
張氏實在是累慘了,也不管孝順不孝順,忙不迭地就答應了。
鬆鶴院大小丫鬟十幾人,單是能進屋伺候的就六個,其實原本用不著張氏那般勞累,但魏氏就喜歡折騰她,每每留張氏伺候時,就把別人都打發走。
歇過一夜後,張氏精神抖擻地去了鬆鶴院。
跟往常一樣,魏氏吩咐羅嬤嬤在外頭守著煎藥,指使珍珠往廚房看著做菜,使喚瑪瑙去庫房找東西,總之就留了張氏一人在屋裏。
先是讓張氏讀經,張氏沒讀,看著魏氏輕聲道:「老夫人,我給您講個故事吧,您聽說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以前有個當婆婆的,最愛搓磨兒媳婦,您猜怎麽著,兒媳婦不堪折磨走了,那婆婆癱在床上沒人伺候,生生餓死了。」
魏氏冷「哼」聲,那是窮人家的婆婆。她身邊這麽多下人,沒了張氏一樣缺不了人伺候。想一想,吩咐張氏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