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然這樣說,楊姵當然不好怪她,便側了頭去看魏氏。
魏氏看著比剛才更痛苦,連接喝了好幾盅溫茶都壓不去嗓子眼裏的灼熱。
幾位姑娘都沒經過事,什麽也幹不了,隻能焦急地等著府醫。
還是楊娥最先冷靜下來,低聲吩咐瑪瑙,「祖母想必是吃了不好的東西,熬綠豆湯怕來不及,去廚房裏要碗羊奶過來。」
瑪瑙提著裙子一路小跑著端了羊奶迴來。
楊娥端著喂給魏氏,「祖母,您先喝點,再吐出來興許就把肚子裏不好的東西帶出來了。」
魏氏覺得有道理,一口氣喝完,又摁著肚子將喝下去的茶與牛奶吐了出來。
折騰著吐過兩迴,府醫拎著藥箱氣喘籲籲地趕了過來。
因魏氏年事已高,姑娘們都還小,一時顧不得避諱,先給魏氏按了脈,又看過舌苔,診斷道:「應該是誤食了不當東西,看著沒有大礙,這幾天吃點清淡之物壓壓,再喝些綠豆湯即可。要是嗓子疼,我這裏有幾丸丸藥,老夫人含在口中,能有鎮痛之效。」
魏氏點點頭,謝了府醫。
連著兩頓,魏氏隻以白米粥為食,到傍晚時,已近乎痊愈,闔府眾人都鬆了口氣。誰知第二天,竟又複發,魏氏不得已又催吐,連著三天,都是早晨病重傍晚見好。
錢氏帶人將小廚房查了個底兒朝天,又挨個拷打審問,結果一無所獲。
廚房裏所用物品與食材的來龍去脈都記得一清二楚,四位廚娘都是多年的老人,近幾日並不見異狀,尤其這兩天,不管是熬湯還是煮粥,至少兩人在場,絕無單獨行動之時。
錢氏沒辦法,將其中脾性差的兩人打發出去,又發落了鬆鶴院兩個趕巧做錯事的小丫頭了事。
經過這番鬧騰,鬆鶴院是人仰馬翻,錢氏是焦頭爛額,楊娥因為侍疾累得憔悴了不少,府裏人都誇她孝順,並沒人懷疑到她頭上。
待到五六天過去,魏氏終於漸漸康複,開始能夠進些魚肉等食物,楊娥趁著沒人,悄悄把帕子裏包裹的葉子埋進窗台上養文竹的花盆裏。
葉子是滴水觀音,楊遠橋的書房裏就養著一盆。
那天她跟楊峼說完話,吩咐廚房做了道楊遠橋愛吃的綠豆沙送過去,趁他不注意揪了片葉子。
楊娥在《天寶本草》中讀過,滴水觀音可用來敷疔瘡與疥癬,但汁液也有毒,嚴重得甚至能斃命。
她本想給楊妡點教訓,可念頭一轉用在了魏氏身上。當然,她會很注意分寸,因為魏氏對她相當親厚,而且魏氏是她在府裏最大的靠山。
所以,每次她隻敢稍微蘸一下,然後趕緊讓魏氏催吐。
魏氏沒有性命之虞卻著實受了些苦楚。
這日魏璟前來探病,順便問起中元節的打算。
中元節前後三日,護國寺有高僧講經,口袋胡同還有廟會。因為那天去護國寺聽經的人多,客舍一屋難求,往年都是兩家合用一處屋舍歇晌,順便魏珺也好有個作伴的人。
今年因為魏氏連著病了好幾日,魏璟吃不準楊家是否去聽經。
說話時,錢氏與楊娥也在,錢氏就勸:「母親鬆散一下也好,順便跟舅母說說話。」
魏氏原本懶得動彈,斜眼瞥見旁邊垂首站著的楊娥,笑著應了,「去,都去,每年就這幾天熱鬧,沒準還能見到幾個老姊妹。」
魏璟喜道:「祖母也記掛著姑祖母,聽了肯定高興。護國寺那邊早預留了客舍,我再派人過去跟知客僧說聲,到時候咱兩府一起過去。」
魏氏樂嗬嗬地說:「行,外頭爺們兒的事你跟峻哥兒商量,女眷這邊你表嬸就操辦了。」
魏璟笑著應諾,又從懷裏掏出本冊子,恭敬地呈給魏氏,「前幾天自朋友處見到本經書,是獨孤業拓自香積寺石碑,我臨了兩冊,一本給了大表哥,這本送給五妹妹,興許她看了另有心得。」
獨孤業是前朝的書法大家,字跡大小不一,歪斜不整,素有亂石鋪街之說,偏偏又給人特殊的美感。當初因眾人不能欣賞其字跡之美,存世作品並不多,故而彌足珍貴。
楊娥聽見此言,身子一僵,雙手不自主地絞在了一起。
魏氏略略翻了翻,笑著收下了。
待魏璟與錢氏離開,楊娥取過經書細細地看,隻覺得心頭發酸雙目發澀,一個個歪斜的字就像刀子似的直往心尖上戳,一時無法控製,含酸帶醋地說:「平白無故地,表哥送五妹妹經書,被人知曉恐有閑話,祖母為何要應允?」
魏氏知其心意,笑道:「不過是本經書,裏麵既沒夾帶也沒私語,又是堂堂正正過了我的手,怎麽送不得?你呀……妡丫頭才幾歲,懂什麽?八月中是鄉試,考完後不管中不中,這事我都要跟你外祖母提一提。」
楊娥頓時臉緋似雲霞,低了頭,半晌才細細地道:「祖母與外祖母說話,幹我什麽事兒?」
魏氏「嗬嗬」地笑了。
楊娥趁機道:「這次去護國寺,祖母真得好生請高僧讀兩卷經去去晦氣,說起來家裏最近可是十分不順,五月裏五妹妹摔了,緊接著母親病了大半個月,前陣子我跟五妹妹有點爭執,再就五妹妹跟六妹妹鬧矛盾,然後祖母又病了這些天……往年何曾有這些醃臢事兒,雖說不該胡思亂想,我尋思著是不是請人來看看,沒準是那裏犯了忌諱或者有什麽相衝相克之處,也好躲避著些。」
魏氏聞言,默了片刻,歎道:「還真是流年不利……等見了你外祖母我跟她商量商量,她懂得多。」
楊娥笑一笑,「那我幫您想著,免得到時候忘了……」
楊妡收到冊子一眼沒看就遞給青藕。
青藕認真仔細,掌管著她的衣物首飾和各樣物事用品,便問道:「也放在書房?」
楊妡無所謂地說:「跟其它經書放一塊兒就行。」
「不著急,我看是什麽經文?」張氏叫住青藕,隨意翻了幾頁,唇角露出淺淺的笑意,「璟哥兒這筆字真沒得說,獨孤業的字最難學了,隻學字體沒有風骨很容易流於下品。」揮手遣走青藕,壓低聲音問:「你覺得璟哥兒是什麽意思,怎麽單單給你送了一本?」
楊妡沒應聲,魏璟確實不錯,可她心裏沒別過勁兒,總覺得魏璟是個比她小七八歲的孩子,壓根生不出愛慕之情。
張氏見她不答,自說自話,「我估摸著他十有八~九是動了心思,你相貌隨我,滿府的姑娘屬你生得最好。什麽時候我探探他的口風,如果真是這樣,咱們也不能把好事往外推,對不對?」
楊妡笑嗔道:「娘,我還不到十歲。」
「又不是現在就出嫁,即便這會兒訂了親,也得等及笄之後才能出閣,太早嫁人不好。」張氏眼下倒是完全接納了楊妡,有時候覺得還挺好,兩人能商量事兒,也不用忌諱她聽不懂。默一會又道,「璟哥兒說過要先舉業再成家,一時半會兒不見得會說親,等過上兩三年,你也差不多了……年紀大有年紀大的好處,會疼人。」
會疼人?
魏氏看著比剛才更痛苦,連接喝了好幾盅溫茶都壓不去嗓子眼裏的灼熱。
幾位姑娘都沒經過事,什麽也幹不了,隻能焦急地等著府醫。
還是楊娥最先冷靜下來,低聲吩咐瑪瑙,「祖母想必是吃了不好的東西,熬綠豆湯怕來不及,去廚房裏要碗羊奶過來。」
瑪瑙提著裙子一路小跑著端了羊奶迴來。
楊娥端著喂給魏氏,「祖母,您先喝點,再吐出來興許就把肚子裏不好的東西帶出來了。」
魏氏覺得有道理,一口氣喝完,又摁著肚子將喝下去的茶與牛奶吐了出來。
折騰著吐過兩迴,府醫拎著藥箱氣喘籲籲地趕了過來。
因魏氏年事已高,姑娘們都還小,一時顧不得避諱,先給魏氏按了脈,又看過舌苔,診斷道:「應該是誤食了不當東西,看著沒有大礙,這幾天吃點清淡之物壓壓,再喝些綠豆湯即可。要是嗓子疼,我這裏有幾丸丸藥,老夫人含在口中,能有鎮痛之效。」
魏氏點點頭,謝了府醫。
連著兩頓,魏氏隻以白米粥為食,到傍晚時,已近乎痊愈,闔府眾人都鬆了口氣。誰知第二天,竟又複發,魏氏不得已又催吐,連著三天,都是早晨病重傍晚見好。
錢氏帶人將小廚房查了個底兒朝天,又挨個拷打審問,結果一無所獲。
廚房裏所用物品與食材的來龍去脈都記得一清二楚,四位廚娘都是多年的老人,近幾日並不見異狀,尤其這兩天,不管是熬湯還是煮粥,至少兩人在場,絕無單獨行動之時。
錢氏沒辦法,將其中脾性差的兩人打發出去,又發落了鬆鶴院兩個趕巧做錯事的小丫頭了事。
經過這番鬧騰,鬆鶴院是人仰馬翻,錢氏是焦頭爛額,楊娥因為侍疾累得憔悴了不少,府裏人都誇她孝順,並沒人懷疑到她頭上。
待到五六天過去,魏氏終於漸漸康複,開始能夠進些魚肉等食物,楊娥趁著沒人,悄悄把帕子裏包裹的葉子埋進窗台上養文竹的花盆裏。
葉子是滴水觀音,楊遠橋的書房裏就養著一盆。
那天她跟楊峼說完話,吩咐廚房做了道楊遠橋愛吃的綠豆沙送過去,趁他不注意揪了片葉子。
楊娥在《天寶本草》中讀過,滴水觀音可用來敷疔瘡與疥癬,但汁液也有毒,嚴重得甚至能斃命。
她本想給楊妡點教訓,可念頭一轉用在了魏氏身上。當然,她會很注意分寸,因為魏氏對她相當親厚,而且魏氏是她在府裏最大的靠山。
所以,每次她隻敢稍微蘸一下,然後趕緊讓魏氏催吐。
魏氏沒有性命之虞卻著實受了些苦楚。
這日魏璟前來探病,順便問起中元節的打算。
中元節前後三日,護國寺有高僧講經,口袋胡同還有廟會。因為那天去護國寺聽經的人多,客舍一屋難求,往年都是兩家合用一處屋舍歇晌,順便魏珺也好有個作伴的人。
今年因為魏氏連著病了好幾日,魏璟吃不準楊家是否去聽經。
說話時,錢氏與楊娥也在,錢氏就勸:「母親鬆散一下也好,順便跟舅母說說話。」
魏氏原本懶得動彈,斜眼瞥見旁邊垂首站著的楊娥,笑著應了,「去,都去,每年就這幾天熱鬧,沒準還能見到幾個老姊妹。」
魏璟喜道:「祖母也記掛著姑祖母,聽了肯定高興。護國寺那邊早預留了客舍,我再派人過去跟知客僧說聲,到時候咱兩府一起過去。」
魏氏樂嗬嗬地說:「行,外頭爺們兒的事你跟峻哥兒商量,女眷這邊你表嬸就操辦了。」
魏璟笑著應諾,又從懷裏掏出本冊子,恭敬地呈給魏氏,「前幾天自朋友處見到本經書,是獨孤業拓自香積寺石碑,我臨了兩冊,一本給了大表哥,這本送給五妹妹,興許她看了另有心得。」
獨孤業是前朝的書法大家,字跡大小不一,歪斜不整,素有亂石鋪街之說,偏偏又給人特殊的美感。當初因眾人不能欣賞其字跡之美,存世作品並不多,故而彌足珍貴。
楊娥聽見此言,身子一僵,雙手不自主地絞在了一起。
魏氏略略翻了翻,笑著收下了。
待魏璟與錢氏離開,楊娥取過經書細細地看,隻覺得心頭發酸雙目發澀,一個個歪斜的字就像刀子似的直往心尖上戳,一時無法控製,含酸帶醋地說:「平白無故地,表哥送五妹妹經書,被人知曉恐有閑話,祖母為何要應允?」
魏氏知其心意,笑道:「不過是本經書,裏麵既沒夾帶也沒私語,又是堂堂正正過了我的手,怎麽送不得?你呀……妡丫頭才幾歲,懂什麽?八月中是鄉試,考完後不管中不中,這事我都要跟你外祖母提一提。」
楊娥頓時臉緋似雲霞,低了頭,半晌才細細地道:「祖母與外祖母說話,幹我什麽事兒?」
魏氏「嗬嗬」地笑了。
楊娥趁機道:「這次去護國寺,祖母真得好生請高僧讀兩卷經去去晦氣,說起來家裏最近可是十分不順,五月裏五妹妹摔了,緊接著母親病了大半個月,前陣子我跟五妹妹有點爭執,再就五妹妹跟六妹妹鬧矛盾,然後祖母又病了這些天……往年何曾有這些醃臢事兒,雖說不該胡思亂想,我尋思著是不是請人來看看,沒準是那裏犯了忌諱或者有什麽相衝相克之處,也好躲避著些。」
魏氏聞言,默了片刻,歎道:「還真是流年不利……等見了你外祖母我跟她商量商量,她懂得多。」
楊娥笑一笑,「那我幫您想著,免得到時候忘了……」
楊妡收到冊子一眼沒看就遞給青藕。
青藕認真仔細,掌管著她的衣物首飾和各樣物事用品,便問道:「也放在書房?」
楊妡無所謂地說:「跟其它經書放一塊兒就行。」
「不著急,我看是什麽經文?」張氏叫住青藕,隨意翻了幾頁,唇角露出淺淺的笑意,「璟哥兒這筆字真沒得說,獨孤業的字最難學了,隻學字體沒有風骨很容易流於下品。」揮手遣走青藕,壓低聲音問:「你覺得璟哥兒是什麽意思,怎麽單單給你送了一本?」
楊妡沒應聲,魏璟確實不錯,可她心裏沒別過勁兒,總覺得魏璟是個比她小七八歲的孩子,壓根生不出愛慕之情。
張氏見她不答,自說自話,「我估摸著他十有八~九是動了心思,你相貌隨我,滿府的姑娘屬你生得最好。什麽時候我探探他的口風,如果真是這樣,咱們也不能把好事往外推,對不對?」
楊妡笑嗔道:「娘,我還不到十歲。」
「又不是現在就出嫁,即便這會兒訂了親,也得等及笄之後才能出閣,太早嫁人不好。」張氏眼下倒是完全接納了楊妡,有時候覺得還挺好,兩人能商量事兒,也不用忌諱她聽不懂。默一會又道,「璟哥兒說過要先舉業再成家,一時半會兒不見得會說親,等過上兩三年,你也差不多了……年紀大有年紀大的好處,會疼人。」
會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