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
校場之上突然寂靜的可怕,所有人都屏氣凝神,滿懷期待的關注著即將發生的一切。
李非舉起的手臂猛然落下,一息之後,一連串密集的爆裂聲打破了這份寧靜,伴隨著點點火光,一團團青煙升騰而起。
幾乎在同一時間,那些綁在木樁上的死囚如受到某種重擊一般,血光飛濺,哀嚎聲此起彼伏。
在短暫的沉寂之後,又是一片嘩然。
裴高遠驚唿道:
“何等利器!可殺人於無形,比起箭矢果然要強上太多,那安祿山是不是就喪命於此物?”
“正是,這種殺人器謂之火槍,我從長安來到靈州,帶來了一千支,這些馬車所載便是。還有其他一些火器。另外,冶造這些火器的匠人也隨我來到了靈州,一年之後,靈州這一萬人馬,全部轉為火器營建製。”
“火器營?”裴高遠不解問道。
“兵部新立的軍製,將全部以火器為主,替換掉刀劍弓矢,裴將軍覺得如何?”
“那自然是好,不過,若是短兵相接,僅憑這些火槍如何應對?”
“還有手雷,一發可傷敵一片,至於如何使用這些火器,裴將軍久經戰陣,勞煩多做一些思慮,我帶來的一千護衛裏麵,有之前的火槍手和擲雷手,自今日起他們歸你調用,你需讓麾下兵勇盡快熟悉這些火器,他日一旦成勢,這靈州便可以固若金湯。”
“在下明白!必不負刺史所托。”
李非原本還想在抵達靈州之後,先要拉攏守軍將領作為心腹,沒想到機緣之下,竟然出奇的順利,幾乎沒費什麽時間和口舌,也算是直接祛了一塊兒心病。接下來,李非要做的事情,就是派人北上,詢問迴紇一直陳兵邊境的意圖。順便查考那些假冒唐使的蹤跡,並且向迴紇可汗解釋誤會。
這不是肅宗交給李非的任務,隻是在目前的狀況下,剿滅安慶緒當為首要之事,和外族的交往根本不在考慮之列。現在李非到了靈州,史思明歸順之後,靈州壓力驟降,也算是一塊兒偏安之地。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迴紇,唐使侮辱其可汗,若一直不做解釋,萬一趁大唐內亂舉兵反唐,威脅極大。不但沒有時間應對,靈州地界也是首當其衝。
李非非常需要時間,他不單單是想保靈州長治久安,最終還是想要盡快蕩平內亂,在見識過火器的威力過後,李非心中其實對屈海說兩年可以平叛的說法極為認可。但要造槍,要練兵,還要盡快恢複民生,時間上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叛軍主力匯集在洛陽,太原隻有不到一萬人馬駐守,史思明沒費什麽力氣,直接招降守軍拿下太原,隨後便重金賄賂契丹和北奚的王族,分別許以幽州以北大片地區之外,又說若合力攻下洛陽,可放手讓這這些胡人兵將劫掠洛陽十日,以此先將他們成功拉攏,又召集了十萬胡騎,號稱二十萬。南下直逼洛陽。
安慶緒帶迴洛陽五萬人馬,加上原本安祿山的舊部 ,雖然也有十幾萬兵馬,但史思明另辟蹊徑,並不強攻,而是派一些胡族的大小酋長每日在洛陽城外來迴唿喝,不斷動搖守軍軍心。安祿山死後,本來一些胡人將領就不願意再屈從於安慶緒的麾下,又經過史思明這麽一攻心,頓時成了一盤散沙。
安慶緒也知道情勢不妙,不敢這麽長久對峙,倉促之下在三天後率軍出城迎敵,又遭部分胡將臨時反水,大敗。好不容易突出重圍,敗逃鄴城。十幾萬兵馬僅剩不到五萬。
而史思明則不然,成功攻下洛陽之後,便依照先前的承諾,放任下屬在洛陽城大肆劫掠,十天時間,將整個洛陽城洗劫一空,百姓死傷無數,連紫薇城和上陽宮也未能幸免。同時,人馬也急速擴充至近二十萬,一時風光無兩。
不光如此,史思明借攻下洛陽,上書肅宗求賞,獅子大開口要萬兩白銀,並許諾接下來可蕩平河南道叛軍,奪下睢陽。
直到這時,肅宗後悔了,他知道,一旦史思明真的拿下睢陽,黃淮漕運被他掌握,便真的有可能無力迴天。
此時李泌上書,讓肅宗下旨,派李光弼帶五萬兵馬緊急發兵河南道,和哥舒翰兩路齊進奪迴睢陽,防止史思明占得先機。
而韋堅此時卻建言肅宗不必憂慮,說烏承恩和史思明相熟,可讓他任皇權專使去洛陽安撫史思明,鼓動讓史思明繼續追殺叛軍,爭取首功。
此時,遠在靈州的李非卻心無旁騖,對局麵的變化似乎充耳不聞。
+++++++++++++++++++++++
下輩子
看完出土的火槍,兩個人漫無目的的在博物館來迴轉悠,因為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出土文物存量巨大,李飛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倩倩,你說唐朝都有了火槍,那此後的那些朝代呢,是不是應該有更先進的東西出土?”
“按道理似乎一定是這樣的,咱們的曆史從來都沒有割裂過。”
兩個人一下子有了目標。但從博物館終端機上查詢,卻並沒有相應的館藏。起初懷疑是因為唐朝之後,西安便不再是政治中心,但從網上查了一下,各地的博物館好像都沒有相關收錄。
可明明記載中成吉思汗都已經用火器占領歐洲了,怎麽可能沒有相關的實物佐證?
李飛早已經察覺,現在關於曆史的記載已經開始出現了碎片化的傾向,但既然有文字的記載,卻沒有實物還是有些說不過去。
正在疑惑之際,李飛的餘光當中突然看到了一件東西,好像畫的是天象星圖,剛剛聽過張農穀教授的解惑,這張來自一千多年前觀測的記錄成功的引起了李飛的興趣。
是一片布帛,有些殘破,上麵畫滿了星鬥,並且都有標注。銘牌上麵的介紹寫得很詳細,都是關於唐代天文曆法如何形成的介紹。最後還有這麽一句解釋:
“......通過古人的觀察,我們可以得知一千多年前各個恆星的相對位置和我們現在的觀測有明顯的出入,也許是因為古代沒有精密測算的儀器所導致的記載錯誤,隨著科技的發展......”
星圖中,北鬥七星和北極星對應的位置有著明顯的偏差。在唐朝,記錄星象是一種極為嚴格的使命,李飛覺得那些星象官絕對不敢犯這麽低級的錯誤,對於銘牌中的解釋,李飛非常懷疑。
在盯著星圖看了許久之後,李飛心中,想到了一種假設的可能。
校場之上突然寂靜的可怕,所有人都屏氣凝神,滿懷期待的關注著即將發生的一切。
李非舉起的手臂猛然落下,一息之後,一連串密集的爆裂聲打破了這份寧靜,伴隨著點點火光,一團團青煙升騰而起。
幾乎在同一時間,那些綁在木樁上的死囚如受到某種重擊一般,血光飛濺,哀嚎聲此起彼伏。
在短暫的沉寂之後,又是一片嘩然。
裴高遠驚唿道:
“何等利器!可殺人於無形,比起箭矢果然要強上太多,那安祿山是不是就喪命於此物?”
“正是,這種殺人器謂之火槍,我從長安來到靈州,帶來了一千支,這些馬車所載便是。還有其他一些火器。另外,冶造這些火器的匠人也隨我來到了靈州,一年之後,靈州這一萬人馬,全部轉為火器營建製。”
“火器營?”裴高遠不解問道。
“兵部新立的軍製,將全部以火器為主,替換掉刀劍弓矢,裴將軍覺得如何?”
“那自然是好,不過,若是短兵相接,僅憑這些火槍如何應對?”
“還有手雷,一發可傷敵一片,至於如何使用這些火器,裴將軍久經戰陣,勞煩多做一些思慮,我帶來的一千護衛裏麵,有之前的火槍手和擲雷手,自今日起他們歸你調用,你需讓麾下兵勇盡快熟悉這些火器,他日一旦成勢,這靈州便可以固若金湯。”
“在下明白!必不負刺史所托。”
李非原本還想在抵達靈州之後,先要拉攏守軍將領作為心腹,沒想到機緣之下,竟然出奇的順利,幾乎沒費什麽時間和口舌,也算是直接祛了一塊兒心病。接下來,李非要做的事情,就是派人北上,詢問迴紇一直陳兵邊境的意圖。順便查考那些假冒唐使的蹤跡,並且向迴紇可汗解釋誤會。
這不是肅宗交給李非的任務,隻是在目前的狀況下,剿滅安慶緒當為首要之事,和外族的交往根本不在考慮之列。現在李非到了靈州,史思明歸順之後,靈州壓力驟降,也算是一塊兒偏安之地。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迴紇,唐使侮辱其可汗,若一直不做解釋,萬一趁大唐內亂舉兵反唐,威脅極大。不但沒有時間應對,靈州地界也是首當其衝。
李非非常需要時間,他不單單是想保靈州長治久安,最終還是想要盡快蕩平內亂,在見識過火器的威力過後,李非心中其實對屈海說兩年可以平叛的說法極為認可。但要造槍,要練兵,還要盡快恢複民生,時間上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叛軍主力匯集在洛陽,太原隻有不到一萬人馬駐守,史思明沒費什麽力氣,直接招降守軍拿下太原,隨後便重金賄賂契丹和北奚的王族,分別許以幽州以北大片地區之外,又說若合力攻下洛陽,可放手讓這這些胡人兵將劫掠洛陽十日,以此先將他們成功拉攏,又召集了十萬胡騎,號稱二十萬。南下直逼洛陽。
安慶緒帶迴洛陽五萬人馬,加上原本安祿山的舊部 ,雖然也有十幾萬兵馬,但史思明另辟蹊徑,並不強攻,而是派一些胡族的大小酋長每日在洛陽城外來迴唿喝,不斷動搖守軍軍心。安祿山死後,本來一些胡人將領就不願意再屈從於安慶緒的麾下,又經過史思明這麽一攻心,頓時成了一盤散沙。
安慶緒也知道情勢不妙,不敢這麽長久對峙,倉促之下在三天後率軍出城迎敵,又遭部分胡將臨時反水,大敗。好不容易突出重圍,敗逃鄴城。十幾萬兵馬僅剩不到五萬。
而史思明則不然,成功攻下洛陽之後,便依照先前的承諾,放任下屬在洛陽城大肆劫掠,十天時間,將整個洛陽城洗劫一空,百姓死傷無數,連紫薇城和上陽宮也未能幸免。同時,人馬也急速擴充至近二十萬,一時風光無兩。
不光如此,史思明借攻下洛陽,上書肅宗求賞,獅子大開口要萬兩白銀,並許諾接下來可蕩平河南道叛軍,奪下睢陽。
直到這時,肅宗後悔了,他知道,一旦史思明真的拿下睢陽,黃淮漕運被他掌握,便真的有可能無力迴天。
此時李泌上書,讓肅宗下旨,派李光弼帶五萬兵馬緊急發兵河南道,和哥舒翰兩路齊進奪迴睢陽,防止史思明占得先機。
而韋堅此時卻建言肅宗不必憂慮,說烏承恩和史思明相熟,可讓他任皇權專使去洛陽安撫史思明,鼓動讓史思明繼續追殺叛軍,爭取首功。
此時,遠在靈州的李非卻心無旁騖,對局麵的變化似乎充耳不聞。
+++++++++++++++++++++++
下輩子
看完出土的火槍,兩個人漫無目的的在博物館來迴轉悠,因為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出土文物存量巨大,李飛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倩倩,你說唐朝都有了火槍,那此後的那些朝代呢,是不是應該有更先進的東西出土?”
“按道理似乎一定是這樣的,咱們的曆史從來都沒有割裂過。”
兩個人一下子有了目標。但從博物館終端機上查詢,卻並沒有相應的館藏。起初懷疑是因為唐朝之後,西安便不再是政治中心,但從網上查了一下,各地的博物館好像都沒有相關收錄。
可明明記載中成吉思汗都已經用火器占領歐洲了,怎麽可能沒有相關的實物佐證?
李飛早已經察覺,現在關於曆史的記載已經開始出現了碎片化的傾向,但既然有文字的記載,卻沒有實物還是有些說不過去。
正在疑惑之際,李飛的餘光當中突然看到了一件東西,好像畫的是天象星圖,剛剛聽過張農穀教授的解惑,這張來自一千多年前觀測的記錄成功的引起了李飛的興趣。
是一片布帛,有些殘破,上麵畫滿了星鬥,並且都有標注。銘牌上麵的介紹寫得很詳細,都是關於唐代天文曆法如何形成的介紹。最後還有這麽一句解釋:
“......通過古人的觀察,我們可以得知一千多年前各個恆星的相對位置和我們現在的觀測有明顯的出入,也許是因為古代沒有精密測算的儀器所導致的記載錯誤,隨著科技的發展......”
星圖中,北鬥七星和北極星對應的位置有著明顯的偏差。在唐朝,記錄星象是一種極為嚴格的使命,李飛覺得那些星象官絕對不敢犯這麽低級的錯誤,對於銘牌中的解釋,李飛非常懷疑。
在盯著星圖看了許久之後,李飛心中,想到了一種假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