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


    李非一時也呆住了。


    如果這個理由成立的話,那他們這麽做是為了替聖上分憂,而不是對大唐的反叛。


    “你這話是何人所授?”陳玄禮兩步上前,一把揪住了那個人的脖領,惡狠狠的問道。


    “遊騎將軍孫魁義,昨夜校場點兵,親口所述。”


    “當今聖上乃是千古聖君,豈能如爾等口中所言?還竟然以傀儡相稱,僅憑此條,你便有滅族之罪!”


    “大將軍,李相當初入獄之時,曾在牢內作法,引發天雷滾滾,所以聖上才放了他,此事在邊塞軍中傳播甚廣,都說李相可唿風喚雨撒豆成兵,如今才過弱冠之年,便掌控中書省,權傾天下。他既無寸土之功,也無安邦之策,聖上又為何拜他為相?非我們都篤信孫將軍所言,而是事實便是如此。”


    “你...”


    陳玄禮想要發怒,卻又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一時氣急,又把剛剛入鞘的長劍拔了出來。一旁的王忠嗣連忙勸阻道:


    “陳兄息怒,這些兵勇大多都來自於鄉野村夫,目不識丁,極易受人蠱惑,他們相信這些妄語隻是因為不知廟堂之高,現今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查清楚孫魁義借用這些流言生事,到底是受到了誰的指使。”


    李非很感激陳玄禮和王忠嗣二人如此明晰的態度,接著說道:


    “我們已經接到旨意,讓我們返迴長安,不可耽擱太久,後續的事就委托王將軍查辦了。近些時段有些不太安穩,王將軍一定要謹慎小心,注意邊患,還有,要通知你轄下各州府,清查這類的流言,隻有正視聽,才能聚人心,防止再次有人借機生事。”


    “王忠嗣明白。”


    當天中午,李非和陳玄禮二人正式啟程,返迴長安。


    這個返程,陳玄禮完全沒有了來時的那般風輕雲淡,反而顯得心事重重,言語少了很多。對周圍的戒備也提升了一個等級。李非問陳玄禮:


    “大將軍,你對那個說法怎麽看?盡管直言,李非絕不做他想。”


    “無中生有而已,你我一路走來,我有自己的判斷,不過這次借用流言的手段確實高明,極為陰損,我隻是擔心,迴到長安之後,聖上會如何看待。”


    其實,這也是李非所擔心的地方,他了解玄宗,如果這樣的的說法他一旦知道,對自己的戒心定會多加一層,君臣之間的隔閡隻會越來越大。再加上有楊國忠和安祿山在他身旁,後果難料。


    “大將軍隻管據實稟報, 該說什麽就說什麽,李非曆來行事光明磊落,隻求無愧於心。”


    “說實話,我之前非常看不上你們這些文臣,為了爭寵,天天在聖上麵前勾心鬥角,不過你不一樣。此前的張九齡一心為國,言語過於耿直,不討喜,此後的李林甫又一味討喜,卻包藏禍心。你則少年老成,身負通神之能又相對持中,在中書省再合適不過。”


    “大將軍過譽了,這次迴長安,我已經做好了被罷相的準備。”


    “為何?因為豐城之事?!”陳玄禮問。


    “單是豐城兵變,有大將軍明證,聖上或許還不至於罷相,我擔心的主要是庭州,大將軍心裏應該明白。”


    陳玄禮當然明白,之前李非剛幫李適之洗脫了謀逆的罪名,這才沒過多久,李適之如果真的反了,必然會讓人產生其他的聯想,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說,李非都難以洗脫身上的嫌疑。再加上李非和安祿山楊國忠不睦,處境恐怕會更加艱難。


    第六日,人馬抵達靈州,隊伍做暫時休整。


    王忠嗣在豐州,隻有駐軍將領陪同,有前車之鑒,陳玄禮直接和城內的駐軍做了換防,讓禁軍入城,城內所有士兵出城駐紮。盡管如此,陳玄禮仍然不放心,因為李非第一次遇刺也是在靈州,便讓禁軍把所住的府邸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神明再次入夢,直接說了一個讓李非心驚肉跳的消息。


    三個月後,李適之真的反了,而此前一直擔憂的安祿山反而進入了沉寂,沒有絲毫動靜。


    不光如此,因為李適之叛唐,周邊的那些個勢力一個個接連反水,一時間讓大唐王朝應接不暇。


    李非夢中驚醒,李適之的奏章到底說了什麽已經毫無意義,他想直接發八百裏加急送往長安,向玄宗通報此事,但當他提起毛筆時,手卻完全不受控製的顫抖起來,根本無法落筆。


    這封信一旦被玄宗看到,就等於自己將同時掉入泥潭之中,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李非曾一直在思考李適之叛唐背後各種可能的原因,但絲毫沒有任何頭緒。


    盡管如此,在李非心底一直還保留著最後一絲希望,可當從神明口中得到確切的迴答後,這個自己的臆想徹底破滅了。


    天已經放亮,李非呆坐在書桌前,身前的信箋依然是空白一片。直到守衛敲門,端來了早飯,李非這才突然驚醒。


    已經聽到外麵的禁軍收拾東西的聲音,馬上就要啟程,李非深吸了一口氣,這才開始落筆。


    這不是奏章,而是給李適之寫了一封信。


    離開靈州,李非的神情開始出現恍惚,陳玄禮也發現李非有些不對勁,問其原因,李非也閉口不答,陳玄禮以為是李非一路舟車勞頓身體不適,便找了一輛馬車,讓李非平臥,又怕李非受到顛簸,又放慢了行進的速度。


    和陳玄禮待在一起的這段日子,李非內心深處對陳玄禮極為尊敬和感激。


    對大唐和聖上忠心耿耿,愛恨分明,軍事才能出眾,對自己照顧有加,不管從哪方麵來看,都是無懈可擊,兩個人二十歲的差距,在李非眼中亦兄亦父。再迴想李適之,不禁一聲長歎。


    畢竟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李非還是想做一下最後的努力。


    在那封信裏,李非為了防止他人窺探,寫的非常委婉,他通篇都是在勸解李適之此時辭官正當時,已是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謂之知機,因為神明昭示,若非如此,他明年將有一劫...


    李非相信,李適之能一眼看懂他在說什麽。


    信從靈州發出,按照李非的計算,李適之十日內必能收到,若是他能懸崖勒馬,那麽在自己抵達長安之時,剛好能收到他的迴信,事態究竟往向何處發展,就看李適之的態度如何了。


    在自我沉淪了幾天後,李非最終下定了決心,如果抵達長安三日之內收不到李適之的來信,他就將神明的預言上奏給玄宗,對李適之的反叛做好提前準備。


    躺在馬車上的李非,再次想到了那個噩夢中,李適之猙獰的表情。


    對於這個父親,自己已經不覺得對他再有什麽虧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輩子,下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手廢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手廢柴並收藏上輩子,下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