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還沒有完全從悲痛中恢複,一看到李飛,如看到了親人一般,痛哭失聲。


    李霅的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好像是自己親手把哥哥送上了斷頭台。


    他忘不了皇上最終確定杖斃李霅時,楊國忠和李林甫眼神中閃爍出的那種興奮的光芒。


    事情發生的太過於突然,讓他根本沒有時間做出反應。


    盡管李飛對李霅的死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同情,但於事無補,人已經死了。


    李飛提出讓他盡量接近張守珪,讓他去劍南接任節度使,減少安祿山帶兵的數量,李非答應了。


    自己在朝中的勢力過於單薄,文臣被李林甫和楊國忠大量收買,而李林甫和楊國忠對於武將卻一直看不上眼,那自己就反其道而行之,拉攏張守珪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夢醒之後,李非沒有做絲毫的停留,一大早就去拜會張守珪。


    張守珪對於李霅的死已經聽聞,看李非的眼睛還有些紅腫,連忙好言安慰了一番,但李非淡然說道:


    “過去的事情了,就讓他過去吧,我今天找張將軍,是為了一件事。”


    “李相請示下。”


    “不用這麽客氣,我想問你,有沒有意願去擔任劍南節度使。南疆現在不穩,南詔六部似乎有蠢動之勢,我對安祿山不太放心,他還有吐蕃那邊的邊防需要顧及。”


    “這個...”張守珪有些猶豫,他不明白李非突然向他提及這些,是否有其他的目的。


    “你不用想太多,就是單純的邊防而已,我思來想去沒有別的人選,你破契丹有功,對付南詔六部應該綽綽有餘。”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還有,如果你接任劍南節度使,隨行的按察使由我來安排,有什麽事情,你可以直接和他商量,他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你們同進退,我讓按察使不幹涉你所有的行動,你要再劍南快速積蓄自己的力量,我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張守珪不明白,按察使本來是分掉兵權的,但聽李非的意思,反而是給自己派去一個助手,他不敢輕易吐口答應,萬一是李非的試探之舉,那就麻煩大了。


    “給你派的按察使將會是我的二哥李季卿,張將軍對皇上忠心耿耿,李非心中清楚,我讓你積蓄力量,說白了就是讓你放開募兵,兩年內至少要在南疆積蓄十萬兵力,並且一定要將這些兵練的強一些,精一些,做好屯田營,軍資我也會向你傾斜。”


    張守珪聽完,冷汗一下出來了,這明顯是要讓自己擁兵自重。


    “你想的沒錯,我要你囤積力量,應對後續可能出現的變化,幾年之內,你的這些兵可能就會派上用場,到時候,你將是保我大唐平安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當然,我希望我這個判斷是錯的。”


    張守珪終於明白了李非的意思,他這麽說深層的含義就是將來有可能會有人謀反,所以他先把自己作為一股力量暗地裏壯大,以防萬一。


    張守珪對李非所說的話絲毫沒有懷疑,畢竟通神之人,此前已經有過太多次的驗證。


    得到張守珪的同意後,李非直接求見玄宗,以為了減輕安祿山吐蕃方麵的壓力為由,請求重新啟用張守珪鎮守南疆,以應對南詔六部之亂。


    這個提議合情合理,玄宗立即同意了。


    隨即下旨,張守珪任劍南節度使,免去安祿山劍南節度使一職,讓其專心對付吐蕃。


    與此同時,幽州按察使傳迴一道密奏,交到了高力士的手中。


    高力士有所有政務的決斷之權,便直接將密奏打開,看完之後,感覺心驚膽戰。


    ++++++++++++++++++++++++++++++++++++++++


    下輩子


    李霅的遭遇讓李飛也有些措手不及,隨即網頁中和書本上的史條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動。


    自從牛倩倩也能看到正在變化的曆史之後,一下子也沉迷在這種奇幻的感覺之中,每天都要和李飛通幾番電話,發揮一下自己的奇思妙想。而曲海除了羨慕沒有別的辦法,他隻要有時間就到處扒那些不知名的史料,希望能盡快發現自己在唐朝的身影。


    那個曆史學者的博客也沒有迴答任何關於曲海這個名字的問題,隻是簡單的迴了個唐朝查無此人。這讓曲海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


    因為牛顯恪給自己提出了要求,李飛的時間也逐漸緊張了起來,兩門課同時進行,盡管工商管理沒有課業上的壓力,但李飛對自己的要求從來不會放鬆,不做則以,做便要求自己做到更好。


    依然是每天埋頭苦讀到深夜,遇到不理解的問題,便先自行在網上尋找答案,然後集中問題,抽時間去老校區找老師解答。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李飛開始變得忙碌和充實。


    對於曆史的進展,李飛也沒有放鬆,除了讓曲海關注,自己隻要有時間,便來迴翻看此後的變化。


    張守珪得到了玄宗的首肯,接任了劍南節度使,並且展現了他高超的軍事才華,利用分化的手段解決了南詔問題,幾乎沒有動一兵一卒。


    安祿山和吐蕃的對峙一直持續,史料中記載安祿山使盡了各種手段,但是吐蕃始終據險死守,大小戰役發生了十數起,雙方各有死傷。沒有什麽大的進展。


    北疆契丹,北奚依然偶爾有小股士兵騷擾,但是一直沒有大的動靜。朝中自李霅死後,仿佛一切都歸於了平靜,也沒有什麽大事發生。


    這段時間一切都顯的似乎有些過於平靜。


    後續的曆史, 在張守珪接任劍南節度使以後,又出現了一些方向上的變化,原本安祿山手中十幾萬兵馬突然扯旗反唐,並得到多處節度使的響應,這個時間因為張守珪的改變,向後推了兩年時間。


    李飛分析這應該有張守珪的一部分功勞,另外,和吐蕃的持續對峙,也讓安祿山暫時分不出精力對長安做出規劃。


    至於他為什麽反,什麽時候反,往往都隻是在一念之間。


    現在所描述的曆史,都存在著巨大的變數,不但要看李非接下來的操作,還要看李林甫和楊國忠二人將會如何。


    正史當中,李林甫為相十九年,他死之後,楊國忠拜相,大權獨攬,不過現在朝局之中多了一個李非,一切都和原本不一樣了。所以,目前後續的曆史隻能作為參考,而不再是確定發生的事實。


    也就是說,現在後麵的那些曆史,也是那個無形的大手根據推測在書寫的,跟自己並沒有什麽兩樣。


    現在,真正的主導者,是李非,他是在書寫自己的曆史,其他的所有人,隻能算是個看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輩子,下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手廢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手廢柴並收藏上輩子,下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