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一鼓作氣,同時出力,一咕嚕將棺材給抬了起來,可是呢,剛剛上肩,所有人卻停住了並沒有往前走。
因為第一次抬棺的楊正奎根本沒有上腰,他不起肩,所有人都走不了。
楊正奎這會兒蹲在地上,一個勁兒的唿哧唿哧叫著,當時大夥很著急啊,這要是誤了時辰,可是要出大事兒的,畢竟都已經架棺,馬上就得抬出去了。
“正奎,你幹啥玩意兒呢你?”
原本和楊正奎都抬棺材後的王南昌皺著眉頭,迴頭瞧了一眼,楊正奎還蹲在地上嘴裏不停地發出一陣聲音,就好像是在驅趕什麽似得。
“南昌叔,這……這棺材裏麵好像有唿吸啊。”
楊正奎抬眼就喊了一聲,嚇得他腿都軟了。這會兒,所有人落棺去看,隻見那棺材的一角出現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洞,這副棺材已經有些年頭了,現在完全被風幹,盡管是實木的,可是老鼠要咬起來也特別容易。
“這裏頭不會是有老鼠吧?”
棺材裏麵有老鼠,這樣出門的話可不是什麽好事兒,再三思量之後,我爺爺決定找風水先生來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把裏麵的老鼠給趕出來。
風水先生姓張,在我們這一帶都比較有名氣,但凡哪家出了白喜事,都會找他來幫忙看風水觀時辰。他也是敲鑼打鼓的能手,平時村裏那家死人,也都是請他當端公。
張先生過來看了一下之後,卻一言不發的皺著眉頭站在棺材邊兒上,這可把我們都給急壞了。
“張先生,您看咋整?”
爺爺到底也有些年頭了,知道這件事情可大可小,所以呢,一切還是聽張先生的定奪。奶奶陪著她過了一輩子,心裏難過肯定也想讓她走好。
“現在不出門的話就要等到後天了,而且日子可沒這麽好,今晚還得出殯!”張先生一咬牙,這就跟爺爺說了一聲。
既然張先生都這麽說了,爺爺也無話可說,招唿了所有人一聲之後,再次上腰,眾人一聲“嗬——”
上腰,起棺。
後麵有幫忙的放鞭炮,前麵有幫忙的用紙錢開路,村民喜歡看熱鬧跟在後麵,看著棺材出門。
出門,村裏的李老棍兒站棺心,楊正奎扛棺尾,還有五個人分別簇擁在這三個人身邊,各自腰間纏著一根長毛巾,方便周圍的人抓住。
由於是天還沒完全亮,再加上那會兒的鄉間多是泥濘小路,所以呢,大家走的特別慢,差不多十來分鍾,這才下了村門口的那道坎兒,而選出來的墓地,卻在對麵山上,還得從村裏經過,在穿過一條木橋才能上山。
一般來說,抬棺半途是不能休息的,因為棺不落地這是最基本的規矩,可是像這種長途抬棺,中間不可能不休息,所以呢,主家已經事先在中點位置擺上了兩條高板凳,到時候到了那裏就可以將棺材落在板凳上休息了。
差不多半個時辰,這才到了村裏一條小河附近,就在岸邊橋頭位置,便是主家早早擺好的板凳,爺爺帶頭落棺,眾人就跟鬆了一口氣似得將棺材放在了板凳上。我媽遠遠地跟在後頭。
這期間,我和我爸開魂引路,我爸抱著靈牌子,我就帶著孝帕跟著他走。中途停歇了兩次,等最後一次到山腳的時候,因為是斜向上,高板凳放不平,大夥都準備一鼓作氣給抬到半山腰下葬。
結果問題就出現了,棺材剛抬不久,八個人都隱隱地感到不太對勁兒了,我和我爸沒察覺,隻是後麵的人走的越來越慢。然後就聽到楊正奎小聲的對王南昌嘀咕道:“還真他娘的邪乎了,南昌叔,你有沒有感覺,今兒這棺材咋個越來越重咧?”
“小兔崽子說啥屁話,給你那邊抬好了。”王南昌破口大罵道,抬棺材是忌諱說重的,因為越說越重。
其實並不是隻有他一個人有這種感覺,就連身風水先生張師傅都皺起了眉頭,招唿大家夥兒不要休息太久,自個兒卻圍著棺材轉了起來,嘴裏還念念有詞。人也不多了,他嘴裏念叨的我也聽了個大概。
大體意思是安心上路,家裏的老人孩子,不用擔心之類的。念完了,便立即招唿大夥起棺上路,可是絮絮叨叨半天,大夥也都沒感覺出輕鬆,反而是棺材越來越沉了。
因為第一次抬棺的楊正奎根本沒有上腰,他不起肩,所有人都走不了。
楊正奎這會兒蹲在地上,一個勁兒的唿哧唿哧叫著,當時大夥很著急啊,這要是誤了時辰,可是要出大事兒的,畢竟都已經架棺,馬上就得抬出去了。
“正奎,你幹啥玩意兒呢你?”
原本和楊正奎都抬棺材後的王南昌皺著眉頭,迴頭瞧了一眼,楊正奎還蹲在地上嘴裏不停地發出一陣聲音,就好像是在驅趕什麽似得。
“南昌叔,這……這棺材裏麵好像有唿吸啊。”
楊正奎抬眼就喊了一聲,嚇得他腿都軟了。這會兒,所有人落棺去看,隻見那棺材的一角出現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洞,這副棺材已經有些年頭了,現在完全被風幹,盡管是實木的,可是老鼠要咬起來也特別容易。
“這裏頭不會是有老鼠吧?”
棺材裏麵有老鼠,這樣出門的話可不是什麽好事兒,再三思量之後,我爺爺決定找風水先生來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把裏麵的老鼠給趕出來。
風水先生姓張,在我們這一帶都比較有名氣,但凡哪家出了白喜事,都會找他來幫忙看風水觀時辰。他也是敲鑼打鼓的能手,平時村裏那家死人,也都是請他當端公。
張先生過來看了一下之後,卻一言不發的皺著眉頭站在棺材邊兒上,這可把我們都給急壞了。
“張先生,您看咋整?”
爺爺到底也有些年頭了,知道這件事情可大可小,所以呢,一切還是聽張先生的定奪。奶奶陪著她過了一輩子,心裏難過肯定也想讓她走好。
“現在不出門的話就要等到後天了,而且日子可沒這麽好,今晚還得出殯!”張先生一咬牙,這就跟爺爺說了一聲。
既然張先生都這麽說了,爺爺也無話可說,招唿了所有人一聲之後,再次上腰,眾人一聲“嗬——”
上腰,起棺。
後麵有幫忙的放鞭炮,前麵有幫忙的用紙錢開路,村民喜歡看熱鬧跟在後麵,看著棺材出門。
出門,村裏的李老棍兒站棺心,楊正奎扛棺尾,還有五個人分別簇擁在這三個人身邊,各自腰間纏著一根長毛巾,方便周圍的人抓住。
由於是天還沒完全亮,再加上那會兒的鄉間多是泥濘小路,所以呢,大家走的特別慢,差不多十來分鍾,這才下了村門口的那道坎兒,而選出來的墓地,卻在對麵山上,還得從村裏經過,在穿過一條木橋才能上山。
一般來說,抬棺半途是不能休息的,因為棺不落地這是最基本的規矩,可是像這種長途抬棺,中間不可能不休息,所以呢,主家已經事先在中點位置擺上了兩條高板凳,到時候到了那裏就可以將棺材落在板凳上休息了。
差不多半個時辰,這才到了村裏一條小河附近,就在岸邊橋頭位置,便是主家早早擺好的板凳,爺爺帶頭落棺,眾人就跟鬆了一口氣似得將棺材放在了板凳上。我媽遠遠地跟在後頭。
這期間,我和我爸開魂引路,我爸抱著靈牌子,我就帶著孝帕跟著他走。中途停歇了兩次,等最後一次到山腳的時候,因為是斜向上,高板凳放不平,大夥都準備一鼓作氣給抬到半山腰下葬。
結果問題就出現了,棺材剛抬不久,八個人都隱隱地感到不太對勁兒了,我和我爸沒察覺,隻是後麵的人走的越來越慢。然後就聽到楊正奎小聲的對王南昌嘀咕道:“還真他娘的邪乎了,南昌叔,你有沒有感覺,今兒這棺材咋個越來越重咧?”
“小兔崽子說啥屁話,給你那邊抬好了。”王南昌破口大罵道,抬棺材是忌諱說重的,因為越說越重。
其實並不是隻有他一個人有這種感覺,就連身風水先生張師傅都皺起了眉頭,招唿大家夥兒不要休息太久,自個兒卻圍著棺材轉了起來,嘴裏還念念有詞。人也不多了,他嘴裏念叨的我也聽了個大概。
大體意思是安心上路,家裏的老人孩子,不用擔心之類的。念完了,便立即招唿大夥起棺上路,可是絮絮叨叨半天,大夥也都沒感覺出輕鬆,反而是棺材越來越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