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連環(三)
李子淳彈唱琵琶這段雖然平靜如水,整張桌子上也隻是簡單的鼓掌,說著“優秀”、“好棒啊”之類的話語,但在觀眾看來,這已經是天花板級別的表演水準了,但就這對樂器本身的理解,已經讓現場觀眾大開眼界。
有了這一手琵琶小段打頭,下一期音樂也算是有了看點。
李子淳絲毫不害怕現場的這萬名觀眾會泄密,因為他們說出去也沒人會信。
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一手琵琶彈得出神入化,玩轉各色曲調,連寫帶演十幾首國風佳作,你信嗎?
李子淳自己都不信。因為這些歌哪怕是在藍星這個有著悠久文化曆史的地方也要十幾年的積累,從來不是誰想唱就隨便能弄出來的。
2015年以後的音樂雖然曲風都有相似的地方,佳作很少,但依然並不妨礙每年都有那麽幾個出其不意的爆款。
如果這個次世界有人能複刻出來,那麽他一定是另一個世界的穿越者或者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而李子淳,靠的不過是他那超強的記憶力,以及這原身記憶所自有的高超編曲能力。
既然官方想要耗盡他的才華,那就索性當著現場觀眾一次性全部放出好了,讓大家知道電視台剪輯放了什麽,沒放什麽。
琵琶展示完了之後,李子淳在觀眾的掌聲裏一步步慢慢走到了鋼琴邊上。他隨意又輕柔地敲了幾下鍵盤,淡淡地笑了。
上一次在公開場合彈奏鋼琴曲是什麽時候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這個“鋼琴王子”當得好像不稱職呢。
李子淳也並不想彈奏什麽名曲,或者技法高深的佳作,隻是簡單沉思了一會兒,在腦子裏過了一遍之後,彈起了這首《城南花已開》。
優美動聽的旋律從他指尖流出,簡單幹淨。
這首歌是非常好聽的,感覺能給人帶來希望和幸福。
曲子清幽寧靜,在偌大的劇場裏麵迴蕩。
李子淳不禁想起這個鋼琴曲背後的那個真實故事。
故事裏有一個得了骨癌的少年。他喜歡春天,喜歡繁花,喜歡音樂,喜歡在喧囂的網上看這個熱鬧的世界。他還給自己起了個網名,叫“城南花已開”。
少年喜歡一個叫做“三畝地”音樂人。他通過網易雲私信三畝地說,他得了骨癌,是晚期,可能還有半年的時間。希望他能用他的雲音樂id寫首曲子,少年很喜歡自己的id。
可能是怕三畝地不相信自己的事兒,就發給他了很多醫院的照片,三畝地看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去創作。
總有人在等花開,我也在等花開,我開始不喜歡等,但我想看花開的第一眼,巴金說過“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我們心裏一定還有那一點微光在搖晃著。
一切都會好的,城南的花都開了。
......
最後三畝地就創作了這首音樂送給他,希望他可以一切平安,早日康複。
盡管少年最終還是離開了,斯人已逝,不過是又一樁城南舊事,願天堂安好。
李子淳彈著彈著,感觸越來越深,自己在這個次世界掙紮求生,一步步走過來,也是向腦內的定時死亡係統開炮,他要不停歇地前進,綻放自己的花色給世界欣賞,一步步向前,走向自己的彼岸。
而現在,他彈著彈著雖然這樣的想法仍在,但是心境卻孑然不同了。
以前他還可以騙自己說是為了和前世的妻子再見麵,但現在,有了趙千帆之後又有了杜子樺,自己都覺得貪心又變態。
這種自我催眠的麻醉和裝作看不見事實的心理遮蔽,突然間就醒了過來。
這些日子和兩人在一起的日子是真的,感覺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怎麽能因為它終將消逝而當做不存在呢?
他享受現在和他們在一起的感覺,喜歡和他們在一起。
這一刻,他終於接納了這個自己。
此時,他竟有種“我與舊事歸於盡,來年依舊迎花開”的釋懷。
因為有了這突然的靈機,他彈奏的鋼琴曲從旋律到編曲幹淨、豐富、有層次,美好到震人心魂。
整個現場都被突然治愈了,連座位上的小孩子都不哭不鬧的,安靜悠然。
李子淳整個演出更像是一場與這個大周都城上京最後的告別,飽滿決絕,不留餘地。之所以現場會有這些觀眾,不過是想看看官方是怎麽管控民眾的喉舌,自己演出了這麽多,最後能播出幾首歌呢?
除了這些音樂的展示,李子淳還給顧謙意寫了一首白居易的《夜箏》:
紫袖紅弦明月中,
自彈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
別有深情一萬重。
這下音樂類的既有文化內核又有實況展示,也算是不錯了,下一期的音樂類也算是有了著落。
最後一期是綜合類,有了《冰糖葫蘆》和《達拉崩吧》,搞事的節目組居然還不滿足,李子淳也是無語了。
於是又有了接下來的兩首歌。
李子淳帶著杜子樺、趙千帆出現在舞台中央,三人走到台前,他笑著說道:“接下來就是最後兩首歌了,唱完,我估計不會再迴到上京,這短暫的相處,希望大家都能過得開心,活得肆意,做更好的自己。”
李子淳說完,現場一片嘩然,也就是說,這是他最後在上京的一場演出。
大家雖然覺得可惜,但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你們這些歌星影星啥的,隱退和複出還不是一句話的事,當不得真。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決定,實在是節目組之前說可能有農業、瓷器等話題,希望能有相關方麵的歌備用。李子淳點著頭,表麵笑嘻嘻,心裏媽mp,官方真是沒完沒了,合著是扯我一個人薅。
要不是簽了合同,誰願意來你這受這種鳥氣。
為了他們這虛無縹緲的可能性,他也得耐著性子寫歌。
李子淳心裏雖然念念有詞,但李子淳還是忍了下來,開始繼續默寫創作歌曲了。
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稻香》《耕織曲》《豐收之歌》之間反複思量,最終還是決定用周董的歌,也算是對得起官方的這場邀請了。
三人身量差不多,衣衫齊整,站在舞台上的時候就像看到了這個時代音樂的最高峰。
李子淳朝著二人對視,點頭,看向觀眾,隨著音樂唱起了這首《稻香》:“
對這個世界 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
跌倒了 就不敢繼續往前走
為什麽 人要這麽的脆弱 墮落
請你打開電視看看
多少人 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
我們是不是該知足 珍惜一切 就算沒有擁有
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 河流繼續奔跑
微微笑 小時候的夢我知道
不要哭 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
鄉間的歌謠 永遠的依靠
迴家吧 迴到最初的美好
不要這麽容易 就想放棄
就像我說的 追不到的夢想 換個夢不就得了
為自己的人生鮮豔上色
先把愛塗上喜歡的顏色
笑一個吧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讓自己快樂快樂 這才叫做意義
童年的紙飛機 現在終於飛迴我手裏
所謂的那快樂 赤腳在田裏追蜻蜓 追到累了 偷摘水果 被蜜蜂給叮到怕了 誰在偷笑呢
我靠著稻草人 吹著風 唱著歌 睡著了
哦 哦~ 午後吉他在蟲鳴中更清脆
哦 哦~ 陽光灑在路上就不怕心碎
珍惜一切 就算沒有擁有
......”
《稻香》以周傑倫小時候的生活經驗為創作起源,以玩趣般的歌詞帶領聽眾迴到鄉下。周傑倫在童年時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他小時候很羨慕住在鄉下的小孩,當家門口種芒果樹時,他可以透過窗戶看見隔壁鄰居翻牆偷芒果。周傑倫小時候很頑皮,有一次他在大水溝裏抓大肚魚,卻不小心摔進水溝裏。迴家以後,他被媽媽取笑是因為頭太大才會掉進去。這些有關童年趣事的迴憶都成了周傑倫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來源。
周傑倫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訪時表示,《稻香》是因汶川地震創作的。周傑倫希望以這首歌告訴大家一個很簡單,也很容易被遺忘的道理,那就是知足。
大周朝沒發生大地震,李子淳也不可能硬往上麵拗,當做一首田園牧歌來聽也是可以的。
開頭那段蟋蟀聲響起,好像真的迴到了那段迴不去的童年時光一樣。
三人配合得很好,有來有往,一首歌聽醉了整個現場。
三人唱完,趙千帆和杜子樺和他擁抱了一下,然後瀟灑地退下了場,將舞台留給他一個人。因為這最後一首歌太經典了,他們想讓他締造最完美的舞台。
現場的工作人員按照李子淳的要求快速地調整著舞台,一個個積極踴躍沒有怨言,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創造著影像記錄。
在一群身著天青舞裙的美女伴舞中,李子淳終於唱響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係統簽到贈送的保底生存s級歌曲----《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 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裏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裏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
《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分外動人。
對於《青花瓷》,李子淳本來是不想用的,他更想唱的是另外一首最具裏程碑意義的《東風破》,那是標準的最完整的中國風歌曲代表作,渾然天成的旋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詞風,讓人迴味無窮。
要不是官方非得整個瓷器出來,他也不會用這首歌。
整場演出在李子淳這首歌曲的歌聲裏落幕,現場所有人員都起立鼓掌,為這無與倫比的演出致敬。無論是接二連三的戲腔神作,還是出口成章的古詩詞,亦或是冷門難寫的茶葉、美食類等歌曲,這個男人都能信手拈來,帶給你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讓人想一直聽下去,不願遠離。
整個劇場燈光亮起,全場觀眾起立,在顧謙意一個接一個地介紹下,參演的演員們一個接一個地登台亮相,全場演員們在最熱烈的掌聲中謝幕。
李子淳演完不由得鬆了一口氣,這個破合同總算是履行完畢了,要是早知道會這麽累,他才不要過來受罪,當初還不如直接推了算了。
因為明天就要迴東方不夜城那邊,趙千帆將有幾天不能見到他了,今晚杜子樺也很給他麵子,自己單獨睡一間房。
趙千帆滿意地點頭,抱著李子淳便來了個徹夜“長談”。
ps:數據來源於網絡。
《城南花已開》(flowers in the south of the city are in bloom)是一首由三畝地作曲、編曲的純音樂歌曲,2017年3月發行。
《稻香》是由周傑倫作詞、作曲,黃雨勳編曲,周傑倫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周傑倫2008年10月15日發行的專輯《魔傑座》中。2009年這首歌曲獲得第20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雪碧榜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港台地區歌曲獎等獎項。
《青花瓷》是周傑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方文山作詞,周傑倫作曲,鍾興民編曲,收錄於周傑倫2007年11月2日發行的專輯《我很忙》中。2008年2月6日,周傑倫在2008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該曲;同年7月5日,該曲在第19屆台灣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獲得年度最佳歌曲獎、年度最佳作詞獎和年度最佳作曲獎三項獎項。
李子淳彈唱琵琶這段雖然平靜如水,整張桌子上也隻是簡單的鼓掌,說著“優秀”、“好棒啊”之類的話語,但在觀眾看來,這已經是天花板級別的表演水準了,但就這對樂器本身的理解,已經讓現場觀眾大開眼界。
有了這一手琵琶小段打頭,下一期音樂也算是有了看點。
李子淳絲毫不害怕現場的這萬名觀眾會泄密,因為他們說出去也沒人會信。
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一手琵琶彈得出神入化,玩轉各色曲調,連寫帶演十幾首國風佳作,你信嗎?
李子淳自己都不信。因為這些歌哪怕是在藍星這個有著悠久文化曆史的地方也要十幾年的積累,從來不是誰想唱就隨便能弄出來的。
2015年以後的音樂雖然曲風都有相似的地方,佳作很少,但依然並不妨礙每年都有那麽幾個出其不意的爆款。
如果這個次世界有人能複刻出來,那麽他一定是另一個世界的穿越者或者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而李子淳,靠的不過是他那超強的記憶力,以及這原身記憶所自有的高超編曲能力。
既然官方想要耗盡他的才華,那就索性當著現場觀眾一次性全部放出好了,讓大家知道電視台剪輯放了什麽,沒放什麽。
琵琶展示完了之後,李子淳在觀眾的掌聲裏一步步慢慢走到了鋼琴邊上。他隨意又輕柔地敲了幾下鍵盤,淡淡地笑了。
上一次在公開場合彈奏鋼琴曲是什麽時候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這個“鋼琴王子”當得好像不稱職呢。
李子淳也並不想彈奏什麽名曲,或者技法高深的佳作,隻是簡單沉思了一會兒,在腦子裏過了一遍之後,彈起了這首《城南花已開》。
優美動聽的旋律從他指尖流出,簡單幹淨。
這首歌是非常好聽的,感覺能給人帶來希望和幸福。
曲子清幽寧靜,在偌大的劇場裏麵迴蕩。
李子淳不禁想起這個鋼琴曲背後的那個真實故事。
故事裏有一個得了骨癌的少年。他喜歡春天,喜歡繁花,喜歡音樂,喜歡在喧囂的網上看這個熱鬧的世界。他還給自己起了個網名,叫“城南花已開”。
少年喜歡一個叫做“三畝地”音樂人。他通過網易雲私信三畝地說,他得了骨癌,是晚期,可能還有半年的時間。希望他能用他的雲音樂id寫首曲子,少年很喜歡自己的id。
可能是怕三畝地不相信自己的事兒,就發給他了很多醫院的照片,三畝地看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去創作。
總有人在等花開,我也在等花開,我開始不喜歡等,但我想看花開的第一眼,巴金說過“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我們心裏一定還有那一點微光在搖晃著。
一切都會好的,城南的花都開了。
......
最後三畝地就創作了這首音樂送給他,希望他可以一切平安,早日康複。
盡管少年最終還是離開了,斯人已逝,不過是又一樁城南舊事,願天堂安好。
李子淳彈著彈著,感觸越來越深,自己在這個次世界掙紮求生,一步步走過來,也是向腦內的定時死亡係統開炮,他要不停歇地前進,綻放自己的花色給世界欣賞,一步步向前,走向自己的彼岸。
而現在,他彈著彈著雖然這樣的想法仍在,但是心境卻孑然不同了。
以前他還可以騙自己說是為了和前世的妻子再見麵,但現在,有了趙千帆之後又有了杜子樺,自己都覺得貪心又變態。
這種自我催眠的麻醉和裝作看不見事實的心理遮蔽,突然間就醒了過來。
這些日子和兩人在一起的日子是真的,感覺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怎麽能因為它終將消逝而當做不存在呢?
他享受現在和他們在一起的感覺,喜歡和他們在一起。
這一刻,他終於接納了這個自己。
此時,他竟有種“我與舊事歸於盡,來年依舊迎花開”的釋懷。
因為有了這突然的靈機,他彈奏的鋼琴曲從旋律到編曲幹淨、豐富、有層次,美好到震人心魂。
整個現場都被突然治愈了,連座位上的小孩子都不哭不鬧的,安靜悠然。
李子淳整個演出更像是一場與這個大周都城上京最後的告別,飽滿決絕,不留餘地。之所以現場會有這些觀眾,不過是想看看官方是怎麽管控民眾的喉舌,自己演出了這麽多,最後能播出幾首歌呢?
除了這些音樂的展示,李子淳還給顧謙意寫了一首白居易的《夜箏》:
紫袖紅弦明月中,
自彈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
別有深情一萬重。
這下音樂類的既有文化內核又有實況展示,也算是不錯了,下一期的音樂類也算是有了著落。
最後一期是綜合類,有了《冰糖葫蘆》和《達拉崩吧》,搞事的節目組居然還不滿足,李子淳也是無語了。
於是又有了接下來的兩首歌。
李子淳帶著杜子樺、趙千帆出現在舞台中央,三人走到台前,他笑著說道:“接下來就是最後兩首歌了,唱完,我估計不會再迴到上京,這短暫的相處,希望大家都能過得開心,活得肆意,做更好的自己。”
李子淳說完,現場一片嘩然,也就是說,這是他最後在上京的一場演出。
大家雖然覺得可惜,但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你們這些歌星影星啥的,隱退和複出還不是一句話的事,當不得真。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決定,實在是節目組之前說可能有農業、瓷器等話題,希望能有相關方麵的歌備用。李子淳點著頭,表麵笑嘻嘻,心裏媽mp,官方真是沒完沒了,合著是扯我一個人薅。
要不是簽了合同,誰願意來你這受這種鳥氣。
為了他們這虛無縹緲的可能性,他也得耐著性子寫歌。
李子淳心裏雖然念念有詞,但李子淳還是忍了下來,開始繼續默寫創作歌曲了。
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稻香》《耕織曲》《豐收之歌》之間反複思量,最終還是決定用周董的歌,也算是對得起官方的這場邀請了。
三人身量差不多,衣衫齊整,站在舞台上的時候就像看到了這個時代音樂的最高峰。
李子淳朝著二人對視,點頭,看向觀眾,隨著音樂唱起了這首《稻香》:“
對這個世界 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
跌倒了 就不敢繼續往前走
為什麽 人要這麽的脆弱 墮落
請你打開電視看看
多少人 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
我們是不是該知足 珍惜一切 就算沒有擁有
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 河流繼續奔跑
微微笑 小時候的夢我知道
不要哭 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
鄉間的歌謠 永遠的依靠
迴家吧 迴到最初的美好
不要這麽容易 就想放棄
就像我說的 追不到的夢想 換個夢不就得了
為自己的人生鮮豔上色
先把愛塗上喜歡的顏色
笑一個吧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讓自己快樂快樂 這才叫做意義
童年的紙飛機 現在終於飛迴我手裏
所謂的那快樂 赤腳在田裏追蜻蜓 追到累了 偷摘水果 被蜜蜂給叮到怕了 誰在偷笑呢
我靠著稻草人 吹著風 唱著歌 睡著了
哦 哦~ 午後吉他在蟲鳴中更清脆
哦 哦~ 陽光灑在路上就不怕心碎
珍惜一切 就算沒有擁有
......”
《稻香》以周傑倫小時候的生活經驗為創作起源,以玩趣般的歌詞帶領聽眾迴到鄉下。周傑倫在童年時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他小時候很羨慕住在鄉下的小孩,當家門口種芒果樹時,他可以透過窗戶看見隔壁鄰居翻牆偷芒果。周傑倫小時候很頑皮,有一次他在大水溝裏抓大肚魚,卻不小心摔進水溝裏。迴家以後,他被媽媽取笑是因為頭太大才會掉進去。這些有關童年趣事的迴憶都成了周傑倫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來源。
周傑倫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訪時表示,《稻香》是因汶川地震創作的。周傑倫希望以這首歌告訴大家一個很簡單,也很容易被遺忘的道理,那就是知足。
大周朝沒發生大地震,李子淳也不可能硬往上麵拗,當做一首田園牧歌來聽也是可以的。
開頭那段蟋蟀聲響起,好像真的迴到了那段迴不去的童年時光一樣。
三人配合得很好,有來有往,一首歌聽醉了整個現場。
三人唱完,趙千帆和杜子樺和他擁抱了一下,然後瀟灑地退下了場,將舞台留給他一個人。因為這最後一首歌太經典了,他們想讓他締造最完美的舞台。
現場的工作人員按照李子淳的要求快速地調整著舞台,一個個積極踴躍沒有怨言,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創造著影像記錄。
在一群身著天青舞裙的美女伴舞中,李子淳終於唱響了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係統簽到贈送的保底生存s級歌曲----《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 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裏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裏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
《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分外動人。
對於《青花瓷》,李子淳本來是不想用的,他更想唱的是另外一首最具裏程碑意義的《東風破》,那是標準的最完整的中國風歌曲代表作,渾然天成的旋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詞風,讓人迴味無窮。
要不是官方非得整個瓷器出來,他也不會用這首歌。
整場演出在李子淳這首歌曲的歌聲裏落幕,現場所有人員都起立鼓掌,為這無與倫比的演出致敬。無論是接二連三的戲腔神作,還是出口成章的古詩詞,亦或是冷門難寫的茶葉、美食類等歌曲,這個男人都能信手拈來,帶給你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讓人想一直聽下去,不願遠離。
整個劇場燈光亮起,全場觀眾起立,在顧謙意一個接一個地介紹下,參演的演員們一個接一個地登台亮相,全場演員們在最熱烈的掌聲中謝幕。
李子淳演完不由得鬆了一口氣,這個破合同總算是履行完畢了,要是早知道會這麽累,他才不要過來受罪,當初還不如直接推了算了。
因為明天就要迴東方不夜城那邊,趙千帆將有幾天不能見到他了,今晚杜子樺也很給他麵子,自己單獨睡一間房。
趙千帆滿意地點頭,抱著李子淳便來了個徹夜“長談”。
ps:數據來源於網絡。
《城南花已開》(flowers in the south of the city are in bloom)是一首由三畝地作曲、編曲的純音樂歌曲,2017年3月發行。
《稻香》是由周傑倫作詞、作曲,黃雨勳編曲,周傑倫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周傑倫2008年10月15日發行的專輯《魔傑座》中。2009年這首歌曲獲得第20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雪碧榜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港台地區歌曲獎等獎項。
《青花瓷》是周傑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方文山作詞,周傑倫作曲,鍾興民編曲,收錄於周傑倫2007年11月2日發行的專輯《我很忙》中。2008年2月6日,周傑倫在2008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該曲;同年7月5日,該曲在第19屆台灣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獲得年度最佳歌曲獎、年度最佳作詞獎和年度最佳作曲獎三項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