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頡讓波才鑽了一圈又一圈的褲襠,但那種複仇的快感隻在波才開始爬第一圈的時候,才在他的心頭停留了一小會兒,之後便再也沒有出現過,反倒是之前波才在鄉人麵前羞辱他的種種場景倒不斷的他腦海中浮現,又重新一陣陣的刺激著他脆弱的內心,這讓他的情緒變得越來越狂躁。


    終於,他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當波才低著頭再次要往他褲襠底下鑽去的時候,他一把拔住了波才後發髻的頭發,將波才拎著從地上跪立了起來。


    波才猛然間吃痛,正要喊叫,但秦頡的另一隻手已從腰間抽出了一把匕首,抵在了他的喉嚨上,嚇得他已經喊到喉嚨口的那個“啊”字,又生生的給憋了迴去。


    而站在秦頡身後的趙盾,見到秦頡拔匕首時就知道事情又要不好,趕忙再次上前拉住秦頡握著匕首的手勸阻道:“將軍!使不得啊,中郎將大人怪罪下來可擔待不起啊。”


    但秦頡提腿又是一腳,再次將趙盾踢翻在地,並厲聲罵道:“滾開!不然我連你一塊兒殺!”


    說著,獰笑著握緊手中的匕首,說道:“黃巾賊,人人得而誅之!”邊說邊慢慢割開了波才的喉嚨。


    波才感到脖子上一陣劇痛,趕忙用手去捂自己的脖子,但是已無濟於事,鮮血從他的脖子的刀口處劇烈的湧出,他張合著嘴巴似乎想要說話,但是因為喉管已被秦頡割斷,發不出半點的聲音來。少頃,便因失血過多,瞪大了眼睛倒地而亡了。


    見到這一幕,大道上原本還安安分分的跪著的黃巾軍俘虜們頓時騷亂了起來,不知道是因為秦頡殺了波才的緣故,還是他在殺波才的時候說了句“黃巾賊,人人得而誅之!”的緣故,總之這些黃巾軍俘虜們都慌亂了起來,掙紮著想要脫開繩索,任一邊負責看守的官軍士兵如何拔刀威脅都無濟於事。


    而秦頡殺了波才之後,此時正有餘怒未消,見這些綁著的黃巾賊俘虜竟然騷亂了起來,頓時拔出腰刀大開殺戒,想要來個“殺一儆百”。


    然而他越殺,這些綁著的黃巾兵士們就覺得越恐慌,驚叫、掙紮、亂竄帶來的混亂也就更大。而秦頡在殺死第三個黃巾兵士的時候,手中的佩刀不小心割斷了綁著黃巾兵士的繩索,一隊黃巾兵士則趁機脫了身。


    這些脫身的黃巾兵士,有的動手去解開其他黃巾兵士身上綁著的繩索,有的則來圍攻秦頡。


    邊上那被秦頡一腳踢開的趙盾,見到秦頡被圍攻心中大叫不好,趕忙也拔出了佩刀來救秦頡。而一邊原本負責看守黃巾軍俘虜的那些官軍兵士,見秦頡被圍攻,也趕忙紛紛趕過來救援。


    不一會兒,掙脫繩索的黃巾兵士越來越多,廖淳等人也被那些先逃脫的黃巾兵士給放了出來。於是一城的黃巾俘虜在龔都、廖淳等頭目的帶領之下,向著城內看押他們的官軍兵士發起了攻擊。這些黃巾兵士手中雖然大部分沒有兵器(一小部分從官軍手裏奪了兵器),但是抵不過人多,很快城中的官軍便抵敵不住了。


    而那趙盾見形勢不好,趕忙同身邊僅剩的幾名官軍兵士護著秦頡往城外逃去。最後,秦頡倒是在一眾官軍將士的保護之下,殺出一條血路逃到了城外,但是那趙盾卻為了保護秦頡多處負傷死於亂軍之中。


    本來要說在兩軍廝殺之時,死個裨將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這死去的裨將趙盾卻還有一個弟弟也在官軍之中當兵,名叫趙慈,而且從秦頡羞辱、殺死波才,到後來的黃巾賊俘虜暴動,發生這一係列事情的時候,這趙慈也都在一旁,隻不過他隻是個普通的士兵,在將軍麵前說不上話,因此隻能看著秦頡羞辱、殺死波才,看著秦頡兩次將自己的哥哥踢翻在地,卻無能為力。然而哥哥被黃巾賊所殺,這筆賬趙慈卻記到了秦頡的頭上,因為他認為隻要秦頡不殺死賊酋波才,黃巾賊俘虜是不會發生暴動的,而自己的哥哥也就不會死。


    於是,兩年之後,也就是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趙慈為替哥哥趙盾報仇,在江夏借著秦頡克扣兵士糧餉之事,煽動一眾兵士起義,殺死了秦頡。


    而這一刻,秦頡逃出了郟下城之後,城中的黃巾軍們也緊跟著追了出來,但城外軍寨中的官軍兵士由於廝殺、忙碌了大半夜,十分的疲憊,同時覺得這荊北的黃巾賊主力業已擒殺、撲滅,因此此刻尚在安心的唿唿大睡之中,並未防備。


    就這樣,許多的官軍兵士被黃巾軍們殺死於睡夢之中,而更多的官軍將士雖在寨中喊聲大起之時醒轉了過來,但是在倉促之間不及應戰,死傷無數,朱儁隻得率著殘軍望宛城方向逃去。


    而黃巾軍這邊,由於經曆了一夜的敗戰,還全體被官軍所俘虜,渠帥波才又為秦頡所殺,雖然此時暴動成功,殺了官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總的來說依舊還是元氣大傷,整體士氣低迷,因此見到官軍逃走,也都不去追趕。


    官軍逃遠之後,一眾頭目聚攏來商議,由於剛剛又死了渠帥,這首要的任務便是再選出一個渠帥來統領眾人。劉辟、何邑、黃邵等人雖是波才手下的部曲長,但是他們還是比較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現在是寄人籬下,有道是強賓不壓主,因此都明確表示不做這荊州的渠帥。這樣一來這荊州的部曲長便隻剩,龔都與廖淳二人了(孫仲由於一直以來作著壁上觀,因此眾人是不予考慮的)。


    龔都要廖淳做渠帥,因為他覺得廖淳比自己聰敏,對付這詭計多端的朱儁還是要靠廖淳。


    而眾人,包括廖淳在內,一致推選的還是龔都。廖淳的意見是,自己雖然是荊州的部曲長,但是長久以來都不在荊州;再者,自己部曲中的兵士,自打那次被屈銘打了埋伏之後,便一直隻有數百人,沒有再招募過,而近來這幾場敗仗下來,更是隻剩了百餘人了,這在整個荊北的黃巾軍的影響可謂是微乎其微了。


    但龔都卻不一樣,目前這些所剩的黃巾將士中(不包括孫仲的部眾)半數是龔都部中的人馬,而他“火烈神”的名號,亦是響如天雷,即便是趙弘當渠帥的時候,這荊北黃巾軍中的許多兵士,也是唯他龔都的馬首是瞻的。


    龔都拗不過眾人,隻得答應暫時統領眾人,不過他打死不願意做渠帥,也不許眾人叫他渠帥,並對一眾頭目說道:“大家以兄弟相稱多好,叫渠帥聽著多別扭。”


    眾人選了龔都為統帥,龔都便與眾人商議棄了郟下往安眾去駐紮,這一決定無人反對,於是龔都命兵士帶上官軍留下的糧草輜重等器物,棄了郟下,率眾往安眾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廖化,最強先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皮共和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皮共和國並收藏三國:我,廖化,最強先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