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憲法


    攤丁入畝就是廢除束縛人口暴漲的一個源頭--人頭稅,哪怕是未成年的小孩,也有這種稅收,必然導致老百姓不敢生小孩,害怕負擔一筆巨大稅收,為了吳國人口增長,吳地也需要把他廢除。


    “人頭稅必須廢除,但可以保留按照收入征收個人稅,它不同於人頭稅,沒有經濟來源的婦女小孩是不需要納稅的。他隻針對有財富的人。窮人原本就沒錢,再找他們要錢,那就是逼死他們,就是想讓他們造反,這不符合我國穩定大局。所以我們需要對準有錢人進行收稅,不能 讓他們越來越富有,政府稅收就是劫富濟貧,”吳地的話把稅收本質說清楚了。他為什麽收稅,那就是需要抑製越來越有錢的商人,地主交出部分財富,不然他們敢把吳國絕大部分土地買下了,造成更多人流離失所。


    那麽隻有讓他們沒那麽多錢,他才會乖乖安分守己。


    官紳一體納糧也是如此,不能形成一種稅收特權階層,那樣會讓很多人都把土地掛在這些官紳名義下,隻為了躲避稅收繳納。而官紳也可以借此壯大實力,形成地方豪強。


    吳地的話一說,沒人敢反對,因為吳國百年崛起就是建立在強權和集權上麵,豪強最終下場都是悲劇。


    王孫雒道“既然如此,那麽就這麽辦,不過,這標準如何”。


    吳地道“太傅以為列”。計然道“如果按照這種藏富於民的原則,農業稅應該按照收成十分之一繳納,最好。但是收稅的時候,國庫最好把繳納的銅錢買入糧食入庫。現在國庫並不缺銅錢,甚至由於南洋等地礦產湧入,貨幣隱有貶值趨勢,以前銀幣剛出來時候,一銀元可以換六百錢,如今已經不到五百,以後甚至會是四百,這固然是金幣銀幣(兩者古代長期維持1:10兌換比例)大量湧入造成,但也表明一個情況,我們不缺錢,但缺糧食,而老百姓手上太多糧食並不需要,留下一年吃的已經備荒糧食,就足夠了,剩下的都可以賣給國家。國家可以低於市價買入,也省了他們運輸費用,實際上加上運費,他們還是按照市價賣給了政府。他們可以拿錢去買其他更多需要的用具。而我們也可以儲備大量糧草”。


    計然條理清楚。吳地點頭“十稅一,不過分,尤其是我們有了南洋這個金庫以後,加上壟斷鑄幣權和食鹽買賣,基本上不會為錢財擔憂。孤覺得此時甚好”。


    王孫雒道“那戶稅如何設定”。吳地道“太傅一位如何”。


    “不宜過多,可以十五歲一最好”。計然道。


    張道衍搖頭“不好,如今吳國國力恢複,甚至更勝從前,那麽就需要展開對外擴張。比如我們首先就需要先統一南方,那麽就需要更多的軍隊,現在的三萬禁軍,已經無法滿足我國需求,必須盡快擴充到五萬,有大軍五萬,那麽不論是對付越國還是楚國,我們都是主動方,而不是被動方”。


    吳地一聽,點頭,雖然越國這三年都沒找自己麻煩,那是因為被楚國和西吳牽製,不等於他們不想殺迴來,更何況以前勾踐給自己帶來的膽戰心驚,坐立不安,以及對吳國一次次沉重打擊,自己沒本事,沒辦法,那就算了,可是現在是吳國更高更強,那麽自己不說什麽建功立業,就拚著報複心三個字,那也得和他死磕到底,屌絲固然需要逆襲,但更需要和對手同歸於盡的熱血。


    吳地很快點頭“禁軍擴充五萬,錦衣衛擴充五千,都需要盡快去辦。”他去年離開的時候,錦衣衛實際上就已經超過六千,但是表麵上卻隻有三千,兩千天天跟在他身邊的高手,剩下一千把守王宮,實際上還有不比他少的“暗衛”也就是潛伏間諜人員。,西到秦國,北道燕國,南到南越,都有他的身影。自然吳國內部也有,按照夏禹定九州的原則,分設各局,為他監視各地。實際上被這些人收買的線人更是這個潛伏人員的數倍,他們全靠“消息”賺錢。自然他們也不知道他們是為吳地的錦衣衛做事。


    甚至都不知道最終會傳給吳地這個雄霸東南的吳王。


    自然維持它也需要大量金錢。錦衣衛的持續擴張,才是王室財富越來越縮水的根本,小小金陵宮,怎麽可能把他偌大家業敗光。不然他也不會親自跑去菲律賓找金礦,就在於錦衣衛要發展,那就需要錢,沒錢哪裏能收買那木多各國高層為他眼線。


    這裏說是擴充五千人,也就是表麵上的錦衣衛,估摸著同樣比例的暗衛,也會是這個數字。實際上就是上萬人。也幸好他有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金庫,基本上十年之內,不擔心沒錢。十年以後,他的那些商業估摸著早就遍布全世界,那時候也能維持。


    張道衍也就一說,沒想到,吳地當場就同意了,看來吳越新一輪大戰又是迫在眉睫。早就等得不耐煩的吳國將士們,估計又是一次建功立業的大好良機。


    辛評道\\u0027r“如果是這樣,那麽戶稅還需要調整一下,十五有點太低,”。


    王孫雒也是頭疼。一旦擴軍,那麽軍費開支又是大麻煩,而且隨著元老院按照吳地修改的第二版憲法頒布,王室資產才是國王完全私有,完全可以支配的財富,至於國庫,那是國家的,國王使用,也需要戶部尚書批準和丞相手令。吳地這些年弄出來的憲法有點像英國的憲法,帶有一點君主立憲製原則。


    根據中國傳統理論,天下四海都是國家的,君王可以隨時拿著國庫財富揮霍,大臣們不能管,也不敢管,這在夫差世代最為明顯。可是吳地並不覺得這很好,一旦國庫破產,肯定士大夫就會找皇帝要,曆史上明朝最厲害,皇帝內帑都快成國庫了,最終皇帝也沒錢了,大家一起等死。這種畸形稅收體係,絕對不是吳地需要的,他需要錢可以自己賺錢,絕不會去找國庫,拿不到多少,最終還會惹一身騷。


    因此根據最新一部,也就是去年初他離開時修訂的第二版憲法,就明確國庫財富是國家的,君王不得隨意調用,可以隨意調用的隻要內務府王室私產。


    一刀兩斷的王孫雒也從此不在打吳地注意,那種動不動就坑他,認為他是冤大頭的事情,徹底說拜拜。


    不然他如何損失大量土地,吳國圈地運動的老大,吳地,最終圈占土地,七成以上被王孫雒奪走,用來安置宋國移民和楚國陳國,蔡國等國移民。這固然是好事,可是吳地很不解,為什麽受傷的總是他。


    對於一個私人財產觀念很重的他,很難理解,按照王孫雒說法,天下都是你的,沒必要為了一點點土地,鬧得百姓寒心,吳地一聽,媽個蛋,原來出在這裏。


    王孫雒等大臣都以為是給他打工,理所當然的把他的土地拿來賞賜或者贈送給新移民。


    要知道剛來的時候,吳地就幹過這種事,基本上夫差以前繼承的吳國皇莊,基本上都被他送人了。還是無償的。結果王孫雒還以為可以有樣學樣,可是那時候和現在一樣嗎,那個時候吳地以為夫差和自己搞不過勾踐,結果也就無所謂,反正都要爬,可是笠澤之戰以後,勾踐都被搞走了。吳國很明顯不太可能迅速夭折,他還拿木幹,那不是自己蛋疼嗎。


    更何況自己不揮霍國庫,可不代表你們可以惦記著自己好不容易跟著幾個老婆弄來的錢,土地。要知道,為了培育草場,他可沒少往裏麵砸錢。


    那件事一直讓他很不爽,於是憲法再度大規模修改。比以前更加清晰了。對於吳王“理論上富有四海”強調了。、他隻是理論上富有四海,國庫理論上是他家的,但是實際上從秦始皇到溥儀,那一次是屬於皇帝私有的。反而更像是士大夫私有的,動不動貪汙一點。修正以後吳國憲法,更加嚴密不說,也把吳王王室頭上很多把枷鎖解除了。


    比如他大興土木修建金陵宮,那就是發自己的錢,別人不能說什麽。包括蛋疼的諫官。


    其次他用自己的錢馴養錦衣衛武士和各種間諜機構。基本上朝堂也管不了。一方麵相關法律體係有錦衣衛地位,除此外這是國君自己的錢,自己的雇工。


    最終吳地想了很多,還是賺迴來“這樣吧,一般月收入一貫一下,或者總資產不到一百貫,免除戶稅,月收入一百貫一下,一貫以上,以及總資產一百貫以上,千貫一下,按照三十分之一收取,然後更多的20分之一,更多的,十五分之一,如果超過萬貫,那麽就不要客氣,按照十分之一抽取”。


    這種類似個人稅的方法最為公正。也能達到相應需求。


    王孫雒點頭,這不失為一個增加賦稅的辦法。至少不願來統一論調肯定獲得的更多。至於其他人反對,他覺得都給你們免了六年了,也該自覺了感恩了,而且這個標準真心不高,比起夫差時期,那絕對的仁慈了。如果不感恩,自己也不需要客氣。


    “除此外,允許糧食和錢幣都可以為納稅物資,雖然錢幣更加好,也沒什麽損耗,可是國庫需要糧食,除此外也防止地方官僚乘機敲詐百姓,比如乘機低價收購糧食。如果朝廷硬性規定隻能說錢幣,那麽這種敲詐是必然的。穀賤傷農,因此不僅僅要允許,我們的稅務官,還需要跟他們說明白,可以吧多與糧食賣給國家,扣除運輸費,都是市價給他們。另外稅收官員統一用戶部組織學習,然後在派去地方。各部門也要做好計較,尤其是監督。孤不希望讓錦衣衛插手,那樣就很不好看了”。實際上王孫雒等人也很不希望錦衣衛插手政務。尤其是法正最為激烈,他這種做司法工作的天生就敵視特務機關。但不得不承認,由於他們的漏洞,總是能讓錦衣衛給他們難看。


    有了大致上原則,王孫雒有組織多為大臣研究,最終在十一月廣發布告,宣布吳國明年農業增收標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揍的勾踐生活不能自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二三子行不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二三子行不行並收藏我要揍的勾踐生活不能自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