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蝗災


    此時徐郡最北端的沛縣,還有琅琊郡北麵,迎來了好大一股,黑壓壓的一片“烏雲”。


    讓農田裏的農民,看了都以為要下大雨了。


    然而隻有那些協助的郡兵才能用千裏眼看到“那是好大一片蝗蟲”。


    沛縣縣令大叫“快放火,用濃煙保護農田”。


    早就準備充分的老百姓和縣兵紛紛點火,熊熊大火火堆,很快被濕漉漉的樹葉掩蓋。然後濃煙遍地都是,最多的還是直衝向雲霄。


    由於準備充分,加上動員全縣百姓,就連六歲小孩也都在田野幫助父母防火,他們可能隻當是玩鬧而已,卻不知父母都在憂心忡忡的拿住網兜準備和蝗蟲大戰。


    然而,蝗蟲也是欺軟怕硬的,看到遍地濃煙。一路南下,他們最終還是受不了徐郡一路濃煙。不僅僅沒有下降吃麥子,反而向沒有濃煙的宋國殺過去。


    這蝗蟲一旦下降,那就是全麵下降。


    果不其然,商丘的宋國官民就看到黑壓壓的的蝗蟲在郊外田野橫行無忌。


    然而沛縣這一波,隻是一小批先頭部隊。


    琅琊的才是大股,他來自齊國臨淄,即墨各地。


    可惜,下降的蝗蟲卻發現,這裏的老百姓早就收割了能吃到稻麥不說,還準備了大量網兜和他們作對。掉下來的蝗蟲要飛起來不容易。然後早就“全民吃蝗蟲”的吳國百姓就兇神惡煞的把他們抓了,當機立斷就把蟲子頭扒了,然後丟進袋子裏,準備賣給客棧換取糧食。


    琅琊吃了大虧的蝗蟲大軍順風向西進發,殺入徐郡。剛剛趕走沛縣蝗蟲的蕭參又不得不麵對大量齊國來的蝗蟲,濃煙繼續。


    這一次蝗蟲就比較饑渴,還是掉下了,他們自然沒吃到農民的糧食,可是蔬菜什麽的也沒放過。


    就是樹木等其他能吃的那也是毫不猶豫吃起來。


    準備大量網兜的老百姓成群結隊殺入樹林,捕殺蝗蟲。吳國一道禦宴---油炸蝗蟲。他們都是知道如何製作。今年減產,就拿蝗蟲補足。


    也不知道蝗蟲是沒吃飽,還是吳人太過於兇神惡煞,它們急忙向西南跑了,可把西南的淮南郡守卓文兵嚇壞了。


    立即組織軍民給蝗蟲來下狠的。整個淮北都是狼煙四起。幾十萬軍民出動捕殺蝗蟲。為此運輸的蝗蟲袋子都需要淮河大船運輸,賣到江都各地。


    最終,蝗蟲們也是怕了,或者說吃不到好東西,也就走了,直接去了河南。又把汝南郡嚇壞了。不過蔡國成了炮灰,因為他們沒什麽防備不說,他們的祭祀還把蝗蟲當神靈,嚴格訓斥百姓不能捕殺。


    結果蔡國老百姓哭了,顆粒無收不說,還得納稅。直接造成三分之一的人口逃入了淮南和汝南,隻因為吳國沒有稅收不說,還能找到工作,混個溫飽。


    至於他們要逃來,蔡成侯敢管嗎?,真心不敢管。不然中軍都督徐承就要讓他好看。你自己不救濟百姓就算了,還不讓他們來吳國避難,什麽意思,瞧不起咱們。


    蔡國畢竟太小,很快蝗蟲去了楚國宛郡和焉郢,而這已經不是吳地要管的了。


    最終,蝗蟲大戰,吳國勝利,上下歡唿。這場大戰,最終還是人類取勝。


    從此吳郡百姓發現,蝗蟲也不是那麽難以對付,隻要他們不降下來,那就是安全的。一旦降下來,隻要堅持不懈的捕捉,最終也是能把他們趕盡殺絕的。


    吳地聽說以後,連夜下詔嘉獎琅琊郡,徐郡,淮南和汝南四郡軍民。吳地一向大方,立即免除四郡勞役和其他相應農業稅收不說,還用大量糧食換取大量蝗蟲。至於原因,就在於很多蔬菜受災,沒水加上蝗蟲吃掉不少,那麽主食隻能炸蝗蟲。而吳地的酒樓客棧,那就是大量的出貨。


    每天不知道被吃掉多少。沒辦法,其他菜肴都漲價,就這,物美價廉。老百姓沒辦法不貪便宜。


    打退了蝗蟲,並不意味著旱災結束,反而越演越烈。


    夏收結束,播種開始,可是由於缺水,很多農田根本難以種植。隻有那些這幾年或者以前數百年吳國修了河道的農田,才能因為有灌溉水渠倒流,才能繼續耕種,即使如此,那仍然隻有六成田地被重新播種小麥,以及其他抗旱作物。


    那麽其他四成?,很不幸,隻能選擇棄荒。


    也就是說,吳國大約有四成農民百姓,下半年毫無收入。


    這時候災難也就來臨。這些人可是有數十萬,吳國人口180萬計算,農業人口絕對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那就是一百六七十萬,他的四成,那也是六七十萬的標準。


    更不說還有宋國蔡國陳國和楚國大量逃來的老百姓。


    這不,徐承就得到汝南郡守急報,上萬楚人逃難城陽。希望放他們入關。


    徐承深知,吳國需要大量人口發展。立即帶兵從中軍都督府所在地壽春,趕去城陽,也就是信陽縣。


    然後就看到拖家帶口的楚人,跪在城外,祈求吳國行行好。


    沒辦法,楚國接連戰禍,為了攻打越國,楚國壓根沒可能減免賦稅。顆粒無收的情況下,他們隻能逃荒。而放眼天下,最富裕的無外乎吳國,宋國,就是晉國也不如。


    宋國太遠,吳國就近,於是就趕來了。至於蔡國,聽說了蔡國人都是跑去吳國求活路的。


    徐承看著跪在麵前老百姓,不由慶幸,吳國軍民奮戰趕走了蝗蟲,不然,他們也是如此。但如今吳國百姓至少家中有餘糧,今年一季,省省,也能吃上一年,所以心中並不慌亂。


    可是其他各國就沒這麽好,各地諸侯也沒那麽仁慈。


    諸侯之中好人畢竟是少數。


    徐承也早就知道吳國防備災害的準備。於是道“吳國有賑濟之法,那就是你們幫助吳國新修水利道路,我們按照你們人數每天用糧食和你們結算工資,每天糧食恐怕隻夠你們不餓死”。


    很有威望的老人急忙道“如此就感謝將軍了。我們答應,一定好好幹”。


    於是徐承就得了上萬人為他修路,自然就近安頓在汝南和麵積遼闊的淮南郡。


    而隨後聞訊而來的楚人,更是不計其數。對此掌控宛郡的石乞也無可奈何,因為他沒有多餘的糧草救急百姓,剩下的還得隨時防備著晉軍和吳軍入侵,最少也得為白公勝討伐勾踐準備著。


    於是沒有賑濟,還稅收依舊的時候,老百姓能不逃走嗎。


    徐承也急報江都。


    王孫雒點點頭,大災害,必然造成各國人口比例洗牌。畢竟你很難擋住那些要逃走的人偷偷地逃走。


    甚至如果大規模逃走,你敢鎮壓,那就是要逼死他們,他們就敢揭竿起義。


    春秋戰國時,很少農民起義,不是說階級矛盾沒有,相反很尖銳,隻不過他們可以逃到其他國家繼續過下去,而統一以後,反而逃到哪裏也不行,朝廷都會鎮壓。最終變成陳勝吳廣大起義等各種武力造反。最終結果就是大家一起死。一直到人數不太多,能剛好養活剩下的,就再度穩定下來。


    自然如果像劉邦那樣悲劇的,正好遇上匈奴崛起大統一,那就悲劇了。


    這些個急報,實際上都沒有影響到吳地心情,不是他鐵石心腸,而是他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王孫雒等人執行的怎麽樣了。


    更何況他現在是關鍵時候,越女盡數教他越女劍法,他也是學的如癡如醉。


    自然三萬禁軍和錦衣衛數千,最終大部分都去救濟災害去了,隻要天賦最好的一部分人以保護陛下名義繼續“偷師”,實際上越女也沒有避諱他們。


    她知道,越女劍法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就看人有沒有緣分,能不能頓悟,能頓悟,那就是高手,不能,那就是一般的劍客。


    自然,吳國底蘊可比越國強多了。吳地很想知道勾踐知道吳國最精銳的禁軍也都學會了越女劍法,他們會有多麽悲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揍的勾踐生活不能自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二三子行不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二三子行不行並收藏我要揍的勾踐生活不能自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