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注釋
[1]斯佩蘭斯基(1772—1839),俄國伯爵,1808年起成為亞曆山大一世的親信,製訂自由主義改革計劃,1810年倡議建立國務會議;1812年被流放。
[2]原文是拉丁語。
[3]1776年德國亞當·威紹普特創立的半政治半宗教組織,主張自然神論和共和政體的秘密社團。
[4]科蘭古(1772—1827),法國將軍和外交家,1807年曾任駐俄大使。
[5]德利涅親王(1735—1814),比利時政治家和作家。葉卡德琳娜時代曾在俄國服務。
[6]見《新約全書·約翰福音》第1章第45節。
[7]指1808年俄國與瑞典爭奪芬蘭的戰爭。
[8]17—20世紀初拉脫維亞北部地區和愛沙尼亞南部地區的正式名稱。
[9]娜塔莎迷信通神學說,認為一個人的氣質同一定的顏色和形狀有關。
[10]凱魯比尼(1760—1842),意大利作曲家,主要創作歌劇。
[11]俄國宮廷中著名美人,亞曆山大一世的情婦。
[12]《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8章第22節。
[13]原文是德語。
[14]見《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10章第29—30節。
[15]當時打獵用的狗有兩種:一種是靈,嗅覺特別靈敏,但跑得並不很快,專門找尋獵物;另一種是狼狗,嗅覺不如靈□靈敏,但跑得極快,善於追捕獵物。
[16]俄國貴族地主家常養有小醜,他們多穿女人服裝,用女人名字。
[17]希臘神話裏的月神和狩獵女神。
[18]俄國式三弦琴。
[19]按當時風俗,聖誕節讓公雞啄食麥子可以預卜吉兇。
[20]凱魯比尼的歌劇,作於1804年。
[21]約翰·費爾德(1782—1857),作曲家,生於愛爾蘭都柏林;1804年起定居俄國。
[22]莫斯科的貧民窟。
[23]阿斯特列亞派和靈糧派是彼得堡的兩個共濟會支會。
[24]每個共濟會支會都有一張帶象征符號的毯子。
[25]這裏指12月6日的冬尼古拉節。
[26]蒂爾西特和約,1807年拿破侖同亞曆山大一世簽訂的和約,俄國同意建立華沙大公國和參加大陸封鎖。
[27]俄國作家卡拉姆辛(1766—1826)的中篇小說,寫一個農村少女被貴族遺棄而自殺的故事。
[28]指對囚犯做慈善事業。
[29]一家女裁縫鋪的店名,同“大騙子”一詞諧音。
[30]沙皇皇室出麵主辦的機關,主要從事撫養孤兒,救濟殘疾人等活動,部分資金由募捐收集。
[31]謝苗諾娃(1787—1876),俄國戲劇演員和歌劇演員。
[32]抹大拉是個從良的妓女,事見《新約全書·路加福音》第7章和第8章。
[33]見《新約全書·路加福音》第7章第47節。
[34]俄國風俗,出門前坐一會兒,預祝一路平安。
[35]1806年拿破侖對英國實行經濟封鎖,迫使歐洲許多國家采取同樣行動,以保持法國在貿易中的優勢,但歐洲許多國家,包括俄國在內,常違反這個體製。拿破侖借口俄國不遵守這個體製,在1812年進攻俄國。
[36]塔列蘭(1754—1838),法國外交大臣。
[37]1812年5月初,俄法戰爭爆發前不久,拿破侖在德累斯頓會見他的新盟友奧國皇帝和普魯士王,並舉行一係列盛大的宴會和慶典,接受各方麵的阿諛奉承。
[38]原文是拉丁文。
[39]洛裏斯東伯爵(1768—1828),法國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自1811年起任駐彼得堡大使。
[40]庫拉金公爵(1752—1818),俄國駐巴黎大使,1812年5月要求法國軍隊撤出普魯士談判失敗,就申請發還他和全體俄國駐法使館人員護照歸國。
[41]巴薩諾公爵(1763—1839),1811—1812年任拿破侖的外交大臣。
[42]繆拉(1767—1815),酒店老板的兒子,1808年被任命為那不勒斯王。他的妻子是拿破侖的妹妹卡羅林娜。
[43]原文是意大利文。
[44]達武(1770—1823),法國元帥,曾參加拿破侖的曆次戰爭,指揮一個步兵軍。
[45]斯坦因(1757—1831),1807—1808年曾任普魯士首相,進行資產階級改革。1808年因支持軍事改革,重建普魯士軍隊,拿破侖以“鼓動叛亂罪”迫其去職,並通令緝捕。初避居奧地利,後去俄國,任沙皇顧問(1812—1815)。
[46]阿姆斐爾德(1757—1814),瑞典將軍和政治家。1810年離開瑞典,取得俄國國籍,任亞曆山大一世的顧問。
[47]巴克萊(1761—1818),蘇格蘭籍俄國將軍。多次參加戰爭,1810—1813年任俄國陸軍大臣。
[48]普法爾(1757—1826),普魯士將軍和軍事理論家,後在俄軍服役,1812年奉亞曆山大一世命製訂第一個反抗拿破侖的計劃。
[49]貝爾納多特(1763—1844),出身平民,1810年被選為瑞典王位繼承人。曾任攻擊拿破侖的北路軍總司令,1812年和俄國締結同盟。
[50]指波蘭。
[51]貝西埃(1768—1813),法國元帥,拿破侖的親信。
[52]1709年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國,彼得大帝在波爾塔瓦大敗瑞典軍隊。
[53]塞夫勒是巴黎附近的城市,法國的瓷器生產中心。
[54]都是德國的城市。
[55]1811年3月7日庫圖佐夫被任命為多瑙河軍總司令,司令部設在土耳其魯舒克城堡區。
[56]伏爾佐根(1774—1845),普魯士將軍,1807年起在俄軍服務。
[57]葉爾莫洛夫(1777—1861),俄國將領,1812年衛國戰爭中任第一軍參謀長,戰後曾任高加索軍軍長和格魯吉亞駐軍總司令等職。
[58]1809年巴克萊統率軍隊在芬蘭作戰大捷。
[59]米肖上校(1771—1841),軍事工程師,原籍撒丁,1805年參加俄軍。
[60]原文是德語。
[61]原文是德語。
[62]原文是德語。
[63]原文是德語。
[64]原文是德語。
[65]原文是德語。
[66]原文是德語。
[67]指烏克蘭。
[68]在希臘北部,公元前480年少數斯巴達人在此抵禦人數眾多的波斯入侵軍,最後全體壯烈犧牲。
[69]俄國舊曆六月二十九日前兩周,正是拿破侖越過俄國邊界後十七天。
[70]俄國人習慣,唾指甲以求吉利。
[71]典出《舊約全書》。
[72]皮埃爾就是彼得的法文叫法,而彼嘉是彼得的小名,所以他們是同名人。
[73]1586年鑄的一尊巨炮,重40噸,炮身長5.34米,口徑890毫米,保存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
[74]在正教中,指由幾個司祭共同主持禮拜。
[75]格林卡(1776—1864),俄國作家,於1808—1824年間主辦《俄國信使報》。
[76]波將金(1739—1791),俄國元帥,擁立葉卡德琳娜二世稱帝,參加過1768—1774年俄土戰爭,1789—1791年俄土戰爭時任俄軍總司令。
[77]普魯塔克(約46——約120),古希臘傳記作家,著有《希臘羅馬名人傳》《道德論集》等。
[78]法國詩人拉封丹的一篇寓言詩,被認為內容不正派。
[79]彼得三世(1728—1762)在位期間,1762年俄國發生宮廷政變,由他妻子葉卡德琳娜二世即位,當時傳說彼得三世因試圖解放農奴而被貴族推翻。
[80]當時新兵入伍都要剃頭。
[81]按俄國風俗,一個女人不可以嫁給嫂嫂或姐夫的兄弟。如果娜塔莎同安德烈結婚,瑪麗雅就不能同尼古拉結婚。
[82]指德國人。
[83]按俄國舊俗,這是治牙痛的一個方法。
[84]俄諺,意思是做大事不能顧細節。
[85]讓理夫人(1746—1830),法國女作家,主要寫教誨小說,在貴族家庭流傳很廣。
[86]華西裏·普希金(1770—1830),俄國詩人,大詩人亞曆山大·普希金的伯父,著有諷刺詩和寓言。
[87]據古希臘神話,黑海沿岸英勇好戰的女部落叫亞馬孫人。
[88]蘇薩夫人(1761—1836),法國女作家,她的小說19世紀初一度在俄國很流行。
[89]當拿破侖大軍逼近斯摩棱斯克時,荷蘭人斯密特(又名弗朗茨·雷比赫)向莫斯科總司令建議製造一個裝有炮彈的大氣球,得到俄國皇帝支持,這一建議被接受後,就在離莫斯科六俄裏處試製,但未成功。
[90]當時是莫斯科宣讀聖諭和行刑的地方,離紅場不遠。
[91]安德烈·凱薩羅夫(1782—1813),政論家、作家、語文學家。
[92]馬林,亞曆山大一世的宮廷詩人,擅作打油詩。
[93]蓋拉科夫,史學家,寫過許多平庸的詩篇,曾在軍官學校任教。
[94]克勞塞維茨(1780—1831),普魯士將軍,軍事理論家;1812年曾在俄軍服務,1814年迴普軍,次年參加滑鐵盧戰役;重要著作有《戰爭論》。
[95]原文是德文。
[96]原文是德文。
[97]原文是德文。
[98]原文是德文。
[99]原文是德文。
[100]指拿破侖。
[101]典出《舊約全書·創世記》第2章第8—17節。
[102]西班牙中西部城市,1818年7月22日法軍在這裏打了敗仗。
[103]弗朗蘇瓦·席拉爾(1770—1837),肖像畫家,接近法國宮廷。曾為拿破侖兒子約瑟夫·弗朗蘇瓦·沙爾裏(1811—1832)畫像,後者出生後即獲得羅馬王稱號。
[104]拉斐爾(1483—1520)的名畫,作於1515—1519年。
[105]副王指繆拉,當時繆拉已被封為那不勒斯王。
[106]指鮑羅金諾。
[107]指1572年8月23日夜間巴黎新教徒所遭受的大屠殺。
[108]科維紮爾(1775—1821),法國名醫,曾任拿破侖禦醫。
[109]葉爾莫洛夫(1777—1861),俄國步兵上將(1818),曾參加1805—1807年俄法戰爭,1812年任第一集團軍參謀長。著有《筆記》。
[110]等於2134米。
[111]這些是拿破侖取得幾次重要勝利的地方。
[112]原文是德語。
[113]原文是德語。
[114]原文是德語。
[115]原文是德語。
[116]1俄畝等於1.09公頃。
[117]達武元帥屬下的師,大部分是從漢堡和不來梅地區征集來的。
[1]斯佩蘭斯基(1772—1839),俄國伯爵,1808年起成為亞曆山大一世的親信,製訂自由主義改革計劃,1810年倡議建立國務會議;1812年被流放。
[2]原文是拉丁語。
[3]1776年德國亞當·威紹普特創立的半政治半宗教組織,主張自然神論和共和政體的秘密社團。
[4]科蘭古(1772—1827),法國將軍和外交家,1807年曾任駐俄大使。
[5]德利涅親王(1735—1814),比利時政治家和作家。葉卡德琳娜時代曾在俄國服務。
[6]見《新約全書·約翰福音》第1章第45節。
[7]指1808年俄國與瑞典爭奪芬蘭的戰爭。
[8]17—20世紀初拉脫維亞北部地區和愛沙尼亞南部地區的正式名稱。
[9]娜塔莎迷信通神學說,認為一個人的氣質同一定的顏色和形狀有關。
[10]凱魯比尼(1760—1842),意大利作曲家,主要創作歌劇。
[11]俄國宮廷中著名美人,亞曆山大一世的情婦。
[12]《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8章第22節。
[13]原文是德語。
[14]見《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10章第29—30節。
[15]當時打獵用的狗有兩種:一種是靈,嗅覺特別靈敏,但跑得並不很快,專門找尋獵物;另一種是狼狗,嗅覺不如靈□靈敏,但跑得極快,善於追捕獵物。
[16]俄國貴族地主家常養有小醜,他們多穿女人服裝,用女人名字。
[17]希臘神話裏的月神和狩獵女神。
[18]俄國式三弦琴。
[19]按當時風俗,聖誕節讓公雞啄食麥子可以預卜吉兇。
[20]凱魯比尼的歌劇,作於1804年。
[21]約翰·費爾德(1782—1857),作曲家,生於愛爾蘭都柏林;1804年起定居俄國。
[22]莫斯科的貧民窟。
[23]阿斯特列亞派和靈糧派是彼得堡的兩個共濟會支會。
[24]每個共濟會支會都有一張帶象征符號的毯子。
[25]這裏指12月6日的冬尼古拉節。
[26]蒂爾西特和約,1807年拿破侖同亞曆山大一世簽訂的和約,俄國同意建立華沙大公國和參加大陸封鎖。
[27]俄國作家卡拉姆辛(1766—1826)的中篇小說,寫一個農村少女被貴族遺棄而自殺的故事。
[28]指對囚犯做慈善事業。
[29]一家女裁縫鋪的店名,同“大騙子”一詞諧音。
[30]沙皇皇室出麵主辦的機關,主要從事撫養孤兒,救濟殘疾人等活動,部分資金由募捐收集。
[31]謝苗諾娃(1787—1876),俄國戲劇演員和歌劇演員。
[32]抹大拉是個從良的妓女,事見《新約全書·路加福音》第7章和第8章。
[33]見《新約全書·路加福音》第7章第47節。
[34]俄國風俗,出門前坐一會兒,預祝一路平安。
[35]1806年拿破侖對英國實行經濟封鎖,迫使歐洲許多國家采取同樣行動,以保持法國在貿易中的優勢,但歐洲許多國家,包括俄國在內,常違反這個體製。拿破侖借口俄國不遵守這個體製,在1812年進攻俄國。
[36]塔列蘭(1754—1838),法國外交大臣。
[37]1812年5月初,俄法戰爭爆發前不久,拿破侖在德累斯頓會見他的新盟友奧國皇帝和普魯士王,並舉行一係列盛大的宴會和慶典,接受各方麵的阿諛奉承。
[38]原文是拉丁文。
[39]洛裏斯東伯爵(1768—1828),法國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自1811年起任駐彼得堡大使。
[40]庫拉金公爵(1752—1818),俄國駐巴黎大使,1812年5月要求法國軍隊撤出普魯士談判失敗,就申請發還他和全體俄國駐法使館人員護照歸國。
[41]巴薩諾公爵(1763—1839),1811—1812年任拿破侖的外交大臣。
[42]繆拉(1767—1815),酒店老板的兒子,1808年被任命為那不勒斯王。他的妻子是拿破侖的妹妹卡羅林娜。
[43]原文是意大利文。
[44]達武(1770—1823),法國元帥,曾參加拿破侖的曆次戰爭,指揮一個步兵軍。
[45]斯坦因(1757—1831),1807—1808年曾任普魯士首相,進行資產階級改革。1808年因支持軍事改革,重建普魯士軍隊,拿破侖以“鼓動叛亂罪”迫其去職,並通令緝捕。初避居奧地利,後去俄國,任沙皇顧問(1812—1815)。
[46]阿姆斐爾德(1757—1814),瑞典將軍和政治家。1810年離開瑞典,取得俄國國籍,任亞曆山大一世的顧問。
[47]巴克萊(1761—1818),蘇格蘭籍俄國將軍。多次參加戰爭,1810—1813年任俄國陸軍大臣。
[48]普法爾(1757—1826),普魯士將軍和軍事理論家,後在俄軍服役,1812年奉亞曆山大一世命製訂第一個反抗拿破侖的計劃。
[49]貝爾納多特(1763—1844),出身平民,1810年被選為瑞典王位繼承人。曾任攻擊拿破侖的北路軍總司令,1812年和俄國締結同盟。
[50]指波蘭。
[51]貝西埃(1768—1813),法國元帥,拿破侖的親信。
[52]1709年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國,彼得大帝在波爾塔瓦大敗瑞典軍隊。
[53]塞夫勒是巴黎附近的城市,法國的瓷器生產中心。
[54]都是德國的城市。
[55]1811年3月7日庫圖佐夫被任命為多瑙河軍總司令,司令部設在土耳其魯舒克城堡區。
[56]伏爾佐根(1774—1845),普魯士將軍,1807年起在俄軍服務。
[57]葉爾莫洛夫(1777—1861),俄國將領,1812年衛國戰爭中任第一軍參謀長,戰後曾任高加索軍軍長和格魯吉亞駐軍總司令等職。
[58]1809年巴克萊統率軍隊在芬蘭作戰大捷。
[59]米肖上校(1771—1841),軍事工程師,原籍撒丁,1805年參加俄軍。
[60]原文是德語。
[61]原文是德語。
[62]原文是德語。
[63]原文是德語。
[64]原文是德語。
[65]原文是德語。
[66]原文是德語。
[67]指烏克蘭。
[68]在希臘北部,公元前480年少數斯巴達人在此抵禦人數眾多的波斯入侵軍,最後全體壯烈犧牲。
[69]俄國舊曆六月二十九日前兩周,正是拿破侖越過俄國邊界後十七天。
[70]俄國人習慣,唾指甲以求吉利。
[71]典出《舊約全書》。
[72]皮埃爾就是彼得的法文叫法,而彼嘉是彼得的小名,所以他們是同名人。
[73]1586年鑄的一尊巨炮,重40噸,炮身長5.34米,口徑890毫米,保存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
[74]在正教中,指由幾個司祭共同主持禮拜。
[75]格林卡(1776—1864),俄國作家,於1808—1824年間主辦《俄國信使報》。
[76]波將金(1739—1791),俄國元帥,擁立葉卡德琳娜二世稱帝,參加過1768—1774年俄土戰爭,1789—1791年俄土戰爭時任俄軍總司令。
[77]普魯塔克(約46——約120),古希臘傳記作家,著有《希臘羅馬名人傳》《道德論集》等。
[78]法國詩人拉封丹的一篇寓言詩,被認為內容不正派。
[79]彼得三世(1728—1762)在位期間,1762年俄國發生宮廷政變,由他妻子葉卡德琳娜二世即位,當時傳說彼得三世因試圖解放農奴而被貴族推翻。
[80]當時新兵入伍都要剃頭。
[81]按俄國風俗,一個女人不可以嫁給嫂嫂或姐夫的兄弟。如果娜塔莎同安德烈結婚,瑪麗雅就不能同尼古拉結婚。
[82]指德國人。
[83]按俄國舊俗,這是治牙痛的一個方法。
[84]俄諺,意思是做大事不能顧細節。
[85]讓理夫人(1746—1830),法國女作家,主要寫教誨小說,在貴族家庭流傳很廣。
[86]華西裏·普希金(1770—1830),俄國詩人,大詩人亞曆山大·普希金的伯父,著有諷刺詩和寓言。
[87]據古希臘神話,黑海沿岸英勇好戰的女部落叫亞馬孫人。
[88]蘇薩夫人(1761—1836),法國女作家,她的小說19世紀初一度在俄國很流行。
[89]當拿破侖大軍逼近斯摩棱斯克時,荷蘭人斯密特(又名弗朗茨·雷比赫)向莫斯科總司令建議製造一個裝有炮彈的大氣球,得到俄國皇帝支持,這一建議被接受後,就在離莫斯科六俄裏處試製,但未成功。
[90]當時是莫斯科宣讀聖諭和行刑的地方,離紅場不遠。
[91]安德烈·凱薩羅夫(1782—1813),政論家、作家、語文學家。
[92]馬林,亞曆山大一世的宮廷詩人,擅作打油詩。
[93]蓋拉科夫,史學家,寫過許多平庸的詩篇,曾在軍官學校任教。
[94]克勞塞維茨(1780—1831),普魯士將軍,軍事理論家;1812年曾在俄軍服務,1814年迴普軍,次年參加滑鐵盧戰役;重要著作有《戰爭論》。
[95]原文是德文。
[96]原文是德文。
[97]原文是德文。
[98]原文是德文。
[99]原文是德文。
[100]指拿破侖。
[101]典出《舊約全書·創世記》第2章第8—17節。
[102]西班牙中西部城市,1818年7月22日法軍在這裏打了敗仗。
[103]弗朗蘇瓦·席拉爾(1770—1837),肖像畫家,接近法國宮廷。曾為拿破侖兒子約瑟夫·弗朗蘇瓦·沙爾裏(1811—1832)畫像,後者出生後即獲得羅馬王稱號。
[104]拉斐爾(1483—1520)的名畫,作於1515—1519年。
[105]副王指繆拉,當時繆拉已被封為那不勒斯王。
[106]指鮑羅金諾。
[107]指1572年8月23日夜間巴黎新教徒所遭受的大屠殺。
[108]科維紮爾(1775—1821),法國名醫,曾任拿破侖禦醫。
[109]葉爾莫洛夫(1777—1861),俄國步兵上將(1818),曾參加1805—1807年俄法戰爭,1812年任第一集團軍參謀長。著有《筆記》。
[110]等於2134米。
[111]這些是拿破侖取得幾次重要勝利的地方。
[112]原文是德語。
[113]原文是德語。
[114]原文是德語。
[115]原文是德語。
[116]1俄畝等於1.09公頃。
[117]達武元帥屬下的師,大部分是從漢堡和不來梅地區征集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