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哥哥,這一路可累死我了。”沈雁走得臉頰通紅,額頭上也出了汗。
“快到了,進門就能歇。”陸穀眼睛彎彎。
沈堯青沒聽到狗叫,也沒見沈玄青,便問道:“二弟不在?”
“他前天出門打狐狸去了,還沒迴來。”陸穀答道。
沈堯青拉著空板車,上麵就兩個竹筐,竹筐裏塞了幾個麻袋,這一路上來倒也不沉。
陸穀瞧見板車後就知道他倆是上山撿山貨來了,於是開口道:“娘和阿嫂在家裏?”
去年他們一家六口一齊在山上打栗子榛子,想一想竟也過去一年了。
“可不是,阿嫂一個人照看不過來,娘得陪著她。”沈雁邊走邊彎腰,從地上摘了朵野花在手裏轉著玩。
沈堯青也說道:“禽畜吃的草有何誌呢,無需娘去割,我讓三叔夜裏歇在新宅子那邊幫忙看著,隻大白在那裏肯定不成。”
三人很快進了院門,板車停在前院,陸穀柴也不劈了,一問他倆隻在路上啃了幹糧,連忙挽袖子進廚房做飯。
菌子是現成的,他撕菌子清洗的時候讓沈雁在院裏拔了一棵秋菜。
“二青前兩天抓了頭母梅鹿迴來,在後院拴著呢。”他滿臉喜意,對院子裏坐著歇息的兩人說道。
沈雁坐在凳子上把秋菜最外麵的葉子挎下來扔掉,這兩片葉子太老了,一聽這話她眼睛都亮了,放下手裏的菜先和沈堯青到後院去看母鹿。
不像羊肉,鹿肉很值錢,別說沈玄青了,就是別的獵戶抓到梅鹿迴來同樣舍不得吃,一般都是整隻賣給酒樓或是高門大戶,不然自己宰殺去賣肉,尋常百姓根本吃不起,隻會糟蹋了新鮮鹿肉。
等他倆出來,沈堯青臉上也有了笑意。
多了兩個人,笑聲和話語也就多起來,院子裏比方才他一個人在時熱鬧許多,陸穀是很高興的,吃飯時饅頭都多吃了半個。
沈雁和沈堯青走了這一路又累又餓,可謂是風卷殘雲,一碗菌子炒秋菜,一碗炒野葵都吃完了,連野菜湯都喝得一點不剩。
洗碗筷時陸穀沒讓沈雁動手,她吃得那麽飽,還是歇著。對他來說,沈雁和沈堯青的到來無疑是欣喜的,那股子高興勁始終不散。
到傍晚夜幕降臨,沈玄青還不見迴來,沈堯青隻好先把院門頂上。陸穀給他在另一個屋子鋪了床,三人隨便洗了洗就各自迴房睡覺,沈雁自然是和陸穀一起睡。
聽陸穀問起昭兒,沈雁翻過身來麵對著他,緊閉門窗後房間裏很黑,但她依舊笑眯眯地說:“昭兒長胖了,小手肉肉的,就是身子骨還太軟,我不怎麽敢抱。”
“娘和阿嫂給他換衣裳時我瞧見了,胳膊也肉肉的,可軟了,尤其是小屁股上的肉。”
有了昭兒以後,沈雁常常以姑姑自居,言語間對昭兒全是喜愛。
陸穀聽得心裏同樣歡喜,隻是忽然,沈雁將話轉到了他身上。
“穀子哥哥,你和二哥哥什麽時候生一個?到時,我就是兩個侄兒的姑姑了。”沈雁語氣天真爛漫,甚至還說道:“昭兒是個小漢子,要不你和二哥哥生個小雙兒或是小女兒,我就能捯飭打扮她了,給她梳頭發采花兒戴。”
她並不知道陸穀之前看大夫的事。
“我,我……”陸穀支支吾吾不知該如何迴答,情急之下找了個借口,說:“我和你二哥哥不急,家裏有昭兒呢。”
“也是,一個娃娃就夠忙了,若有兩個,家裏豈不亂了套。”沈雁天真,也沒有多想。
說起戴花兒打扮什麽的,她想起自己在家裏繡的手帕,摸黑拉一下陸穀衣袖,歡快地開口:“穀子哥哥,我前幾日繡了個芙蓉花的帕子,可好看了,連娘都說繡得好,這迴上來忘帶了,迴去給你看。”
生孩子的事揭過去,讓陸穀悄悄舒一口氣,答應道:“好,迴去一定看。”
白天趕路到底累,說了一會兒話後,聽見沈雁在打哈欠,他便低聲說該睡了。
三人皆是一夜好夢。
翌日清晨,沈玄青依舊沒迴來,陸穀在廚房熱早食,沈堯青起來後沒別的事做,將昨天沒劈完的柴劈了一些,沈雁盥洗後就把他劈好的柴火抱進柴房中,放在外麵萬一下雨就淋濕了。
趕路疲累,平時連沈玄青上山來都會歇個一天半天的,沈堯青和沈雁也是如此。
不過吃完晌午飯後,因栗子林離得不算遠,沈堯青閑不住,他一個大男人,和沈雁待在一塊兒也就罷了,和陸穀之間到底要避避嫌,水缸挑滿之後就不知要做什麽,陸穀和沈雁做繡活納鞋底都有活幹,他總不能一直站在旁邊看,就背上竹筐說要去栗子林那邊轉一圈,多少撿點迴來。
他這麽一說,陸穀和沈雁放下手裏的活也跟了出去,毛栗子和榛子撿起來還是很方便的,熟透了自然會掉落,到林子裏彎腰撿就是。
之所以早上沒去,一個是覺得沒帶狗,隻有他們三個人,早上的山林或許會有危險,另一個是想等沈玄青迴來,他都出去好幾天了。
臨走時陸穀沒鎖門,隻將門栓掛上,他怕沈玄青萬一迴來沒見到他會著急,拿了根樹枝在地上留了句話,說他和大哥還有雁雁去撿栗子了,寫好後三人才往栗子林那邊走。
沈玄青打獵這幾年很少會和家裏說起山上的危險,但上次陸穀遭遇了公野豬襲擊後,這迴連沈堯青都多長了個心眼,沒有走的太遠,三人撿了兩筐栗子後,眼見太陽漸漸往西去,他雖背了鐮刀出來,但還是帶著沈雁和陸穀往迴走,十分謹慎。
還沒走多遠,陸穀就聽到狗叫聲,下意識看過去,很快就看見飛奔而來的乖仔,大灰和大黑緊跟在後麵。
許久沒見沈雁和沈堯青,乖仔尾巴搖的很賣力,轉來轉去,不斷在幾人腿邊亂蹭,顯然高興極了。
“大哥。”沈玄青在遠處就喊道。
“二哥哥。”沈雁也喊了聲,一雙杏眼彎彎,平時她挺討厭兩個揪她辮子的哥哥,可一個多月沒見了,到底會想念。
走過來後,沈玄青接過陸穀背上的竹筐,笑著同他們三人說:“我一迴去就看到地上的字,就帶狗過來找你們。”
其實剛才沒看到陸穀出來迎他和狗,三隻狗全都吠叫不止,他也變了臉色,趕忙跑迴去,在看見地上留下的字跡後才將懸起來的心放迴去,原是大哥和沈雁來了。
山貨同樣是過冬的口糧,可撿山貨備口糧是鄉下人家家戶戶都做的事,就算今年米和麵都足夠,他們家也不例外。
沈玄青和沈堯青背著竹筐走在後麵,說起上個月割秋稻的事。
這些昨天晚上陸穀已經聽沈雁說了一遍,但不妨礙他聽到沈堯青說家裏餘下那八個大甕全都囤滿了新米,心中那股油然而生的高興。
第146章
四個人背著竹筐一邊說笑一邊進了門,一進去陸穀就瞧見沈玄青常背的大竹筐已放在院裏,除此以外,竹筐旁邊的樹墩上還有兩枚蛋。
沈玄青將裝滿毛栗子的竹筐放在地上,笑著說:“野雞蛋,運氣好碰上了。”
夏天時野雞蛋較多,天涼以後就少了,這兩顆蛋是大灰在草叢中找到的,他想起陸穀說曬了些地皮菜,可惜沒有雞蛋炒,就帶了迴來。
“野雞倒是沒見著,打了隻兔子迴來吃。”他將竹筐裏的肥野兔拎出來,還順勢把四張狐皮拿出來給陸穀他們看。
“白狐皮。”一看見那兩張純白的皮子,沈堯青眼神變得驚異。
沈玄青笑容更甚,將皮子遞過去讓他們看,發現白狐的蹤跡後,他在外麵待了三個寒夜,但這迴受凍吃苦有了豐厚的報酬,迴來的路上他滿心歡喜,要將白狐皮給陸穀看,卻不曾想今日陸穀沒有出來迎接,當時就驚得他一點喜悅都沒了。
陸穀和沈雁湊近,三人一塊兒去翻看那兩張白狐皮,上頭沒有一根雜毛,純白無暇,剝皮的手法也很熟練,沒有傷到皮子。
在沈家待久了,經常能見到各種獵物,還有它們的皮毛,要是放在從前,陸穀是決計不敢上手摸的,但這會兒他摸了摸白狐皮,就算不懂行情,也能看出這兩張皮子品相極好,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在沈雁接過狐皮後,他抬眼看向沈玄青,滿心都是喜意,他們家二青真厲害!
“這得值多少錢。”
沈堯青摸著狐皮歎道,不過抬眼看到自家二弟一身的灰塵狼狽,連頭發都是髒的,衣裳還有脖子都有或深或淺的綠色草汁,臉上手上同樣抹過草汁子,瞧著髒兮兮的,甚至還有樹枝硬刺兒劃出來的小傷。
如此便知他在山裏吃了不少苦,又想起陸穀說的,沈玄青出去了三個晚上,夜裏深山這麽冷,也不知他鑽在哪個犄角旮旯的山洞裏貓了一晚。
鄉下人都苦,可種莊稼夜裏能在家裏住,更別說山裏還有猛獸,打獵這份苦還真不是尋常人能吃的。
他在心中兀自歎息,就憑這個,二弟掙多少錢那都是該得的。
別人的眼神沈玄青沒有注意到,他看到了陸穀興奮喜悅的眼神,心裏頭就是一暖,臉上笑容不免有些得意,吃苦算什麽,掙錢養夫郎才是要緊的。
“二哥哥,快收起來吧。”沈雁仔細看過狐皮後遞還給他,這可是掙大錢的東西,自然要收好。
沈玄青接過,笑著說道:“去年我到府城賣了兩張銀狐皮,得了六十兩,這兩張純白的一根雜毛都沒有,更為稀罕,價錢肯定更高,去年我沒怎麽敢多要價,這次別的狐皮不說,白的定然要抬一抬價。”
“去年時,雖我是直接賣給府城一戶富貴人家,可也從管事和周大哥的言語裏聽出,那些狐皮估計要經幾道手,轉到權貴人手裏,送的還好,若是賣出去,價錢定然是翻好幾番的。”
也就是說,兩張白狐皮要賣到六十兩以上,就算陸穀曾見過二百兩銀子,依舊覺得很多很多,沈雁比他還沒見過世麵,嘴巴都張大了。
沈堯青倒還好,常在外麵走見過些風浪,和沈玄青一樣,都知道狐皮的金貴。
權貴人家是他們這些泥腿子攀不上的,沒路子連門口都近不了,自然不用去想什麽掙大錢。
“黑了心的,咱們吃苦受累,倒叫他們把大錢賺了。”沈堯青笑罵一句,但沒真放在心上,也沒有特意針對誰,這不過是世間最常見的事。
他們幾個村子靠山近,平時除了種地以外,不少人都會上山找山珍,試圖碰碰運氣,說不定就撞了大運。
不說熊掌什麽的,山裏的燕窩、竹蓀和猴頭菇,那可都是值錢東西,有時會有商販來村裏收山貨,對鄉下人來說的十兩二十兩都是天價,可對人家來說,不過是一點散錢,轉手賣到府城就是好幾十兩,他都見慣了。
鄉下人最看重的還是田地糧食,平時耕作鋤草就占去大半天時日,尋找山珍的工夫就少了,更何況這些年山珍越少見,有時上山轉一天都找不到什麽,是以這幾年靠賣山珍發財的人就少了,沒怎麽聽說過。
沈玄青聞言笑一下,將狐皮收好,又把竹筐裏的東西都掏出來,該磨的刀得磨一磨,羽箭也得打磨補齊,省得在山裏吃了沒武器的虧。
陸穀帶著沈雁進廚房做飯去了,沈堯青舀了陶罐裏的熱水宰殺兔子,都沒閑下來。
——
采撿山貨是個忙碌的活兒,但看著一筐筐栗子榛子山核桃滿了,所有人心中都是熱切的。
沈堯青上來拉了板車,就是為將山貨拉迴家,不過受一天趕路的苦,接下來一整個冬日都有東西吃。
帶著狗在林子裏撿板栗,路上陸穀還采了不少菌子,肉食熟起來慢些,菌子鮮而肥嫩,用油炒了比肉都好吃呢,他們人人都得出來幹活,每次迴去做飯趕得緊,肉就沒做幾次,他便挑滑嫩的菌子炒著吃,香又解饞。
等到麻袋和竹筐都滿了之後,這天一大早,四個人睡醒後就收拾準備下山。
沈玄青這一個多月在山上下了大力氣,狐皮打到二十三張,不過其中有七張雜毛狐皮,他打算留給衛蘭香做狐皮被,但也稱得上收獲不小了。
沉重的板車在山中艱難推拉,沈雁和陸穀一個牽一個趕,把母梅鹿也帶下山,盡管如此,這樣的辛苦依舊擋不住滿載而歸的歡聲笑語。
陸穀背了個包袱,把自己的兩身厚衣裳又帶迴家,沈玄青過幾天還要上山打獵,不過已經是秋末,說肯定待不了多久,就不用他再上去。
路遠艱辛,他手裏還提著針線籃子,途中歇息的時候,沈玄青看一眼喝完水的乖仔,就把他身上的包袱解了,綁在乖仔身上,讓它幫著背迴去。
包袱裏隻有衣裳,不甚重,陸穀沒有阻攔,隻彎了眉眼笑看乖仔。
許是包袱上有熟悉的人味兒,身上綁個東西讓乖仔一開始有點不適應,但沒有亂甩,走了一段路後就習慣了,和大黑時而跑在前麵,時而又在後麵對著母梅鹿汪汪叫兩聲。
它從小就吃得好,雖體格瞧著還能小點,但養得比大灰都壯實,在家裏幾隻狗中是個“年輕狗”,多出點力也是應該的。
一路走走停停,趕在傍晚之前終於到了家。
衛蘭香在房裏抱昭兒,紀秋月在做飯,聽見狗叫聲連忙出來看,就瞧見他們四人拉著板車迴來了。
沈堯青連手都顧不上洗,就進房去逗兒子。
可昭兒瞧見他並無太多表情,直到看見紀秋月後才著急哼哼,有奶才是娘,這話說得一點沒錯,娃娃對喂奶的娘天然就更親近。
這叫沈堯青忍不住戳了一下兒子胳膊,在山上五天,他挺想兒子的,不曾想這小東西一點都不想他爹。
外麵衛蘭香看著一個多月沒見的沈玄青和陸穀,好生一陣問話,囉囉嗦嗦卻又親切。
瞧見背著包袱的乖仔她眼中一奇,隨後笑得不行。
一通熱鬧之後,院子裏才漸漸平靜。因不知他們何時迴來,紀秋月做的飯不夠吃,衛蘭香又炒了兩個菜熱了些饅頭。
家裏人齊全了,吃起飯來也更香。
待吃過後,天剛擦黑,因沈堯青好幾天沒見兒子和媳婦,夜裏就沒過來,陸穀和沈玄青睡在新宅子這邊,他倆看了囤滿糧食的大甕,米麵充足,叫人心裏都是踏實的。
院門關上之後,四隻狗趴在麻袋上各自睡了,偶爾能聽見後院禽畜的動靜。
“快到了,進門就能歇。”陸穀眼睛彎彎。
沈堯青沒聽到狗叫,也沒見沈玄青,便問道:“二弟不在?”
“他前天出門打狐狸去了,還沒迴來。”陸穀答道。
沈堯青拉著空板車,上麵就兩個竹筐,竹筐裏塞了幾個麻袋,這一路上來倒也不沉。
陸穀瞧見板車後就知道他倆是上山撿山貨來了,於是開口道:“娘和阿嫂在家裏?”
去年他們一家六口一齊在山上打栗子榛子,想一想竟也過去一年了。
“可不是,阿嫂一個人照看不過來,娘得陪著她。”沈雁邊走邊彎腰,從地上摘了朵野花在手裏轉著玩。
沈堯青也說道:“禽畜吃的草有何誌呢,無需娘去割,我讓三叔夜裏歇在新宅子那邊幫忙看著,隻大白在那裏肯定不成。”
三人很快進了院門,板車停在前院,陸穀柴也不劈了,一問他倆隻在路上啃了幹糧,連忙挽袖子進廚房做飯。
菌子是現成的,他撕菌子清洗的時候讓沈雁在院裏拔了一棵秋菜。
“二青前兩天抓了頭母梅鹿迴來,在後院拴著呢。”他滿臉喜意,對院子裏坐著歇息的兩人說道。
沈雁坐在凳子上把秋菜最外麵的葉子挎下來扔掉,這兩片葉子太老了,一聽這話她眼睛都亮了,放下手裏的菜先和沈堯青到後院去看母鹿。
不像羊肉,鹿肉很值錢,別說沈玄青了,就是別的獵戶抓到梅鹿迴來同樣舍不得吃,一般都是整隻賣給酒樓或是高門大戶,不然自己宰殺去賣肉,尋常百姓根本吃不起,隻會糟蹋了新鮮鹿肉。
等他倆出來,沈堯青臉上也有了笑意。
多了兩個人,笑聲和話語也就多起來,院子裏比方才他一個人在時熱鬧許多,陸穀是很高興的,吃飯時饅頭都多吃了半個。
沈雁和沈堯青走了這一路又累又餓,可謂是風卷殘雲,一碗菌子炒秋菜,一碗炒野葵都吃完了,連野菜湯都喝得一點不剩。
洗碗筷時陸穀沒讓沈雁動手,她吃得那麽飽,還是歇著。對他來說,沈雁和沈堯青的到來無疑是欣喜的,那股子高興勁始終不散。
到傍晚夜幕降臨,沈玄青還不見迴來,沈堯青隻好先把院門頂上。陸穀給他在另一個屋子鋪了床,三人隨便洗了洗就各自迴房睡覺,沈雁自然是和陸穀一起睡。
聽陸穀問起昭兒,沈雁翻過身來麵對著他,緊閉門窗後房間裏很黑,但她依舊笑眯眯地說:“昭兒長胖了,小手肉肉的,就是身子骨還太軟,我不怎麽敢抱。”
“娘和阿嫂給他換衣裳時我瞧見了,胳膊也肉肉的,可軟了,尤其是小屁股上的肉。”
有了昭兒以後,沈雁常常以姑姑自居,言語間對昭兒全是喜愛。
陸穀聽得心裏同樣歡喜,隻是忽然,沈雁將話轉到了他身上。
“穀子哥哥,你和二哥哥什麽時候生一個?到時,我就是兩個侄兒的姑姑了。”沈雁語氣天真爛漫,甚至還說道:“昭兒是個小漢子,要不你和二哥哥生個小雙兒或是小女兒,我就能捯飭打扮她了,給她梳頭發采花兒戴。”
她並不知道陸穀之前看大夫的事。
“我,我……”陸穀支支吾吾不知該如何迴答,情急之下找了個借口,說:“我和你二哥哥不急,家裏有昭兒呢。”
“也是,一個娃娃就夠忙了,若有兩個,家裏豈不亂了套。”沈雁天真,也沒有多想。
說起戴花兒打扮什麽的,她想起自己在家裏繡的手帕,摸黑拉一下陸穀衣袖,歡快地開口:“穀子哥哥,我前幾日繡了個芙蓉花的帕子,可好看了,連娘都說繡得好,這迴上來忘帶了,迴去給你看。”
生孩子的事揭過去,讓陸穀悄悄舒一口氣,答應道:“好,迴去一定看。”
白天趕路到底累,說了一會兒話後,聽見沈雁在打哈欠,他便低聲說該睡了。
三人皆是一夜好夢。
翌日清晨,沈玄青依舊沒迴來,陸穀在廚房熱早食,沈堯青起來後沒別的事做,將昨天沒劈完的柴劈了一些,沈雁盥洗後就把他劈好的柴火抱進柴房中,放在外麵萬一下雨就淋濕了。
趕路疲累,平時連沈玄青上山來都會歇個一天半天的,沈堯青和沈雁也是如此。
不過吃完晌午飯後,因栗子林離得不算遠,沈堯青閑不住,他一個大男人,和沈雁待在一塊兒也就罷了,和陸穀之間到底要避避嫌,水缸挑滿之後就不知要做什麽,陸穀和沈雁做繡活納鞋底都有活幹,他總不能一直站在旁邊看,就背上竹筐說要去栗子林那邊轉一圈,多少撿點迴來。
他這麽一說,陸穀和沈雁放下手裏的活也跟了出去,毛栗子和榛子撿起來還是很方便的,熟透了自然會掉落,到林子裏彎腰撿就是。
之所以早上沒去,一個是覺得沒帶狗,隻有他們三個人,早上的山林或許會有危險,另一個是想等沈玄青迴來,他都出去好幾天了。
臨走時陸穀沒鎖門,隻將門栓掛上,他怕沈玄青萬一迴來沒見到他會著急,拿了根樹枝在地上留了句話,說他和大哥還有雁雁去撿栗子了,寫好後三人才往栗子林那邊走。
沈玄青打獵這幾年很少會和家裏說起山上的危險,但上次陸穀遭遇了公野豬襲擊後,這迴連沈堯青都多長了個心眼,沒有走的太遠,三人撿了兩筐栗子後,眼見太陽漸漸往西去,他雖背了鐮刀出來,但還是帶著沈雁和陸穀往迴走,十分謹慎。
還沒走多遠,陸穀就聽到狗叫聲,下意識看過去,很快就看見飛奔而來的乖仔,大灰和大黑緊跟在後麵。
許久沒見沈雁和沈堯青,乖仔尾巴搖的很賣力,轉來轉去,不斷在幾人腿邊亂蹭,顯然高興極了。
“大哥。”沈玄青在遠處就喊道。
“二哥哥。”沈雁也喊了聲,一雙杏眼彎彎,平時她挺討厭兩個揪她辮子的哥哥,可一個多月沒見了,到底會想念。
走過來後,沈玄青接過陸穀背上的竹筐,笑著同他們三人說:“我一迴去就看到地上的字,就帶狗過來找你們。”
其實剛才沒看到陸穀出來迎他和狗,三隻狗全都吠叫不止,他也變了臉色,趕忙跑迴去,在看見地上留下的字跡後才將懸起來的心放迴去,原是大哥和沈雁來了。
山貨同樣是過冬的口糧,可撿山貨備口糧是鄉下人家家戶戶都做的事,就算今年米和麵都足夠,他們家也不例外。
沈玄青和沈堯青背著竹筐走在後麵,說起上個月割秋稻的事。
這些昨天晚上陸穀已經聽沈雁說了一遍,但不妨礙他聽到沈堯青說家裏餘下那八個大甕全都囤滿了新米,心中那股油然而生的高興。
第146章
四個人背著竹筐一邊說笑一邊進了門,一進去陸穀就瞧見沈玄青常背的大竹筐已放在院裏,除此以外,竹筐旁邊的樹墩上還有兩枚蛋。
沈玄青將裝滿毛栗子的竹筐放在地上,笑著說:“野雞蛋,運氣好碰上了。”
夏天時野雞蛋較多,天涼以後就少了,這兩顆蛋是大灰在草叢中找到的,他想起陸穀說曬了些地皮菜,可惜沒有雞蛋炒,就帶了迴來。
“野雞倒是沒見著,打了隻兔子迴來吃。”他將竹筐裏的肥野兔拎出來,還順勢把四張狐皮拿出來給陸穀他們看。
“白狐皮。”一看見那兩張純白的皮子,沈堯青眼神變得驚異。
沈玄青笑容更甚,將皮子遞過去讓他們看,發現白狐的蹤跡後,他在外麵待了三個寒夜,但這迴受凍吃苦有了豐厚的報酬,迴來的路上他滿心歡喜,要將白狐皮給陸穀看,卻不曾想今日陸穀沒有出來迎接,當時就驚得他一點喜悅都沒了。
陸穀和沈雁湊近,三人一塊兒去翻看那兩張白狐皮,上頭沒有一根雜毛,純白無暇,剝皮的手法也很熟練,沒有傷到皮子。
在沈家待久了,經常能見到各種獵物,還有它們的皮毛,要是放在從前,陸穀是決計不敢上手摸的,但這會兒他摸了摸白狐皮,就算不懂行情,也能看出這兩張皮子品相極好,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在沈雁接過狐皮後,他抬眼看向沈玄青,滿心都是喜意,他們家二青真厲害!
“這得值多少錢。”
沈堯青摸著狐皮歎道,不過抬眼看到自家二弟一身的灰塵狼狽,連頭發都是髒的,衣裳還有脖子都有或深或淺的綠色草汁,臉上手上同樣抹過草汁子,瞧著髒兮兮的,甚至還有樹枝硬刺兒劃出來的小傷。
如此便知他在山裏吃了不少苦,又想起陸穀說的,沈玄青出去了三個晚上,夜裏深山這麽冷,也不知他鑽在哪個犄角旮旯的山洞裏貓了一晚。
鄉下人都苦,可種莊稼夜裏能在家裏住,更別說山裏還有猛獸,打獵這份苦還真不是尋常人能吃的。
他在心中兀自歎息,就憑這個,二弟掙多少錢那都是該得的。
別人的眼神沈玄青沒有注意到,他看到了陸穀興奮喜悅的眼神,心裏頭就是一暖,臉上笑容不免有些得意,吃苦算什麽,掙錢養夫郎才是要緊的。
“二哥哥,快收起來吧。”沈雁仔細看過狐皮後遞還給他,這可是掙大錢的東西,自然要收好。
沈玄青接過,笑著說道:“去年我到府城賣了兩張銀狐皮,得了六十兩,這兩張純白的一根雜毛都沒有,更為稀罕,價錢肯定更高,去年我沒怎麽敢多要價,這次別的狐皮不說,白的定然要抬一抬價。”
“去年時,雖我是直接賣給府城一戶富貴人家,可也從管事和周大哥的言語裏聽出,那些狐皮估計要經幾道手,轉到權貴人手裏,送的還好,若是賣出去,價錢定然是翻好幾番的。”
也就是說,兩張白狐皮要賣到六十兩以上,就算陸穀曾見過二百兩銀子,依舊覺得很多很多,沈雁比他還沒見過世麵,嘴巴都張大了。
沈堯青倒還好,常在外麵走見過些風浪,和沈玄青一樣,都知道狐皮的金貴。
權貴人家是他們這些泥腿子攀不上的,沒路子連門口都近不了,自然不用去想什麽掙大錢。
“黑了心的,咱們吃苦受累,倒叫他們把大錢賺了。”沈堯青笑罵一句,但沒真放在心上,也沒有特意針對誰,這不過是世間最常見的事。
他們幾個村子靠山近,平時除了種地以外,不少人都會上山找山珍,試圖碰碰運氣,說不定就撞了大運。
不說熊掌什麽的,山裏的燕窩、竹蓀和猴頭菇,那可都是值錢東西,有時會有商販來村裏收山貨,對鄉下人來說的十兩二十兩都是天價,可對人家來說,不過是一點散錢,轉手賣到府城就是好幾十兩,他都見慣了。
鄉下人最看重的還是田地糧食,平時耕作鋤草就占去大半天時日,尋找山珍的工夫就少了,更何況這些年山珍越少見,有時上山轉一天都找不到什麽,是以這幾年靠賣山珍發財的人就少了,沒怎麽聽說過。
沈玄青聞言笑一下,將狐皮收好,又把竹筐裏的東西都掏出來,該磨的刀得磨一磨,羽箭也得打磨補齊,省得在山裏吃了沒武器的虧。
陸穀帶著沈雁進廚房做飯去了,沈堯青舀了陶罐裏的熱水宰殺兔子,都沒閑下來。
——
采撿山貨是個忙碌的活兒,但看著一筐筐栗子榛子山核桃滿了,所有人心中都是熱切的。
沈堯青上來拉了板車,就是為將山貨拉迴家,不過受一天趕路的苦,接下來一整個冬日都有東西吃。
帶著狗在林子裏撿板栗,路上陸穀還采了不少菌子,肉食熟起來慢些,菌子鮮而肥嫩,用油炒了比肉都好吃呢,他們人人都得出來幹活,每次迴去做飯趕得緊,肉就沒做幾次,他便挑滑嫩的菌子炒著吃,香又解饞。
等到麻袋和竹筐都滿了之後,這天一大早,四個人睡醒後就收拾準備下山。
沈玄青這一個多月在山上下了大力氣,狐皮打到二十三張,不過其中有七張雜毛狐皮,他打算留給衛蘭香做狐皮被,但也稱得上收獲不小了。
沉重的板車在山中艱難推拉,沈雁和陸穀一個牽一個趕,把母梅鹿也帶下山,盡管如此,這樣的辛苦依舊擋不住滿載而歸的歡聲笑語。
陸穀背了個包袱,把自己的兩身厚衣裳又帶迴家,沈玄青過幾天還要上山打獵,不過已經是秋末,說肯定待不了多久,就不用他再上去。
路遠艱辛,他手裏還提著針線籃子,途中歇息的時候,沈玄青看一眼喝完水的乖仔,就把他身上的包袱解了,綁在乖仔身上,讓它幫著背迴去。
包袱裏隻有衣裳,不甚重,陸穀沒有阻攔,隻彎了眉眼笑看乖仔。
許是包袱上有熟悉的人味兒,身上綁個東西讓乖仔一開始有點不適應,但沒有亂甩,走了一段路後就習慣了,和大黑時而跑在前麵,時而又在後麵對著母梅鹿汪汪叫兩聲。
它從小就吃得好,雖體格瞧著還能小點,但養得比大灰都壯實,在家裏幾隻狗中是個“年輕狗”,多出點力也是應該的。
一路走走停停,趕在傍晚之前終於到了家。
衛蘭香在房裏抱昭兒,紀秋月在做飯,聽見狗叫聲連忙出來看,就瞧見他們四人拉著板車迴來了。
沈堯青連手都顧不上洗,就進房去逗兒子。
可昭兒瞧見他並無太多表情,直到看見紀秋月後才著急哼哼,有奶才是娘,這話說得一點沒錯,娃娃對喂奶的娘天然就更親近。
這叫沈堯青忍不住戳了一下兒子胳膊,在山上五天,他挺想兒子的,不曾想這小東西一點都不想他爹。
外麵衛蘭香看著一個多月沒見的沈玄青和陸穀,好生一陣問話,囉囉嗦嗦卻又親切。
瞧見背著包袱的乖仔她眼中一奇,隨後笑得不行。
一通熱鬧之後,院子裏才漸漸平靜。因不知他們何時迴來,紀秋月做的飯不夠吃,衛蘭香又炒了兩個菜熱了些饅頭。
家裏人齊全了,吃起飯來也更香。
待吃過後,天剛擦黑,因沈堯青好幾天沒見兒子和媳婦,夜裏就沒過來,陸穀和沈玄青睡在新宅子這邊,他倆看了囤滿糧食的大甕,米麵充足,叫人心裏都是踏實的。
院門關上之後,四隻狗趴在麻袋上各自睡了,偶爾能聽見後院禽畜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