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又是一個暖晴天,清溪村村頭聚了不少人曬太陽,大人小孩都有,熱鬧極了。
泥哨響起來,好幾個孩童鉚足了勁去吹,互相比較著,看誰吹得最響,有的連臉都漲紅了,可見憋足了那口氣。
有兩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各自拿一隻布老虎,嘴裏嗷嗷叫著,都說自己的大老虎最厲害,兩隻布老虎的頭撞在一起,試圖擊敗對方。
五六歲的小女孩和小雙兒大多安靜,坐在小凳子或磚頭石頭上互相編辮子玩,亦或是兩兩一對翻花繩。
大樹另一旁的空地上,幾個六七歲的孩子在打陀螺,手裏的小鞭子啪啪響著,陀螺滴溜溜在地上旋轉。
有打得好的,陀螺始終不停,連在一旁看的大人都給叫聲好,甚至有的漢子手癢,還接過孩子手裏的小短鞭去抽打陀螺,玩鬧上一陣。
這邊的閑漢子或蹲或站,幾個聚一堆說笑取樂,那邊樹下牆根下,老人曬暖說閑話,成了親的婦人夫郎坐一起做女紅針線,各自有各自的話說。
今日沒別的事,陸穀和衛蘭香紀秋月到村口湊湊熱鬧,不然成天在家裏也無趣。
十五六的姑娘雙兒正是大了說親的時候,沒成親又不是孩子了,村口漢子不少呢,不好在這邊亂走,他們都沒出來,招幾個關係好的在家裏一同做針線,說說話也能解悶。
沈雁年紀不算小,和村口這群小孩子沒話說,就帶了繡繃子去找彩霞她們了。
竹竿上糊個馬頭,四五個男孩子騎著竹馬手拿小樹枝當長劍,打鬧唿喝玩的滿頭是汗。
秋收過後不少人家賣到錢,到冬日閑了才有錢有空讓九歲十歲的孩子去念私塾,這會兒陸穀坐在紀秋月旁邊,就聽見好幾個婦人說兒子念了幾頁書認了好幾個字。
早起沈玄青和盧老大去府城辦田契的事,估摸著要到晚上才能迴來,方才在家裏的時候,是沈堯青領著他們三個念三字經,這不寫完字才出來。
他們到村口來熱鬧,沈堯青則趁暖和,拉著板車到鎮上去賣柴火和拐棗還有冬筍了。
一個竹蜻蜓飛過來,打在陸穀肩頭掉下去,他下意識撿起來,就見一個戴著虎頭帽的小女孩過來了,看著不過三歲的模樣,偏黑的小臉蛋通紅,但看著肉乎乎的,眼睛黑又大。
“是你的?”陸穀小聲問她。
小女孩很靦腆,隻點頭沒有說話,陸穀笑一下就把竹蜻蜓給她了。
小孩拿著竹蜻蜓跑了,和另外幾個小姑娘小雙兒一起,雙手搓了一陣,再鬆手竹蜻蜓就朝著天上飛去。
說起來虎頭帽所有小孩都能戴,冬天戴著禦寒,可村裏大多都是給小男孩戴,更看重男丁些,像這個小姑娘顯然招娘疼愛,身上衣裳和多數孩子一樣有補丁,但很幹淨,不像別的小孩成天玩耍蹭了不少灰髒,頭上那虎頭帽做的,連紀秋月都和陸穀說好看。
太陽照暖人間,驅走冬日寒意。
然而天底下的熱鬧並非所有人都有,張家大房,李婉雲依舊穿得單薄在廚房做飯,手指紅腫,神色萎靡灰暗。
張正子頭七都過了,老張氏斷了腿不能出門,她一個婦人家沒法兒搬動,最多喊全子娘來幫忙,把老張氏抬出來讓坐在院裏曬太陽。
唯一的兒子死了,老張氏時而發呆久久不說話,直到看見李婉雲,像是找到了能出氣的,發作起來就罵她,比從前看著有點瘋癲。
廚房外老張氏的謾罵聲漸漸小了,她年紀大,身上有傷本就損了元氣,罵一陣就得歇歇。
雖無張正子打她了,但李婉雲的日子依舊不好過,昨兒老張氏的娘家來人看老太太,李婉雲給人倒了茶,一句話還沒說呢,老張氏先哭訴起來,說她不孝順,先是克死張正子,還不給老婆子飯吃。
為這事又鬧起來,張家二房也過來了,礙著老太太年紀大,又喪了子,這指責就全落在她身上。
“嘶。”
李婉雲停下切菜,走神走得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想了什麽,手指被切了個小口子,正往外流血。
她把冰冷的指頭含進嘴裏,眼神依舊灰暗無神。
日子渾渾噩噩,看不見任何前路。廚房照不進太陽,她冷的打了個哆嗦。
——
傍晚吃過飯,陸穀正洗碗呢,沈雁拿了塊兒棗子糕進來給他分了一半。
棗子糕是給紀秋月做的,吃完飯沈雁犯饞,又怕衛蘭香說她太饞嘴,就說穀子哥哥也想吃,這不拿了個小的就過來了。
陸穀騰不開手,沈雁就直接給他塞嘴裏了,棗子糕鬆軟香甜,棗香味濃鬱,這東西比梨子好,放在房裏不怕天氣涼,啃冬梨太滲牙,隻能和黃糖煮著吃,要麽就白水煮。
“我來燒水。”沈雁吃著,等陸穀舀完刷鍋水,把大鍋擦幹淨了,就到外麵抱了柴,夜裏洗漱泡腳得多燒些。
陸穀到門外倒刷鍋水,還沒迴去遠遠就看見一個高大的身影,沈玄青迴來了,在村裏玩耍的大灰和狗崽跟在他腿邊。
及至近前,他提著木盆露出個淺笑,說道:“吃了沒,我給你熱飯。”
沈玄青也笑了,“嗯”一聲兩人就往家裏走。
一進門看見衛蘭香,沈玄青就說道:“娘,官印蓋好了。”
“蓋了就好。”衛蘭香心裏更踏實了,雖說那是沈玄青的地,可他們沒分家,在一起過著,往後沈玄青上山,地裏的活除了沈堯青去幹,她也是要幫忙的,自家的地越多,打的米糧越多,這日子就越好了。
因是自己買的,田契沈玄青自己收著,他進房放好,沒一會兒陸穀也進來了。
“我把籠屜架上去了,等雁雁燒開水也就熱了。”一天沒見,陸穀沒話也在試著找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麽。
雁雁是他和紀秋月學的,因沈雁小,平時家裏連名帶姓叫也好,叫小名也罷,都混著來,衛蘭香要麽直唿大名,要麽就是小妮兒小妮兒的喊。
“田契,你收著。”沈玄青手一頓,就把田契遞給陸穀了。
如今陸穀已經認了不少字,打開田契一看,上頭蓋了紅官印,薄薄一張紙便是他們家裏五畝旱田。
“還有這個。”沈玄青從懷裏掏出一塊紅包,裏麵包著東西。
聞言陸穀抬眸,就看見打開的紅包裏是個銀鐲子。他有些惶然,有點拿不住沈玄青這是給誰買的。
尋常人家哪能短時日內就買兩個銀首飾,再說銀簪子還是新的沒戴過,陸穀就沒把鐲子往自己身上想。
“你戴著,簪子容易掉,這個不會掉。”沈玄青見他怔愣,就拉起他左手,把銀鐲子往他手上套,還說道:“過年時再戴簪子,你不會梳就找阿嫂,找娘也成,他倆會。”
家裏人過年穿的新衣裳都快做出來了,沈玄青知道,能讓夫郎穿新衣戴新簪,他自己也是高興的。
陸穀手被攥到一起,沈玄青使了點力氣就給他套上了,不大不小剛合適,銀亮的鐲子花紋精巧,頭一次帶鐲子讓他覺得腕間稍沉,分外有存在感。
“這個細的給沈雁,粗的給娘,過年了她倆也有的帶。”沈玄青又拿出兩個銀鐲子,還說道:“以後再有好看的給你買,或是你看上了什麽首飾,跟我說就好。”
陸穀向來想的簡單,沈玄青看重他才給他買簪子鐲子,這會兒說不出別的話,小聲“嗯”一下,忍不住去拽沈玄青衣角,抬頭和那雙星眸對上視線後,又不好意思地挪開。
沈玄青笑著看他,兩人雖沒言語,但都很高興。
過了一會兒,沈雁在廚房喊道:“二哥哥,飯熱了。”
“好,我來了。”沈玄青答應一聲。
陸穀鬆開他衣角,臉頰微紅說道:“我去端。”
說完就連忙去廚房了。
“娘,給你買的,過年帶個新鐲子。”沈玄青出來後看見衛蘭香,就把鐲子拿出來。
衛蘭香正在簸箕裏搓花生皮,過幾天就到臘月了,無論五豆還是臘八都得煮豆子和花生,抬頭一看沈玄青給她買了個銀鐲子,手在衣服上抹了抹才敢接過去,滿臉笑意問道:“這得值不少錢吧?”
“這你不用管,帶上就是了。”沈玄青見她高興,又給她看沈雁那隻鐲子,細是細了點,但年紀小帶這個正合適。
衛蘭香以前有不少銀首飾呢,但後來全變賣了。
剛巧沈雁進堂屋來,一聽那是給她的鐲子,一雙杏眼睜的老大,沈玄青見她這模樣,頗有些忍俊不禁。
“二哥哥,這真是給我的?”她接過鐲子問道。
“當然。”沈玄青頓一下笑著問她:“大哥哥好還是二哥哥好?”
“二哥哥好。”沈雁不假思索答道,卻被從房裏出來的沈堯青聽到了,當即就揪了下她小辮子,笑罵道:“好你個沈燕子,昨兒還說大哥哥好,魚白給你吃了。”
沈雁護住了自己的小辮兒,昨天吃了大青哥釣的鮮魚,今兒二青哥給她買鐲子,心中便無比糾結,猶豫一番小心開口:“那就大哥哥二哥哥都好?”
還是衛蘭香心疼閨女的辮子,抬手打了下沈堯青還想拽沈雁辮子的手,笑罵道:“不許再拽頭發了。”
沈堯青這才笑著收了手,他自知掙錢沒有二弟多,但也不紅眼妒忌,人各有命不是。
再說他自己有力氣能做工下地,掙得也不比村裏別的人少,如今攢下的錢不多,給妹妹和娘買不了鐲子,買頭繩頭布也能讓她倆高興高興。
沈雁帶上鐲子美美的,也不覺得兩個哥哥討嫌了。
第86章
山腳下村落安寧祥和,晨起天色不是很好,灰蒙蒙的,寒冬就是這樣,日子過得很快,再有幾天就到臘月了。
炊煙飄起,就算冬日活少,沈家二房依舊一天吃三頓,吃慣了早起若不墊墊肚子,總覺得心裏發慌。
早起的飯也簡單,陸穀今日切了幾個鹹鴨蛋,吃完後見竹籃裏不少冬筍,便對沈玄青說:“要不殺隻雞和筍子燉了,娘說那兩隻老母雞老了,以後也不下蛋,這幾日都沒給阿嫂燉湯吃。”
“行,我去吧。”沈堯青在旁邊聽見,就沒讓沈玄青去後院抓雞,自個兒去了。
趁著灶底有火,陸穀又給添了幾根柴火,等下要燙毛呢。
他把竹籃提過來,坐在灶前剝冬筍殼削老根,手腕上銀鐲子明閃閃的。
沈玄青沒事也蹲過來幫他削冬筍根,瞧見鐲子就覺得自己沒買錯,比起簪子來,還是鐲子好使,起碼買了就能戴,不然收在房裏放著跟沒買一樣。
“我前天不是去了府城,迴來的路過豐穀鎮。”沈玄青聲音低緩,覺得有些事情還是要告訴陸穀。
陸穀沒說話,但抬眸看過來,等他繼續往下說。
“陸文進了鎮上李家門,李家兒子叫李鳴山,他做了李鳴山的妾。”沈玄青從旁邊拿了根圓柴坐下,蹲著不能長久,又說道:“聽人說納妾剛三天,李鳴山老娘就給他娶了正妻。”
蓋完官印迴來後,他先到鎮上找了羅標,大致了解了一下事情。
因陸文的事李鳴山和家裏鬧將起來,他娘張老太太別看溺愛兒子,但是個厲害的,李鳴山買下一個院子讓陸文住著的事她找來服侍陸文的丫鬟和小廝一問就知。
李鳴山也是個蠢的,懶得買丫鬟小廝就從家裏弄了兩個不錯的人出來,他覺得家裏丫鬟規矩都是教好的,怎麽伺候人就不用他再費心。
陸文原本覺得不妥,但帶出去一次後,有人認出在街上買過東西的李家丫鬟,還以為他是李家內眷親戚,阿諛奉承令他十分有麵子。
再說李鳴山是李家長子嫡孫,李家的一切以後都是他的,既然李鳴山說不用在意,他也就沒有推拒。
而李鳴山手裏的銀錢都是從家裏拿的,張老太太平時不虧待兒子,不常過問銀錢都支使了多少,但若真算起來,李鳴山那點小九九是瞞不過她的,很快就找到那座宅院。
打過板子掌過嘴的丫鬟小廝被壓到陸文院子裏,連他和李鳴山苟合的事都招了,張老太太從轎子裏下來,被大丫鬟扶著進了院門。
張老太太的冷笑和其他人的不恥目光讓陸文差點暈厥過去,還是李鳴山收到消息連忙趕來,一番對峙後,張老太太被氣了個夠嗆,陸文難堪到極點臉色煞白,無媒苟合一事敗露,他再沒臉了,但也知道隻有李鳴山能救他,不然他就沒法活了。
好在李鳴山還算有點良心,當場就說要娶他,大吵大鬧一場後,張老太太在兒子麵前不好狠心,不情不願鬆了口,但陸文隻能做妾,不然,就找到他安家村去,讓他們村人好生看看,養了個什麽東西出來。
杜荷花和陸大祥怎麽想的旁人不知,羅標在鎮上看了幾天熱鬧。
陸文被一頂小轎抬進李家門,沒有三書六禮,更不是明媒正娶,苟合事跡敗露後他算是一輩子在張老太太麵前抬不起頭,是以李家連酒席都沒擺一桌,他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張老太太原本想著兒子能光宗耀祖承繼家業,卻不曾想是個連鄉下雙兒都能拿捏住的軟耳朵,查下去連李鳴山逛青樓的事也知道了,氣得好幾天都沒吃好,後來一合計,便把鎮上相看好的姑娘逼迫李鳴山娶了迴來。
在她看來,就算看不順眼陸文,但一想娶妻納妾總比去青樓逛的好,不然錢財被掏空,那些個髒東西還會汙了她兒子。
李鳴山的正妻是染坊布料莊的女兒羅紅綢,姿色相貌是不差的,但和陸文比起來,顯然有些不足,而且陸文一個妾,竟在她前麵進了李家門,他們這兒大多都是先娶妻再納妾,到她卻反了,心裏哪能舒坦。
李家妻妾相鬥的事羅標哪能知曉,那是人家的家事,他找的那些盯梢的混子和乞丐沒法進李家門,但稍一打聽就知道羅紅綢是個不受氣的性子,好歹是鎮上布料莊的大小姐,不免有點脾氣。
又是一個暖晴天,清溪村村頭聚了不少人曬太陽,大人小孩都有,熱鬧極了。
泥哨響起來,好幾個孩童鉚足了勁去吹,互相比較著,看誰吹得最響,有的連臉都漲紅了,可見憋足了那口氣。
有兩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各自拿一隻布老虎,嘴裏嗷嗷叫著,都說自己的大老虎最厲害,兩隻布老虎的頭撞在一起,試圖擊敗對方。
五六歲的小女孩和小雙兒大多安靜,坐在小凳子或磚頭石頭上互相編辮子玩,亦或是兩兩一對翻花繩。
大樹另一旁的空地上,幾個六七歲的孩子在打陀螺,手裏的小鞭子啪啪響著,陀螺滴溜溜在地上旋轉。
有打得好的,陀螺始終不停,連在一旁看的大人都給叫聲好,甚至有的漢子手癢,還接過孩子手裏的小短鞭去抽打陀螺,玩鬧上一陣。
這邊的閑漢子或蹲或站,幾個聚一堆說笑取樂,那邊樹下牆根下,老人曬暖說閑話,成了親的婦人夫郎坐一起做女紅針線,各自有各自的話說。
今日沒別的事,陸穀和衛蘭香紀秋月到村口湊湊熱鬧,不然成天在家裏也無趣。
十五六的姑娘雙兒正是大了說親的時候,沒成親又不是孩子了,村口漢子不少呢,不好在這邊亂走,他們都沒出來,招幾個關係好的在家裏一同做針線,說說話也能解悶。
沈雁年紀不算小,和村口這群小孩子沒話說,就帶了繡繃子去找彩霞她們了。
竹竿上糊個馬頭,四五個男孩子騎著竹馬手拿小樹枝當長劍,打鬧唿喝玩的滿頭是汗。
秋收過後不少人家賣到錢,到冬日閑了才有錢有空讓九歲十歲的孩子去念私塾,這會兒陸穀坐在紀秋月旁邊,就聽見好幾個婦人說兒子念了幾頁書認了好幾個字。
早起沈玄青和盧老大去府城辦田契的事,估摸著要到晚上才能迴來,方才在家裏的時候,是沈堯青領著他們三個念三字經,這不寫完字才出來。
他們到村口來熱鬧,沈堯青則趁暖和,拉著板車到鎮上去賣柴火和拐棗還有冬筍了。
一個竹蜻蜓飛過來,打在陸穀肩頭掉下去,他下意識撿起來,就見一個戴著虎頭帽的小女孩過來了,看著不過三歲的模樣,偏黑的小臉蛋通紅,但看著肉乎乎的,眼睛黑又大。
“是你的?”陸穀小聲問她。
小女孩很靦腆,隻點頭沒有說話,陸穀笑一下就把竹蜻蜓給她了。
小孩拿著竹蜻蜓跑了,和另外幾個小姑娘小雙兒一起,雙手搓了一陣,再鬆手竹蜻蜓就朝著天上飛去。
說起來虎頭帽所有小孩都能戴,冬天戴著禦寒,可村裏大多都是給小男孩戴,更看重男丁些,像這個小姑娘顯然招娘疼愛,身上衣裳和多數孩子一樣有補丁,但很幹淨,不像別的小孩成天玩耍蹭了不少灰髒,頭上那虎頭帽做的,連紀秋月都和陸穀說好看。
太陽照暖人間,驅走冬日寒意。
然而天底下的熱鬧並非所有人都有,張家大房,李婉雲依舊穿得單薄在廚房做飯,手指紅腫,神色萎靡灰暗。
張正子頭七都過了,老張氏斷了腿不能出門,她一個婦人家沒法兒搬動,最多喊全子娘來幫忙,把老張氏抬出來讓坐在院裏曬太陽。
唯一的兒子死了,老張氏時而發呆久久不說話,直到看見李婉雲,像是找到了能出氣的,發作起來就罵她,比從前看著有點瘋癲。
廚房外老張氏的謾罵聲漸漸小了,她年紀大,身上有傷本就損了元氣,罵一陣就得歇歇。
雖無張正子打她了,但李婉雲的日子依舊不好過,昨兒老張氏的娘家來人看老太太,李婉雲給人倒了茶,一句話還沒說呢,老張氏先哭訴起來,說她不孝順,先是克死張正子,還不給老婆子飯吃。
為這事又鬧起來,張家二房也過來了,礙著老太太年紀大,又喪了子,這指責就全落在她身上。
“嘶。”
李婉雲停下切菜,走神走得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想了什麽,手指被切了個小口子,正往外流血。
她把冰冷的指頭含進嘴裏,眼神依舊灰暗無神。
日子渾渾噩噩,看不見任何前路。廚房照不進太陽,她冷的打了個哆嗦。
——
傍晚吃過飯,陸穀正洗碗呢,沈雁拿了塊兒棗子糕進來給他分了一半。
棗子糕是給紀秋月做的,吃完飯沈雁犯饞,又怕衛蘭香說她太饞嘴,就說穀子哥哥也想吃,這不拿了個小的就過來了。
陸穀騰不開手,沈雁就直接給他塞嘴裏了,棗子糕鬆軟香甜,棗香味濃鬱,這東西比梨子好,放在房裏不怕天氣涼,啃冬梨太滲牙,隻能和黃糖煮著吃,要麽就白水煮。
“我來燒水。”沈雁吃著,等陸穀舀完刷鍋水,把大鍋擦幹淨了,就到外麵抱了柴,夜裏洗漱泡腳得多燒些。
陸穀到門外倒刷鍋水,還沒迴去遠遠就看見一個高大的身影,沈玄青迴來了,在村裏玩耍的大灰和狗崽跟在他腿邊。
及至近前,他提著木盆露出個淺笑,說道:“吃了沒,我給你熱飯。”
沈玄青也笑了,“嗯”一聲兩人就往家裏走。
一進門看見衛蘭香,沈玄青就說道:“娘,官印蓋好了。”
“蓋了就好。”衛蘭香心裏更踏實了,雖說那是沈玄青的地,可他們沒分家,在一起過著,往後沈玄青上山,地裏的活除了沈堯青去幹,她也是要幫忙的,自家的地越多,打的米糧越多,這日子就越好了。
因是自己買的,田契沈玄青自己收著,他進房放好,沒一會兒陸穀也進來了。
“我把籠屜架上去了,等雁雁燒開水也就熱了。”一天沒見,陸穀沒話也在試著找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麽。
雁雁是他和紀秋月學的,因沈雁小,平時家裏連名帶姓叫也好,叫小名也罷,都混著來,衛蘭香要麽直唿大名,要麽就是小妮兒小妮兒的喊。
“田契,你收著。”沈玄青手一頓,就把田契遞給陸穀了。
如今陸穀已經認了不少字,打開田契一看,上頭蓋了紅官印,薄薄一張紙便是他們家裏五畝旱田。
“還有這個。”沈玄青從懷裏掏出一塊紅包,裏麵包著東西。
聞言陸穀抬眸,就看見打開的紅包裏是個銀鐲子。他有些惶然,有點拿不住沈玄青這是給誰買的。
尋常人家哪能短時日內就買兩個銀首飾,再說銀簪子還是新的沒戴過,陸穀就沒把鐲子往自己身上想。
“你戴著,簪子容易掉,這個不會掉。”沈玄青見他怔愣,就拉起他左手,把銀鐲子往他手上套,還說道:“過年時再戴簪子,你不會梳就找阿嫂,找娘也成,他倆會。”
家裏人過年穿的新衣裳都快做出來了,沈玄青知道,能讓夫郎穿新衣戴新簪,他自己也是高興的。
陸穀手被攥到一起,沈玄青使了點力氣就給他套上了,不大不小剛合適,銀亮的鐲子花紋精巧,頭一次帶鐲子讓他覺得腕間稍沉,分外有存在感。
“這個細的給沈雁,粗的給娘,過年了她倆也有的帶。”沈玄青又拿出兩個銀鐲子,還說道:“以後再有好看的給你買,或是你看上了什麽首飾,跟我說就好。”
陸穀向來想的簡單,沈玄青看重他才給他買簪子鐲子,這會兒說不出別的話,小聲“嗯”一下,忍不住去拽沈玄青衣角,抬頭和那雙星眸對上視線後,又不好意思地挪開。
沈玄青笑著看他,兩人雖沒言語,但都很高興。
過了一會兒,沈雁在廚房喊道:“二哥哥,飯熱了。”
“好,我來了。”沈玄青答應一聲。
陸穀鬆開他衣角,臉頰微紅說道:“我去端。”
說完就連忙去廚房了。
“娘,給你買的,過年帶個新鐲子。”沈玄青出來後看見衛蘭香,就把鐲子拿出來。
衛蘭香正在簸箕裏搓花生皮,過幾天就到臘月了,無論五豆還是臘八都得煮豆子和花生,抬頭一看沈玄青給她買了個銀鐲子,手在衣服上抹了抹才敢接過去,滿臉笑意問道:“這得值不少錢吧?”
“這你不用管,帶上就是了。”沈玄青見她高興,又給她看沈雁那隻鐲子,細是細了點,但年紀小帶這個正合適。
衛蘭香以前有不少銀首飾呢,但後來全變賣了。
剛巧沈雁進堂屋來,一聽那是給她的鐲子,一雙杏眼睜的老大,沈玄青見她這模樣,頗有些忍俊不禁。
“二哥哥,這真是給我的?”她接過鐲子問道。
“當然。”沈玄青頓一下笑著問她:“大哥哥好還是二哥哥好?”
“二哥哥好。”沈雁不假思索答道,卻被從房裏出來的沈堯青聽到了,當即就揪了下她小辮子,笑罵道:“好你個沈燕子,昨兒還說大哥哥好,魚白給你吃了。”
沈雁護住了自己的小辮兒,昨天吃了大青哥釣的鮮魚,今兒二青哥給她買鐲子,心中便無比糾結,猶豫一番小心開口:“那就大哥哥二哥哥都好?”
還是衛蘭香心疼閨女的辮子,抬手打了下沈堯青還想拽沈雁辮子的手,笑罵道:“不許再拽頭發了。”
沈堯青這才笑著收了手,他自知掙錢沒有二弟多,但也不紅眼妒忌,人各有命不是。
再說他自己有力氣能做工下地,掙得也不比村裏別的人少,如今攢下的錢不多,給妹妹和娘買不了鐲子,買頭繩頭布也能讓她倆高興高興。
沈雁帶上鐲子美美的,也不覺得兩個哥哥討嫌了。
第86章
山腳下村落安寧祥和,晨起天色不是很好,灰蒙蒙的,寒冬就是這樣,日子過得很快,再有幾天就到臘月了。
炊煙飄起,就算冬日活少,沈家二房依舊一天吃三頓,吃慣了早起若不墊墊肚子,總覺得心裏發慌。
早起的飯也簡單,陸穀今日切了幾個鹹鴨蛋,吃完後見竹籃裏不少冬筍,便對沈玄青說:“要不殺隻雞和筍子燉了,娘說那兩隻老母雞老了,以後也不下蛋,這幾日都沒給阿嫂燉湯吃。”
“行,我去吧。”沈堯青在旁邊聽見,就沒讓沈玄青去後院抓雞,自個兒去了。
趁著灶底有火,陸穀又給添了幾根柴火,等下要燙毛呢。
他把竹籃提過來,坐在灶前剝冬筍殼削老根,手腕上銀鐲子明閃閃的。
沈玄青沒事也蹲過來幫他削冬筍根,瞧見鐲子就覺得自己沒買錯,比起簪子來,還是鐲子好使,起碼買了就能戴,不然收在房裏放著跟沒買一樣。
“我前天不是去了府城,迴來的路過豐穀鎮。”沈玄青聲音低緩,覺得有些事情還是要告訴陸穀。
陸穀沒說話,但抬眸看過來,等他繼續往下說。
“陸文進了鎮上李家門,李家兒子叫李鳴山,他做了李鳴山的妾。”沈玄青從旁邊拿了根圓柴坐下,蹲著不能長久,又說道:“聽人說納妾剛三天,李鳴山老娘就給他娶了正妻。”
蓋完官印迴來後,他先到鎮上找了羅標,大致了解了一下事情。
因陸文的事李鳴山和家裏鬧將起來,他娘張老太太別看溺愛兒子,但是個厲害的,李鳴山買下一個院子讓陸文住著的事她找來服侍陸文的丫鬟和小廝一問就知。
李鳴山也是個蠢的,懶得買丫鬟小廝就從家裏弄了兩個不錯的人出來,他覺得家裏丫鬟規矩都是教好的,怎麽伺候人就不用他再費心。
陸文原本覺得不妥,但帶出去一次後,有人認出在街上買過東西的李家丫鬟,還以為他是李家內眷親戚,阿諛奉承令他十分有麵子。
再說李鳴山是李家長子嫡孫,李家的一切以後都是他的,既然李鳴山說不用在意,他也就沒有推拒。
而李鳴山手裏的銀錢都是從家裏拿的,張老太太平時不虧待兒子,不常過問銀錢都支使了多少,但若真算起來,李鳴山那點小九九是瞞不過她的,很快就找到那座宅院。
打過板子掌過嘴的丫鬟小廝被壓到陸文院子裏,連他和李鳴山苟合的事都招了,張老太太從轎子裏下來,被大丫鬟扶著進了院門。
張老太太的冷笑和其他人的不恥目光讓陸文差點暈厥過去,還是李鳴山收到消息連忙趕來,一番對峙後,張老太太被氣了個夠嗆,陸文難堪到極點臉色煞白,無媒苟合一事敗露,他再沒臉了,但也知道隻有李鳴山能救他,不然他就沒法活了。
好在李鳴山還算有點良心,當場就說要娶他,大吵大鬧一場後,張老太太在兒子麵前不好狠心,不情不願鬆了口,但陸文隻能做妾,不然,就找到他安家村去,讓他們村人好生看看,養了個什麽東西出來。
杜荷花和陸大祥怎麽想的旁人不知,羅標在鎮上看了幾天熱鬧。
陸文被一頂小轎抬進李家門,沒有三書六禮,更不是明媒正娶,苟合事跡敗露後他算是一輩子在張老太太麵前抬不起頭,是以李家連酒席都沒擺一桌,他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張老太太原本想著兒子能光宗耀祖承繼家業,卻不曾想是個連鄉下雙兒都能拿捏住的軟耳朵,查下去連李鳴山逛青樓的事也知道了,氣得好幾天都沒吃好,後來一合計,便把鎮上相看好的姑娘逼迫李鳴山娶了迴來。
在她看來,就算看不順眼陸文,但一想娶妻納妾總比去青樓逛的好,不然錢財被掏空,那些個髒東西還會汙了她兒子。
李鳴山的正妻是染坊布料莊的女兒羅紅綢,姿色相貌是不差的,但和陸文比起來,顯然有些不足,而且陸文一個妾,竟在她前麵進了李家門,他們這兒大多都是先娶妻再納妾,到她卻反了,心裏哪能舒坦。
李家妻妾相鬥的事羅標哪能知曉,那是人家的家事,他找的那些盯梢的混子和乞丐沒法進李家門,但稍一打聽就知道羅紅綢是個不受氣的性子,好歹是鎮上布料莊的大小姐,不免有點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