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棉花湯婆子又是燒雞的,全是花他的錢,沒讓別人出一個銅板,沈家其他人自然不會說什麽,衛蘭香還應和著他的話,笑道:“該買該買,凍著我們穀子可怎麽辦。”
他倆迴來剛是晌午飯時,今天沈堯青沒去鎮上幹活,把兩隻燒雞熱了一家子吃,兄弟倆還拿了酒出來吃著肉小酌了幾杯。
陸穀吃過雞腿,這會兒連碰都沒碰剩下那三個,那是留給娘她們吃的,他知道。
飯後兩人迴了房歇息,陸穀打開箱子,從箱底掏出一個大錢袋,是他以前賣的錢,清點完今天的銀錢後好放進去繼續攢著,沈玄青的大錢袋就在旁邊,今天沈玄青隻賣了七八隻野物,掙得少,買東西還搭進去二兩多。
坐在桌邊喝水的沈玄青見他看過來,就開口道:“我那個也拿出來。”
陸穀就把兩個錢袋都掏了出來,裏頭的銅板嘩啦作響,提在手裏也沉甸甸的,讓他情不自禁就彎起眉眼,心想真好聽。
兩人坐在桌邊把懷裏的錢袋荷包都掏出來,倒出裏麵的碎銀和銅板,今天陸穀這堆銅板明顯多點。
野澡珠不多不少,正好賣了一百九十文,還剩一些沒賣完拉了迴來,枸杞子賣了三錢並八十個銅板。
陸穀把大錢袋打開,裏麵有之前沈玄青給他的一錠五兩銀子,至今都沒動用過,散碎銀子有十六錢,銅板五百多,他之前買布頭和繡線花了兩百文,如今布和繡線都不多了,等用完還得再買。
把今天的銅錢加一塊,湊一湊差不多有八百文了,碎銀子一共十九錢。
坐在桌邊沒事,陸穀就把所有銅板數了一遍,嘴裏小聲念著數,數著數著就笑了出來,忍都忍不住,越數越高興。
沈玄青坐在對麵一直笑,最後發現他差五個銅板就整整八百文,就從自己錢袋裏拿了五個給陸穀,讓他湊了個整。
第62章
湊夠整整八百文錢,陸穀高興得都不知道要說什麽好,眼睛笑彎了,他有點羞澀,可無法製止自己去看沈玄青。
沈玄青也在笑,兩人就這麽相對坐著傻樂了一會兒。
“我,我去拿麻線。”陸穀不好意思地低頭,瞅見桌上這麽多的銅錢,就想該拿線串起來,不然太零散了,就起身去翻找麻線。
沈玄青剛才隻顧著看陸穀,這會兒才開始清點銀錢。
錢袋裏有五錢碎銀子和三百多銅板,還有賣矮鹿的二十八兩沒動,以及之前攢下來的十兩整銀,這原本是二十兩,給羅標拿了十兩去盯人打點,陸文和李鳴山的事就不用他多管。
他今天花了二兩多,身上隻剩六錢碎銀和十幾個銅板,這些散碎銀錢邊掙邊花,就夠平時的開支了。
比起三十八兩整錢,這十一錢碎銀子看著不多,但對他們鄉下人來說,怎麽也能稱得上一筆不小的錢。
陸穀拿了麻線團過來,他這八百文不夠一貫錢,就一百一百串好,頭尾留出一截繩線,夠一百個就盤好打上結。
他掙的是小錢,不如沈玄青,不過放在村子,誰家夫郎手裏能有幾百文錢都不得了了,更何況他還有十九錢碎銀子,說出去別人不一定信。
陸穀之所以能積攢下來,是沈玄青待他好,不拿走他的錢,而且在外麵買東西也不會讓他掏錢。
沈玄青也幫他串錢,八百文錢串好了,每一小盤錢都沉甸甸的,錢袋口開著,裏麵有一錠五兩銀,他的十九錢碎銀子也在,陸穀越看越歡喜,戀戀不舍把銅錢放進錢袋。
沈玄青自己的那些銅板剛才沒數,幹脆從大錢袋裏倒出來,也拿麻線一串,這兩天就要上府城賣狐皮,串齊整了好帶一點路上花用。
“我幫你。”陸穀把大錢袋口勒緊,見他串錢,就拽了一截麻線幫忙。
一共三百四十六文,拿麻線串了三小盤,二十六文沈玄青裝進了荷包裏,府城離得遠,到那兒肯定得吃飯,買幾個燒餅墊肚子的話,有這二十六文就不用解開錢串。
剩下的二十文他推給陸穀,笑著說道:“你那些都是整錢,留著,迴頭夠十串了,想換成銀子就能去鎮上換,這二十文給你拿著,防著要買個什麽。”
陸穀挺不好意思的,靦腆淺笑一下,就把二十文錢小心裝進小荷包裏,出去的話能貼身帶著不怕丟。
其實他最多就是買點針線布帛,平常無論在家裏還是上山,身上很少裝錢,但這二十文不一樣,是沈玄青給他的,也是呢,身上還是帶點錢好,萬一買個東西,就不怕掏不出錢窘迫了。
把兩個大錢袋藏進箱子底,薄被和衣裳壓在上麵看不出來,再把箱子鎖好,陸穀才徹底放心。
——
次日一大清早,沈玄青吃過早食就背起竹筐往外走,去府城前還得先去找老獵戶具體問問府城收狐皮的價,還有能搭上的人,所以今晚不一定迴來。
陸穀送他出門,沒栓繩的大灰和狗崽也跟出來,大灰下意識想跟上去。
“不跟,看家去。”沈玄青對它說了一句,陸穀也在後麵喊它,大灰就停住了。
等沈玄青走遠後,陸穀才迴院子。
沈雁從後院摸了幾個夜裏下的鴨蛋,問道:“穀子哥哥,二青哥走了?”
“走了。”陸穀答了一句,看見鴨蛋不免想起自己還在山上的雞鴨,就有些愛屋及烏,關切地問她:“雞草剁了?”
“沒呢,大青哥正在後院拾掇,我放好蛋再過去剁。”沈雁邊說邊往廚房走。
下山的時候給雞鴨放的草和穀糠挺多的,夠它們吃上幾天,陸穀在山上待慣了,每次沈玄青出去打獵,他就自己忙碌,這會兒也閑不下來,看見細柴不多了,就拿了板凳坐到院裏劈細柴。
坐下劈柴勢必要岔開腿,騰出身前的地方,腿腳在兩旁分得較大,狗崽蹭過來,挨著他左腿躺下了。
衛蘭香拿著針線籃子出來,看見他這麽勤快,臉上的笑都藏不住,坐在屋簷下一邊納鞋底一邊跟陸穀說些家常話,一會兒是家裏過冬的糧有好多,秋菜和白菘菜都醃了一些,他們今年白菘菜種的不多,就前院菜地裏那兩排,等過一陣到別家買些囤著,冬天就夠吃了。
一會兒又說到納的鞋底上,衛蘭香說起兒子更是話不停,說沈玄青從小到大就費鞋,小時候皮的喲,上躥下跳,六七歲時老跟著村裏小孩滿山滿村的亂跑,那叫一個人嫌狗厭,一樣大的小姑娘小雙兒都不理他,嫌棄他太野還埋汰。
剛穿上的新鞋沒兩天就髒了破了,到現在衛蘭香都想不通沈玄青那會兒是怎麽走路的,新鞋子兩天就給弄破了,連沈堯青都沒這麽費鞋,她又氣又覺得好笑,還揪了沈玄青耳朵,不光如此,沈玄青力氣還大,九歲還是十歲的時候,她就拽不住了。
“那會兒大陳也是個混小子,成天見喊二青出去玩,不是灌黃鼠狼子洞就是摸魚戳蜂窩,耍起來就什麽都顧不得了,耍瘋了都,我不讓二青去,他急得直往外跑,我沒拽住就讓他給跑了。”
自打到沈家後,陸穀見到的沈玄青是沉穩的,哪想過他小時候這麽不一樣,聽著聽著就忘了劈柴。
“那迴他倆跑河前村的泥潭玩,迴來一身泥和土,臉上頭上都是,頭發都被泥給粘住了,洗都洗不幹淨,給我氣得拿擀麵杖揍了他一頓,還把二青拉到大陳家找大陳娘去了,你不知道,大陳那天被打得鬼哭狼嚎,吃了頓教訓,後邊半年都是老實的。”
衛蘭香說起沈玄青和大陳挨揍的事沒忍住笑出聲,可見當年有多受不了兩個混小子。
陸穀也彎起眉眼輕輕笑了下,他還有點想聽,但沈雁剁完雞草從後院趕鴨子出來,帶去外麵遊水,鴨子嘎嘎叫著,狗崽站起來衝它們汪汪叫,打斷了話。
這時紀秋月也拿了針線籃子坐在衛蘭香旁邊,打算把沈堯青破了的舊衣補補,一打岔衛蘭香注意就轉走了,和紀秋月說了幾句別的事。
陸穀又開始劈柴幹活,他還在想衛蘭香的話,想著想著臉上就有了淺淺笑意。
——
傍晚,陸穀和紀秋月在水田和旱地裏轉了轉,迴來時他不斷往去鎮上的路張望,狗崽跟著他倆前後跑,村裏人看見都說這狗養得真壯實。
太陽要沉下去了,始終沒看見沈玄青的身影,想來今晚是不會迴來了。
紀秋月笑著跟他打趣,說道:“怎麽,才出去一天就想二青了?”
這話讓陸穀羞窘極了,低下頭小聲否認:“沒,沒。”
見他臉都紅了,紀秋月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好在她知道陸穀臉皮薄,就沒再逗下去。
兩人穿過村子,一路都能碰見村裏人,紀秋月說話輕快利落,和誰都能說笑幾句,說著說著就到家了。
一進院門陸穀就看見個年輕婦人在和衛蘭香說話,衛蘭香遞給對方一碗白麵。
“快迴去吧,改明兒有了再還。”衛蘭香說道。
“謝蘭香嬸子了。”年輕婦人感激道,就轉身往出走。
她轉過身後,陸穀就瞧見她臉上的淤青,一看就是打的,心中有些微驚,他挨過打,自然知道有多疼。
婦人跟紀秋月熟悉點,臉上撐起個笑說了句話才走。
“老張家的真是作孽,好好的媳婦偏要打。”人走之後衛蘭香歎了口氣。
陸穀經常跟沈玄青上山,對村裏的事沒那麽熟,不過那個婦人他見過兩次,是隔了幾家的張正子媳婦,離他們家近,張正子老娘被村裏人稱作老張家的,這他也知道。
“可不是呢。”紀秋月應道,她這麽一說,心裏還生出種慶幸,幸好當年她娘給她找的是沈堯青,衛蘭香是個好婆婆,不然遇到老張氏那種給兒媳婦立規矩的,怕是氣都要氣死了。
老張氏立的規矩嚴苛,她吃飯在房裏,兒媳婦端著飯菜送進去不說,還得給她跪下請安,稍有不如意就打罵,有時候還把兒子叫去打兒媳婦。
伺候公婆不是稀罕事,跪下請安別的人家也有,但像老張氏那麽嚴厲的還真不多,他們農戶人人都要幹活,哪有沒事就去挑兒媳婦錯處的閑功夫。
村裏別人不說,衛蘭香沒在婆婆手裏受過這種氣,沈順福別看是個大老粗,可待她好,一直護著,所以她也待紀秋月好,陸穀來了之後同樣沒打罵過,連規矩都沒立。
再說她有沈雁,一想到小女兒要是以後被人磨搓,心裏就難受。
旁人的媳婦不說,紀秋月是有爹娘疼的,就連陸穀小時候也有親娘疼,到了他們家哪能苛待人家,都是爹生娘養的,怎麽能做動不動打人那麽缺德的事。
紀秋月在廚房給家裏人燒水盥漱,她說柴不多了,陸穀就抱了柴火進去,還順便聽她說了張家的事。
在沈家漸漸過習慣了,陸穀已經很少會去想以前挨打的日子,聽完心有驚慌的同時不免也覺得自己運氣好,遇見的是衛蘭香,是沈家人。
第63章
沈玄青晚上始終沒迴來,陸穀聽見外麵沈堯青關院門的動靜,這才翻個身閉眼睡了。
湯婆子放在桌上還沒用,家裏比山上好點,沒那麽冷,睡前思緒輕擾,陸穀又想,沈玄青明天肯定迴來,心裏就踏實了些。
一夜無話,第二天是個陰天,太陽時不時從雲層中露出來一小會兒,就知道不會下雨。
陸穀背起竹筐拿了小鋤頭,和沈雁紀秋月上山找甜窩根。
沈堯青跟著他們一塊兒上山,肩上扛著麻繩腰裏別著柴刀,想打些柴到鎮上去賣,順便在山上看看合適的樹木,迴頭找人合力砍一些囤著,留作過冬用。
他在碼頭幹幾天苦力覺得累了,就會在家歇一半天,債還清不用那麽緊,他忙碌慣了有時候閑不下來,不是打柴就是撈魚,到鎮上少了也能賣一二十文,好歹是個進項。
賣柴賣魚輕鬆,所以他不會在鎮上買的吃,他們鄉下人迴家吃喝很少花錢,都是自己種的或山裏河裏弄的,就這樣十文十文攢起來,幾天下來也不少呢。
如今太平盛年,沒有天災人禍驚擾,普通老百姓隻要勤快些,吃飽飯是沒問題的。
“你們小心些。”沈堯青見他們找到一叢甜窩根草,叮囑一句就獨自往林子裏打柴去了。
“好,你去吧。”紀秋月應了一聲。
大灰在附近到處嗅聞,狗崽跟著它跑,陸穀見它倆沒走遠就沒管,沈雁用鐮刀把甜窩根草割了後,他拿鋤頭翻起土,很快從地裏刨出不少甜窩根。
兩人不好一起揮鋤頭,容易磕碰到,萬一傷著就不好了,紀秋月在別處找甜窩根,還真找到一小叢,那邊少,她一個人能挖完,就獨自忙碌起來。
“前山都不好找了,迴頭要想多弄點,還是再往深裏走。”沈雁蹲在地上,手裏拿了一個大的甜窩根往地上磕了磕,把上麵的濕土塊磕下來,又用手抹去大部分泥土,這才扔進竹筐裏。
“我在山裏找到不少,可太沉了,二青不好拉下來,後來就沒再挖。”陸穀也蹲下來撿拾甜窩根。
沈雁說道:“穀子哥哥,不用走那麽遠,稍微走深點就行,等迴頭天冷了碼頭活少,我和阿嫂就讓大青哥一起去,不然林子一深有點害怕,有他或是二哥哥跟著,才放心呢。”
原是如此,陸穀點點頭,甜窩根長在地下,是能過冬的野菜,等他和沈玄青不再上山的時候,隻要天氣好,別下雨下雪,也能進山來挖。
“汪!”狗崽忽然叫起來。
陸穀下意識看過去,大灰在飛快刨地上一個土洞,他見過這場麵,是抓田鼠呢。
果然,土洞挖開後就逮著隻挺肥的大田鼠,沒掙紮幾下就被大灰咯嘣一聲悶響咬斷脖子,死的不能再死了。
大灰在沈家都養了快兩年了,沈雁和紀秋月自然知道它會抓田鼠,甚至能分得清老鼠和田鼠。
它要是在家裏逮到耗子也是咬死,但不會吃,勤快了會自己叼出去扔掉,犯懶的時候就扔在院子裏,人看見才扔出去,它抓到田鼠就會叼到人跟前來,讓給它烤了弄熟吃。
紀秋月離它近,大灰叼著大田鼠湊過去了,她摘了片大樹葉子往地上一放,拿手指點了點樹葉,說道:“迴去給你弄,先放在這上頭。”
他倆迴來剛是晌午飯時,今天沈堯青沒去鎮上幹活,把兩隻燒雞熱了一家子吃,兄弟倆還拿了酒出來吃著肉小酌了幾杯。
陸穀吃過雞腿,這會兒連碰都沒碰剩下那三個,那是留給娘她們吃的,他知道。
飯後兩人迴了房歇息,陸穀打開箱子,從箱底掏出一個大錢袋,是他以前賣的錢,清點完今天的銀錢後好放進去繼續攢著,沈玄青的大錢袋就在旁邊,今天沈玄青隻賣了七八隻野物,掙得少,買東西還搭進去二兩多。
坐在桌邊喝水的沈玄青見他看過來,就開口道:“我那個也拿出來。”
陸穀就把兩個錢袋都掏了出來,裏頭的銅板嘩啦作響,提在手裏也沉甸甸的,讓他情不自禁就彎起眉眼,心想真好聽。
兩人坐在桌邊把懷裏的錢袋荷包都掏出來,倒出裏麵的碎銀和銅板,今天陸穀這堆銅板明顯多點。
野澡珠不多不少,正好賣了一百九十文,還剩一些沒賣完拉了迴來,枸杞子賣了三錢並八十個銅板。
陸穀把大錢袋打開,裏麵有之前沈玄青給他的一錠五兩銀子,至今都沒動用過,散碎銀子有十六錢,銅板五百多,他之前買布頭和繡線花了兩百文,如今布和繡線都不多了,等用完還得再買。
把今天的銅錢加一塊,湊一湊差不多有八百文了,碎銀子一共十九錢。
坐在桌邊沒事,陸穀就把所有銅板數了一遍,嘴裏小聲念著數,數著數著就笑了出來,忍都忍不住,越數越高興。
沈玄青坐在對麵一直笑,最後發現他差五個銅板就整整八百文,就從自己錢袋裏拿了五個給陸穀,讓他湊了個整。
第62章
湊夠整整八百文錢,陸穀高興得都不知道要說什麽好,眼睛笑彎了,他有點羞澀,可無法製止自己去看沈玄青。
沈玄青也在笑,兩人就這麽相對坐著傻樂了一會兒。
“我,我去拿麻線。”陸穀不好意思地低頭,瞅見桌上這麽多的銅錢,就想該拿線串起來,不然太零散了,就起身去翻找麻線。
沈玄青剛才隻顧著看陸穀,這會兒才開始清點銀錢。
錢袋裏有五錢碎銀子和三百多銅板,還有賣矮鹿的二十八兩沒動,以及之前攢下來的十兩整銀,這原本是二十兩,給羅標拿了十兩去盯人打點,陸文和李鳴山的事就不用他多管。
他今天花了二兩多,身上隻剩六錢碎銀和十幾個銅板,這些散碎銀錢邊掙邊花,就夠平時的開支了。
比起三十八兩整錢,這十一錢碎銀子看著不多,但對他們鄉下人來說,怎麽也能稱得上一筆不小的錢。
陸穀拿了麻線團過來,他這八百文不夠一貫錢,就一百一百串好,頭尾留出一截繩線,夠一百個就盤好打上結。
他掙的是小錢,不如沈玄青,不過放在村子,誰家夫郎手裏能有幾百文錢都不得了了,更何況他還有十九錢碎銀子,說出去別人不一定信。
陸穀之所以能積攢下來,是沈玄青待他好,不拿走他的錢,而且在外麵買東西也不會讓他掏錢。
沈玄青也幫他串錢,八百文錢串好了,每一小盤錢都沉甸甸的,錢袋口開著,裏麵有一錠五兩銀,他的十九錢碎銀子也在,陸穀越看越歡喜,戀戀不舍把銅錢放進錢袋。
沈玄青自己的那些銅板剛才沒數,幹脆從大錢袋裏倒出來,也拿麻線一串,這兩天就要上府城賣狐皮,串齊整了好帶一點路上花用。
“我幫你。”陸穀把大錢袋口勒緊,見他串錢,就拽了一截麻線幫忙。
一共三百四十六文,拿麻線串了三小盤,二十六文沈玄青裝進了荷包裏,府城離得遠,到那兒肯定得吃飯,買幾個燒餅墊肚子的話,有這二十六文就不用解開錢串。
剩下的二十文他推給陸穀,笑著說道:“你那些都是整錢,留著,迴頭夠十串了,想換成銀子就能去鎮上換,這二十文給你拿著,防著要買個什麽。”
陸穀挺不好意思的,靦腆淺笑一下,就把二十文錢小心裝進小荷包裏,出去的話能貼身帶著不怕丟。
其實他最多就是買點針線布帛,平常無論在家裏還是上山,身上很少裝錢,但這二十文不一樣,是沈玄青給他的,也是呢,身上還是帶點錢好,萬一買個東西,就不怕掏不出錢窘迫了。
把兩個大錢袋藏進箱子底,薄被和衣裳壓在上麵看不出來,再把箱子鎖好,陸穀才徹底放心。
——
次日一大清早,沈玄青吃過早食就背起竹筐往外走,去府城前還得先去找老獵戶具體問問府城收狐皮的價,還有能搭上的人,所以今晚不一定迴來。
陸穀送他出門,沒栓繩的大灰和狗崽也跟出來,大灰下意識想跟上去。
“不跟,看家去。”沈玄青對它說了一句,陸穀也在後麵喊它,大灰就停住了。
等沈玄青走遠後,陸穀才迴院子。
沈雁從後院摸了幾個夜裏下的鴨蛋,問道:“穀子哥哥,二青哥走了?”
“走了。”陸穀答了一句,看見鴨蛋不免想起自己還在山上的雞鴨,就有些愛屋及烏,關切地問她:“雞草剁了?”
“沒呢,大青哥正在後院拾掇,我放好蛋再過去剁。”沈雁邊說邊往廚房走。
下山的時候給雞鴨放的草和穀糠挺多的,夠它們吃上幾天,陸穀在山上待慣了,每次沈玄青出去打獵,他就自己忙碌,這會兒也閑不下來,看見細柴不多了,就拿了板凳坐到院裏劈細柴。
坐下劈柴勢必要岔開腿,騰出身前的地方,腿腳在兩旁分得較大,狗崽蹭過來,挨著他左腿躺下了。
衛蘭香拿著針線籃子出來,看見他這麽勤快,臉上的笑都藏不住,坐在屋簷下一邊納鞋底一邊跟陸穀說些家常話,一會兒是家裏過冬的糧有好多,秋菜和白菘菜都醃了一些,他們今年白菘菜種的不多,就前院菜地裏那兩排,等過一陣到別家買些囤著,冬天就夠吃了。
一會兒又說到納的鞋底上,衛蘭香說起兒子更是話不停,說沈玄青從小到大就費鞋,小時候皮的喲,上躥下跳,六七歲時老跟著村裏小孩滿山滿村的亂跑,那叫一個人嫌狗厭,一樣大的小姑娘小雙兒都不理他,嫌棄他太野還埋汰。
剛穿上的新鞋沒兩天就髒了破了,到現在衛蘭香都想不通沈玄青那會兒是怎麽走路的,新鞋子兩天就給弄破了,連沈堯青都沒這麽費鞋,她又氣又覺得好笑,還揪了沈玄青耳朵,不光如此,沈玄青力氣還大,九歲還是十歲的時候,她就拽不住了。
“那會兒大陳也是個混小子,成天見喊二青出去玩,不是灌黃鼠狼子洞就是摸魚戳蜂窩,耍起來就什麽都顧不得了,耍瘋了都,我不讓二青去,他急得直往外跑,我沒拽住就讓他給跑了。”
自打到沈家後,陸穀見到的沈玄青是沉穩的,哪想過他小時候這麽不一樣,聽著聽著就忘了劈柴。
“那迴他倆跑河前村的泥潭玩,迴來一身泥和土,臉上頭上都是,頭發都被泥給粘住了,洗都洗不幹淨,給我氣得拿擀麵杖揍了他一頓,還把二青拉到大陳家找大陳娘去了,你不知道,大陳那天被打得鬼哭狼嚎,吃了頓教訓,後邊半年都是老實的。”
衛蘭香說起沈玄青和大陳挨揍的事沒忍住笑出聲,可見當年有多受不了兩個混小子。
陸穀也彎起眉眼輕輕笑了下,他還有點想聽,但沈雁剁完雞草從後院趕鴨子出來,帶去外麵遊水,鴨子嘎嘎叫著,狗崽站起來衝它們汪汪叫,打斷了話。
這時紀秋月也拿了針線籃子坐在衛蘭香旁邊,打算把沈堯青破了的舊衣補補,一打岔衛蘭香注意就轉走了,和紀秋月說了幾句別的事。
陸穀又開始劈柴幹活,他還在想衛蘭香的話,想著想著臉上就有了淺淺笑意。
——
傍晚,陸穀和紀秋月在水田和旱地裏轉了轉,迴來時他不斷往去鎮上的路張望,狗崽跟著他倆前後跑,村裏人看見都說這狗養得真壯實。
太陽要沉下去了,始終沒看見沈玄青的身影,想來今晚是不會迴來了。
紀秋月笑著跟他打趣,說道:“怎麽,才出去一天就想二青了?”
這話讓陸穀羞窘極了,低下頭小聲否認:“沒,沒。”
見他臉都紅了,紀秋月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好在她知道陸穀臉皮薄,就沒再逗下去。
兩人穿過村子,一路都能碰見村裏人,紀秋月說話輕快利落,和誰都能說笑幾句,說著說著就到家了。
一進院門陸穀就看見個年輕婦人在和衛蘭香說話,衛蘭香遞給對方一碗白麵。
“快迴去吧,改明兒有了再還。”衛蘭香說道。
“謝蘭香嬸子了。”年輕婦人感激道,就轉身往出走。
她轉過身後,陸穀就瞧見她臉上的淤青,一看就是打的,心中有些微驚,他挨過打,自然知道有多疼。
婦人跟紀秋月熟悉點,臉上撐起個笑說了句話才走。
“老張家的真是作孽,好好的媳婦偏要打。”人走之後衛蘭香歎了口氣。
陸穀經常跟沈玄青上山,對村裏的事沒那麽熟,不過那個婦人他見過兩次,是隔了幾家的張正子媳婦,離他們家近,張正子老娘被村裏人稱作老張家的,這他也知道。
“可不是呢。”紀秋月應道,她這麽一說,心裏還生出種慶幸,幸好當年她娘給她找的是沈堯青,衛蘭香是個好婆婆,不然遇到老張氏那種給兒媳婦立規矩的,怕是氣都要氣死了。
老張氏立的規矩嚴苛,她吃飯在房裏,兒媳婦端著飯菜送進去不說,還得給她跪下請安,稍有不如意就打罵,有時候還把兒子叫去打兒媳婦。
伺候公婆不是稀罕事,跪下請安別的人家也有,但像老張氏那麽嚴厲的還真不多,他們農戶人人都要幹活,哪有沒事就去挑兒媳婦錯處的閑功夫。
村裏別人不說,衛蘭香沒在婆婆手裏受過這種氣,沈順福別看是個大老粗,可待她好,一直護著,所以她也待紀秋月好,陸穀來了之後同樣沒打罵過,連規矩都沒立。
再說她有沈雁,一想到小女兒要是以後被人磨搓,心裏就難受。
旁人的媳婦不說,紀秋月是有爹娘疼的,就連陸穀小時候也有親娘疼,到了他們家哪能苛待人家,都是爹生娘養的,怎麽能做動不動打人那麽缺德的事。
紀秋月在廚房給家裏人燒水盥漱,她說柴不多了,陸穀就抱了柴火進去,還順便聽她說了張家的事。
在沈家漸漸過習慣了,陸穀已經很少會去想以前挨打的日子,聽完心有驚慌的同時不免也覺得自己運氣好,遇見的是衛蘭香,是沈家人。
第63章
沈玄青晚上始終沒迴來,陸穀聽見外麵沈堯青關院門的動靜,這才翻個身閉眼睡了。
湯婆子放在桌上還沒用,家裏比山上好點,沒那麽冷,睡前思緒輕擾,陸穀又想,沈玄青明天肯定迴來,心裏就踏實了些。
一夜無話,第二天是個陰天,太陽時不時從雲層中露出來一小會兒,就知道不會下雨。
陸穀背起竹筐拿了小鋤頭,和沈雁紀秋月上山找甜窩根。
沈堯青跟著他們一塊兒上山,肩上扛著麻繩腰裏別著柴刀,想打些柴到鎮上去賣,順便在山上看看合適的樹木,迴頭找人合力砍一些囤著,留作過冬用。
他在碼頭幹幾天苦力覺得累了,就會在家歇一半天,債還清不用那麽緊,他忙碌慣了有時候閑不下來,不是打柴就是撈魚,到鎮上少了也能賣一二十文,好歹是個進項。
賣柴賣魚輕鬆,所以他不會在鎮上買的吃,他們鄉下人迴家吃喝很少花錢,都是自己種的或山裏河裏弄的,就這樣十文十文攢起來,幾天下來也不少呢。
如今太平盛年,沒有天災人禍驚擾,普通老百姓隻要勤快些,吃飽飯是沒問題的。
“你們小心些。”沈堯青見他們找到一叢甜窩根草,叮囑一句就獨自往林子裏打柴去了。
“好,你去吧。”紀秋月應了一聲。
大灰在附近到處嗅聞,狗崽跟著它跑,陸穀見它倆沒走遠就沒管,沈雁用鐮刀把甜窩根草割了後,他拿鋤頭翻起土,很快從地裏刨出不少甜窩根。
兩人不好一起揮鋤頭,容易磕碰到,萬一傷著就不好了,紀秋月在別處找甜窩根,還真找到一小叢,那邊少,她一個人能挖完,就獨自忙碌起來。
“前山都不好找了,迴頭要想多弄點,還是再往深裏走。”沈雁蹲在地上,手裏拿了一個大的甜窩根往地上磕了磕,把上麵的濕土塊磕下來,又用手抹去大部分泥土,這才扔進竹筐裏。
“我在山裏找到不少,可太沉了,二青不好拉下來,後來就沒再挖。”陸穀也蹲下來撿拾甜窩根。
沈雁說道:“穀子哥哥,不用走那麽遠,稍微走深點就行,等迴頭天冷了碼頭活少,我和阿嫂就讓大青哥一起去,不然林子一深有點害怕,有他或是二哥哥跟著,才放心呢。”
原是如此,陸穀點點頭,甜窩根長在地下,是能過冬的野菜,等他和沈玄青不再上山的時候,隻要天氣好,別下雨下雪,也能進山來挖。
“汪!”狗崽忽然叫起來。
陸穀下意識看過去,大灰在飛快刨地上一個土洞,他見過這場麵,是抓田鼠呢。
果然,土洞挖開後就逮著隻挺肥的大田鼠,沒掙紮幾下就被大灰咯嘣一聲悶響咬斷脖子,死的不能再死了。
大灰在沈家都養了快兩年了,沈雁和紀秋月自然知道它會抓田鼠,甚至能分得清老鼠和田鼠。
它要是在家裏逮到耗子也是咬死,但不會吃,勤快了會自己叼出去扔掉,犯懶的時候就扔在院子裏,人看見才扔出去,它抓到田鼠就會叼到人跟前來,讓給它烤了弄熟吃。
紀秋月離它近,大灰叼著大田鼠湊過去了,她摘了片大樹葉子往地上一放,拿手指點了點樹葉,說道:“迴去給你弄,先放在這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