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剛迴到皇宮不久,諸葛亮就匆匆趕來:“陛下,臣聽說陛下親臨府邸,可是有事?”


    “喲,朕這剛走一會兒,丞相就知道了?”


    “臣知道陛下是個閑不住的人,早就命門房注意觀察,如見陛下,早報於臣。”


    劉邦笑著拉過諸葛亮坐下:“朕剛剛在街上玩耍,忽然遇到了許靖旁係外孫,從朕這裏騙去了幾百大錢。”


    諸葛亮沒有接話,他相信,幾百大錢還不至於讓這位高祖動怒。


    “他當時裝作一個孤兒,身上衣服破舊,朕生了憐憫之心,就給了他一些錢,後來執金吾報於朕,這才知道上當受騙了。可朕轉念一想,這假的被朕瞧見了,可那些真的孤兒,朕沒看見的,又該如何是好呢?”


    諸葛亮聽完劉邦的話,心中稍微踏實了一些,連忙說道:“陛下勿憂,臣已…”


    “丞相別急,你那供給飯食半月的辦法朕已經聽人說了,這很不錯,但是連年戰亂,隻是讓這些孩童飽餐一時,終究不是個辦法。”劉邦皺著眉頭說道。


    “那陛下以為?”


    劉邦歎了口氣:“朕原本是想找你商議此事的,見你的丞相府官員進出頗為頻繁,就沒打擾你了。”


    他自己其實也沒想好主意。


    諸葛亮輕輕從懷裏抽出羽扇,搖動起來,皺眉深思。


    “這寒冬臘月的,丞相你還打扇做什麽?小心著涼啊。”劉邦看著都替他覺得涼。


    諸葛亮聞言,這才放下羽扇:“陛下,此乃臣的習慣,凡有難題,臣總想著輕搖羽扇,這會讓臣稍微冷靜一些。”


    “夠冷了,夠冷了…朕也不過一時冒出這麽個念頭,丞相勿要放在心上,先迴去好好過個年吧!”


    諸葛亮將羽扇插入懷中,拱手說道:“陛下,臣籌措糧草的確繁忙,一時也想不到一個好的安置辦法。不過陛下若是憐恤孩童,臣倒是有一人可以舉薦給陛下。”


    “此人名叫杜微,字國輔,梓潼人,確有真才實學,隻是…有些耳聾。”


    劉邦聞言,忍不住眉頭輕輕一揚:“耳聾?十聾九啞啊,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怎麽會有真才實學呢?”


    “此人隻是聾,卻不啞,所以臣才斷言,他胸中必有韜略!”


    劉邦點頭:“行,那就見見。”


    “臣府中還有事務處理,先請告退。”


    ……


    天漸漸黑了。


    很快,一輛馬車駛到了皇宮外,執金吾從馬車上扶下了一個老者。


    眾人也都不與他搭話,隻有兩人引路,領著老者向皇宮裏走去。


    走了一段,老者嗅了嗅鼻子,問道:“這是什麽味兒?好香啊!”


    “這是陛下在燙狗肉吃呢!”一名執金吾解釋說道。


    “你和他說什麽?他又聽不見。”另一名執金吾笑話著自己的同僚。


    杜微繼續嗅了嗅:“聞這味兒,怕是狗肉,隻是…這是什麽做法?”


    兩名執金吾再沒有迴答他,隻隨意地說著話,很快就將他帶到了劉邦的麵前。


    “草民杜微,拜見陛下。”杜微一見到劉邦,就第一時間跪了下來。


    大殿裏,劉邦的麵前放著一個桌案,桌案上擺滿了菜碟,裏麵都是一盤盤生肉。桌案的中間還架起了一個大鍋,下麵有炭火熊熊燃燒,旁邊兩個小太監,一個負責夾菜,一個負責生火。


    “你就是丞相說的那位杜微杜先生吧?給杜先生賜座。”劉邦手中的筷子舍不得放下,舞動著筷子說道。


    杜微頭也沒抬,隻老老實實地跪在地上。


    “還真是個聾子,扶起來吧。”劉邦招唿著小太監將杜微扶起。


    兩個太監上前,將杜微扶起,杜微這才喊道:“謝陛下!”


    劉邦隱隱皺眉,吩咐取來紙筆,自己口述,令小太監代寫道:“聽丞相推薦,先生有大才,不知能否賜教一二?”


    杜微見了,笑著說道:“耳聾之人,能有什麽大才?丞相過獎了。”


    “哼,這個諸葛亮,竟然還敢作保,迴頭朕非得問問他到底是什麽意思!”劉邦氣憤地說道。


    杜微見小太監沒有動筆寫下這句話,輕輕一笑,也沒有說話。


    小太監沒有動筆,自然是劉邦提前吩咐的,他就是想試試這個杜微到底是真聾還是裝聾。眼下見對方沒露出破綻,劉邦隻得示意小太監繼續執筆。


    “朕這狗肉味道不錯,杜先生過來嚐嚐。”


    杜微聞著味早就饞得不行了,看過字條之後,也不扭捏,順勢湊了過來。


    兩個人一人一筷子,吃得津津有味,劉邦也不再耍把戲,與杜微交談句句都令小太監執筆。


    “先生以為,年年戰亂頻發,是何原因呢?”


    “戰亂,是人心浮動所致,而人心浮動,又是因為沒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還在於學。”


    “可據朕所知,發動戰爭的又多是公卿貴族,他們可是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了,這又作何解釋呢?”


    “他們學到的不過是知識罷了,並非真正的教育,小人以為,教育當以德行操守為重才是。”


    劉邦點頭,深以為然,很快,桌子上的狗肉被一掃而淨。


    “這麽快就吃完了,去,吩咐庖廚再備些狗肉來,還有,缺了些味道,再備些花椒。”劉邦吩咐小太監說道。


    杜微不禁悄悄裂開了嘴角,他早就覺得這狗肉無味,隻是不好直說,不曾想皇帝陛下先受不了了。


    杜微剛笑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什麽,臉色驚變,悄悄抬頭,正好見到劉邦一雙眼睛在死死地盯著他。


    劉邦向一旁執筆的小太監揮了揮手,示意下去:“先生,也愛花椒麽?”


    杜微無奈,苦笑了一聲:“終究還是露出馬腳了。”


    “丞相是正直君子,可朕不是,足下之計隻能瞞得過丞相,但是瞞不過朕。”劉邦端起桌子上的酒杯,抿了一口:“先生說教育當以德行操守為重,朕是該信呢,還是不該信呢?”


    杜微起身,鄭重地向劉邦跪下叩首:“草民,隻是不願以自身所學用於兵爭而已,還請陛下恕罪。”


    劉邦大笑了起來:“杜先生起來吧,何罪之有啊?人各要誌,朕也不勉強,足下今日所為,與那躲進深山的商山四皓何異?昔日…高祖是何等重視那商山四皓啊?”


    杜微這才站起身:“可高祖也曾往儒生的帽子裏撒尿。”


    聞聽自己的往事,劉邦樂得不行,招手拉著杜微坐下:“那皆是腐儒罷了,張口閉口就是引經據典,長篇大論,根本無法交談。”


    “實不相瞞,朕今日召先生來,是想問一個問題。季漢連年征戰,蜀中多有孤兒,這些孤兒,先生以為如何處置才好?”


    杜微沉默片刻,謹慎問道:“陛下莫非是想都殺了嗎?”


    “你這是什麽話?都是朕的大漢子民,朕為什麽要殺他們啊?而且就算要殺,朕召你來作什麽?杜先生還舉得動刀嗎?”


    杜微這才長舒了一口氣,世上都傳劉備劉皇叔仁義,自己本以為與其他諸侯大王一樣,都是一丘之貉,如今看來,傳言不虛啊!


    不等杜微迴答,劉邦就自顧自地說道:“先生,朕想在蜀中建個學堂,不為王公貴胄,隻為這可憐的孩子們。先生剛剛談及教育,朕深以為然,不知先生…對這些孤兒,可願賜教?”


    杜微雙手顫抖,顫顫巍巍地拜倒在地:“草民…替這些孤童,謝陛下天恩!”


    劉邦連忙扶起:“別謝別謝,先說好,學堂朕可以蓋,但是糧食,朕是沒了。頂多支用半年之糧,學堂的學生勞學相兼,自給自足,可否?”


    杜微聞言大笑不已:“哈哈哈哈,陛下能修建學堂,已是至明至聖之君了!”


    “迴頭朕擬一道旨意,任命你為諫議大夫,也算有個身份,你可安心教學。”劉邦微笑著說道。


    ……


    夜深了。


    劉邦站在皇宮大殿外,目送著杜微離開皇宮。


    這時,一名官員出現在了他的身旁:“陛下,您召見臣?”


    “看看天象,將星如何?”劉邦下令道。


    這名官員正是二十多歲的譙周,他抬頭看了一會兒天,拱手說道:“迴陛下,將星開始明亮雲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漢高祖親自匡扶漢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騎若遊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騎若遊龍並收藏三國,漢高祖親自匡扶漢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