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二月冷徹骨,光啟入京城


    一踏出軍營,諸葛亮便收起了許久未見的笑容,盡留肅穆一麵。


    他領著車隊返迴宮中,還未至,就已經在馬轎中審閱起奏章來。


    “陝西,山西,山東,三地布政使皆上報今年冬日頗長,春耕盡皆推遲半月...”


    諸葛亮默念著,同時也挑起金燦的窗簾布,看向了冷風唿嘯的京郊,又道。


    “京師與遼東更不必多說,都快二月末了,還是冷風刺骨。據典籍記載,往年二月底時,早就到了春耕時節,怎麽今年如此之晚...”


    此等局麵,喚醒了諸葛亮許多不好的迴憶。


    冬日延長,春耕拖遝,將來若是夏日一少雨,必然大旱!


    得早做籌備,否則百姓又要遭殃。


    這時候有錦衣衛從城中趕來,到了近前下馬施禮,頗為欣喜道。


    “參見皇上,皇上要尋的徐光啟,已於昨日夜到達京城,現下在驛館居住,等候宣召。”


    “喔?速請徐老進宮,我已瞻仰其甘薯疏多時,隻待今朝一敘了。”


    諸葛亮終於在政務上聽到好消息了,忙不及的說道。


    那錦衣衛亦是激動,重重道了聲是以後,翻身上馬,再次趕迴城內。


    諸葛亮亦是下令,讓眾人加快腳步,他好返迴宮中,沐浴更衣,召見徐光啟。


    農業向來是立國之本,如此人才返迴,自當禮遇。


    一個時辰後,文華殿內,在暖爐包圍之下,諸葛亮便見到了這位著書無數,學識淵博的老學士。


    “臣,徐光啟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不喜虛禮,往後盡可免除,愛卿年事已高,請速起。”


    “謝皇上。”


    徐光啟聞言,便在一旁太監的攙扶下,緩慢起了身,與皇帝四目相對了起來。


    在他眼中,少年天子俊朗非凡,禮遇下士,又一掃閹黨,橫掃雜亂政務,乃是不可多得的明君。


    得此消息,他這才從浙江奔赴於此。


    本來早該在年前到達,隻可惜路過南京時生了場大病,延誤了些時日。


    而在諸葛亮看來,此人確實是勤勤懇懇的農學士。


    雖官服整潔,麵容肅穆,然而那手上因墾地而留下的粗糙皺紋,指甲縫中難以洗去的土垢,都在訴說這位老學士的日常。


    諸葛亮心中讚許,當即開口打破僵局道。


    “為徐老賜座。”


    “多謝皇上。”


    “徐老,甘薯一物你可曾帶來?此物果真如甘薯疏所言,有耐寒耐旱,高產之功效?”


    “迴皇上,臣不敢妄言必高產,實事求是,無論何種作物,若順天時,得人育,皆可高產。隻不過甘薯之物確實有耐寒耐旱之功效,特別是在水旱過後,青黃不接時,此物剛好能做補充。”


    說話間,徐光啟便委托小太監,將兩輛小推車給推進了大殿之中。


    這推車顯然跟隨徐光啟走南闖北,多有磨損。


    在幾個太監的推送下,到了殿門坎處,還抖摟下一大塊黃泥,汙穢了大殿。


    徐光啟見之,眼皮一跳,忙請罪道。


    “臣萬死,竟疏漏至此,未曾將這推車洗淨,竟玷汙大殿,還請皇上責罰...”


    諸葛亮聞言,卻不迴答,隻是起身上前,半蹲到了那推車近前。


    他挽起袖子,不顧勸阻,親自摳下一塊黃泥捏於手心之中,任憑指甲縫中沾染泥垢也不在意,反而說道。


    “曆朝曆代,秦皇漢武,皆仰賴這黃泥而生。此物不僅不髒,反而是天底下最幹淨之物。這文華殿亦是靠著無數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修建而成,何談玷汙,何談罪過呢?”


    “皇上...”


    徐光啟在來時路上,早就聽說皇帝賢明,如今親眼所見,證明傳聞所言非虛。


    他甚至在皇帝身上看到幾分熟悉的感覺,好似皇帝曾經也耕作過一般,心中更生出幾分好感來。


    心念至此,他也將這一路上的見聞給說了出來。


    “皇上,陝西連年遭災,或大旱,或蝗蟲,禍害百姓無數,今年更是苦楚,冬日淒冷,春日難至。不僅如此,我從浙江到此,沿途過山東,又繞到至山西考察,皆發現冬日延長,春耕延期。


    臣有預感,今年這幾省必然不太平。可若是大麵積種植此物,煩愁自解。”


    諸葛亮聽聞此言,當真是欣喜,也是他自到達大明以後,第一次由衷的感到了一絲輕鬆。


    總算是有好消息了。


    隻不過他深知橘生淮北則為枳的道理,謹慎的問道。


    “此物能來北方種植嗎?因為這甘薯目前,尚隻在南方種植,我擔心水土不服的問題。”


    聽聞此言,徐光啟卻更加有信心了,當即拱手道。


    “迴皇上,臣沿途北上,也是為了考察這一問題。據臣之所見所聞,這甘薯斷然能在北方種植,隻不過還需要育種幾次。


    如今國家風雨飄搖,戰事不穩,臣以為應該盡快大麵積種植甘薯,為我大明糧食增產!”


    這時候的諸葛亮已經完全冷靜了下來,麵對徐光啟的興奮,他隻是點了點頭,卻沒有給一個定論。


    “此事...不能著急。這甘薯種下,萬一不能適應生長,農時一過,便會害得大片農民顆粒無收,不能冒進。且容我想想。”


    徐光啟見狀,也反應了過來,當即再次跪倒,勸道。


    “皇上,臣正是見到了甘薯之高產,百姓豐收之喜悅,方才寫這《甘薯疏》以求在浙江等地推廣甘薯種植。臣明白,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失敗,必然遭百姓唾棄!


    不如這樣,臣可以先在一定限度的土地上培育,先做示範田,待得一季收成過後,再行對比產量。到那時,皇上自會明白老臣之苦心了!”


    諸葛亮點頭,他正有此意。


    他心裏何嚐不知一種高產的作物會給百姓帶來多少好處,當年他在隆中之時,就對如何提高畝產挖空了心思,將各類民生盡皆補上,這才有底氣北伐。


    如今大明局勢更危急,見了這甘薯,真是如魚得水啊!


    隻不過這水是否有毒,那就隻能等一季過後,再分高低了!


    “好!我即刻批皇莊農田一百畝與你種植,另外為保證種植時間,宮中乃至郊外溫室皆可由你使用。此事意義重大,愛卿莫要讓天下百姓失望啊!”


    諸葛亮兩步上前,親挽徐光啟起身,期盼道。


    徐光啟已近古稀之年,卻也被這份看重給感動了,這時候半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重重的點頭,堅定的迴答道。


    “迴皇上,臣必不辱使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葛亮魂穿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懶覺小磨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懶覺小磨頭並收藏諸葛亮魂穿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