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懾服,無人再敢胡言亂語。
此時的諸葛亮,又恢複了那般信步閑田的模樣。
他早有了決斷,朗聲道。
“今日之事,且算無過,往後若再有人奉遺詔以號令百官,定斬不饒!至於你...楊所維。”
諸葛亮低頭望去,那駭人的眼神嚇得楊所維渾身一顫。
此時這位禦史心裏早已經後悔到家了,你說你,沒事惹新皇幹嘛啊!
如今不僅以死相逼的伎倆被完全識破,甚至還成了不死不行的局麵了。
他懊惱萬分,心中更是呐喊道。
若再給我一次機會,便絕不同那東林狗人同流合汙,隻求老實本分當個小官,再不求冒進啊!
可想是這麽想,決定權卻不在他的手上。
也就在此時,拉長尾音的諸葛亮說出了那後半句話。
“念你也算一片赤誠之心,今日之事,隻算你無心之失,罰俸半年,下不為例。”
那楊所維一聽,頓時大喜過望,腦袋如搗蒜般叩首,感恩道。
“謝皇上開恩,臣往後行事,絕不人雲亦雲,定要觀察仔細,再做決斷。”
“嗯。”
諸葛亮點了點頭,算是把這事給翻篇了。
事實上對於這楊所維的處理,還真隻有這種方式。
因為如果真的殺了他,反倒還成就了他,畢竟這廝求死不敢,讓他苟活著,才是罵聲無數。
同時也會阻塞其他言官進盡忠言,使得朝堂成了一言堂。
那並非諸葛亮想要看到的局麵。
“若無事,便退朝吧。”
“遵旨...”
群臣們如蒙大赦,個個擦汗抖肩,魚貫而出,誰人也不願意在此處多留,生怕被罰上半年俸祿。
那可是實打實的能入賬的幹淨錢呐!
唯獨還敢留在大殿內的,也隻有那堅持不懈的老農了。
諸葛亮見狀,也是苦笑,命人取了百兩銀子,算是買了他手中的詔書。
這老農領了銀子,這才樂樂嗬嗬的離去。
諸葛亮望其背影,也知有貓膩,遂招來方正化,讓他帶幾個錦衣衛的好手前去追蹤,看看到底是何人指示此老農來朝堂送遺旨。
這招雖說稚嫩,但稍微處理不好,便會遭到口誅筆伐。
要碰上愚忠的皇帝,恐怕真就信了。
如此一來,朝局必亂。
隻看自家新皇憂愁不斷,一直跟在身後的王承恩也是焦急。
關心則亂,他又失言道。
“皇上這才剛處理完這些政務,又要被這些群臣糾纏,老奴真是心疼啊!”
“無妨,再給我一點時間。”
諸葛亮下意識迴答道,他平抑黨爭的最終策略,即將完成。
與此同時,他也漸漸發覺王承恩有些大膽了,竟然又提及前朝政事。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也許許多皇帝都是因為平日裏對宦官過於縱容,喜聽好話,這才導致在關鍵時刻,誤聽讒言。
縱然此刻的王承恩是為自己好,然而宦官不該幹政,應當各司其職才對。
防微當杜漸,他也敲打道。
“王承恩,你雖有忠心,但也須知朝政大事,乃是朝臣之責,你身為宦官,不應多加置喙。今後,應當慎言。”
“是,老奴明白。”
“嗯,我也無心責怪你,隻是給你提個醒。你也可以告誡其他宦官,不可妄議朝政。”
“遵旨。”
王承恩忙下跪叩拜,額頭上竟的冒汗了。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方才朝堂上的他尚可一吐心中不快。
此刻下了朝,卻不能亂講了,真是奇怪。
但既然是新皇嚴令,他自當管好自己,多的事一概不談,隻打理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
雜事了結,諸葛亮亦可以抽出身來,返迴文華殿繼續處理政務。
此時的文華殿中,已經搬來了不少卷宗,奏折。
大大小小,疊滿了各處方桌。
如此份量的奏章,便是諸葛亮這兩月以來的成果。
其中還有幾份奏章,被分開挑了出來。
王承恩剛被規勸過,就想表現一下,於是箭步上前,想為諸葛亮收拾一下。
諸葛亮見了,忙阻止道。
“那幾本奏章不可亂動,那是我單獨挑出來,比較優良的奏章。”
“老奴該死,這就放迴去。”
王承恩暗罵自己一步錯步步錯,怎麽又做了錯事。
幸好諸葛亮並未有責怪的意思,他這才稍微放鬆了下來。
此時諸葛亮的注意力已經放在了那一堆奏章上。
他又看了數份過往奏章,發覺這一批奏章又看完以後,這才稍作放鬆,喝了口茶水後,又招來王承恩道。
“王承恩,這一批奏章已經看完了,你速去調萬曆朝的奏章交於我。另外,工部的底案,刑部的卷宗,都一一調來,我要詳閱。”
此時的王承恩僅是伺候在側,卻也累了。
怎麽自家新皇還有如此精力,要審閱那些雜事,他真也心疼,寬慰道。
“皇上,您已經看了許多奏章,又看了那麽多稅單,怎麽今日又看上刑部的卷宗了?”
“多多益善嘛,我自有分寸。”
“皇上,雖說您正值青年,精力旺盛,但也不是如此損耗的啊!老奴懇請皇上您稍作休息,溫養身體啊!”
諸葛亮聞言,默然一歎。
遍覽過往奏章以來,他對大明國之破敗危急,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萬曆長朝有全盛時,國庫累加近千萬銀兩,然,自張居正死後,稅收便一路下跌,乃至後期神宗皇帝不得不收繳,礦商兩歲以充軍資。
然而遼東戰場卻屢屢不得勝,連遭大敗,薩爾滸一戰,所選將領,竟使出五路分兵的愚鈍之策,將大明半數精銳盡送,虧損錢糧軍械,更是不計其數。
至天啟朝,雖有幾場勝仗,但魏忠賢亂政,國庫愈發空虛,大明傾頹之勢已顯。
如此局麵,要諸葛亮怎能休息?
隻是他真也困倦了,無奈道。
“卷宗,底案你還是去取來,我趁著空擋休憩片刻。”
“哎!皇上聽勸就好了!”
王承恩大喜過望,忙讓宮女伺候著諸葛亮躺下休息。
他自己則一步三停,往各部趕去,爭取讓新皇多多休息。
而在半道上,忽遇一隊奢華大氣儀仗。
王承恩正眼望去,發現那是皇後儀仗,忙低頭叩拜,陪笑道。
“老奴王承恩,參見皇後娘娘。娘娘今日怎的好雅興,來此處走動,也不知會老奴一聲,老奴也好為娘娘尋些戲曲樂子。”
然而在那儀仗中央,端坐於步攆上的周皇後卻無半點喜樂之色,隻是幽怨的問道。
“皇上,他又讓你去取奏章了嗎?”
王承恩苦笑,隻得如實迴稟道。
“迴娘娘,是的,您真要勸勸皇上啊,這麽日也看,夜也看,終要熬壞了身子。”
“是啊……卻也冷落了我與後宮姐妹們,自新皇登基以來,就從未踏入過後宮半步啊!”
周皇後苦澀自艾道。
新皇他,究竟是怎麽了。
她摸了摸自己正直青春,吹彈可破的臉龐,困惑想到。
莫不是我已年老色衰了?
此時的諸葛亮,又恢複了那般信步閑田的模樣。
他早有了決斷,朗聲道。
“今日之事,且算無過,往後若再有人奉遺詔以號令百官,定斬不饒!至於你...楊所維。”
諸葛亮低頭望去,那駭人的眼神嚇得楊所維渾身一顫。
此時這位禦史心裏早已經後悔到家了,你說你,沒事惹新皇幹嘛啊!
如今不僅以死相逼的伎倆被完全識破,甚至還成了不死不行的局麵了。
他懊惱萬分,心中更是呐喊道。
若再給我一次機會,便絕不同那東林狗人同流合汙,隻求老實本分當個小官,再不求冒進啊!
可想是這麽想,決定權卻不在他的手上。
也就在此時,拉長尾音的諸葛亮說出了那後半句話。
“念你也算一片赤誠之心,今日之事,隻算你無心之失,罰俸半年,下不為例。”
那楊所維一聽,頓時大喜過望,腦袋如搗蒜般叩首,感恩道。
“謝皇上開恩,臣往後行事,絕不人雲亦雲,定要觀察仔細,再做決斷。”
“嗯。”
諸葛亮點了點頭,算是把這事給翻篇了。
事實上對於這楊所維的處理,還真隻有這種方式。
因為如果真的殺了他,反倒還成就了他,畢竟這廝求死不敢,讓他苟活著,才是罵聲無數。
同時也會阻塞其他言官進盡忠言,使得朝堂成了一言堂。
那並非諸葛亮想要看到的局麵。
“若無事,便退朝吧。”
“遵旨...”
群臣們如蒙大赦,個個擦汗抖肩,魚貫而出,誰人也不願意在此處多留,生怕被罰上半年俸祿。
那可是實打實的能入賬的幹淨錢呐!
唯獨還敢留在大殿內的,也隻有那堅持不懈的老農了。
諸葛亮見狀,也是苦笑,命人取了百兩銀子,算是買了他手中的詔書。
這老農領了銀子,這才樂樂嗬嗬的離去。
諸葛亮望其背影,也知有貓膩,遂招來方正化,讓他帶幾個錦衣衛的好手前去追蹤,看看到底是何人指示此老農來朝堂送遺旨。
這招雖說稚嫩,但稍微處理不好,便會遭到口誅筆伐。
要碰上愚忠的皇帝,恐怕真就信了。
如此一來,朝局必亂。
隻看自家新皇憂愁不斷,一直跟在身後的王承恩也是焦急。
關心則亂,他又失言道。
“皇上這才剛處理完這些政務,又要被這些群臣糾纏,老奴真是心疼啊!”
“無妨,再給我一點時間。”
諸葛亮下意識迴答道,他平抑黨爭的最終策略,即將完成。
與此同時,他也漸漸發覺王承恩有些大膽了,竟然又提及前朝政事。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也許許多皇帝都是因為平日裏對宦官過於縱容,喜聽好話,這才導致在關鍵時刻,誤聽讒言。
縱然此刻的王承恩是為自己好,然而宦官不該幹政,應當各司其職才對。
防微當杜漸,他也敲打道。
“王承恩,你雖有忠心,但也須知朝政大事,乃是朝臣之責,你身為宦官,不應多加置喙。今後,應當慎言。”
“是,老奴明白。”
“嗯,我也無心責怪你,隻是給你提個醒。你也可以告誡其他宦官,不可妄議朝政。”
“遵旨。”
王承恩忙下跪叩拜,額頭上竟的冒汗了。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方才朝堂上的他尚可一吐心中不快。
此刻下了朝,卻不能亂講了,真是奇怪。
但既然是新皇嚴令,他自當管好自己,多的事一概不談,隻打理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
雜事了結,諸葛亮亦可以抽出身來,返迴文華殿繼續處理政務。
此時的文華殿中,已經搬來了不少卷宗,奏折。
大大小小,疊滿了各處方桌。
如此份量的奏章,便是諸葛亮這兩月以來的成果。
其中還有幾份奏章,被分開挑了出來。
王承恩剛被規勸過,就想表現一下,於是箭步上前,想為諸葛亮收拾一下。
諸葛亮見了,忙阻止道。
“那幾本奏章不可亂動,那是我單獨挑出來,比較優良的奏章。”
“老奴該死,這就放迴去。”
王承恩暗罵自己一步錯步步錯,怎麽又做了錯事。
幸好諸葛亮並未有責怪的意思,他這才稍微放鬆了下來。
此時諸葛亮的注意力已經放在了那一堆奏章上。
他又看了數份過往奏章,發覺這一批奏章又看完以後,這才稍作放鬆,喝了口茶水後,又招來王承恩道。
“王承恩,這一批奏章已經看完了,你速去調萬曆朝的奏章交於我。另外,工部的底案,刑部的卷宗,都一一調來,我要詳閱。”
此時的王承恩僅是伺候在側,卻也累了。
怎麽自家新皇還有如此精力,要審閱那些雜事,他真也心疼,寬慰道。
“皇上,您已經看了許多奏章,又看了那麽多稅單,怎麽今日又看上刑部的卷宗了?”
“多多益善嘛,我自有分寸。”
“皇上,雖說您正值青年,精力旺盛,但也不是如此損耗的啊!老奴懇請皇上您稍作休息,溫養身體啊!”
諸葛亮聞言,默然一歎。
遍覽過往奏章以來,他對大明國之破敗危急,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萬曆長朝有全盛時,國庫累加近千萬銀兩,然,自張居正死後,稅收便一路下跌,乃至後期神宗皇帝不得不收繳,礦商兩歲以充軍資。
然而遼東戰場卻屢屢不得勝,連遭大敗,薩爾滸一戰,所選將領,竟使出五路分兵的愚鈍之策,將大明半數精銳盡送,虧損錢糧軍械,更是不計其數。
至天啟朝,雖有幾場勝仗,但魏忠賢亂政,國庫愈發空虛,大明傾頹之勢已顯。
如此局麵,要諸葛亮怎能休息?
隻是他真也困倦了,無奈道。
“卷宗,底案你還是去取來,我趁著空擋休憩片刻。”
“哎!皇上聽勸就好了!”
王承恩大喜過望,忙讓宮女伺候著諸葛亮躺下休息。
他自己則一步三停,往各部趕去,爭取讓新皇多多休息。
而在半道上,忽遇一隊奢華大氣儀仗。
王承恩正眼望去,發現那是皇後儀仗,忙低頭叩拜,陪笑道。
“老奴王承恩,參見皇後娘娘。娘娘今日怎的好雅興,來此處走動,也不知會老奴一聲,老奴也好為娘娘尋些戲曲樂子。”
然而在那儀仗中央,端坐於步攆上的周皇後卻無半點喜樂之色,隻是幽怨的問道。
“皇上,他又讓你去取奏章了嗎?”
王承恩苦笑,隻得如實迴稟道。
“迴娘娘,是的,您真要勸勸皇上啊,這麽日也看,夜也看,終要熬壞了身子。”
“是啊……卻也冷落了我與後宮姐妹們,自新皇登基以來,就從未踏入過後宮半步啊!”
周皇後苦澀自艾道。
新皇他,究竟是怎麽了。
她摸了摸自己正直青春,吹彈可破的臉龐,困惑想到。
莫不是我已年老色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