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秀決名單,國稅錯百出
迎著群臣戲謔的目光逆流而上,崔呈秀的心中是無限的感慨。
多少年他也是這樣,因為自己的貪心被人揪住把柄,迫於無奈投奔魏忠賢,那時候眾人投來的也是這等冷嘲熱諷的眼神。
崔呈秀心裏清楚,在這些人中,比他貪的多,貪的狠的人有不少。
有的人甚至家中私產無數,遍及整個京城的都有。
可他們懂得偽裝,隻一手捧孔聖人之哲理,程朱理學之賢道,就足以安身立命,博一清名留於史書。
但要問他們有何治國良策,就隻會支支吾吾,說一說苦一苦百姓這樣的話。
那不跟自己一樣嘛!
崔呈秀這樣想著,大殿已近在眼前了。
此時魏忠賢隻是倒了,卻還沒有死。
這殿門前留守的太監們,自己也能認識個一二。
當即找到一熟人,目前仍是司禮監章印太監的王體乾。
“王公公,能否拜托公公一件事情,勞煩公公去皇上麵前傳個話,說是我崔呈秀有要事稟告。”
“哎呦喂,崔大人呐...如今我也是自身難保啊!皇上一下了朝,立馬就讓王承恩這晚輩全麵接手了宮內的內操,西廠,就連錦衣衛頭頭田爾耕都已經接到旨意被裁撤啦!”
王體乾也很驚恐,正值宮廷巨變的關頭,可再不是從前唿風喚雨的時候了,這崔大人還真是給他出難題呀。
可崔呈秀卻堅定的很,下意識的想從兜裏掏出一袋銀兩塞給王體乾,並說道。
“公公還望行個方便,事成之後,王某還有重謝。”
看到那沉甸甸的錢袋子,王體乾確實心動的緊,但一想到自己的項上人頭,到底還是忍住了,咬牙道。
“行,事情我幫你辦了,可這銀子我不敢收。收了咱家的人頭去得更快!”
“多謝公公!”
崔呈秀再次拜伏,心中也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因為此刻的他在賭,賭一件事情。
朝堂之上,新皇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閹黨身份而大發雷霆,正相反新皇還讓自己把兵部尚書的職責做完。
這說明新皇並非如傳聞中那樣,同東林黨人一樣,隻是個讀多了儒書的書生,而是能聽得進話,有自己主見的新君。
並且這位新君,隱隱有扭轉朝堂黨爭的意思。
既如此,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崔呈秀最是明白文人筆的厲害,那是比明槍暗箭更難防的東西。
自己一旦失勢,必然有無數奏章彈劾。
屆時必死無疑,唯一的出路就是讓新皇看到自己的價值。
正當他心裏打鼓,戰戰兢兢之際,因為欣喜而麵色紅潤的王體乾從後殿中走了過來。
“崔大人,事成了,皇上答應見您了。”
“太好了!王公公,這個您務必收下,這是我一點小小的心意。”
“這個嘛...。”
王體乾看到白花花的銀兩近在眼前,到底還是沒能忍住,一眨眼的功夫就將它收入了囊中。
兩人相視一笑,遂繼續往殿後走出。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近處,王體乾再也不敢往內多走一步了。
來接替他的,便是近日以來皇宮內當紅人物,新皇潛邸時的貼身太監,王承恩。
同樣是心寬體胖的身材,王承恩帶給人的更多是一種慈祥。
他見了崔呈秀,也沒多問,隻是領路並提醒道。
“接下來就由我領路吧....崔大人,一會兒進去你可要好好說話,皇上現在看著的,正是彈劾你們的奏章呢!”
“啊...”
崔呈秀嚇得麵無血色,完了,新皇看了那些奏章,還能聽進自己的話嗎?
但事已至此,他隻能搏一搏了!
深吸一口氣後,崔呈秀神情肅穆道。
“不管了,還請公公引路吧,是生是死,隻看這一次了。”
“唉,這邊請。”
不多時,後殿已至。
而此刻的後殿之中,諸葛亮正查閱著天啟朝的曆史奏章,以佐證朝堂之上眾臣對於閹黨的批判。
他發覺相對於朝堂上眾臣的批判,奏章中說得更為犀利。
特別是天啟朝已故的禦史楊漣,他所寫的二十四罪狀,頗為詳細,也刷新了諸葛亮對魏忠賢的認知。
此人真當除之,否則必然禍國殃民。
隻是除罪當盡,應當審問清楚,既不可汙蔑了他,也不可放過他。
如此一來,審理時間必然變長。
諸葛亮正專心著查閱,並沒有發覺殿內走了人進來。
崔呈秀不敢出聲,遂站定在一旁,入老僧入定般等候了起來。
此刻的諸葛亮看到過往事件之糜爛,眉頭漸漸緊皺。
朝堂之上的事情用一句撲朔迷離來形容,實不為過。
一個早朝,群臣的反應,黨派相伐,以及黃立極的跳反,都讓諸葛亮刷新了對大明朝官場的認知。
就好比那首輔黃立極,竟然如此反複無常,首鼠兩端,哪裏有半點人臣頂點的風範?
而在他坐下來,翻閱以往的奏章以後,越來越多的細節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麵。
閹黨與東林黨人的相互攻伐已經多年,他們以京察,也就是在京官員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的方式排除異己。一旦挑選好目標,無論這個人是否有功績,都會被群起而攻之。
如此以來,朝堂之上留下的人,便不剩下幾個有真才實學的,多的都是結黨營私之徒。
這風氣自然是好不了,加上大明朝的其他問題,在諸葛亮看來,這就是一個全身是病的病人,奄奄一息不說,還有外部威脅相逼。
“久病需溫藥,先穩住朝中政務,再謀整頓稅務,軍務,民務...”
諸葛亮思索一番後,得出這一結論。
無論在何處,稅務總是一股勢力,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必須狠抓在手上。
此刻雖然不必當即施行,但也得提上日程。
而諸葛亮一看到曆年來的稅務,反倒看到了另外一個奇觀。
那就是原先被東林黨人,以及天下文人痛斥咒罵的閹黨人士,在這裏反而起了作用。
例如萬曆四十七年,西廠聯錦衣衛往江南地區收繳礦,商二稅四百萬兩,以充遼東軍資。
想來神宗皇帝能有餘力向遼東發起進攻,底氣之一便源自於此吧!
隻可惜神宗一死,礦,商兩稅頓時煙消雲散,賦稅重擔全都落於農民之上,國庫愈發空虛。
而再往前,更有張居正一鞭法,使大明再度興盛。
若此法能延續,何愁大民不興?
也正在此時,諸葛亮微一抬頭,便看到了崔呈秀的身影。
“噢,我看奏章入迷,卻沒瞧見你已經進來了。”
“皇上如此說,真是折煞罪臣了。”
崔呈秀一聽諸葛亮如此客氣,當即嚇得跪了下來,瑟瑟發抖了起來。
畢竟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想要殺一個人的時候,都會對那個人格外客氣的。
因為同不必同死人置氣。
但他並不知道,諸葛亮是真客氣。
因為諸葛亮從未把自己當做這大明國天子,他永遠都是漢家丞相,絕不會越線的。
既是臣,自然與同僚客氣些。
“不說那些了,我聽王承恩說,你有事上奏,何事?”
崔呈秀聞言,精神一震,當即從袖口中取出一張已經折揉許久的紙張,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名字。
其中有幾個名字,還被單獨畫了個圓圈。
“皇上,請您過目。”
諸葛亮很是好奇,接過一看,上麵全是自己認不得的人名。
“這些是?”
“咳咳,皇上,我在閹...啊不對...群臣之中,總被人稱為崔名單。意思嘛,自然是微臣善於觀察人心,總能知道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並且喜好紀錄下來。而皇上您手上的,便是朝中這幾年以來,最能堪大任的人!”
崔呈秀說完,再次叩首伏地。
此時的他表麵上雖是鎮定自若,實則內襯都已經被汗水浸濕了。
因為他在賭,賭新皇願意因為這份名單,改變對他的看法。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做過一次了。
當初他投靠魏忠賢的時候,也提供了一份東林黨人和非東林黨人的名單,這才一舉贏得幹兒子的地位。
那本書的名字,叫《同誌錄》,另一本叫《天鑒錄》!
而這時候諸葛亮已經拿著名單,順道那三個圈起來的名字吸引了目光,並念叨了起來。
“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
念叨一半,他便反問道。
“這些人都是何等人才?”
“皇上,大明國心腹大患乃是遼東建奴,而這些人,全都是頂級的軍事人才,每一位都可獨當一麵!”
“噢?這便有意思了,你此刻不是兵部尚書,怎麽還舉薦能取你而代之的人呢?”
“皇上,罪臣有自知之明,這兵部尚書的位置非這幾人之一莫屬,罪臣根本不是這塊料。況且臣已經是帝黨了,乃是隻忠於皇上之人,自然要推能臣忠臣於皇上,決不能因個人恩怨,出身派係等原因而不舉薦。”
崔呈秀說完,又是深深一拜,他的身子已經在微微顫抖了。
是否成功,就在此刻了。
緊張的他,不僅滿頭大汗,竟連眼睛都給閉上了。
時間竟然在此刻凝固,讓崔呈秀的一顆心被生生吊了起來。
而就在此時,一雙稚嫩卻有力的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你有此心甚好,起來吧。”
那手的主人略帶輕快之意道。
崔呈秀聞言,頓時鼻子一酸,眼圈竟也紅了。
他在入殿以前早在心裏想出了無數辯解的方法,模擬了各種乞饒的姿態。
可沒想到,新皇的開明大度,遠超他的想象。
僅以真誠待之,新皇便已經接納了自己的建議,如此明君,頓時叫他感慨萬千。
若新皇早些登基,似他這樣的人,又何必投靠魏忠賢,屈居人下呢?
迎著群臣戲謔的目光逆流而上,崔呈秀的心中是無限的感慨。
多少年他也是這樣,因為自己的貪心被人揪住把柄,迫於無奈投奔魏忠賢,那時候眾人投來的也是這等冷嘲熱諷的眼神。
崔呈秀心裏清楚,在這些人中,比他貪的多,貪的狠的人有不少。
有的人甚至家中私產無數,遍及整個京城的都有。
可他們懂得偽裝,隻一手捧孔聖人之哲理,程朱理學之賢道,就足以安身立命,博一清名留於史書。
但要問他們有何治國良策,就隻會支支吾吾,說一說苦一苦百姓這樣的話。
那不跟自己一樣嘛!
崔呈秀這樣想著,大殿已近在眼前了。
此時魏忠賢隻是倒了,卻還沒有死。
這殿門前留守的太監們,自己也能認識個一二。
當即找到一熟人,目前仍是司禮監章印太監的王體乾。
“王公公,能否拜托公公一件事情,勞煩公公去皇上麵前傳個話,說是我崔呈秀有要事稟告。”
“哎呦喂,崔大人呐...如今我也是自身難保啊!皇上一下了朝,立馬就讓王承恩這晚輩全麵接手了宮內的內操,西廠,就連錦衣衛頭頭田爾耕都已經接到旨意被裁撤啦!”
王體乾也很驚恐,正值宮廷巨變的關頭,可再不是從前唿風喚雨的時候了,這崔大人還真是給他出難題呀。
可崔呈秀卻堅定的很,下意識的想從兜裏掏出一袋銀兩塞給王體乾,並說道。
“公公還望行個方便,事成之後,王某還有重謝。”
看到那沉甸甸的錢袋子,王體乾確實心動的緊,但一想到自己的項上人頭,到底還是忍住了,咬牙道。
“行,事情我幫你辦了,可這銀子我不敢收。收了咱家的人頭去得更快!”
“多謝公公!”
崔呈秀再次拜伏,心中也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因為此刻的他在賭,賭一件事情。
朝堂之上,新皇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閹黨身份而大發雷霆,正相反新皇還讓自己把兵部尚書的職責做完。
這說明新皇並非如傳聞中那樣,同東林黨人一樣,隻是個讀多了儒書的書生,而是能聽得進話,有自己主見的新君。
並且這位新君,隱隱有扭轉朝堂黨爭的意思。
既如此,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崔呈秀最是明白文人筆的厲害,那是比明槍暗箭更難防的東西。
自己一旦失勢,必然有無數奏章彈劾。
屆時必死無疑,唯一的出路就是讓新皇看到自己的價值。
正當他心裏打鼓,戰戰兢兢之際,因為欣喜而麵色紅潤的王體乾從後殿中走了過來。
“崔大人,事成了,皇上答應見您了。”
“太好了!王公公,這個您務必收下,這是我一點小小的心意。”
“這個嘛...。”
王體乾看到白花花的銀兩近在眼前,到底還是沒能忍住,一眨眼的功夫就將它收入了囊中。
兩人相視一笑,遂繼續往殿後走出。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近處,王體乾再也不敢往內多走一步了。
來接替他的,便是近日以來皇宮內當紅人物,新皇潛邸時的貼身太監,王承恩。
同樣是心寬體胖的身材,王承恩帶給人的更多是一種慈祥。
他見了崔呈秀,也沒多問,隻是領路並提醒道。
“接下來就由我領路吧....崔大人,一會兒進去你可要好好說話,皇上現在看著的,正是彈劾你們的奏章呢!”
“啊...”
崔呈秀嚇得麵無血色,完了,新皇看了那些奏章,還能聽進自己的話嗎?
但事已至此,他隻能搏一搏了!
深吸一口氣後,崔呈秀神情肅穆道。
“不管了,還請公公引路吧,是生是死,隻看這一次了。”
“唉,這邊請。”
不多時,後殿已至。
而此刻的後殿之中,諸葛亮正查閱著天啟朝的曆史奏章,以佐證朝堂之上眾臣對於閹黨的批判。
他發覺相對於朝堂上眾臣的批判,奏章中說得更為犀利。
特別是天啟朝已故的禦史楊漣,他所寫的二十四罪狀,頗為詳細,也刷新了諸葛亮對魏忠賢的認知。
此人真當除之,否則必然禍國殃民。
隻是除罪當盡,應當審問清楚,既不可汙蔑了他,也不可放過他。
如此一來,審理時間必然變長。
諸葛亮正專心著查閱,並沒有發覺殿內走了人進來。
崔呈秀不敢出聲,遂站定在一旁,入老僧入定般等候了起來。
此刻的諸葛亮看到過往事件之糜爛,眉頭漸漸緊皺。
朝堂之上的事情用一句撲朔迷離來形容,實不為過。
一個早朝,群臣的反應,黨派相伐,以及黃立極的跳反,都讓諸葛亮刷新了對大明朝官場的認知。
就好比那首輔黃立極,竟然如此反複無常,首鼠兩端,哪裏有半點人臣頂點的風範?
而在他坐下來,翻閱以往的奏章以後,越來越多的細節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麵。
閹黨與東林黨人的相互攻伐已經多年,他們以京察,也就是在京官員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的方式排除異己。一旦挑選好目標,無論這個人是否有功績,都會被群起而攻之。
如此以來,朝堂之上留下的人,便不剩下幾個有真才實學的,多的都是結黨營私之徒。
這風氣自然是好不了,加上大明朝的其他問題,在諸葛亮看來,這就是一個全身是病的病人,奄奄一息不說,還有外部威脅相逼。
“久病需溫藥,先穩住朝中政務,再謀整頓稅務,軍務,民務...”
諸葛亮思索一番後,得出這一結論。
無論在何處,稅務總是一股勢力,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必須狠抓在手上。
此刻雖然不必當即施行,但也得提上日程。
而諸葛亮一看到曆年來的稅務,反倒看到了另外一個奇觀。
那就是原先被東林黨人,以及天下文人痛斥咒罵的閹黨人士,在這裏反而起了作用。
例如萬曆四十七年,西廠聯錦衣衛往江南地區收繳礦,商二稅四百萬兩,以充遼東軍資。
想來神宗皇帝能有餘力向遼東發起進攻,底氣之一便源自於此吧!
隻可惜神宗一死,礦,商兩稅頓時煙消雲散,賦稅重擔全都落於農民之上,國庫愈發空虛。
而再往前,更有張居正一鞭法,使大明再度興盛。
若此法能延續,何愁大民不興?
也正在此時,諸葛亮微一抬頭,便看到了崔呈秀的身影。
“噢,我看奏章入迷,卻沒瞧見你已經進來了。”
“皇上如此說,真是折煞罪臣了。”
崔呈秀一聽諸葛亮如此客氣,當即嚇得跪了下來,瑟瑟發抖了起來。
畢竟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想要殺一個人的時候,都會對那個人格外客氣的。
因為同不必同死人置氣。
但他並不知道,諸葛亮是真客氣。
因為諸葛亮從未把自己當做這大明國天子,他永遠都是漢家丞相,絕不會越線的。
既是臣,自然與同僚客氣些。
“不說那些了,我聽王承恩說,你有事上奏,何事?”
崔呈秀聞言,精神一震,當即從袖口中取出一張已經折揉許久的紙張,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名字。
其中有幾個名字,還被單獨畫了個圓圈。
“皇上,請您過目。”
諸葛亮很是好奇,接過一看,上麵全是自己認不得的人名。
“這些是?”
“咳咳,皇上,我在閹...啊不對...群臣之中,總被人稱為崔名單。意思嘛,自然是微臣善於觀察人心,總能知道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並且喜好紀錄下來。而皇上您手上的,便是朝中這幾年以來,最能堪大任的人!”
崔呈秀說完,再次叩首伏地。
此時的他表麵上雖是鎮定自若,實則內襯都已經被汗水浸濕了。
因為他在賭,賭新皇願意因為這份名單,改變對他的看法。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做過一次了。
當初他投靠魏忠賢的時候,也提供了一份東林黨人和非東林黨人的名單,這才一舉贏得幹兒子的地位。
那本書的名字,叫《同誌錄》,另一本叫《天鑒錄》!
而這時候諸葛亮已經拿著名單,順道那三個圈起來的名字吸引了目光,並念叨了起來。
“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
念叨一半,他便反問道。
“這些人都是何等人才?”
“皇上,大明國心腹大患乃是遼東建奴,而這些人,全都是頂級的軍事人才,每一位都可獨當一麵!”
“噢?這便有意思了,你此刻不是兵部尚書,怎麽還舉薦能取你而代之的人呢?”
“皇上,罪臣有自知之明,這兵部尚書的位置非這幾人之一莫屬,罪臣根本不是這塊料。況且臣已經是帝黨了,乃是隻忠於皇上之人,自然要推能臣忠臣於皇上,決不能因個人恩怨,出身派係等原因而不舉薦。”
崔呈秀說完,又是深深一拜,他的身子已經在微微顫抖了。
是否成功,就在此刻了。
緊張的他,不僅滿頭大汗,竟連眼睛都給閉上了。
時間竟然在此刻凝固,讓崔呈秀的一顆心被生生吊了起來。
而就在此時,一雙稚嫩卻有力的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你有此心甚好,起來吧。”
那手的主人略帶輕快之意道。
崔呈秀聞言,頓時鼻子一酸,眼圈竟也紅了。
他在入殿以前早在心裏想出了無數辯解的方法,模擬了各種乞饒的姿態。
可沒想到,新皇的開明大度,遠超他的想象。
僅以真誠待之,新皇便已經接納了自己的建議,如此明君,頓時叫他感慨萬千。
若新皇早些登基,似他這樣的人,又何必投靠魏忠賢,屈居人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