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雙鏡同人]雙鏡二之舊夢新生 作者:廣林米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許幼怡最關注的還是謝一範的案件。她以為自己早就不喜歡他了,也許不會有太多的情感波動,但當那些殘酷真實的照片展現在眼前的時候,那種強烈的衝擊力還是讓她感到腦袋一震,頭暈目眩,差一點嘔吐出來。此後便是無法消弭的悲傷,畢竟他們曾經做過很長時間的戀人,無法抹去留存在記憶裏的感情。但許幼怡還是強迫自己去看那些血淋淋的畫麵和一件又一件的證物,因為她知道,謝一範的案件是解開一切謎題的關鍵。兇手明明在上海連犯數案,為什麽突然到了北平?謝一範的死,為什麽與上海後四案的情形完全不同?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有人想要取謝一範的性命?如果能夠解答這些問題,那麽就可以找到兇手;找到真正的兇手,就可以還嚴微一個清白。
北平警方對於謝一範的案件已經做了足夠詳細的調查。謝一範腹部中槍不假,因此記者才會拍到那張腹部流血的照片。但是他的直接死因卻非槍傷,而是位於腦後的一記重擊,導致顱內出血。其實那張登報的照片多少也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倘若謝一範因為腹部中槍而死,那麽其根本原因應為失血過多,但照片上的血跡量還遠未到失血而死的程度,因此可證明謝一範中槍的時候已經不省人事,甚至瀕臨死亡了。
有一張照片,顯示了謝一範腦後的傷口。許幼怡看不懂其中的奧妙,薑斌解釋說:“這樣的傷口一般是由鈍器造成的,看形狀應該是棍狀物體,應該是有人站在他的身後,掄起一個棍子之類的東西,用力擊打他的後腦勺下部。”
許幼怡敏銳地發問:“為什麽是後腦勺的下部?”
薑斌仔細地看著那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分析道:“從傷口形狀來看,行兇者應該個子比較矮小,棍子揮舞的軌跡是從下到上,才能夠打擊到腦部的脆弱部位,那麽從兇手行動方便的角度來看,後腦勺下部是最為合理的。”
許幼怡感到腦中猛然一個激靈。個子矮小。她突然抓住薑斌,激動地說:“如果說行兇者個子矮小,那麽不久可以證明兇手不是嚴微了嗎?嚴微與謝一範是差不多高的。”
薑斌沉思:“按照邏輯來說,如果嚴微是兇手,確實不應該造成這樣的傷口,因為並不得勁,無法發揮出最大的力量。”然而他又一攤手,無奈道:“但這樣的推測無法成為直接證據,在法庭上是不算數的。”
這沒關係。許幼怡心想,每多一分佐證就多一分清白。她感到自己的信心又開始熊熊燃燒起來。繼續探尋下去,一定還能得到更多的證據,也更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兇手。
另一份讓許幼怡多加了注意的卷宗,記錄了案發當天目擊者的證詞。首先,謝一範案發生在白天——這本身就與上海六案的特點不符;其次,謝一範當日坐在駕駛座上,但有人看見他的車行駛的時候副駕上坐著人,但是那個人卻在謝一範被殺之後神奇地消失了;最後,雖然謝一範被殺的瞬間沒有人看見——因為發生在一處偏僻的小巷,但是附近有人聽到了謝一範的慘叫,並且在慘叫之前,曾經聽見男人與女人爭吵的聲音,沒聽全說了什麽,隻聽見幾個關鍵字,什麽“暴露”、“身份”、“組織”、“真相”之類。後來在現場痕跡勘察的過程中,也確實發現謝一範車的副駕上有幾根女人的長髮。
結合這些信息,許幼怡很快做出了推斷:謝一範當日開車帶著一名女子,不知為何事發生口角,然後不知是早有預謀還是臨時起意,那女子掄起一棍子猛擊謝一範頭部,導致他摔倒在車邊,那女子可能還不過癮,又掏出手槍,朝著謝一範的腹部補了一槍,然後揚長而去。
等一下,還少了一個部分,就是謝一範手邊的白玫瑰。既然這名女子特意留下了白玫瑰,那麽證明她殺謝一範必然是早有預謀,否則不會連道具都準備得這麽齊全。而白玫瑰也是謝一範案與上海六案併案的原因。
這一切思緒如同電光火石般在許幼怡的腦海中飛速運轉,將線索如數連起,串出一個幾乎必然的結論:謝一範案與上海後四案是同一人所為,而且那個人與嚴微之間有著密切而危險的聯繫。按照時間來看,嚴微消失後,上海後四案才發生,於是有很大的可能性,這些案件的兇手與帶走嚴微的綁架者就是同一個人,或者說,是同一個組織!
想到這裏,許幼怡感到一陣興奮的戰慄,如果找到了殺死謝一範的兇手,也就能夠找到嚴微——許幼怡堅信,嚴微一定是被帶走她的人控製住了。如果她是自由的,她就絕不會放任許幼怡陷入這種尋人無蹤的焦慮和無依無靠的孤獨。
很好,很聰明,很有邏輯。許幼怡感覺自己的信心和勇氣在一點一點增加。她略為得意地心想,等找到了那呆子,迴到上海,她就可以轉型寫偵探小說了。
想到這裏的時候,討論室裏邁進了一個人。
是範齊。他這個時候來,是為了邀請許幼怡共進晚餐。作為謝一範的朋友,範齊對他的死深感難過,聽說過許幼怡和謝一範的關係,便覺得應該交流一下,以安慰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帶來的傷痛。許幼怡本來想婉言拒絕,但範齊湊近她的耳邊,悄悄地說:“我知道謝一範的一些秘密,你要不要聽?”這句話讓許幼怡渾身汗毛聳立,但誘惑性太大,於是她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同時也答應了範齊不讓她帶任何其他人(尤其是薑斌)的請求。
北平警方對於謝一範的案件已經做了足夠詳細的調查。謝一範腹部中槍不假,因此記者才會拍到那張腹部流血的照片。但是他的直接死因卻非槍傷,而是位於腦後的一記重擊,導致顱內出血。其實那張登報的照片多少也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倘若謝一範因為腹部中槍而死,那麽其根本原因應為失血過多,但照片上的血跡量還遠未到失血而死的程度,因此可證明謝一範中槍的時候已經不省人事,甚至瀕臨死亡了。
有一張照片,顯示了謝一範腦後的傷口。許幼怡看不懂其中的奧妙,薑斌解釋說:“這樣的傷口一般是由鈍器造成的,看形狀應該是棍狀物體,應該是有人站在他的身後,掄起一個棍子之類的東西,用力擊打他的後腦勺下部。”
許幼怡敏銳地發問:“為什麽是後腦勺的下部?”
薑斌仔細地看著那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分析道:“從傷口形狀來看,行兇者應該個子比較矮小,棍子揮舞的軌跡是從下到上,才能夠打擊到腦部的脆弱部位,那麽從兇手行動方便的角度來看,後腦勺下部是最為合理的。”
許幼怡感到腦中猛然一個激靈。個子矮小。她突然抓住薑斌,激動地說:“如果說行兇者個子矮小,那麽不久可以證明兇手不是嚴微了嗎?嚴微與謝一範是差不多高的。”
薑斌沉思:“按照邏輯來說,如果嚴微是兇手,確實不應該造成這樣的傷口,因為並不得勁,無法發揮出最大的力量。”然而他又一攤手,無奈道:“但這樣的推測無法成為直接證據,在法庭上是不算數的。”
這沒關係。許幼怡心想,每多一分佐證就多一分清白。她感到自己的信心又開始熊熊燃燒起來。繼續探尋下去,一定還能得到更多的證據,也更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兇手。
另一份讓許幼怡多加了注意的卷宗,記錄了案發當天目擊者的證詞。首先,謝一範案發生在白天——這本身就與上海六案的特點不符;其次,謝一範當日坐在駕駛座上,但有人看見他的車行駛的時候副駕上坐著人,但是那個人卻在謝一範被殺之後神奇地消失了;最後,雖然謝一範被殺的瞬間沒有人看見——因為發生在一處偏僻的小巷,但是附近有人聽到了謝一範的慘叫,並且在慘叫之前,曾經聽見男人與女人爭吵的聲音,沒聽全說了什麽,隻聽見幾個關鍵字,什麽“暴露”、“身份”、“組織”、“真相”之類。後來在現場痕跡勘察的過程中,也確實發現謝一範車的副駕上有幾根女人的長髮。
結合這些信息,許幼怡很快做出了推斷:謝一範當日開車帶著一名女子,不知為何事發生口角,然後不知是早有預謀還是臨時起意,那女子掄起一棍子猛擊謝一範頭部,導致他摔倒在車邊,那女子可能還不過癮,又掏出手槍,朝著謝一範的腹部補了一槍,然後揚長而去。
等一下,還少了一個部分,就是謝一範手邊的白玫瑰。既然這名女子特意留下了白玫瑰,那麽證明她殺謝一範必然是早有預謀,否則不會連道具都準備得這麽齊全。而白玫瑰也是謝一範案與上海六案併案的原因。
這一切思緒如同電光火石般在許幼怡的腦海中飛速運轉,將線索如數連起,串出一個幾乎必然的結論:謝一範案與上海後四案是同一人所為,而且那個人與嚴微之間有著密切而危險的聯繫。按照時間來看,嚴微消失後,上海後四案才發生,於是有很大的可能性,這些案件的兇手與帶走嚴微的綁架者就是同一個人,或者說,是同一個組織!
想到這裏,許幼怡感到一陣興奮的戰慄,如果找到了殺死謝一範的兇手,也就能夠找到嚴微——許幼怡堅信,嚴微一定是被帶走她的人控製住了。如果她是自由的,她就絕不會放任許幼怡陷入這種尋人無蹤的焦慮和無依無靠的孤獨。
很好,很聰明,很有邏輯。許幼怡感覺自己的信心和勇氣在一點一點增加。她略為得意地心想,等找到了那呆子,迴到上海,她就可以轉型寫偵探小說了。
想到這裏的時候,討論室裏邁進了一個人。
是範齊。他這個時候來,是為了邀請許幼怡共進晚餐。作為謝一範的朋友,範齊對他的死深感難過,聽說過許幼怡和謝一範的關係,便覺得應該交流一下,以安慰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帶來的傷痛。許幼怡本來想婉言拒絕,但範齊湊近她的耳邊,悄悄地說:“我知道謝一範的一些秘密,你要不要聽?”這句話讓許幼怡渾身汗毛聳立,但誘惑性太大,於是她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同時也答應了範齊不讓她帶任何其他人(尤其是薑斌)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