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元年(1479)
大清國都*赫圖阿拉城。
在繁華的城中。
一座古樸簡陋的紫禁城中。
年號天命的大清國皇帝,愛新覺羅·脫羅,正站在小巧的乾清宮中,凝視著眼前的地圖,沉聲道:“諸位,剛剛接到劉軍師傳來的消息,大明太子並未身死,反而已登基為帝,年號弘治。
你們,作為我大清國的八旗都統。
有何看法?”
屋內,皆是三大女真部的首領,此刻被大清國皇帝愛新覺羅·脫羅強行冊封。
眾都統相視一眼,齊聲答道:
“我等願聽從皇上旨意。”
愛新覺羅·脫羅緩緩說道:“朕想說的是, 我們已陷入糧草與軍械匱乏的困境,然大清欲振國威,非開疆拓土莫屬。
諸位愛卿,可有良策以獻?”
果親王妥義謨挺身而出,慨然言道:
“皇上,臣以為,撫順關乃突破之要隘,一旦攻克,遼陽明國總兵府便唾手可得,且遼陽作為遼東之心髒,糧草軍械堆積如山,取之不竭。”
睿親王錫寶齊篇古沉吟片刻,憂慮道:
“遼陽雖好,然撫順不破,一切皆為空談。”
此時,烏達部都統都爾機與葉赫部都統席爾克明噶吐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席爾克明噶吐挺身而出,急切言道:
“皇上,微臣以為此刻不宜與明國交惡。”
愛新覺羅·脫羅聞言,眉頭緊鎖:
“席爾克,你此言何出?”
果親王妥義謨目光如炬,緊盯著席爾克明噶吐,質疑道:“席爾克,你究竟是何居心?
莫非是心懷二意?”
周圍的侍衛立刻把手放在刀柄上,隻要一聲令下,立刻上前將他亂刀分屍。
席爾克明噶吐聞言,連忙躬身解釋:
“微臣怎敢有此念頭,隻是認為我部攻伐明國勝算渺茫,且撫順關堅如磐石,難以攻克。
各部兵馬不過數萬,即便三部合兵。
亦不過十數萬之眾,在外人眼中, 我們雖擁兵十餘萬,實則老弱孩童居多,一旦攻明失利,便再無可用之兵,此中艱辛,唯有自知。”
烏達部的都統都爾機亦隨聲附和:
“誠然,我等兵馬皆為各部之精壯青年,一旦折損過重,這初建的大清國,恐怕將難以為繼。”
其實他的心聲很明白,也是各大部落首領的心聲,這些壯漢都死光了,他們部落就完了,他們此時女真的人口並不多,無法與龐大的大明相比,大明輸得起,他們輸不起。
果親王妥義謨聞言,眉頭緊鎖,質問道:
“此言何意?”
睿親王錫寶齊篇古略作思索,緩緩問道:
“都爾機所指的,可是蒙古?”
都爾機頷首道:“正是,蒙古雖未向我等發動攻勢,表麵上更是助我一臂之力。
然而,這其中是否暗藏玄機。
欲借我等之手牽製明國?”
兩位親王聞言,相視一望,臉上皆露出震驚之色,蒙古一直以來都是他們的堅實後盾,若非蒙古與明國中的文臣暗中相助,提供大量的糧草、金銀與軍械,他們焉能有今日之成就?
大清皇帝脫羅輕輕揮手,示意眾人繼續:
“接著說。”
葉赫部的都統席爾克明噶吐耐心分析道:
“皇上,您試想,若無我等女真在遼東牽製明國,蒙古又如何能順利攻取西北?
這無疑是蒙古在利用我等。
如今蒙古之所以未敢輕舉妄動,乃因我等尚存實力,可一旦我等失去利用價值,他們定會對我等痛下殺手,霸占我們領地。
因此,對蒙古,我等不得不防。”
脫羅皇帝聞言,眉頭緊鎖,問道:“照你如此說來,我等豈不是誰也得罪不起?
那我大清國又該如何是好?
我大清國地處苦寒之地,物產貧瘠,唯有狩獵野獸以果腹,如今依你等之見。
明國我等難以匹敵,蒙古又不可輕言戰事,那我大清國難道真要坐以待斃,一同赴死不成?”
哈達都統綏屯心中暗歎:“那是你的大清國,我等原本依附於明國,尚且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如今換了主子,你不但欲收我等兵權,更是連飯都不讓吃飽,我等為何要追隨你?”
此時,女真三大部的諸多首領心中皆對愛新覺羅·脫羅生出不滿。
隻是時勢所迫,大部分女真人所求不過是溫飽,誰能給予他們這些,他們便追隨誰。
席爾克明噶吐見狀,忙道:
“皇上,臣並非此意。臣是想說,除了蒙古與明國,我等尚可另尋他途。”
皇帝脫羅聽聞匯報,凝視著地圖,沉思良久,方緩緩言道:“等等等,除明國與蒙古之外。
我們還能征伐何人?
席爾克,你莫非是指極北之地的雅庫特人?
還是算了吧,據聞他們生活粗獷,猶如未開化的野人部落,貧瘠至極。”
此言一出。
野人女真部的幾位首領麵露不悅,皇帝脫羅見狀,連忙澄清,一番解釋後方才平息眾怒。
席爾克明噶吐連忙上前奏道:
“皇上誤會了,微臣所言乃南邊之朝鮮。”
此言一出,眾人議論紛紛。
就連皇帝脫羅也麵露遲疑之色。
睿親王錫寶齊篇古沉吟道:
“席爾克,本王曾與你言明,朝鮮雖為我等所輕視,但其軍隊亦不容小覷。
昔日成化犁庭之戰,朝鮮軍亦有參與。
我朝要是征伐朝鮮……”
席爾克明噶吐聞聽睿親王此言,心中已然明了,他們必定是有所隱瞞。
無奈之下,隻得繼續遊說,試圖說服眾人:“眼下,我們似乎隻剩攻打朝鮮這一途了,若真有隱情,不妨坦言相告,共同商討對策。”
大清皇帝脫羅在殿內來迴踱步,沉思良久,終是開口:“也罷,既然他們已停止對我們的援助,朕便不再隱瞞。
朝鮮國內,有不少人與明國文官勾結,他們曾有過約定,讓我們盡量避免與朝鮮交戰。”
席爾克明噶吐聞言,連忙進言:
“皇上,可他們如今已背棄了我們。
且朝鮮軍隊戰鬥力遠不及蒙古與明國,加之其國富庶,若能攻下,不僅可占據大片土地,更能掠奪無數財富。”
脫羅皇帝一聽土地與財富,眼中閃過一抹貪婪,立刻拍板:“是他們不仁,休怪我們不義!
傳令野人八旗與海西八旗,率軍南下。
攻打朝鮮,而建州八旗本部,則留守赫圖阿拉,以防明軍再有什麽動作。”
席爾克明噶吐與綏屯等人相視一眼,心中怒火更盛,這些人竟將本部兵馬留在後方保存實力,卻讓他們去送死。
綏屯更是怒不可遏,望著這群愛新覺羅部的人,隻覺得惡心至極。
他們自私自利,隻顧自己。
在後方坐享其成,卻口口聲聲說著防備明軍,真是說得比唱得還好聽。
大清國都*赫圖阿拉城。
在繁華的城中。
一座古樸簡陋的紫禁城中。
年號天命的大清國皇帝,愛新覺羅·脫羅,正站在小巧的乾清宮中,凝視著眼前的地圖,沉聲道:“諸位,剛剛接到劉軍師傳來的消息,大明太子並未身死,反而已登基為帝,年號弘治。
你們,作為我大清國的八旗都統。
有何看法?”
屋內,皆是三大女真部的首領,此刻被大清國皇帝愛新覺羅·脫羅強行冊封。
眾都統相視一眼,齊聲答道:
“我等願聽從皇上旨意。”
愛新覺羅·脫羅緩緩說道:“朕想說的是, 我們已陷入糧草與軍械匱乏的困境,然大清欲振國威,非開疆拓土莫屬。
諸位愛卿,可有良策以獻?”
果親王妥義謨挺身而出,慨然言道:
“皇上,臣以為,撫順關乃突破之要隘,一旦攻克,遼陽明國總兵府便唾手可得,且遼陽作為遼東之心髒,糧草軍械堆積如山,取之不竭。”
睿親王錫寶齊篇古沉吟片刻,憂慮道:
“遼陽雖好,然撫順不破,一切皆為空談。”
此時,烏達部都統都爾機與葉赫部都統席爾克明噶吐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席爾克明噶吐挺身而出,急切言道:
“皇上,微臣以為此刻不宜與明國交惡。”
愛新覺羅·脫羅聞言,眉頭緊鎖:
“席爾克,你此言何出?”
果親王妥義謨目光如炬,緊盯著席爾克明噶吐,質疑道:“席爾克,你究竟是何居心?
莫非是心懷二意?”
周圍的侍衛立刻把手放在刀柄上,隻要一聲令下,立刻上前將他亂刀分屍。
席爾克明噶吐聞言,連忙躬身解釋:
“微臣怎敢有此念頭,隻是認為我部攻伐明國勝算渺茫,且撫順關堅如磐石,難以攻克。
各部兵馬不過數萬,即便三部合兵。
亦不過十數萬之眾,在外人眼中, 我們雖擁兵十餘萬,實則老弱孩童居多,一旦攻明失利,便再無可用之兵,此中艱辛,唯有自知。”
烏達部的都統都爾機亦隨聲附和:
“誠然,我等兵馬皆為各部之精壯青年,一旦折損過重,這初建的大清國,恐怕將難以為繼。”
其實他的心聲很明白,也是各大部落首領的心聲,這些壯漢都死光了,他們部落就完了,他們此時女真的人口並不多,無法與龐大的大明相比,大明輸得起,他們輸不起。
果親王妥義謨聞言,眉頭緊鎖,質問道:
“此言何意?”
睿親王錫寶齊篇古略作思索,緩緩問道:
“都爾機所指的,可是蒙古?”
都爾機頷首道:“正是,蒙古雖未向我等發動攻勢,表麵上更是助我一臂之力。
然而,這其中是否暗藏玄機。
欲借我等之手牽製明國?”
兩位親王聞言,相視一望,臉上皆露出震驚之色,蒙古一直以來都是他們的堅實後盾,若非蒙古與明國中的文臣暗中相助,提供大量的糧草、金銀與軍械,他們焉能有今日之成就?
大清皇帝脫羅輕輕揮手,示意眾人繼續:
“接著說。”
葉赫部的都統席爾克明噶吐耐心分析道:
“皇上,您試想,若無我等女真在遼東牽製明國,蒙古又如何能順利攻取西北?
這無疑是蒙古在利用我等。
如今蒙古之所以未敢輕舉妄動,乃因我等尚存實力,可一旦我等失去利用價值,他們定會對我等痛下殺手,霸占我們領地。
因此,對蒙古,我等不得不防。”
脫羅皇帝聞言,眉頭緊鎖,問道:“照你如此說來,我等豈不是誰也得罪不起?
那我大清國又該如何是好?
我大清國地處苦寒之地,物產貧瘠,唯有狩獵野獸以果腹,如今依你等之見。
明國我等難以匹敵,蒙古又不可輕言戰事,那我大清國難道真要坐以待斃,一同赴死不成?”
哈達都統綏屯心中暗歎:“那是你的大清國,我等原本依附於明國,尚且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如今換了主子,你不但欲收我等兵權,更是連飯都不讓吃飽,我等為何要追隨你?”
此時,女真三大部的諸多首領心中皆對愛新覺羅·脫羅生出不滿。
隻是時勢所迫,大部分女真人所求不過是溫飽,誰能給予他們這些,他們便追隨誰。
席爾克明噶吐見狀,忙道:
“皇上,臣並非此意。臣是想說,除了蒙古與明國,我等尚可另尋他途。”
皇帝脫羅聽聞匯報,凝視著地圖,沉思良久,方緩緩言道:“等等等,除明國與蒙古之外。
我們還能征伐何人?
席爾克,你莫非是指極北之地的雅庫特人?
還是算了吧,據聞他們生活粗獷,猶如未開化的野人部落,貧瘠至極。”
此言一出。
野人女真部的幾位首領麵露不悅,皇帝脫羅見狀,連忙澄清,一番解釋後方才平息眾怒。
席爾克明噶吐連忙上前奏道:
“皇上誤會了,微臣所言乃南邊之朝鮮。”
此言一出,眾人議論紛紛。
就連皇帝脫羅也麵露遲疑之色。
睿親王錫寶齊篇古沉吟道:
“席爾克,本王曾與你言明,朝鮮雖為我等所輕視,但其軍隊亦不容小覷。
昔日成化犁庭之戰,朝鮮軍亦有參與。
我朝要是征伐朝鮮……”
席爾克明噶吐聞聽睿親王此言,心中已然明了,他們必定是有所隱瞞。
無奈之下,隻得繼續遊說,試圖說服眾人:“眼下,我們似乎隻剩攻打朝鮮這一途了,若真有隱情,不妨坦言相告,共同商討對策。”
大清皇帝脫羅在殿內來迴踱步,沉思良久,終是開口:“也罷,既然他們已停止對我們的援助,朕便不再隱瞞。
朝鮮國內,有不少人與明國文官勾結,他們曾有過約定,讓我們盡量避免與朝鮮交戰。”
席爾克明噶吐聞言,連忙進言:
“皇上,可他們如今已背棄了我們。
且朝鮮軍隊戰鬥力遠不及蒙古與明國,加之其國富庶,若能攻下,不僅可占據大片土地,更能掠奪無數財富。”
脫羅皇帝一聽土地與財富,眼中閃過一抹貪婪,立刻拍板:“是他們不仁,休怪我們不義!
傳令野人八旗與海西八旗,率軍南下。
攻打朝鮮,而建州八旗本部,則留守赫圖阿拉,以防明軍再有什麽動作。”
席爾克明噶吐與綏屯等人相視一眼,心中怒火更盛,這些人竟將本部兵馬留在後方保存實力,卻讓他們去送死。
綏屯更是怒不可遏,望著這群愛新覺羅部的人,隻覺得惡心至極。
他們自私自利,隻顧自己。
在後方坐享其成,卻口口聲聲說著防備明軍,真是說得比唱得還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