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聖旨宣讀完畢,汪直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緩聲道:“諸位大人,都請起身吧。”
眾臣應聲而起,齊聲道:“臣等遵旨。”
汪直目光掃過眾人,繼續說道:
“聖旨內容,想必諸位都已明了。
從今日起,南京城乃朝廷之治,陛下與太子爺之治,諸位大人,可都清楚了?”
南京戶部尚書秦紘聞言,挺身而出,恭敬迴道:“臣明白,我等南京官員,一直心懷天恩,南京亦一直是陛下的,請汪總督莫要誤會。”
汪直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
“哦?本督怎聽聞,此地乃鄉紳士族之天下?”
秦紘麵色一緊,連忙否認:
“不……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誰敢如此妄言,實乃大不敬之罪!”
汪直目光銳利,話鋒一轉:“若非如此,那本督倒要問問,陛下曾下旨命南京兵部尚書王元,負責剿滅福建叛亂,為何至今未見行動?”
秦紘聞言,忙向兵部尚書王元使了個眼色。
王元心中一凜,連忙迴道:“迴總督大人,下官已傳令浙江都指揮使與左布政使,此事與我無關,請總督大人明察。”
汪直挑眉冷笑:“哦?與爾等無關?莫非你以為,將責任全數推脫於他們,便能拖延時間?”
王元瞥了一眼秦紘,心中暗自焦急。
此時,汪直輕輕拍手,隻見幾個羽林衛軍士押著兩人走上台來。
秦紘一眼望去,瞬間震驚,想起商輅的吩咐,心中暗自盤算,是否要棄車保帥了。
汪直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諸位,這便是浙江左布政使劉福與浙江總兵趙刖,本督特意為諸位請來,不妨聊聊?”
汪直身旁的親信張永,輕聲細語地問道:
“幹爹,您這是在施展引蛇出洞之計嗎?”
汪直輕輕抿了一口茶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緩緩迴應道:“不,這叫作狗咬狗。
這些人中,必定潛藏著不少東林黨的官員,隻有這樣,才可以把他們挖出來,特別是那商輅,此人不除,大明將永無寧日。
我更是懷疑,太子一案便是他暗中策劃的。”
張永聞言,麵露驚疑之色,道:“聽聞商輅乃是大明連中三元的人才,想不到他竟會做出此等之事,難道他就不怕毀了自己的名聲嗎?”
汪直冷哼一聲,道:
“能力的高低並不能代表品性的優劣。
那些沒有能力的人,即便品性再好,也注定難成大器,而這種能力出眾,品性卻低劣之人,才是最可怕的。
就如同南宋初年的秦檜,人家還是進士出身,不照樣是個遺臭萬年的奸臣嗎?
再說他們這種是結黨營私。
一群自私自利之徒罷了。”
張永點了點頭,道:“那好,我這就派兵在南京城裏仔細搜查,看看能不能找到商輅的蹤跡。”
汪直目光如炬,沉聲道:
“一旦找到商輅,立刻處理掉,我們作為奴才的,就是要為主子除掉一切潛在的威脅。”
自從太子朱佑極昏迷不醒以來,汪直便心生死誌,欲隨主子而去。
好在後來主子康複醒來,汪直才重新振作。
對於那些膽敢謀害主子的東林黨人,汪直早已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們除之而後快。
此時,台下的浙江總兵趙刖已經嚇得淚流滿麵,哭泣著哀求道:“我……我不想死呀,汪總督,隻要您放了我,我願意把他們全都供出來。
我不過才收了五千兩銀子而已呀!”
一旁的左布政使劉福聞言,頓時怒不可遏,嗬斥道:“真是沒有骨氣的東西。
虧你還是正四品的武將!”
汪直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道:
“哦?這麽說來,劉布政使是不怕死咯?”
劉福聞言,挺直了胸膛,義正言辭地說道:
“哼,汪直,你不必嚇唬我,我乃是科甲正途出身的文人,豈能向你這區區閹宦低頭!”
汪直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
“佩服、佩服。
劉布政使真是鐵骨錚錚,令人敬佩。
如此,本督不得不成全你。”
說罷,汪直大手一揮,下令道:
“來人,將浙江左布政使劉福抄家滅族,同時將劉福千刀萬剮,此時天氣正好,豔陽高照。
加之本督尚未見識過千刀萬剮之刑,今日便願與諸位一同欣賞這場盛宴。”
浙江左布政使劉福,一聞“千刀萬剮”四字,整個人瞬間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若是僅是一刀之刑,他或許還能咬牙強忍,畢竟砍頭一瞬,痛苦有限。
然而,“千刀萬剮”卻是另一番景象,他驚恐萬分,連忙將目光投向南京兵部尚書王元,卻隻見王元竟也迴避他的目光。
劉福顫聲問道:“汪……汪總督,我……我,我怕疼,能否……”話語未盡。
已顯其內心的極度恐懼。
汪直輕輕搖頭,冷聲道:“你曾言不畏死,誓要清白留人間,本督今日便成全你,不但保你清白,還要讓你的肉身多留幾塊於世。
釋迦摩尼成佛前,曾有一事,一鷹饑餓難耐,追捕一鴿,鴿無路可逃,向釋迦摩尼求救。
釋迦摩尼無奈,割肉喂鷹,終得成佛。
而你即將要比他偉大的多,你要獻上成千上萬塊肉,本督入南京城時,見路邊流浪狗眾多,心生憐憫,加之欲助你成佛。
便決定用你的肉來喂狗,可好?”
劉福聽後,汗水涔涔而下,連聲道:
“不,汪總督,我……我不要成佛,也不要清白留人間了,我願說出實情,求您饒我一命。”
汪直怒喝道:“現在知道害怕了?
那你方才何故裝腔作勢?
沒膽子說什麽大話,還借用元朝人的詩句來裝,拉出去,千刀萬剮!”
言罷,兩旁的羽林衛軍士迅速上前,將劉福拖了出去,隻留下一地驚恐與絕望。
汪直的目光銳利地投向總兵趙刖,沉聲問道:“你是不是也想學他?”
趙刖如同喪家之犬般向前爬行兩步,顫聲道:“汪總督,我與他不同,我願意招供。
這一切皆是南京兵部尚書王元所授意,他還曾贈我五千兩白銀,請總督大人饒命。”
眾臣應聲而起,齊聲道:“臣等遵旨。”
汪直目光掃過眾人,繼續說道:
“聖旨內容,想必諸位都已明了。
從今日起,南京城乃朝廷之治,陛下與太子爺之治,諸位大人,可都清楚了?”
南京戶部尚書秦紘聞言,挺身而出,恭敬迴道:“臣明白,我等南京官員,一直心懷天恩,南京亦一直是陛下的,請汪總督莫要誤會。”
汪直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
“哦?本督怎聽聞,此地乃鄉紳士族之天下?”
秦紘麵色一緊,連忙否認:
“不……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誰敢如此妄言,實乃大不敬之罪!”
汪直目光銳利,話鋒一轉:“若非如此,那本督倒要問問,陛下曾下旨命南京兵部尚書王元,負責剿滅福建叛亂,為何至今未見行動?”
秦紘聞言,忙向兵部尚書王元使了個眼色。
王元心中一凜,連忙迴道:“迴總督大人,下官已傳令浙江都指揮使與左布政使,此事與我無關,請總督大人明察。”
汪直挑眉冷笑:“哦?與爾等無關?莫非你以為,將責任全數推脫於他們,便能拖延時間?”
王元瞥了一眼秦紘,心中暗自焦急。
此時,汪直輕輕拍手,隻見幾個羽林衛軍士押著兩人走上台來。
秦紘一眼望去,瞬間震驚,想起商輅的吩咐,心中暗自盤算,是否要棄車保帥了。
汪直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諸位,這便是浙江左布政使劉福與浙江總兵趙刖,本督特意為諸位請來,不妨聊聊?”
汪直身旁的親信張永,輕聲細語地問道:
“幹爹,您這是在施展引蛇出洞之計嗎?”
汪直輕輕抿了一口茶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緩緩迴應道:“不,這叫作狗咬狗。
這些人中,必定潛藏著不少東林黨的官員,隻有這樣,才可以把他們挖出來,特別是那商輅,此人不除,大明將永無寧日。
我更是懷疑,太子一案便是他暗中策劃的。”
張永聞言,麵露驚疑之色,道:“聽聞商輅乃是大明連中三元的人才,想不到他竟會做出此等之事,難道他就不怕毀了自己的名聲嗎?”
汪直冷哼一聲,道:
“能力的高低並不能代表品性的優劣。
那些沒有能力的人,即便品性再好,也注定難成大器,而這種能力出眾,品性卻低劣之人,才是最可怕的。
就如同南宋初年的秦檜,人家還是進士出身,不照樣是個遺臭萬年的奸臣嗎?
再說他們這種是結黨營私。
一群自私自利之徒罷了。”
張永點了點頭,道:“那好,我這就派兵在南京城裏仔細搜查,看看能不能找到商輅的蹤跡。”
汪直目光如炬,沉聲道:
“一旦找到商輅,立刻處理掉,我們作為奴才的,就是要為主子除掉一切潛在的威脅。”
自從太子朱佑極昏迷不醒以來,汪直便心生死誌,欲隨主子而去。
好在後來主子康複醒來,汪直才重新振作。
對於那些膽敢謀害主子的東林黨人,汪直早已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們除之而後快。
此時,台下的浙江總兵趙刖已經嚇得淚流滿麵,哭泣著哀求道:“我……我不想死呀,汪總督,隻要您放了我,我願意把他們全都供出來。
我不過才收了五千兩銀子而已呀!”
一旁的左布政使劉福聞言,頓時怒不可遏,嗬斥道:“真是沒有骨氣的東西。
虧你還是正四品的武將!”
汪直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道:
“哦?這麽說來,劉布政使是不怕死咯?”
劉福聞言,挺直了胸膛,義正言辭地說道:
“哼,汪直,你不必嚇唬我,我乃是科甲正途出身的文人,豈能向你這區區閹宦低頭!”
汪直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
“佩服、佩服。
劉布政使真是鐵骨錚錚,令人敬佩。
如此,本督不得不成全你。”
說罷,汪直大手一揮,下令道:
“來人,將浙江左布政使劉福抄家滅族,同時將劉福千刀萬剮,此時天氣正好,豔陽高照。
加之本督尚未見識過千刀萬剮之刑,今日便願與諸位一同欣賞這場盛宴。”
浙江左布政使劉福,一聞“千刀萬剮”四字,整個人瞬間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若是僅是一刀之刑,他或許還能咬牙強忍,畢竟砍頭一瞬,痛苦有限。
然而,“千刀萬剮”卻是另一番景象,他驚恐萬分,連忙將目光投向南京兵部尚書王元,卻隻見王元竟也迴避他的目光。
劉福顫聲問道:“汪……汪總督,我……我,我怕疼,能否……”話語未盡。
已顯其內心的極度恐懼。
汪直輕輕搖頭,冷聲道:“你曾言不畏死,誓要清白留人間,本督今日便成全你,不但保你清白,還要讓你的肉身多留幾塊於世。
釋迦摩尼成佛前,曾有一事,一鷹饑餓難耐,追捕一鴿,鴿無路可逃,向釋迦摩尼求救。
釋迦摩尼無奈,割肉喂鷹,終得成佛。
而你即將要比他偉大的多,你要獻上成千上萬塊肉,本督入南京城時,見路邊流浪狗眾多,心生憐憫,加之欲助你成佛。
便決定用你的肉來喂狗,可好?”
劉福聽後,汗水涔涔而下,連聲道:
“不,汪總督,我……我不要成佛,也不要清白留人間了,我願說出實情,求您饒我一命。”
汪直怒喝道:“現在知道害怕了?
那你方才何故裝腔作勢?
沒膽子說什麽大話,還借用元朝人的詩句來裝,拉出去,千刀萬剮!”
言罷,兩旁的羽林衛軍士迅速上前,將劉福拖了出去,隻留下一地驚恐與絕望。
汪直的目光銳利地投向總兵趙刖,沉聲問道:“你是不是也想學他?”
趙刖如同喪家之犬般向前爬行兩步,顫聲道:“汪總督,我與他不同,我願意招供。
這一切皆是南京兵部尚書王元所授意,他還曾贈我五千兩白銀,請總督大人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