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極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來:
“幾年前,兒臣曾派遣安東都護府的太監覃吉,來執行這一項秘密的任務。
兒臣早年聽聞,民間有一商人遠赴日本經商時,聽聞那裏蘊藏著豐富的金銀礦藏,但隻是傳說罷了。
於是,兒臣便讓覃吉前去探尋,沒想到,他竟真的找到了,而且數量之巨,令人瞠目結舌!”
朱見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追問道:
“數量究竟有多少?”
朱佑極臉上洋溢著得意之色,迴答道:
“據覃吉所言,東瀛的金銀礦藏,足以支撐大明未來一兩百年內的所有開銷。
有了這些金銀,大明即便發動數十年的戰爭,也綽綽有餘。
更不用說,有了這些財富,大明養兵百萬,乃至兩百萬精兵,都不在話下!”
成化帝朱見深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之色,沉聲道:“小小日本,我大明必取之!”
朱佑極故作遲疑,道:“可是,父皇,日本乃太祖陛下欽定的不征之國之一啊?”
朱見深瞪了朱佑極一眼,斥道:
“什麽不征之國?朕怎麽從未聽聞?
再者說,太祖他老人家若知日本有如此豐富的金銀礦藏,你信不信。
他老人家定會親自率軍,征討日本?”
朱佑極撓撓頭,憨笑道:“這個,兒臣信!”
朱見深又問:“此事當真?”
朱佑極重重地點了點頭:“千真萬確,覃吉跟隨兒臣多年,深知輕重。
若無十足把握,他豈敢妄言?”
朱見深滿意地點點頭,道:
“覃吉立下如此大功,朕定要重重賞賜。
就讓他繼續鎮守礦場,務必確保萬無一失。待塵埃落定,便冊封他為侯爵!”
朱佑極心中暗自竊喜,雖然自己早已知曉金銀礦的大致位置,但讓覃吉前去探尋,也的確是大功一件。
有了東瀛的金銀礦藏作為後盾,大明未來的征途,必將更加輝煌,待到糧食問題解決,大明便可揮師征戰四方,將版圖再度擴大數倍!
朱見深龍顏大悅,朗聲道:“今日朕心甚慰,總算有一好消息,來、極兒。
隨朕前往長樂宮看戲!”
朱佑極躬身迴應:“父皇,此行您欲扮演何種角色,紅臉亦或白臉?”
朱見深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朕反正久居白臉之位,已然習慣,此番還是由你繼續唱紅臉,如何?”
朱佑極心中了然,父皇此舉實則是為自己鋪設前路,積累皇恩,以便日後登基。
能更輕易地收攏人心。
不久,父子二人抵達長樂宮,隻見周氏兄弟已跪伏在地,瑟瑟發抖。
成化帝朱見深的到來,讓慶雲伯周壽與長寧伯周彧瞬間匍匐在地,連連叩首:
“臣等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
朱見深輕輕頷首,聲音溫和:
“二位愛卿平身吧。”
二人卻相視一眼,惶恐道:“臣等不敢。”
朱佑極也行禮問候:
“兒臣見過祖母,見過兩位舅公。”
周太後慈祥一笑,向朱佑極招手:
“極兒,來本宮身邊。”
朱佑極乖巧地依偎在太後身旁,目光卻似有意無意地掃過周氏兄弟。
朱見深目光如炬,淡淡地問道:
“母後,急召朕來,所為何事?”
周太後眉頭緊鎖,望向周氏兄弟,語氣嚴厲:“你們還不快向皇帝如實稟報!”
周壽與周彧再次對視,周壽率先開口:
“陛下,臣有罪!臣被懷寧侯孫輔所蒙蔽,鑄成大錯,臣懇請陛下削去臣慶雲伯之爵。”
周彧亦隨之附和:“臣亦同此意。
臣願辭去長寧伯之位,求陛下嚴懲。”
一時之間,長樂宮內氣氛凝重。
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
朱見深沉聲問道:“究竟發生了何事?
但說無妨。”
周太後麵帶慍色,催促道:
“莫要拖延,速速道來!”
周壽戰戰兢兢地稟報:“事情原委是這樣的,在太子昏迷不醒的那段時日。
懷寧侯孫輔找到我,聲稱他的一位友人乃經商之人,需將貨物運往山海關。
因京城當時隻許進不許出,我便以自己的名義和令牌協助其出城。
孫輔確實贈予我一些錢財,但我今日才得知,他們運送的竟是火器,而非普通貨物。
臣雖被蒙蔽,卻也因此成為了他們的幫兇,懇請陛下嚴懲!”
周彧亦連忙附和:“微臣同樣如此!”
朱見深聞言,麵色愈發陰沉:
“你二人雖是不知情,但終究收取了他人財物,成為了私賣火器的幫兇。
周壽兄弟,你們應當明白。
僅憑此事,朕便足以剝奪你們的爵位!”
太子朱佑極見狀,挺身而出,跪倒在地,懇求道:“父皇,兒臣鬥膽為兩位舅公求情。
他們並非有意為之。
且並不知情,還望父皇從輕發落!”
朱見深搖了搖頭,語氣堅定:“不可!
這些年,朕已給予他們太多機會,如上次鹽引事件便是如此,此次若不嚴懲,何以服眾?”
太子朱佑極再次懇求:
“父皇,兒臣願再次為他們求情。
日後若再犯,必定嚴懲不貸,此次就請父皇網開一麵,兒臣願為兩位舅公作保!”
周壽與周彧感激涕零,連忙向太子道謝:
“多謝太子殿下,多謝……!
日後我們必定洗心革麵,絕不再犯!”
朱見深閉目沉思,神色極為痛苦,片刻後,終於開口:“罷了,此次便看在極兒的麵子上,朕再給你們一次機會。
具體原因朕不再追究,但你們要記住,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
若再有下次,休怪朕不講情麵!”
周壽與周彧連忙磕頭謝恩:“多謝陛下!
多謝太子殿下!”
太子朱佑極偷偷瞟了一眼祖母周太後,見她始終未曾開口求情,心中暗自思量。
祖母還真是聰明,故意不為兩人說話,到此番以自己的名義將他們召來長樂宮,暗地裏就是支持他們。
日後若他們再犯,也與祖母無關。
畢竟,她並未為二人說過一句求情的話。
夜晚*東宮。
朱佑極步入鹹陽宮,正欲休憩之際,太監梁芳攜兩個箱子和數位內侍步入。
梁芳恭敬呈上:“主子,此乃宮外饋贈,箱內滿載大鹽引,少說亦有近萬張之巨!”
朱佑極挑眉詢問:“可知送禮之人?”
梁芳茫然搖頭。
朱佑極略一思索,心中已經猜到是誰了。
“幾年前,兒臣曾派遣安東都護府的太監覃吉,來執行這一項秘密的任務。
兒臣早年聽聞,民間有一商人遠赴日本經商時,聽聞那裏蘊藏著豐富的金銀礦藏,但隻是傳說罷了。
於是,兒臣便讓覃吉前去探尋,沒想到,他竟真的找到了,而且數量之巨,令人瞠目結舌!”
朱見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追問道:
“數量究竟有多少?”
朱佑極臉上洋溢著得意之色,迴答道:
“據覃吉所言,東瀛的金銀礦藏,足以支撐大明未來一兩百年內的所有開銷。
有了這些金銀,大明即便發動數十年的戰爭,也綽綽有餘。
更不用說,有了這些財富,大明養兵百萬,乃至兩百萬精兵,都不在話下!”
成化帝朱見深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之色,沉聲道:“小小日本,我大明必取之!”
朱佑極故作遲疑,道:“可是,父皇,日本乃太祖陛下欽定的不征之國之一啊?”
朱見深瞪了朱佑極一眼,斥道:
“什麽不征之國?朕怎麽從未聽聞?
再者說,太祖他老人家若知日本有如此豐富的金銀礦藏,你信不信。
他老人家定會親自率軍,征討日本?”
朱佑極撓撓頭,憨笑道:“這個,兒臣信!”
朱見深又問:“此事當真?”
朱佑極重重地點了點頭:“千真萬確,覃吉跟隨兒臣多年,深知輕重。
若無十足把握,他豈敢妄言?”
朱見深滿意地點點頭,道:
“覃吉立下如此大功,朕定要重重賞賜。
就讓他繼續鎮守礦場,務必確保萬無一失。待塵埃落定,便冊封他為侯爵!”
朱佑極心中暗自竊喜,雖然自己早已知曉金銀礦的大致位置,但讓覃吉前去探尋,也的確是大功一件。
有了東瀛的金銀礦藏作為後盾,大明未來的征途,必將更加輝煌,待到糧食問題解決,大明便可揮師征戰四方,將版圖再度擴大數倍!
朱見深龍顏大悅,朗聲道:“今日朕心甚慰,總算有一好消息,來、極兒。
隨朕前往長樂宮看戲!”
朱佑極躬身迴應:“父皇,此行您欲扮演何種角色,紅臉亦或白臉?”
朱見深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朕反正久居白臉之位,已然習慣,此番還是由你繼續唱紅臉,如何?”
朱佑極心中了然,父皇此舉實則是為自己鋪設前路,積累皇恩,以便日後登基。
能更輕易地收攏人心。
不久,父子二人抵達長樂宮,隻見周氏兄弟已跪伏在地,瑟瑟發抖。
成化帝朱見深的到來,讓慶雲伯周壽與長寧伯周彧瞬間匍匐在地,連連叩首:
“臣等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
朱見深輕輕頷首,聲音溫和:
“二位愛卿平身吧。”
二人卻相視一眼,惶恐道:“臣等不敢。”
朱佑極也行禮問候:
“兒臣見過祖母,見過兩位舅公。”
周太後慈祥一笑,向朱佑極招手:
“極兒,來本宮身邊。”
朱佑極乖巧地依偎在太後身旁,目光卻似有意無意地掃過周氏兄弟。
朱見深目光如炬,淡淡地問道:
“母後,急召朕來,所為何事?”
周太後眉頭緊鎖,望向周氏兄弟,語氣嚴厲:“你們還不快向皇帝如實稟報!”
周壽與周彧再次對視,周壽率先開口:
“陛下,臣有罪!臣被懷寧侯孫輔所蒙蔽,鑄成大錯,臣懇請陛下削去臣慶雲伯之爵。”
周彧亦隨之附和:“臣亦同此意。
臣願辭去長寧伯之位,求陛下嚴懲。”
一時之間,長樂宮內氣氛凝重。
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
朱見深沉聲問道:“究竟發生了何事?
但說無妨。”
周太後麵帶慍色,催促道:
“莫要拖延,速速道來!”
周壽戰戰兢兢地稟報:“事情原委是這樣的,在太子昏迷不醒的那段時日。
懷寧侯孫輔找到我,聲稱他的一位友人乃經商之人,需將貨物運往山海關。
因京城當時隻許進不許出,我便以自己的名義和令牌協助其出城。
孫輔確實贈予我一些錢財,但我今日才得知,他們運送的竟是火器,而非普通貨物。
臣雖被蒙蔽,卻也因此成為了他們的幫兇,懇請陛下嚴懲!”
周彧亦連忙附和:“微臣同樣如此!”
朱見深聞言,麵色愈發陰沉:
“你二人雖是不知情,但終究收取了他人財物,成為了私賣火器的幫兇。
周壽兄弟,你們應當明白。
僅憑此事,朕便足以剝奪你們的爵位!”
太子朱佑極見狀,挺身而出,跪倒在地,懇求道:“父皇,兒臣鬥膽為兩位舅公求情。
他們並非有意為之。
且並不知情,還望父皇從輕發落!”
朱見深搖了搖頭,語氣堅定:“不可!
這些年,朕已給予他們太多機會,如上次鹽引事件便是如此,此次若不嚴懲,何以服眾?”
太子朱佑極再次懇求:
“父皇,兒臣願再次為他們求情。
日後若再犯,必定嚴懲不貸,此次就請父皇網開一麵,兒臣願為兩位舅公作保!”
周壽與周彧感激涕零,連忙向太子道謝:
“多謝太子殿下,多謝……!
日後我們必定洗心革麵,絕不再犯!”
朱見深閉目沉思,神色極為痛苦,片刻後,終於開口:“罷了,此次便看在極兒的麵子上,朕再給你們一次機會。
具體原因朕不再追究,但你們要記住,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
若再有下次,休怪朕不講情麵!”
周壽與周彧連忙磕頭謝恩:“多謝陛下!
多謝太子殿下!”
太子朱佑極偷偷瞟了一眼祖母周太後,見她始終未曾開口求情,心中暗自思量。
祖母還真是聰明,故意不為兩人說話,到此番以自己的名義將他們召來長樂宮,暗地裏就是支持他們。
日後若他們再犯,也與祖母無關。
畢竟,她並未為二人說過一句求情的話。
夜晚*東宮。
朱佑極步入鹹陽宮,正欲休憩之際,太監梁芳攜兩個箱子和數位內侍步入。
梁芳恭敬呈上:“主子,此乃宮外饋贈,箱內滿載大鹽引,少說亦有近萬張之巨!”
朱佑極挑眉詢問:“可知送禮之人?”
梁芳茫然搖頭。
朱佑極略一思索,心中已經猜到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