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榷》與《明實錄》再次被翻開。
曆史的長河仿佛再次湧動。
將我們帶迴了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
正統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居庸關外。
一處營地之中,最顯眼的帳篷內。
皇帝朱祁鎮端坐於簡易龍椅之上。
百官跪拜於地,恭敬而肅穆。
“王大伴,此次出行。
朕剛剛聽聞,有官員私自脫離大軍?”
朱祁鎮沉聲問道。
太監王振站了出來,恭敬地迴答道:
“陛下,兵部尚書鄺野。
以及戶部尚書王佐並未隨行。
其餘官員皆在!”
朱祁鎮眉頭緊鎖,疑惑道:“兵部尚書與戶部尚書,身為朝廷重臣。
竟私自脫離大部隊,究竟去了何處?
你們可知情?”
群臣紛紛搖頭,表示一無所知。
朱祁鎮怒不可遏,厲聲道:
“別以為朕不知你們心中所想!
剛出居庸關沒幾日,你們便頻繁勸朕駐蹕,朕實在想不明白。
為何你們總是想讓朕停下來?
是不是前方有什麽是朕不能見之事?
所以你們在故意拖延時間?”
群臣聞言,皆低頭不語。
不敢有絲毫異議。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心中的怒火,沉聲道:“朕此次出行。
乃是巡邊視察邊鎮情況,並非遊山玩水,無需再駐蹕,直接出發便是。
至於鄺野和王佐二人,待他們歸來。
朕自會好好收拾他們!”
話音剛落。
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緊接著便是軍士恭敬的稟報聲:
“陛下。
兵部尚書鄺野與戶部尚書王佐求見!”
青年皇帝朱祁鎮微微抬頭。
目光中透露出幾分銳利與沉穩。
他輕輕擺了擺手,示意軍士放行。
兩位尚書隨即步入帳內,跪倒在地。
恭敬地向皇帝行禮。
朱祁鎮的目光在兩人身上來迴打量。
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地問道:“你二人緣何脫離大軍,故意先行出發?
究竟有何要事。
竟需兩位尚書大人親自出馬?”
鄺野與王佐對視一眼,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我等此行。
實乃為陛下開路而來!”
朱祁鎮聞言,不禁冷笑一聲,道:
“你二人乃朝中文臣,竟私自脫離大軍,跑到朕的前麵,聲稱要為朕開路?
這理由未免太過牽強了吧?”
鄺野急忙辯解道:“陛下明鑒。
我等確實是真心為陛下開路。
我等科舉出身,一心為國,絕不敢有絲毫對陛下和大明不利之舉!”
朱祁鎮卻已不願再聽他們辯解。
他轉頭對身旁的太監王振說道:“王大伴,你看該如何處置他們?”
王振微微頷首說道:“陛下,要不讓他們嗮會太陽,小懲即可!”
皇帝朱祁鎮眼眸微閉,點了點頭。
“嗮一天時間,時間不夠不能起來!”
見皇帝同意,王振就隨即下令軍士將兩位尚書拖出帳外。
到了帳外,見這夏日炎炎。
王振望著兩人,淡淡地說道:
“兩位尚書大人。
認為咱家的這個建議好嗎?”
見王振陰陽怪氣,鄺野這個脾氣一時沒忍住,鄺野憤怒地瞪視著王振。
咬牙切齒地說道:“王振,你別得意。
在大明須知得罪士大夫的下場。
漢唐時皇帝與世家共天下。
唐後,我們士大夫徹底崛起。
在宋明皇帝與我們士大夫共天下。
你若是敢對我們下手,必將死無葬身之地,死後也會背負萬世罵名!”
王佐也在一旁附和道:“不錯,王振。
你若想要錢財,我們可以給你。
隻要你助我們一臂之力,不僅可以保住你的地位,還可以獲得大量的糧食和錢財。
到時候,你將成為忠貞之宦。
史書上給你好好改下,能名垂青史!”
王振冷笑一聲,反問道:
“兩位的意思是,隻要我投靠你們。
咱家就能獲得大量錢財和地位。
甚至在以後的史書上還能留下美名?”
鄺野冷笑道:“你自己心裏清楚!”
王佐則繼續遊說道:“王振。
你需明白,天下人皆為自己而打算。
而你,若是執意站在統治者一邊,便會成為天下文化人的敵人。
別忘了,輿論的掌控權在我們手中。
得罪誰,都不能得罪掌控輿論的人!”
王振抬頭望向天空,深吸了一口氣。
緩緩說道:“咱家伺候皇帝多年。
人非草木,豈能無情?
因此,咱家不能答應你們的要求。
來人,將兩位尚書看管起來,讓他們在烈日下好好冷靜冷靜!”
在周圍軍士的監督和王振的命令下。
鄺野與王佐被迫跪在營帳外。
任由烈日炙烤。
王佐低聲對鄺野說道:“那些糧倉已經安排妥當,我們隻需讓人臨時補上。
暫時看不出破綻!”
鄺野卻不滿地皺眉道:
“為何不一把火燒了?
這樣豈不是更幹脆利落?”
王佐搖頭道:
“燒得太多反而顯得太假,皇帝不傻。
再說,史書上可以修改或者抹去這一段,不必過於擔心!”
鄺野歎氣道:“那你為何非要跟我一起出來,現在被皇帝看出了破綻。
真是得不償失!”
王佐瞟了一眼周圍,解釋道:
“宣府大同的兵器是我們提供的。
我們分得了大筆利潤。
現在皇帝突然決定巡邊,我怎能不提前打個招唿?
好在事情已經安排妥當,隻是這王振實在是油鹽不進,讓人頭疼!”
鄺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
冷笑道:“放心,等巡邊結束。
我們第一個就鏟除這個王振!”
帳篷之內。
太監王振小心翼翼地迴稟道:“陛下。
奴婢已命那些文臣跪於帳篷之外。
任由烈日炙烤,且有軍士嚴密看守!”
皇帝朱祁鎮放下手中的文書。
眉頭緊鎖,沉聲道:“哼。
真是便宜他們了。
若非朕手中缺乏確鑿證據。
今日定當嚴懲不貸!”
王振見狀,忙勸慰道:“陛下。
您需得忍耐。
這些文人背後皆有家族撐腰。
與漢唐時期的世家大族並無太大區別。
那些世家子弟或許敢於造反,但隻需派兵平叛即可。
然而,這些文人卻掌握著朝廷的史書編纂大權,能夠左右天下人的思想。
一旦得罪了他們。
陛下的後世名聲恐將受損呀!”
朱祁鎮年輕氣盛,但轉念一想。
為了維護自己的英名。
確實不宜因一時之氣而得罪這些文人。
然而,每次想到這些,他都不得不對文人退讓三分,心中滋味難以言表。
他長歎一聲,道:“朕明白了。
朕會慎重考慮你的建議。
從小到大,若沒有王大伴你的輔佐,朕恐怕早已被這群文人架空和毒害了!”
王振聞言,心中一陣寬慰。
臉上露出笑容。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低微,無論是文人、武將還是勳貴都對他不屑一顧。
但他也明白,隻有緊緊依靠皇帝朱祁鎮,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
他對皇帝的感情是真摯的。
因此無論於公於私,他都不願看到皇帝陷入困境。
曆史的長河仿佛再次湧動。
將我們帶迴了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
正統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居庸關外。
一處營地之中,最顯眼的帳篷內。
皇帝朱祁鎮端坐於簡易龍椅之上。
百官跪拜於地,恭敬而肅穆。
“王大伴,此次出行。
朕剛剛聽聞,有官員私自脫離大軍?”
朱祁鎮沉聲問道。
太監王振站了出來,恭敬地迴答道:
“陛下,兵部尚書鄺野。
以及戶部尚書王佐並未隨行。
其餘官員皆在!”
朱祁鎮眉頭緊鎖,疑惑道:“兵部尚書與戶部尚書,身為朝廷重臣。
竟私自脫離大部隊,究竟去了何處?
你們可知情?”
群臣紛紛搖頭,表示一無所知。
朱祁鎮怒不可遏,厲聲道:
“別以為朕不知你們心中所想!
剛出居庸關沒幾日,你們便頻繁勸朕駐蹕,朕實在想不明白。
為何你們總是想讓朕停下來?
是不是前方有什麽是朕不能見之事?
所以你們在故意拖延時間?”
群臣聞言,皆低頭不語。
不敢有絲毫異議。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心中的怒火,沉聲道:“朕此次出行。
乃是巡邊視察邊鎮情況,並非遊山玩水,無需再駐蹕,直接出發便是。
至於鄺野和王佐二人,待他們歸來。
朕自會好好收拾他們!”
話音剛落。
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緊接著便是軍士恭敬的稟報聲:
“陛下。
兵部尚書鄺野與戶部尚書王佐求見!”
青年皇帝朱祁鎮微微抬頭。
目光中透露出幾分銳利與沉穩。
他輕輕擺了擺手,示意軍士放行。
兩位尚書隨即步入帳內,跪倒在地。
恭敬地向皇帝行禮。
朱祁鎮的目光在兩人身上來迴打量。
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地問道:“你二人緣何脫離大軍,故意先行出發?
究竟有何要事。
竟需兩位尚書大人親自出馬?”
鄺野與王佐對視一眼,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我等此行。
實乃為陛下開路而來!”
朱祁鎮聞言,不禁冷笑一聲,道:
“你二人乃朝中文臣,竟私自脫離大軍,跑到朕的前麵,聲稱要為朕開路?
這理由未免太過牽強了吧?”
鄺野急忙辯解道:“陛下明鑒。
我等確實是真心為陛下開路。
我等科舉出身,一心為國,絕不敢有絲毫對陛下和大明不利之舉!”
朱祁鎮卻已不願再聽他們辯解。
他轉頭對身旁的太監王振說道:“王大伴,你看該如何處置他們?”
王振微微頷首說道:“陛下,要不讓他們嗮會太陽,小懲即可!”
皇帝朱祁鎮眼眸微閉,點了點頭。
“嗮一天時間,時間不夠不能起來!”
見皇帝同意,王振就隨即下令軍士將兩位尚書拖出帳外。
到了帳外,見這夏日炎炎。
王振望著兩人,淡淡地說道:
“兩位尚書大人。
認為咱家的這個建議好嗎?”
見王振陰陽怪氣,鄺野這個脾氣一時沒忍住,鄺野憤怒地瞪視著王振。
咬牙切齒地說道:“王振,你別得意。
在大明須知得罪士大夫的下場。
漢唐時皇帝與世家共天下。
唐後,我們士大夫徹底崛起。
在宋明皇帝與我們士大夫共天下。
你若是敢對我們下手,必將死無葬身之地,死後也會背負萬世罵名!”
王佐也在一旁附和道:“不錯,王振。
你若想要錢財,我們可以給你。
隻要你助我們一臂之力,不僅可以保住你的地位,還可以獲得大量的糧食和錢財。
到時候,你將成為忠貞之宦。
史書上給你好好改下,能名垂青史!”
王振冷笑一聲,反問道:
“兩位的意思是,隻要我投靠你們。
咱家就能獲得大量錢財和地位。
甚至在以後的史書上還能留下美名?”
鄺野冷笑道:“你自己心裏清楚!”
王佐則繼續遊說道:“王振。
你需明白,天下人皆為自己而打算。
而你,若是執意站在統治者一邊,便會成為天下文化人的敵人。
別忘了,輿論的掌控權在我們手中。
得罪誰,都不能得罪掌控輿論的人!”
王振抬頭望向天空,深吸了一口氣。
緩緩說道:“咱家伺候皇帝多年。
人非草木,豈能無情?
因此,咱家不能答應你們的要求。
來人,將兩位尚書看管起來,讓他們在烈日下好好冷靜冷靜!”
在周圍軍士的監督和王振的命令下。
鄺野與王佐被迫跪在營帳外。
任由烈日炙烤。
王佐低聲對鄺野說道:“那些糧倉已經安排妥當,我們隻需讓人臨時補上。
暫時看不出破綻!”
鄺野卻不滿地皺眉道:
“為何不一把火燒了?
這樣豈不是更幹脆利落?”
王佐搖頭道:
“燒得太多反而顯得太假,皇帝不傻。
再說,史書上可以修改或者抹去這一段,不必過於擔心!”
鄺野歎氣道:“那你為何非要跟我一起出來,現在被皇帝看出了破綻。
真是得不償失!”
王佐瞟了一眼周圍,解釋道:
“宣府大同的兵器是我們提供的。
我們分得了大筆利潤。
現在皇帝突然決定巡邊,我怎能不提前打個招唿?
好在事情已經安排妥當,隻是這王振實在是油鹽不進,讓人頭疼!”
鄺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
冷笑道:“放心,等巡邊結束。
我們第一個就鏟除這個王振!”
帳篷之內。
太監王振小心翼翼地迴稟道:“陛下。
奴婢已命那些文臣跪於帳篷之外。
任由烈日炙烤,且有軍士嚴密看守!”
皇帝朱祁鎮放下手中的文書。
眉頭緊鎖,沉聲道:“哼。
真是便宜他們了。
若非朕手中缺乏確鑿證據。
今日定當嚴懲不貸!”
王振見狀,忙勸慰道:“陛下。
您需得忍耐。
這些文人背後皆有家族撐腰。
與漢唐時期的世家大族並無太大區別。
那些世家子弟或許敢於造反,但隻需派兵平叛即可。
然而,這些文人卻掌握著朝廷的史書編纂大權,能夠左右天下人的思想。
一旦得罪了他們。
陛下的後世名聲恐將受損呀!”
朱祁鎮年輕氣盛,但轉念一想。
為了維護自己的英名。
確實不宜因一時之氣而得罪這些文人。
然而,每次想到這些,他都不得不對文人退讓三分,心中滋味難以言表。
他長歎一聲,道:“朕明白了。
朕會慎重考慮你的建議。
從小到大,若沒有王大伴你的輔佐,朕恐怕早已被這群文人架空和毒害了!”
王振聞言,心中一陣寬慰。
臉上露出笑容。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低微,無論是文人、武將還是勳貴都對他不屑一顧。
但他也明白,隻有緊緊依靠皇帝朱祁鎮,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
他對皇帝的感情是真摯的。
因此無論於公於私,他都不願看到皇帝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