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劉力柱的手向上一擺,平安莊小學高年紀的同學們的腰鼓同時響起,低年紀的學生們隨著鼓點跳起了秧歌。
歡慶的鼓點很有感染力,聽的社員們一個個腳板癢癢。聽到整齊鼓點的老頭老太太,身子不由隨著晃動起來,好熱鬧的身子已經擺得如風吹過的楊柳。
漸漸的,隨著鼓點扭動的人越來越多,很快粉條廠門前成了秧歌的海洋。齊小叔和張書記看著熱鬧的人群,小聲說:「以前搞運動,大家也一起扭秧歌,可都沒有這股子精神勁。」
張書記抿嘴笑了:「平安莊現在的精氣神,哪個大隊也比不了。」
夏菊花並不想製止社員們難得的輕鬆快樂,又怕領導站在這裏不自在,忙上前請兩位領導進廠參觀。廠子裏的生產從八點就已經開始,哪怕外頭如此熱鬧,也沒人停下手裏的工作。
看著高大的冷庫,齊小叔非常感興趣——他可記得原來夏菊花就打過冷庫的主意,沒想到真的讓她建成了——拉著張主任就往冷庫走。
「那個,兩位領導,你們能穿上工作服嗎?」夏菊花跟在他們身後弱弱的問。
齊小叔兩人迴頭看到夏菊花不知從哪兒拿來的白大褂,有些莫明其妙:「進個冷庫還用穿白大褂?」
夏菊花有些不好意思的向兩位領導解釋,隻要進廠子的人員,都得穿上白大褂,因為粉條廠生產的是吃的東西,得從源頭上就保證衛生。
兩位領導又得到一次新鮮體驗,穿上白大褂跟夏菊花看冷庫裏堆著的紅薯,張書記有些好奇的問:「這還是去年的紅薯嗎,真能保存這麽長時間?」
夏菊花點頭做了解答:「是去年的紅薯,不過不是咱們本地的,是部隊從北邊協調來的。」如果不是北邊運來時冷庫已經建好,怕是也儲存不了這麽長時間。
齊小叔便問:「這些紅薯你們得生產多長時間?」
「如果機器全開,工人兩班倒的話,有十來天就用完了。」夏菊花說到這兒皺了一下眉,不過想到林宏亮說部隊會接著協調紅薯,便沒把自己關於紅薯不能及時運到的憂慮說出口。
齊小叔與張書記都管過農業,所以能估摸出眼前的一堆紅薯得有個三四萬斤,聽說十來天就能用完,就有些吃驚:「現在廠子的產能就能每天生產三四千斤?」
夏菊花有些驕傲的帶兩位領導來到了生產車間,放眼望去就是幾十個人同時坐在大盆邊上挑撿、清洗紅薯的場麵。夏菊花解釋說:「想出好粉條,把紅薯清洗幹淨十分重要。雖然薛技術員也試了洗紅薯的機器,可都儲存這麽長時間了,難免有長斑的地方,我覺得還是人工挑撿保險。」
對此兩位領導都很理解,隨著夏菊花又來到絞漿車間。這裏的人就比清洗的人少多了,隻有十來個人的樣子,運轉的絞漿機卻比以前在平安莊生產隊見到的大了一倍不止。
出口也不再是敞開的鐵槽,而是一個長長的管子,一頭連接著絞漿機的出口,另一頭直接注入接漿的大桶之中。大桶的底部五分之一的地方,有一個水龍頭,打開可以把漿水放出來,幾個人正來迴搬運放好的漿水。
這樣即避免紅薯漿暴露在空氣中,落入塵土之類,又可以控製接漿水的多少,避免換盆過程中漿水流到外麵浪費。
「這個辦法好,薛技術員用心了。」齊小叔連連稱讚,問夏菊花:「薛技術員人呢?」
按理說今天是正式生產的頭一天,薛技術員應該守在機器邊上才對。三個人來了有一會兒,都沒發現薛技術員的身影,夏菊花便領著兩位領導往烘幹車間走:「烘幹車間裏頭加了新機器,說不定在那邊。」
果不其然,薛技術員正在烘幹機前給大家講解操作要領,見夏菊花三人進來也隻是點了點頭,講解的話連個停頓都沒有。
三人也不打擾,聽了一下便退了出來,夏菊花覺得有必要向兩位領導說一下烘幹車間的好處:「這個比漏粉房的先進多了。那邊隻是加熱,這邊的機器還增加了空氣流通,讓濕氣能快速散發出去,天氣潮也不會發黴,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都能用。」
正是有了烘幹車間效率的提高,出粉時間縮短,才能供得上漏粉車間的需求。
相對改變很大的前兩個車間,漏粉車間還是半機器操作:調漿和往漏勺裏倒漿都改用機器,可往出撈煮好的粉以及團粉,都還需要人力完成,所以漏粉車間也是全廠人最多的地方。
齊小叔看看圍著大鍋的一圈白大褂,隻問了一句:「有啥防暑措施沒有?」天可是一天比一天熱了,要是中暑幾個的話,就耽誤生產了。
夏菊花便告訴兩位領導,每天上下午,都會給漏粉車間工人煮綠豆湯,讓大家喝了解暑——大熱的天還圍著冒著蒸汽的大鍋往出撈粉條,又得穿著白大褂,的確很容易中暑。
齊小叔想了想說:「迴頭我讓供銷社聯繫一下,給漏粉車間裝幾台吊扇吧。」
夏菊花便眉開眼笑的感謝領導的關懷:「我們大家都習慣了,真沒想到安吊扇的事兒。」
是沒想到還是為展現領導的英明留出小小漏洞,沒有人深究。隻要這一次掛牌是成功的,生產是順利的,夏菊花便沒有別的要求了。
也不對,她還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派出牛隊長和孫隊長兩人,到其他大隊打聽紅薯的成長情況,以防部隊協調的紅薯不能及時運到,有當地早紅薯進行補充,不能因為紅薯供應不上耽誤了生產。
歡慶的鼓點很有感染力,聽的社員們一個個腳板癢癢。聽到整齊鼓點的老頭老太太,身子不由隨著晃動起來,好熱鬧的身子已經擺得如風吹過的楊柳。
漸漸的,隨著鼓點扭動的人越來越多,很快粉條廠門前成了秧歌的海洋。齊小叔和張書記看著熱鬧的人群,小聲說:「以前搞運動,大家也一起扭秧歌,可都沒有這股子精神勁。」
張書記抿嘴笑了:「平安莊現在的精氣神,哪個大隊也比不了。」
夏菊花並不想製止社員們難得的輕鬆快樂,又怕領導站在這裏不自在,忙上前請兩位領導進廠參觀。廠子裏的生產從八點就已經開始,哪怕外頭如此熱鬧,也沒人停下手裏的工作。
看著高大的冷庫,齊小叔非常感興趣——他可記得原來夏菊花就打過冷庫的主意,沒想到真的讓她建成了——拉著張主任就往冷庫走。
「那個,兩位領導,你們能穿上工作服嗎?」夏菊花跟在他們身後弱弱的問。
齊小叔兩人迴頭看到夏菊花不知從哪兒拿來的白大褂,有些莫明其妙:「進個冷庫還用穿白大褂?」
夏菊花有些不好意思的向兩位領導解釋,隻要進廠子的人員,都得穿上白大褂,因為粉條廠生產的是吃的東西,得從源頭上就保證衛生。
兩位領導又得到一次新鮮體驗,穿上白大褂跟夏菊花看冷庫裏堆著的紅薯,張書記有些好奇的問:「這還是去年的紅薯嗎,真能保存這麽長時間?」
夏菊花點頭做了解答:「是去年的紅薯,不過不是咱們本地的,是部隊從北邊協調來的。」如果不是北邊運來時冷庫已經建好,怕是也儲存不了這麽長時間。
齊小叔便問:「這些紅薯你們得生產多長時間?」
「如果機器全開,工人兩班倒的話,有十來天就用完了。」夏菊花說到這兒皺了一下眉,不過想到林宏亮說部隊會接著協調紅薯,便沒把自己關於紅薯不能及時運到的憂慮說出口。
齊小叔與張書記都管過農業,所以能估摸出眼前的一堆紅薯得有個三四萬斤,聽說十來天就能用完,就有些吃驚:「現在廠子的產能就能每天生產三四千斤?」
夏菊花有些驕傲的帶兩位領導來到了生產車間,放眼望去就是幾十個人同時坐在大盆邊上挑撿、清洗紅薯的場麵。夏菊花解釋說:「想出好粉條,把紅薯清洗幹淨十分重要。雖然薛技術員也試了洗紅薯的機器,可都儲存這麽長時間了,難免有長斑的地方,我覺得還是人工挑撿保險。」
對此兩位領導都很理解,隨著夏菊花又來到絞漿車間。這裏的人就比清洗的人少多了,隻有十來個人的樣子,運轉的絞漿機卻比以前在平安莊生產隊見到的大了一倍不止。
出口也不再是敞開的鐵槽,而是一個長長的管子,一頭連接著絞漿機的出口,另一頭直接注入接漿的大桶之中。大桶的底部五分之一的地方,有一個水龍頭,打開可以把漿水放出來,幾個人正來迴搬運放好的漿水。
這樣即避免紅薯漿暴露在空氣中,落入塵土之類,又可以控製接漿水的多少,避免換盆過程中漿水流到外麵浪費。
「這個辦法好,薛技術員用心了。」齊小叔連連稱讚,問夏菊花:「薛技術員人呢?」
按理說今天是正式生產的頭一天,薛技術員應該守在機器邊上才對。三個人來了有一會兒,都沒發現薛技術員的身影,夏菊花便領著兩位領導往烘幹車間走:「烘幹車間裏頭加了新機器,說不定在那邊。」
果不其然,薛技術員正在烘幹機前給大家講解操作要領,見夏菊花三人進來也隻是點了點頭,講解的話連個停頓都沒有。
三人也不打擾,聽了一下便退了出來,夏菊花覺得有必要向兩位領導說一下烘幹車間的好處:「這個比漏粉房的先進多了。那邊隻是加熱,這邊的機器還增加了空氣流通,讓濕氣能快速散發出去,天氣潮也不會發黴,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都能用。」
正是有了烘幹車間效率的提高,出粉時間縮短,才能供得上漏粉車間的需求。
相對改變很大的前兩個車間,漏粉車間還是半機器操作:調漿和往漏勺裏倒漿都改用機器,可往出撈煮好的粉以及團粉,都還需要人力完成,所以漏粉車間也是全廠人最多的地方。
齊小叔看看圍著大鍋的一圈白大褂,隻問了一句:「有啥防暑措施沒有?」天可是一天比一天熱了,要是中暑幾個的話,就耽誤生產了。
夏菊花便告訴兩位領導,每天上下午,都會給漏粉車間工人煮綠豆湯,讓大家喝了解暑——大熱的天還圍著冒著蒸汽的大鍋往出撈粉條,又得穿著白大褂,的確很容易中暑。
齊小叔想了想說:「迴頭我讓供銷社聯繫一下,給漏粉車間裝幾台吊扇吧。」
夏菊花便眉開眼笑的感謝領導的關懷:「我們大家都習慣了,真沒想到安吊扇的事兒。」
是沒想到還是為展現領導的英明留出小小漏洞,沒有人深究。隻要這一次掛牌是成功的,生產是順利的,夏菊花便沒有別的要求了。
也不對,她還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派出牛隊長和孫隊長兩人,到其他大隊打聽紅薯的成長情況,以防部隊協調的紅薯不能及時運到,有當地早紅薯進行補充,不能因為紅薯供應不上耽誤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