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崇禎三年,初會動蕩不安的年份。
連年的幹旱,秦晉、甘肅陝北地區饑民遍地,紛紛揭竿而起,在家門口就當起了盜賊。更有甚者四處掠奪錢糧,稱王稱霸的同時,又打起推翻朝廷的旗幟,用來迷惑餓急眼的百姓。似乎看到希望的百姓更是蜂擁而至。拚死拚活,其實隻為了填飽肚子。
而哪些食物,在如今看來,人們都認為那是豬狗都不願意吃的垃圾。
甘肅兵一路東行勤王的路上,更是與各路義軍戰鬥不停。
李創發現,無論在什麽時候,人都是最惜命的動物,最懂得如何活下去的高智商動物。每當短兵相接,官兵與義軍看似都在拚命,卻非常微妙地都互相在留著後路。
當官兵得到兵報,前去剿匪的時候,往往看到的都是狼藉遍地,人卻是沒有一個。在李創眼前,嚴格地說,真正的短兵相接,根本就沒發生過。
義軍隱入山穀,才不會有人傻傻地追進去,官兵是要守規矩的,也是在這個時候,才會被遵守的淋漓盡致。長官們也總是冠冕堂皇地等待更高領導的指示。
而領導們卻比誰都明白,如今進京勤王才是最緊要的事,些許土匪由他去吧!保護皇上才是最重要的,升官發財的夢想,也隻有皇上給的才最真實、最牢靠。
李創被升為把總後,劉良佐、高傑便將兄弟們與李創合為一處。由李創全權領導,自己隻專心練兵。
而那些與領導開會的事,更是樂得省心,全都交給李創去做。劉良佐連想都懶得去想了。高傑更是如此,隻要有人陪他打架,更是不願意有片刻的休息,像頭鐵牛一樣,有著用不完的力氣。
烈日下,劉良佐眯著眼看高傑與李過不停地對打著,不時地為他們加油喝彩,擦抹額頭汗水的同時,眼睛不時地朝營門看上幾眼。
黃土高原的太陽,從來就學不會溫柔。
隻是象征性地看了下倔強的太陽,汗水浸濕的眼睛就被刺的生疼,劉良佐用力擠了擠眼睛,口中嘟囔著說道:‘去了快一個時辰了,怎麽還不迴來,’。
“不打了,不打了!”
烈日下,任他鐵打的漢子,長時間的流汗也會受不了。
士兵們礙於長官的麵子,從來不敢說‘不’,就算天塌下來,也要拚命扛住。而李過並不在乎這些,高聲叫著停了下來。
“這才一個時辰就受不了了?戰場上打他一天都是有可能的,”高傑不想停下來,看著這些人被打倒在身前,心中有種從未有過的狂熱,讓他沒辦法停下來。
“你就是個不知道累的野人,我可比不了,”看著躍躍欲試的高傑,李過滿臉黑線,“兄弟們都去歇歇吧,有種的叫他自己和自己打。”
眾士兵終於得以喘息,紛紛放下手中兵器,飛快地奔向水缸,瘋狂地喝著、撲著……
“這說的什麽話,好像我不知道愛護兄弟們一樣,”看到士兵們被累的狼狽樣子,高傑心中竊喜,卻依然嘴硬喊道。
“那有那麽嚴重,兄弟們都累了,我的意思是……”李過赤膊著上身,汗水與黃土混合為油亮的銅色,塗滿了每一個毛孔。
頓了下後,李過詭異笑道,“我的意思是,你就是喝人血的臭蟲,越喝血越興奮!”
“呃!”
沒等高傑反應過來,李過已經大笑著跑走了。
練兵場上熱血沸騰,詼諧快樂。
總兵楊嘉謨營帳中的大小將領卻是壓抑的很。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帶來的一個消息。
這個人就是甘肅巡撫梅之煥,隻見他身穿紅色官服。胸前繡就的錦雞,在他舉手投足間更顯得活靈活現。
消息就是:王嘉胤被李創放走之後,前往山西的路上,並沒有消停。
與官兵打的熱火朝天,一路收納饑民與逃兵,自甘肅橫掃陝西,已然打到了陝北的府穀與河曲。又與神一元、點燈子、刑紅狼等,有名或無名的反賊首領遙相唿應,拔地而起。
或在陝西,或入山西,攻城略地,屠城陷地,弄的真是遍地狼煙,烽火四起。
更有甚者,延安出了個叫張獻忠的,竟然聚集十八寨的英雄好漢,稱起了大王。這支義軍也是自打高迎祥後,再一個目標明確,易幟造反革命的隊伍。
楊嘉謨聽的隻皺眉,進京勤王,秦晉之地乃是必經之路。若陝西總後官楊鶴不能及時鎮壓反賊,自己的部隊會出現什麽問題,他都不敢去想。
關中各部的軍餉問題,已經是擺在所有人麵前最嚴峻的事,楊嘉謨不得不再次提到桌麵上來。而梅巡撫隻是輕描淡寫地說,軍餉要靠自己努力籌集,地方政府在入京勤王期間,會努力征集一些,至於能得到多少,也隻有各安天命了。
軍餉其實還在其次,李創知道楊總兵不過是給巡撫個麵子,旁敲側擊地問這些。糧食才是官兵動起來的根本,沒有糧食。楊總兵手下這幾萬人,先不要說時間了,就算是到達京城,估計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梅巡撫要楊總兵克服萬難,先不用管剿匪的事,自管一路向東,進京城幫助眾總兵趕走滿人才是上策。
一番調兵遣將後,梅巡撫伴著風塵,踏風而去,隻留下苦臉的眾將。
而他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停地走,不停地走,一直趕到京城為止。
“軍糧要沿途征繳,”劉良佐聽了李創傳迴來的消息,直皺眉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百姓都吃樹皮觀音土了,怎麽會有糧食繳上來。”
“正所謂官逼民反,反抗者已遍布關中,便是最好的證明,”顧君恩道,“大人雖隻是把總,卻不能不為兄弟們找條出路,如此下去士兵嘩變隻是早晚的事,我們不得不做些防備。”
“都是窮苦人,同樣為了吃口飯,才會投身軍伍,我們沒什麽可防備的,”李創看著眼前這百多個兄弟,“我們隻管隨軍出征便好!到時候隨即應變便可!”
崇禎三年,初會動蕩不安的年份。
連年的幹旱,秦晉、甘肅陝北地區饑民遍地,紛紛揭竿而起,在家門口就當起了盜賊。更有甚者四處掠奪錢糧,稱王稱霸的同時,又打起推翻朝廷的旗幟,用來迷惑餓急眼的百姓。似乎看到希望的百姓更是蜂擁而至。拚死拚活,其實隻為了填飽肚子。
而哪些食物,在如今看來,人們都認為那是豬狗都不願意吃的垃圾。
甘肅兵一路東行勤王的路上,更是與各路義軍戰鬥不停。
李創發現,無論在什麽時候,人都是最惜命的動物,最懂得如何活下去的高智商動物。每當短兵相接,官兵與義軍看似都在拚命,卻非常微妙地都互相在留著後路。
當官兵得到兵報,前去剿匪的時候,往往看到的都是狼藉遍地,人卻是沒有一個。在李創眼前,嚴格地說,真正的短兵相接,根本就沒發生過。
義軍隱入山穀,才不會有人傻傻地追進去,官兵是要守規矩的,也是在這個時候,才會被遵守的淋漓盡致。長官們也總是冠冕堂皇地等待更高領導的指示。
而領導們卻比誰都明白,如今進京勤王才是最緊要的事,些許土匪由他去吧!保護皇上才是最重要的,升官發財的夢想,也隻有皇上給的才最真實、最牢靠。
李創被升為把總後,劉良佐、高傑便將兄弟們與李創合為一處。由李創全權領導,自己隻專心練兵。
而那些與領導開會的事,更是樂得省心,全都交給李創去做。劉良佐連想都懶得去想了。高傑更是如此,隻要有人陪他打架,更是不願意有片刻的休息,像頭鐵牛一樣,有著用不完的力氣。
烈日下,劉良佐眯著眼看高傑與李過不停地對打著,不時地為他們加油喝彩,擦抹額頭汗水的同時,眼睛不時地朝營門看上幾眼。
黃土高原的太陽,從來就學不會溫柔。
隻是象征性地看了下倔強的太陽,汗水浸濕的眼睛就被刺的生疼,劉良佐用力擠了擠眼睛,口中嘟囔著說道:‘去了快一個時辰了,怎麽還不迴來,’。
“不打了,不打了!”
烈日下,任他鐵打的漢子,長時間的流汗也會受不了。
士兵們礙於長官的麵子,從來不敢說‘不’,就算天塌下來,也要拚命扛住。而李過並不在乎這些,高聲叫著停了下來。
“這才一個時辰就受不了了?戰場上打他一天都是有可能的,”高傑不想停下來,看著這些人被打倒在身前,心中有種從未有過的狂熱,讓他沒辦法停下來。
“你就是個不知道累的野人,我可比不了,”看著躍躍欲試的高傑,李過滿臉黑線,“兄弟們都去歇歇吧,有種的叫他自己和自己打。”
眾士兵終於得以喘息,紛紛放下手中兵器,飛快地奔向水缸,瘋狂地喝著、撲著……
“這說的什麽話,好像我不知道愛護兄弟們一樣,”看到士兵們被累的狼狽樣子,高傑心中竊喜,卻依然嘴硬喊道。
“那有那麽嚴重,兄弟們都累了,我的意思是……”李過赤膊著上身,汗水與黃土混合為油亮的銅色,塗滿了每一個毛孔。
頓了下後,李過詭異笑道,“我的意思是,你就是喝人血的臭蟲,越喝血越興奮!”
“呃!”
沒等高傑反應過來,李過已經大笑著跑走了。
練兵場上熱血沸騰,詼諧快樂。
總兵楊嘉謨營帳中的大小將領卻是壓抑的很。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帶來的一個消息。
這個人就是甘肅巡撫梅之煥,隻見他身穿紅色官服。胸前繡就的錦雞,在他舉手投足間更顯得活靈活現。
消息就是:王嘉胤被李創放走之後,前往山西的路上,並沒有消停。
與官兵打的熱火朝天,一路收納饑民與逃兵,自甘肅橫掃陝西,已然打到了陝北的府穀與河曲。又與神一元、點燈子、刑紅狼等,有名或無名的反賊首領遙相唿應,拔地而起。
或在陝西,或入山西,攻城略地,屠城陷地,弄的真是遍地狼煙,烽火四起。
更有甚者,延安出了個叫張獻忠的,竟然聚集十八寨的英雄好漢,稱起了大王。這支義軍也是自打高迎祥後,再一個目標明確,易幟造反革命的隊伍。
楊嘉謨聽的隻皺眉,進京勤王,秦晉之地乃是必經之路。若陝西總後官楊鶴不能及時鎮壓反賊,自己的部隊會出現什麽問題,他都不敢去想。
關中各部的軍餉問題,已經是擺在所有人麵前最嚴峻的事,楊嘉謨不得不再次提到桌麵上來。而梅巡撫隻是輕描淡寫地說,軍餉要靠自己努力籌集,地方政府在入京勤王期間,會努力征集一些,至於能得到多少,也隻有各安天命了。
軍餉其實還在其次,李創知道楊總兵不過是給巡撫個麵子,旁敲側擊地問這些。糧食才是官兵動起來的根本,沒有糧食。楊總兵手下這幾萬人,先不要說時間了,就算是到達京城,估計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梅巡撫要楊總兵克服萬難,先不用管剿匪的事,自管一路向東,進京城幫助眾總兵趕走滿人才是上策。
一番調兵遣將後,梅巡撫伴著風塵,踏風而去,隻留下苦臉的眾將。
而他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停地走,不停地走,一直趕到京城為止。
“軍糧要沿途征繳,”劉良佐聽了李創傳迴來的消息,直皺眉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百姓都吃樹皮觀音土了,怎麽會有糧食繳上來。”
“正所謂官逼民反,反抗者已遍布關中,便是最好的證明,”顧君恩道,“大人雖隻是把總,卻不能不為兄弟們找條出路,如此下去士兵嘩變隻是早晚的事,我們不得不做些防備。”
“都是窮苦人,同樣為了吃口飯,才會投身軍伍,我們沒什麽可防備的,”李創看著眼前這百多個兄弟,“我們隻管隨軍出征便好!到時候隨即應變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