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任何一個男人都擁有熱血,李創同樣有。保家衛國,是每個炎黃子孫的自豪與榮耀。怎會如眾人所言,前去當賊。
如今看來,清軍入關隻是民族戰爭,但在明代這個曆史背景下,卻是疆土之爭,異族入侵。
盡管說楊嘉謨悍勇非常,忠君愛國。
但隻是道聽途說,李創並不敢輕信這些人雲亦雲的話,因為他從來就沒聽過有這樣一個人。
為保此行無恙,他想安置家人,卻苦於沒有合適的地方。
劉良佐道:"闖哥,投身軍旅抵禦外侵,本為男兒本色,奈何你這武器卻終是不能過於張揚。還有桂英姐,你要如何安置!"
"女子同樣可以守護疆土,為國殺敵!"高桂英不讚同劉良佐的話,麵色如月,冷然說道。
"軍旅之中皆是男兒之身,我隻想說帶著桂英姐,不方便,"劉良佐善意地笑著道,"兄弟有一辦法,不知是否可行?"
"嗯,說來聽聽,"此話一出,道出了李創的心思,高桂英悶聲於李創身側坐下,不再言語。
"若返迴米脂,路途遙遠,還未歇腳又要旅途奔波,這顯然不是個好主意,"劉良佐頓了下,"良佐媳婦,娘家便在蘭州十裏鋪,卻是安置……安置桂英姐,最好的去處!"劉良佐句句誠懇,雖說比迴米脂方便,卻也著實不近,說起來還是有些猶豫。
"好,便如你所說,桂英先暫居蘭州,待我們穩定後,再來相會,"語氣鏗鏘,眼中卻盡是柔情。
"不必自責,既然闖哥與良佐兄都是這樣想,就肯定有為難之處,桂英亦不是無理之人,如何也不會胡攪蠻纏,"目光觸及之處,哪裏還有野蠻婦友的存在,完全就是聖潔的精靈。
打定主意,眾人一夜無話。
驕陽再起,眾人紛紛告別。
劉良佐為跟隨李創入身軍門,竟隻家書一封,執意要留下來。
眾人做好分工。
高立功與王長順護送高桂英去蘭州,餘下四人則隻身向甘州行去。
張掖,我迴來了,李創竟然有種莫名的激動,是終於找到親切感的激動,盡管那是曾經的悲傷,卻讓他內心無比地向往,倒退幾百年,這裏會是什麽樣子。
盡管李創已有看盡蒼涼的準備,卻依然令他震驚。
整個城市被厚厚的城牆圍起來,城門是唯一的出入口。
就算是步行,那也是唯一的進出之法。
幾人俱是普通百姓的打扮,為不被人注意,新打造的兵器也被高立功與王長順帶走。
街道、房屋、花草樹木,物非人非,李創有種悵然若失,就算對來生做個告別吧!
如此想法剛剛生出,李創卻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悲傷,與來生告別,真的很特別。
"年輕人,身材如此魁梧,何不投身軍伍,報效家國。"
街道的右側,橫著張桌子,李創隻當沒看見,無聊地走著,聽到喊聲才迴頭觀看。
桌子後麵站著須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人,正手捋花胡子,微笑地看著李創。
"我這身不良少年的打扮也可以嗎?"拍了拍自己的頭頂,李創竟然有些調皮地看著此人,若沒有猜錯,此人必是總兵楊嘉謨。
如果真的是他,這種親自招兵的行為無疑是最得人心的,是與不是一試便知。
"哈哈哈,我華夏熱血男兒,誓付身死,報效祖國,與頭發何幹。"
"不知大人,有何要求?"李創迴身後指,意思是說,這都是我帶來的,你看看吧。
"你們若是習得武藝,便是最好!"
"叔叔百步穿楊不是問題,"李過有心顯擺李創,卻是沒發現自從逃獄歸來後,李創何時達到了百步穿楊的水平。
"過兒,謬讚了,"李創滿臉黑線地看著驕傲的侄子,卻不能有半點的做作與心虛,"迴大人,他叫李過,雖未習得武藝精華,卻也是槍法淩厲,霸道的很。"
李創接著為老人介紹兩個兄弟,"這位姓高名傑,身上輕功非常人可比,人稱雲中鷂,這位劉良佐,掌下長槍亦能輕鬆對上十個八個好漢。"
轉而對老人道:"在下姓李名闖,表字鴻基,曾供職驛所,有些騎馬射箭的本事。"
"老夫姓楊名嘉謨,在此招募士兵,準備下蘭州,抵禦亂賊,亦或進軍京城以抵擋清兵入侵,"楊嘉謨說的神情激動,氣憤填膺,"要求你們會些武藝,不過多些戰場上保命的手段而已,能得如此熱血男兒投身軍伍。若有曾供職驛所的男兒有心報國,還需多多引薦才好!老夫,別無他求!"
"多謝大人抬愛!"聽到部隊將要下到蘭州,幾人心頭更是一喜,趕緊上前見禮。
楊總兵看到李創身高體壯,眼神犀利,頭腦睿智。說起話來條例清晰,不見半點拖遝。便令其為總旗,派給手下五十餘人,為其清掃周邊騷擾百姓的土匪、山賊。
奈何他與楊總兵之間,從此便隔了一個人,一個總將軍功攬於一身的人--參將王國。無論手下斬敵多少,能得到的獎勵隻是升任官職。獎金更是幾十吊錢來打發眾官兵。
放於大明盛世之時,幾十吊錢足以養家。而此時每擔米需要六兩銀子。幾十吊錢隻相當於現在的幾角錢,真是令人無法生存。
李創卻並不多事,隻是每日裏勤加練習槍法,騎馬射箭,熟讀兵法。用這五十多人演練陣法,隻到得心應手,幾人完全明白其中道理與號令後,才改練其他陣法。
李創不想做紙上談兵之人,為了李自成名聲,也為自己。總不能成為曆史的笑談,若後日泉下有知,真的會無顏見華夏父老。
他的低調,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其麾下五十多人,總是聽從號令,從不亂殺無辜。
雖然每每出兵,都沒有提著敵人的人頭迴來,人員卻也無恙。
如他這樣的總旗多的很,除了被爭功的人恥笑幾句外,並不會發生什麽衝突,隻因為他們都同樣的貧苦。大家來到軍營,不過是為了勉強地活下去,說白了就是天災來臨之時,所有人都是惜命的很。
長官的話總不是亂說的。
終於這日,楊嘉謨決定拔營前往蘭州,全力剿殺義軍。
任何一個男人都擁有熱血,李創同樣有。保家衛國,是每個炎黃子孫的自豪與榮耀。怎會如眾人所言,前去當賊。
如今看來,清軍入關隻是民族戰爭,但在明代這個曆史背景下,卻是疆土之爭,異族入侵。
盡管說楊嘉謨悍勇非常,忠君愛國。
但隻是道聽途說,李創並不敢輕信這些人雲亦雲的話,因為他從來就沒聽過有這樣一個人。
為保此行無恙,他想安置家人,卻苦於沒有合適的地方。
劉良佐道:"闖哥,投身軍旅抵禦外侵,本為男兒本色,奈何你這武器卻終是不能過於張揚。還有桂英姐,你要如何安置!"
"女子同樣可以守護疆土,為國殺敵!"高桂英不讚同劉良佐的話,麵色如月,冷然說道。
"軍旅之中皆是男兒之身,我隻想說帶著桂英姐,不方便,"劉良佐善意地笑著道,"兄弟有一辦法,不知是否可行?"
"嗯,說來聽聽,"此話一出,道出了李創的心思,高桂英悶聲於李創身側坐下,不再言語。
"若返迴米脂,路途遙遠,還未歇腳又要旅途奔波,這顯然不是個好主意,"劉良佐頓了下,"良佐媳婦,娘家便在蘭州十裏鋪,卻是安置……安置桂英姐,最好的去處!"劉良佐句句誠懇,雖說比迴米脂方便,卻也著實不近,說起來還是有些猶豫。
"好,便如你所說,桂英先暫居蘭州,待我們穩定後,再來相會,"語氣鏗鏘,眼中卻盡是柔情。
"不必自責,既然闖哥與良佐兄都是這樣想,就肯定有為難之處,桂英亦不是無理之人,如何也不會胡攪蠻纏,"目光觸及之處,哪裏還有野蠻婦友的存在,完全就是聖潔的精靈。
打定主意,眾人一夜無話。
驕陽再起,眾人紛紛告別。
劉良佐為跟隨李創入身軍門,竟隻家書一封,執意要留下來。
眾人做好分工。
高立功與王長順護送高桂英去蘭州,餘下四人則隻身向甘州行去。
張掖,我迴來了,李創竟然有種莫名的激動,是終於找到親切感的激動,盡管那是曾經的悲傷,卻讓他內心無比地向往,倒退幾百年,這裏會是什麽樣子。
盡管李創已有看盡蒼涼的準備,卻依然令他震驚。
整個城市被厚厚的城牆圍起來,城門是唯一的出入口。
就算是步行,那也是唯一的進出之法。
幾人俱是普通百姓的打扮,為不被人注意,新打造的兵器也被高立功與王長順帶走。
街道、房屋、花草樹木,物非人非,李創有種悵然若失,就算對來生做個告別吧!
如此想法剛剛生出,李創卻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悲傷,與來生告別,真的很特別。
"年輕人,身材如此魁梧,何不投身軍伍,報效家國。"
街道的右側,橫著張桌子,李創隻當沒看見,無聊地走著,聽到喊聲才迴頭觀看。
桌子後麵站著須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人,正手捋花胡子,微笑地看著李創。
"我這身不良少年的打扮也可以嗎?"拍了拍自己的頭頂,李創竟然有些調皮地看著此人,若沒有猜錯,此人必是總兵楊嘉謨。
如果真的是他,這種親自招兵的行為無疑是最得人心的,是與不是一試便知。
"哈哈哈,我華夏熱血男兒,誓付身死,報效祖國,與頭發何幹。"
"不知大人,有何要求?"李創迴身後指,意思是說,這都是我帶來的,你看看吧。
"你們若是習得武藝,便是最好!"
"叔叔百步穿楊不是問題,"李過有心顯擺李創,卻是沒發現自從逃獄歸來後,李創何時達到了百步穿楊的水平。
"過兒,謬讚了,"李創滿臉黑線地看著驕傲的侄子,卻不能有半點的做作與心虛,"迴大人,他叫李過,雖未習得武藝精華,卻也是槍法淩厲,霸道的很。"
李創接著為老人介紹兩個兄弟,"這位姓高名傑,身上輕功非常人可比,人稱雲中鷂,這位劉良佐,掌下長槍亦能輕鬆對上十個八個好漢。"
轉而對老人道:"在下姓李名闖,表字鴻基,曾供職驛所,有些騎馬射箭的本事。"
"老夫姓楊名嘉謨,在此招募士兵,準備下蘭州,抵禦亂賊,亦或進軍京城以抵擋清兵入侵,"楊嘉謨說的神情激動,氣憤填膺,"要求你們會些武藝,不過多些戰場上保命的手段而已,能得如此熱血男兒投身軍伍。若有曾供職驛所的男兒有心報國,還需多多引薦才好!老夫,別無他求!"
"多謝大人抬愛!"聽到部隊將要下到蘭州,幾人心頭更是一喜,趕緊上前見禮。
楊總兵看到李創身高體壯,眼神犀利,頭腦睿智。說起話來條例清晰,不見半點拖遝。便令其為總旗,派給手下五十餘人,為其清掃周邊騷擾百姓的土匪、山賊。
奈何他與楊總兵之間,從此便隔了一個人,一個總將軍功攬於一身的人--參將王國。無論手下斬敵多少,能得到的獎勵隻是升任官職。獎金更是幾十吊錢來打發眾官兵。
放於大明盛世之時,幾十吊錢足以養家。而此時每擔米需要六兩銀子。幾十吊錢隻相當於現在的幾角錢,真是令人無法生存。
李創卻並不多事,隻是每日裏勤加練習槍法,騎馬射箭,熟讀兵法。用這五十多人演練陣法,隻到得心應手,幾人完全明白其中道理與號令後,才改練其他陣法。
李創不想做紙上談兵之人,為了李自成名聲,也為自己。總不能成為曆史的笑談,若後日泉下有知,真的會無顏見華夏父老。
他的低調,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其麾下五十多人,總是聽從號令,從不亂殺無辜。
雖然每每出兵,都沒有提著敵人的人頭迴來,人員卻也無恙。
如他這樣的總旗多的很,除了被爭功的人恥笑幾句外,並不會發生什麽衝突,隻因為他們都同樣的貧苦。大家來到軍營,不過是為了勉強地活下去,說白了就是天災來臨之時,所有人都是惜命的很。
長官的話總不是亂說的。
終於這日,楊嘉謨決定拔營前往蘭州,全力剿殺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