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月山,三十六峰之一,麵朝月落方向,山體矮小,綠蘿掩映,可眺望二十四神紀念碑與蠻荒大澤。
花焰到時,見山門荒圮,枯草節節,亂石橫陳,心中一頭霧水:“這不會已經成荒山了吧?”
這時,有一道人影竄出洞天,來到花焰身前。隻見他中年模樣,灰發蒼老,一身打著幾塊補丁的黃衣勉強讓人辨為道人。
他轉著渾濁的老眼,嘴裏念念有詞:“今個兒棲月山居然來了年輕人,倒是稀奇。老道是這裏的掌事,你來我這報到即可。”
花焰拱手:“新晉外門弟子花焰,見過掌事。方才聽掌事說,難道棲月山很少有年輕人?”
老道狐疑地上下打量花焰,緩緩吐出個中道理:“這棲月山論名氣在三十六峰中都是曳尾之流,被主峰那些弟子戲稱為養老所,很少有年輕人肯待下去。”他並不忌口這戲稱。
花焰一聽,有種不祥的預感,單刀直問:“山門中沒有修煉導師?”
老道撇了撇嘴,背手迴道:“我棲月山的要務是照料伏黯上人,其次才是修行。如要修煉,一般是到臨近山峰去。”
花焰聽到這棲月山的現況,一時間哭笑不得,關注點落在了提到的“伏黯上人”上,她腦海中思憶起當年與墨長風拜清漓鶴鳴山時偶遇的那位灰衣獨眼老嫗,“伏黯上人?”
老道眼中敬意真摯:“伏黯上人是道宗的師妹,打理天地道宗上下兩百年之久,如今四下安定,又年事已高,於是上人退居棲月山,以一室洞天作宿老頤養之所。”
花焰了然,心中又五味雜陳,初見伏黯婆婆時她精神還矍鑠,並無過重的垂暮之氣,晃眼這麽多年過去,終究還是老了。再傑出的人物,到頭來都是塵歸塵,土歸土。
這時,一聲嗔怒罵聲如遏雲滾雷,從棲月洞天中炸開,幾位弟子神色張惶,立即退出來。老道眉頭擰成川字,上前將他們截住,“伏黯上人又鬧脾氣了?”
那幾位弟子苦不堪言,點頭如搗蒜,甚至在心底暗暗計算著何時呈書離山去,照料這位陰晴無定的上人,實在是伺候不定何時要了性命的“火藥”。
老道早已司空見慣,也不責怪。這位伏黯上人的脾性古怪得緊,來這就從不親近人,隻是道宗嚴令要好生照料,不然怕是惹得一眾弟子作飛鳥散,寧可到別山去苦點,也不願在這跟個老婆子耳鬢廝磨。
他瞥向初來乍到的花焰,心生一個念頭:“你方入門下,便派去近侍伏黯上人罷。”
花焰念及她與墨長風有哺育之恩,於是答應下來,“是。”
在老道和一眾弟子自求多福的目光中,她往棲月洞天中走去。一路有淩亂的器具,落塵的帷幔,散落銅鏡、五帝錢、桃印等法器。最裏間有一張稍狹的與石壁“連襟”的石床,床上伏黯婆婆布衣裹身,被褥卷軀,正臥床輕喘。
聽見腳步動靜,伏黯婆婆脾氣上來,也不張望,開口罵出去:“怎的不識好歹,出去!”
花焰定睛一看,看透了她的體況:她氣息細弱,神力紊亂,體血凝淤,道家講究“精氣神”,但她已然將死,氣血衰退嚴重,精氣神比之當初不及一二,難怪脾性這麽差。
花焰暗中喟歎不已,伏黯婆婆曾賜下丹藥,破解骨介林之毒障,可見她醫道造詣深厚,但今夕卻無以自救,實在令人扼腕長歎。
花焰抽出精神力,一掌印在她佝僂的後背上,為她疏通了紊亂的氣脈,抑住了氣血的衰退,漸而平複下了心情。
伏黯婆婆神情大異,感知身體好轉,再無那嗔怒爆音,掙紮坐起,望著花焰,遊目打量。她一隻眼混濁慘白,另一隻眼尚且能夠目視,眸光中淩厲之色一閃而逝。單花焰這玄妙手法,便讓她大為警覺。
她觀察良久,不見花焰透出半分敵意,這才鬆懈下來,聲音低沉沙啞:“你是何人?”
花焰表明現在的身份:“新晉外門弟子花焰,日後由我服侍婆婆。”
伏黯婆婆知她不是一般弟子,也不打破沙鍋,隻道:“你的精神力很強大,有不淺的道法根基,照料老婆子折了身份。”
花焰聽出了兩層含義:忌憚與自嘲,因而誠懇迴道:“婆婆為天地道宗鞠躬盡瘁,本該殊榮無數。小女子能夠近侍左右,也是修來的福分。”
伏黯婆婆不過天命十一境修為,她乃是雙上神強者,卻紆尊降貴,原因有三:一是對道家前輩的尊重,二是伏黯婆婆嘔心瀝血輔道宗打下一片道家福地,令她敬重,三是伏黯婆婆與搬山散人扶養墨長風長大,這算是替他還了往日恩情。
聞得蜜語甜言,伏黯婆婆不再多問,闔目休憩,“也罷。”棲月洞天中闃寂無聲,讓洞天外的一眾弟子愕然,麵麵相覷不知何雲。
於是,花焰開始日日照料伏黯婆婆,侍奉左右,疾走床榻,兩人相處融洽,這倒是更讓一眾弟子詫異非常。
一日,伏黯婆婆身體好些,拄了拐杖,喚來花焰陪同上山拜祭。
她們緩行林徑間,來到一處靜謐昏暗的隱蔽洞穴。這裏山路曲折,很少有人涉足。花焰攙扶著她走入洞內,直到一座墳塋映入眼簾,才發現這裏原來是一個墳塚墓穴。
伏黯婆婆神色悲愴,佇於古墳前,潸然淚下,嘶啞輕語相告花焰:“這是為我夫君搬山立下的衣冠之塚,每年老婆子都來祭拜一次。”
曾聽聞搬山散人身死蠻荒大澤深處,拚死送走伏黯婆婆,自個卻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證了心中的朱陳情深、伉儷天合。
花焰祭拜三下,又為搬山散人墳邊清去荒蕪野草。伏黯婆婆竊語長述時,她四下張望,見洞內石壁上刻有道藏經文,心中大異,“這是?”
伏黯婆婆中斷相思之情,迴道:“這是摩崖石壁,搬山畢生鑽研道法的心得,你若是感興趣,可以常來觀摩。”能夠允許花焰自行出入墓穴中,無疑是對她的信賴。
聽伏黯婆婆這麽一說,花焰大喜過望,這下太極相生之術或可從中尋到契機。後兩人拜祭完同迴洞天不提。
之後的兩年,花焰白日相伴伏黯婆婆左右,也聽她講些道藏真經,夜晚則觀摩拓印摩崖石壁,直至深夜,偶爾尋燈樹閑逛道宗山頭、山下集市。
這兩年間,她已經從摩崖石壁中參得兩儀四象相生之法,可以將始判道光化生的混元太極分作陰陽二氣,再內中調和,轉化作四個不同屬性的氣團: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道域由此再度進階。
而伏黯婆婆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她拉著花焰的手,眸中閃過靈光,“這兩年,勞你了。”她從床枕下摸索出一封顫巍寫就的信,“這封信代我交給忽然。”花焰接住,緘默無聲。
她頭一仰,皺紋全部舒展開,神情淡然,似是將“生死有命”這句箴言看透了,嘴角勾出一抹笑意,“老頭子,我來了。”而後溘然長逝。
花焰涕淚暗流,悵然失語,久佇靈前,默送兩道燦爛的道之賢者靈魂相會於異地他鄉。
火化那天,漫天縞素裝飾清漓鶴鳴山和三十六峰,伏黯婆婆的骨灰與搬山散人衣冠塚合葬,又立石敢當駐守墓穴,日後這裏將作為道宗禁地,禁止弟子踏足,給兩位老人以生後一片闃靜,慢述餘生悲歡事。而花焰,或許成為摩崖石壁最後的客人。
她見到了久未露麵的忽然道人。他一襲黑衣,叉手直立,白發盈顛,麵目沉重,剝出信瓤讀罷,望花焰良久,最後隻說:“明日來清漓鶴鳴山找本宗。”
棲月山的格局因伏黯婆婆的羽化仙去而改變,忽然道人張文宣告,不再將照料老人作為第一要務,而是與其他山峰統一,招收弟子弘法傳道。根基相對淺薄的棲月山規矩寬鬆,竟然成為了新晉弟子選擇中的香餑餑,日後大興在望。
花焰與忽然道人相見於道宗大殿,朱火輝映,殿中隻有他們兩人。
花焰欲行禮,忽然道人免去繁文縟節,平淡直述:“老婆子說,你身份不凡,應是為道藏經論而來,讓本宗不吝道法。”
花焰緘默,一時語塞住,婆婆居然在信中已經為她料理了下一步。這般恩情,想是在迴報她兩年近侍左右的情分。她們之間,算得上濡沫之交了。
忽然道人起身,“老婆子執意采取這種方式來報答你,本宗也不折了仙去之人的情麵。天地道宗有一處鮮為人知的道家福地,名為賢者道門,這中有通凡入聖的靈秘道藏,本宗給你這個機會,你自可尋去。”
花焰神思雀躍,挽袖拱手相謝:“多謝道宗。”
他沉吟半晌,又道:“除了靈秘道藏,傳說中更有鏤空道兵,你若是尋得道兵,便可帶走,天地道宗絕不行小人之舉,紅眼阻攔。”他語氣中正氣岸然,令花焰深信不疑。
兩人來到清漓鶴鳴後山“賢者道門”前,隻見這道家福地乃是一幢天青色石門,鬥拱飛翹,兩柱一樓,石麵斑駁若有鏽跡,古老至極。
忽然道人打開一個靈秘空間,將花焰送了進去。見她消失不見,忽然道人眸中複雜,似在長籲短歎,靜佇許久,才轉身離去。
進入賢者道門,裏邊古道百米,藤蘿攀援舊牆,盡頭進入一處天地包圓的玄真洞天,周遭金光、青光、白光交織,難以透視遠處。
洞天之口立有奇石,神似男女接吻,名作人祖石,記載有典故:人祖伏羲、媧皇滾磨成親,繁衍人族後代,留下石頭化身。
上麵篆刻: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花焰若有所思,越發驚詫,繞步深入。中央是一個圓形陣台,以太極為核心,列兩儀,分四象,組八卦,又衍化六十四卦麵,懸於半空之中。
花焰徐徐觀瞻,步於石台上,竟有仙靈妙氣從八卦陣台蒸起,以無可反斥的偉力將花焰之精神帶入了異夢空間中。
她隻感覺身周奇幻,如墜仙雲神霞中。再睜眼觀望,發現自己居然身處無盡歲月之前,眼前正是一幅蠻荒古地的圖像,這是時間長河中遺留下的曆史記憶:
有女子華胥氏,儀態端莊,膚如凝脂,貌比天仙。她郊遊雷澤,兀然發現大大的腳印。她好奇地印了上去,頓感有雙蛇纏身,胎中孕氣鼓作,於是懷孕十二年,誕下兩個孩童,一名伏羲,一名女媧,都是人麵蛇身,修行成人軀。後兩人交合成姻,繁衍人類,立有不世之功,被共尊為人祖,位列三皇。
伏羲與媧皇結廬生活於卦台山下,術法天地,隱退人間。後伏羲癡迷天文曆法、六爻筮數,日夜伏在山頂,瞻天象衍變化,提樹枝畫下卦台,乃作陰陽八卦。
花焰在異夢中,見到伏羲、媧皇,暗合心中猜測:“果然,這裏是伏羲、媧皇兩位人祖遺下的始祖殘境。這兩位都是第一紀元的人文之祖,與祖龍、元鳳、始麒麟同時代,連劍祖都是數億年以後的人物。但正由於曆史太過久遠,曆經兩次三隻劫難,隻餘下三皇的神話傳說,並無實物指證他們真實存在,也就很少被提及。今個兒見了,不枉來這一趟。”
異夢中,伏羲喃喃自語:“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係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她一聽,大喜過望,這不就是尋尋覓覓的相生之法麽?於是,她聆聽伏羲聖訓,日夜同往,神思同步,共推太極相生。
後來,伏羲與媧皇仙去,共葬卦台山上,上覆八卦之陣,以男女之氣作陰陽之別,完成了最後的偉大傑作。
再後來,在曆史變遷中卦台山坍圮,但卦台毫發無損,流走時間長河中,殆有神護者。
花焰浸淫太極相生之中,又為二皇守靈千年光景,終於道域小成。
她睜開靈眸,眸中星光燦爛,透視光年之遠,識海中道域完整,以混元太極為核心,分化四象氣團,又布列六爻八卦,再衍出六十四卦麵,恰合賢者道門中的陣台景象。現在的道域已經可以與禪境媲美,而她也一舉觸摸到了天命十三境的門檻,隻差一個契機。
她更是發現,在追求道法的路上,不必刻意修習劍道、畫道,卻能夠日益進步,這或許便是一法通百法明。隻是,現在的道域並未大成,雖能夠推演出一定長度下的兇神兇煞,但做不到太極化無極,這才是道域大成的中樞。
太極來源於始判道光,而無極是無有之態,反向修成談何容易?
她祭拜二皇,騁目尋找忽然道人所說的藏匿著的鏤空道兵,但見荒原古丘,星幕天穹,更無他物。
花焰眺望碧落深處,頓時了然,輕語:“想來這片星幕就是傳說中的鏤空道兵了,這倒是和《軒轅通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她試圖將這片伏羲以術法自創出來的星幕收取,但屢以失敗告終,隻能作罷,“看來我實力還不夠,日後再來將你尋去。”
她迴到真實世界,凝望八卦陣台,這賢者道門也是伏羲、媧皇的羽化之地,她再次祭拜,他們是自己的傳道者,應該萬般禮敬。
想到這,她驀然生出疑惑:這些曆史的人物似乎都成了她修行大道上的臂膀,劍祖、三祖、黃帝、伏羲、媧皇,一場場私相授受,一遍遍春風化雨,是偶然還是......
她在人祖石前靜默思考,最終出道門而去。
她一出來,驚動了整座清漓鶴鳴山,到處傳言:那位進去五十年的女弟子終於出來了!
她這才知道這一趟曆經半百光景,實際上她經曆千年時光。
見了忽然道人一麵後,她與等候五十年、漸生乏意的燈樹離開了天地道宗,去往蠻荒大澤,消失在漫卷黃沙中。
無駝鈴貫耳,但邊土多踴躍,殺氣作陣雲,應該會有一段磅礴故事。
花焰到時,見山門荒圮,枯草節節,亂石橫陳,心中一頭霧水:“這不會已經成荒山了吧?”
這時,有一道人影竄出洞天,來到花焰身前。隻見他中年模樣,灰發蒼老,一身打著幾塊補丁的黃衣勉強讓人辨為道人。
他轉著渾濁的老眼,嘴裏念念有詞:“今個兒棲月山居然來了年輕人,倒是稀奇。老道是這裏的掌事,你來我這報到即可。”
花焰拱手:“新晉外門弟子花焰,見過掌事。方才聽掌事說,難道棲月山很少有年輕人?”
老道狐疑地上下打量花焰,緩緩吐出個中道理:“這棲月山論名氣在三十六峰中都是曳尾之流,被主峰那些弟子戲稱為養老所,很少有年輕人肯待下去。”他並不忌口這戲稱。
花焰一聽,有種不祥的預感,單刀直問:“山門中沒有修煉導師?”
老道撇了撇嘴,背手迴道:“我棲月山的要務是照料伏黯上人,其次才是修行。如要修煉,一般是到臨近山峰去。”
花焰聽到這棲月山的現況,一時間哭笑不得,關注點落在了提到的“伏黯上人”上,她腦海中思憶起當年與墨長風拜清漓鶴鳴山時偶遇的那位灰衣獨眼老嫗,“伏黯上人?”
老道眼中敬意真摯:“伏黯上人是道宗的師妹,打理天地道宗上下兩百年之久,如今四下安定,又年事已高,於是上人退居棲月山,以一室洞天作宿老頤養之所。”
花焰了然,心中又五味雜陳,初見伏黯婆婆時她精神還矍鑠,並無過重的垂暮之氣,晃眼這麽多年過去,終究還是老了。再傑出的人物,到頭來都是塵歸塵,土歸土。
這時,一聲嗔怒罵聲如遏雲滾雷,從棲月洞天中炸開,幾位弟子神色張惶,立即退出來。老道眉頭擰成川字,上前將他們截住,“伏黯上人又鬧脾氣了?”
那幾位弟子苦不堪言,點頭如搗蒜,甚至在心底暗暗計算著何時呈書離山去,照料這位陰晴無定的上人,實在是伺候不定何時要了性命的“火藥”。
老道早已司空見慣,也不責怪。這位伏黯上人的脾性古怪得緊,來這就從不親近人,隻是道宗嚴令要好生照料,不然怕是惹得一眾弟子作飛鳥散,寧可到別山去苦點,也不願在這跟個老婆子耳鬢廝磨。
他瞥向初來乍到的花焰,心生一個念頭:“你方入門下,便派去近侍伏黯上人罷。”
花焰念及她與墨長風有哺育之恩,於是答應下來,“是。”
在老道和一眾弟子自求多福的目光中,她往棲月洞天中走去。一路有淩亂的器具,落塵的帷幔,散落銅鏡、五帝錢、桃印等法器。最裏間有一張稍狹的與石壁“連襟”的石床,床上伏黯婆婆布衣裹身,被褥卷軀,正臥床輕喘。
聽見腳步動靜,伏黯婆婆脾氣上來,也不張望,開口罵出去:“怎的不識好歹,出去!”
花焰定睛一看,看透了她的體況:她氣息細弱,神力紊亂,體血凝淤,道家講究“精氣神”,但她已然將死,氣血衰退嚴重,精氣神比之當初不及一二,難怪脾性這麽差。
花焰暗中喟歎不已,伏黯婆婆曾賜下丹藥,破解骨介林之毒障,可見她醫道造詣深厚,但今夕卻無以自救,實在令人扼腕長歎。
花焰抽出精神力,一掌印在她佝僂的後背上,為她疏通了紊亂的氣脈,抑住了氣血的衰退,漸而平複下了心情。
伏黯婆婆神情大異,感知身體好轉,再無那嗔怒爆音,掙紮坐起,望著花焰,遊目打量。她一隻眼混濁慘白,另一隻眼尚且能夠目視,眸光中淩厲之色一閃而逝。單花焰這玄妙手法,便讓她大為警覺。
她觀察良久,不見花焰透出半分敵意,這才鬆懈下來,聲音低沉沙啞:“你是何人?”
花焰表明現在的身份:“新晉外門弟子花焰,日後由我服侍婆婆。”
伏黯婆婆知她不是一般弟子,也不打破沙鍋,隻道:“你的精神力很強大,有不淺的道法根基,照料老婆子折了身份。”
花焰聽出了兩層含義:忌憚與自嘲,因而誠懇迴道:“婆婆為天地道宗鞠躬盡瘁,本該殊榮無數。小女子能夠近侍左右,也是修來的福分。”
伏黯婆婆不過天命十一境修為,她乃是雙上神強者,卻紆尊降貴,原因有三:一是對道家前輩的尊重,二是伏黯婆婆嘔心瀝血輔道宗打下一片道家福地,令她敬重,三是伏黯婆婆與搬山散人扶養墨長風長大,這算是替他還了往日恩情。
聞得蜜語甜言,伏黯婆婆不再多問,闔目休憩,“也罷。”棲月洞天中闃寂無聲,讓洞天外的一眾弟子愕然,麵麵相覷不知何雲。
於是,花焰開始日日照料伏黯婆婆,侍奉左右,疾走床榻,兩人相處融洽,這倒是更讓一眾弟子詫異非常。
一日,伏黯婆婆身體好些,拄了拐杖,喚來花焰陪同上山拜祭。
她們緩行林徑間,來到一處靜謐昏暗的隱蔽洞穴。這裏山路曲折,很少有人涉足。花焰攙扶著她走入洞內,直到一座墳塋映入眼簾,才發現這裏原來是一個墳塚墓穴。
伏黯婆婆神色悲愴,佇於古墳前,潸然淚下,嘶啞輕語相告花焰:“這是為我夫君搬山立下的衣冠之塚,每年老婆子都來祭拜一次。”
曾聽聞搬山散人身死蠻荒大澤深處,拚死送走伏黯婆婆,自個卻落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證了心中的朱陳情深、伉儷天合。
花焰祭拜三下,又為搬山散人墳邊清去荒蕪野草。伏黯婆婆竊語長述時,她四下張望,見洞內石壁上刻有道藏經文,心中大異,“這是?”
伏黯婆婆中斷相思之情,迴道:“這是摩崖石壁,搬山畢生鑽研道法的心得,你若是感興趣,可以常來觀摩。”能夠允許花焰自行出入墓穴中,無疑是對她的信賴。
聽伏黯婆婆這麽一說,花焰大喜過望,這下太極相生之術或可從中尋到契機。後兩人拜祭完同迴洞天不提。
之後的兩年,花焰白日相伴伏黯婆婆左右,也聽她講些道藏真經,夜晚則觀摩拓印摩崖石壁,直至深夜,偶爾尋燈樹閑逛道宗山頭、山下集市。
這兩年間,她已經從摩崖石壁中參得兩儀四象相生之法,可以將始判道光化生的混元太極分作陰陽二氣,再內中調和,轉化作四個不同屬性的氣團: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道域由此再度進階。
而伏黯婆婆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她拉著花焰的手,眸中閃過靈光,“這兩年,勞你了。”她從床枕下摸索出一封顫巍寫就的信,“這封信代我交給忽然。”花焰接住,緘默無聲。
她頭一仰,皺紋全部舒展開,神情淡然,似是將“生死有命”這句箴言看透了,嘴角勾出一抹笑意,“老頭子,我來了。”而後溘然長逝。
花焰涕淚暗流,悵然失語,久佇靈前,默送兩道燦爛的道之賢者靈魂相會於異地他鄉。
火化那天,漫天縞素裝飾清漓鶴鳴山和三十六峰,伏黯婆婆的骨灰與搬山散人衣冠塚合葬,又立石敢當駐守墓穴,日後這裏將作為道宗禁地,禁止弟子踏足,給兩位老人以生後一片闃靜,慢述餘生悲歡事。而花焰,或許成為摩崖石壁最後的客人。
她見到了久未露麵的忽然道人。他一襲黑衣,叉手直立,白發盈顛,麵目沉重,剝出信瓤讀罷,望花焰良久,最後隻說:“明日來清漓鶴鳴山找本宗。”
棲月山的格局因伏黯婆婆的羽化仙去而改變,忽然道人張文宣告,不再將照料老人作為第一要務,而是與其他山峰統一,招收弟子弘法傳道。根基相對淺薄的棲月山規矩寬鬆,竟然成為了新晉弟子選擇中的香餑餑,日後大興在望。
花焰與忽然道人相見於道宗大殿,朱火輝映,殿中隻有他們兩人。
花焰欲行禮,忽然道人免去繁文縟節,平淡直述:“老婆子說,你身份不凡,應是為道藏經論而來,讓本宗不吝道法。”
花焰緘默,一時語塞住,婆婆居然在信中已經為她料理了下一步。這般恩情,想是在迴報她兩年近侍左右的情分。她們之間,算得上濡沫之交了。
忽然道人起身,“老婆子執意采取這種方式來報答你,本宗也不折了仙去之人的情麵。天地道宗有一處鮮為人知的道家福地,名為賢者道門,這中有通凡入聖的靈秘道藏,本宗給你這個機會,你自可尋去。”
花焰神思雀躍,挽袖拱手相謝:“多謝道宗。”
他沉吟半晌,又道:“除了靈秘道藏,傳說中更有鏤空道兵,你若是尋得道兵,便可帶走,天地道宗絕不行小人之舉,紅眼阻攔。”他語氣中正氣岸然,令花焰深信不疑。
兩人來到清漓鶴鳴後山“賢者道門”前,隻見這道家福地乃是一幢天青色石門,鬥拱飛翹,兩柱一樓,石麵斑駁若有鏽跡,古老至極。
忽然道人打開一個靈秘空間,將花焰送了進去。見她消失不見,忽然道人眸中複雜,似在長籲短歎,靜佇許久,才轉身離去。
進入賢者道門,裏邊古道百米,藤蘿攀援舊牆,盡頭進入一處天地包圓的玄真洞天,周遭金光、青光、白光交織,難以透視遠處。
洞天之口立有奇石,神似男女接吻,名作人祖石,記載有典故:人祖伏羲、媧皇滾磨成親,繁衍人族後代,留下石頭化身。
上麵篆刻: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花焰若有所思,越發驚詫,繞步深入。中央是一個圓形陣台,以太極為核心,列兩儀,分四象,組八卦,又衍化六十四卦麵,懸於半空之中。
花焰徐徐觀瞻,步於石台上,竟有仙靈妙氣從八卦陣台蒸起,以無可反斥的偉力將花焰之精神帶入了異夢空間中。
她隻感覺身周奇幻,如墜仙雲神霞中。再睜眼觀望,發現自己居然身處無盡歲月之前,眼前正是一幅蠻荒古地的圖像,這是時間長河中遺留下的曆史記憶:
有女子華胥氏,儀態端莊,膚如凝脂,貌比天仙。她郊遊雷澤,兀然發現大大的腳印。她好奇地印了上去,頓感有雙蛇纏身,胎中孕氣鼓作,於是懷孕十二年,誕下兩個孩童,一名伏羲,一名女媧,都是人麵蛇身,修行成人軀。後兩人交合成姻,繁衍人類,立有不世之功,被共尊為人祖,位列三皇。
伏羲與媧皇結廬生活於卦台山下,術法天地,隱退人間。後伏羲癡迷天文曆法、六爻筮數,日夜伏在山頂,瞻天象衍變化,提樹枝畫下卦台,乃作陰陽八卦。
花焰在異夢中,見到伏羲、媧皇,暗合心中猜測:“果然,這裏是伏羲、媧皇兩位人祖遺下的始祖殘境。這兩位都是第一紀元的人文之祖,與祖龍、元鳳、始麒麟同時代,連劍祖都是數億年以後的人物。但正由於曆史太過久遠,曆經兩次三隻劫難,隻餘下三皇的神話傳說,並無實物指證他們真實存在,也就很少被提及。今個兒見了,不枉來這一趟。”
異夢中,伏羲喃喃自語:“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係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她一聽,大喜過望,這不就是尋尋覓覓的相生之法麽?於是,她聆聽伏羲聖訓,日夜同往,神思同步,共推太極相生。
後來,伏羲與媧皇仙去,共葬卦台山上,上覆八卦之陣,以男女之氣作陰陽之別,完成了最後的偉大傑作。
再後來,在曆史變遷中卦台山坍圮,但卦台毫發無損,流走時間長河中,殆有神護者。
花焰浸淫太極相生之中,又為二皇守靈千年光景,終於道域小成。
她睜開靈眸,眸中星光燦爛,透視光年之遠,識海中道域完整,以混元太極為核心,分化四象氣團,又布列六爻八卦,再衍出六十四卦麵,恰合賢者道門中的陣台景象。現在的道域已經可以與禪境媲美,而她也一舉觸摸到了天命十三境的門檻,隻差一個契機。
她更是發現,在追求道法的路上,不必刻意修習劍道、畫道,卻能夠日益進步,這或許便是一法通百法明。隻是,現在的道域並未大成,雖能夠推演出一定長度下的兇神兇煞,但做不到太極化無極,這才是道域大成的中樞。
太極來源於始判道光,而無極是無有之態,反向修成談何容易?
她祭拜二皇,騁目尋找忽然道人所說的藏匿著的鏤空道兵,但見荒原古丘,星幕天穹,更無他物。
花焰眺望碧落深處,頓時了然,輕語:“想來這片星幕就是傳說中的鏤空道兵了,這倒是和《軒轅通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她試圖將這片伏羲以術法自創出來的星幕收取,但屢以失敗告終,隻能作罷,“看來我實力還不夠,日後再來將你尋去。”
她迴到真實世界,凝望八卦陣台,這賢者道門也是伏羲、媧皇的羽化之地,她再次祭拜,他們是自己的傳道者,應該萬般禮敬。
想到這,她驀然生出疑惑:這些曆史的人物似乎都成了她修行大道上的臂膀,劍祖、三祖、黃帝、伏羲、媧皇,一場場私相授受,一遍遍春風化雨,是偶然還是......
她在人祖石前靜默思考,最終出道門而去。
她一出來,驚動了整座清漓鶴鳴山,到處傳言:那位進去五十年的女弟子終於出來了!
她這才知道這一趟曆經半百光景,實際上她經曆千年時光。
見了忽然道人一麵後,她與等候五十年、漸生乏意的燈樹離開了天地道宗,去往蠻荒大澤,消失在漫卷黃沙中。
無駝鈴貫耳,但邊土多踴躍,殺氣作陣雲,應該會有一段磅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