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怒噴張知府
穿越科舉,我馳騁官場 作者:落雪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告示後,楊洲貧民自然樂得如此,可士紳恨不得吃了趙櫟陽,怪不得這趙櫟陽在興華有那麽多貧民百姓稱他為青天,還給他立碑,這完全是讓士紳大戶來買單呀。
本來他們還覺得趙櫟陽是遇到阻力了,不曾想之前的丈量土地是在試探他們,如今讓他們代貧民捐糧。可如果不捐,他要真的開始丈量土地。那問題就大了,輕則多出的土地要退迴,追迴稅糧,重則還要受罰,弄不好連他們族中為官之人都要受牽連。
可讓他們代替貧民繳納稅糧,這也如同在割他們的肉呀。
一時間士紳們議論紛紛,各種辱罵抨擊趙櫟陽的話也層出不窮。各家也紛紛給自家做官的人寫信。可趙櫟陽完全不搭理他們。沒有任何態度。
而此時,楊洲仕子見這麽久未見那些圍攻欽差和大宗師的人受到處罰。頓時又覺得自己可以了。紛紛跳出來想出一次風頭。但是這次他們不敢再冒險了,這欽差實在難對付。
楊洲此時除了欽差就是知府大人了,而且府衙貌似也不想為難他們,於是乎這些仕子們又串聯了四五十人來到知府衙門外,堵住了衙門大門。
張彤此時正在品近日一個同年捎給他的茶。一邊品茶,一邊想著趙櫟陽此次的告示。趙櫟陽確實挺有辦法,這一招讓楊洲士紳左右為難,可趙櫟陽低估了這些人。這些士紳家族做官之人如果聯名上奏彈劾趙櫟陽,到時候士紳再鬧上一翻,朝廷為了平息事態,隻能拿趙櫟陽開刀,輕則迴京,重則罷官。到時候非但沒有督到稅糧,還讓自己和朝廷吃癟。自此以後,恐怕更沒有人前來督糧,而拖欠的稅糧隻怕越來越多。
倘若趙櫟陽放低姿態,跟自己和當地鄉紳好生商談,或許今年夏糧不會拖欠。或者說拖欠數目少。那時候也算對朝廷有所交代。可歎他趙櫟陽到底是年少氣盛,將事情想簡單了。
想到此處,張彤越來越覺得趙櫟陽是個蠢貨,朝廷不知如何想的,派來這麽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來督糧。
這時,張彤的思緒被門外小廝的聲音打斷。
“老爺,不好了,有數十楊洲讀書人將衙門堵了。”
張彤急忙起身問道:“可知他們所為何事?”
小廝趕忙迴道:“聽說是為了欽差告示,對欽差不滿,不知為何,他們卻找到府衙來,大概是懼怕那欽差。”
張彤一拍桌子怒氣道:“混賬東西,本官與他們無冤無仇,他們對趙櫟陽不滿,卻來找本官。他們怕趙櫟陽,就不怕本官嗎?真是豈有此理。”
“老爺,那怎麽辦?我讓人將他們趕走?”小廝問詢道。
張彤眼珠子咕嚕咕嚕的亂轉。接著擺擺手:“不可,他們來說不定是好事,你去告知他們,讓他們派幾個代表進來,本官要見他們,請他們但凡放心,本官不會為難他們。”
不一會,幾個仕子便走了進來。對張彤施禮後,其中一人便侃侃而談道:“知府大人,曆朝曆代沒落之時,百姓皆為苛政所累,聖人言:苛政猛於虎,如今我楊洲府將有苛政。百姓為其所累,不能安居樂業,大人以為如何?”
張彤一臉嚴肅,“本官知爾等意思,本官為楊洲父母,當合民心,自會竭盡所能,護我楊洲百姓安寧。”
“老府台大義,依在下看來,老府台才當得那青天之名,待此事完結,楊洲百姓定然聯名上書,為大人刻碑立傳。煩請老府台為楊洲百姓做主。”眾仕子聯聲喝道。讓張彤很是受用。
倘若自己能將此事處置得當,楊洲士紳定然會為自己刻碑立傳,自己再一番運作,讓楊洲上個萬民書。那時候,朝廷迫於壓力,定會褒獎自己。趙櫟陽那青天之名算什麽呀,自己沉寂太久,堂堂二甲進士,蹉跎十餘載。至今不過是一府知府。原本已經認命了,可如何甘心,現在貌似機會來了。
張彤與這些人相談甚歡。待送走這些人後,張彤立刻吩咐人備轎,他打算去欽差行轅一趟。
張彤到達欽差行轅門口,趙櫟陽聽聞便親自來接,一番寒暄過後,趙櫟陽領著張彤進入行轅,分主客坐下。
趙櫟陽坐定後問道:“知府大人突然造訪,不知所為何事?”
張彤答道:“今日午時,數十名楊洲仕子聚集在知府衙門外,向本官請願,乃為督糧之事。”
趙櫟陽笑著說道:“這幫讀書人不好好讀書,整日裏到處插手朝廷之事,實在可恨,待本官奏請朝廷,革去功名,永世不得科舉。”
張彤不想趙櫟陽居然如此之狠,大家都是讀書人,你一開口便要徹底斷絕別人前程。張彤急忙擺手說道:“趙大人息怒,大家同為讀書人,關心民生稅收,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在下覺得這些仕子所說也並非沒有道理,士氣民心關乎國本,本官鬥膽請趙大人收迴前番諭令。以安楊洲仕子百姓之心。”
趙櫟陽不想張彤竟然讓自己收迴諭令,自己怎麽說也是朝廷欽差,剛剛發出的諭令就要收迴,自己還有何臉麵當這個欽差,朝令夕改,讓白銀如何看待自己,看待朝廷?
況且你張彤是楊洲知府,稅糧征收本就是你分內之事。如今我來督糧,實則是在幫你,你不感激也就罷了,居然還幫著這幫人說話,果真是蛇鼠一窩。
“張知府的話本官不明白。”
張彤起身走進趙櫟陽說道:“請趙大人收迴諭令,如此,楊洲乃至江南地區,上下相安,士紳百姓安居樂業。楊洲幸甚,江南幸甚。而大人定會令我楊洲百姓感恩戴德。”
趙櫟陽起身走向廳門,望著外麵的竹園,語氣嚴肅的說道:“本官受陛下和朝廷信賴,來江南督糧,本官奕明白此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然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本官自然要竭盡所能,由此造成任何後果,由本官承擔。”
張彤再次走近:“大人年少有為,日後必成大器,何故為此事耽誤前程?”
趙櫟陽轉身看著張彤:“本官看張大人是忘了自己是大乘官員,陛下臣子了吧!你隻聽了幾個仕子一番亂語,便要讓我收迴欽差諭令,未免太過分了,朝廷委任我為欽差,我代表的是朝廷,是陛下。你張彤作為楊洲知府,不思忠君報國,卻裹挾民意,與本欽差對抗,究竟是何居心?豈不聞普天之下莫為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趙大人何故協同楊洲士紳對抗朝廷?莫非楊洲不是我大乘土地,你張彤不是我大乘之臣?”
本來他們還覺得趙櫟陽是遇到阻力了,不曾想之前的丈量土地是在試探他們,如今讓他們代貧民捐糧。可如果不捐,他要真的開始丈量土地。那問題就大了,輕則多出的土地要退迴,追迴稅糧,重則還要受罰,弄不好連他們族中為官之人都要受牽連。
可讓他們代替貧民繳納稅糧,這也如同在割他們的肉呀。
一時間士紳們議論紛紛,各種辱罵抨擊趙櫟陽的話也層出不窮。各家也紛紛給自家做官的人寫信。可趙櫟陽完全不搭理他們。沒有任何態度。
而此時,楊洲仕子見這麽久未見那些圍攻欽差和大宗師的人受到處罰。頓時又覺得自己可以了。紛紛跳出來想出一次風頭。但是這次他們不敢再冒險了,這欽差實在難對付。
楊洲此時除了欽差就是知府大人了,而且府衙貌似也不想為難他們,於是乎這些仕子們又串聯了四五十人來到知府衙門外,堵住了衙門大門。
張彤此時正在品近日一個同年捎給他的茶。一邊品茶,一邊想著趙櫟陽此次的告示。趙櫟陽確實挺有辦法,這一招讓楊洲士紳左右為難,可趙櫟陽低估了這些人。這些士紳家族做官之人如果聯名上奏彈劾趙櫟陽,到時候士紳再鬧上一翻,朝廷為了平息事態,隻能拿趙櫟陽開刀,輕則迴京,重則罷官。到時候非但沒有督到稅糧,還讓自己和朝廷吃癟。自此以後,恐怕更沒有人前來督糧,而拖欠的稅糧隻怕越來越多。
倘若趙櫟陽放低姿態,跟自己和當地鄉紳好生商談,或許今年夏糧不會拖欠。或者說拖欠數目少。那時候也算對朝廷有所交代。可歎他趙櫟陽到底是年少氣盛,將事情想簡單了。
想到此處,張彤越來越覺得趙櫟陽是個蠢貨,朝廷不知如何想的,派來這麽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來督糧。
這時,張彤的思緒被門外小廝的聲音打斷。
“老爺,不好了,有數十楊洲讀書人將衙門堵了。”
張彤急忙起身問道:“可知他們所為何事?”
小廝趕忙迴道:“聽說是為了欽差告示,對欽差不滿,不知為何,他們卻找到府衙來,大概是懼怕那欽差。”
張彤一拍桌子怒氣道:“混賬東西,本官與他們無冤無仇,他們對趙櫟陽不滿,卻來找本官。他們怕趙櫟陽,就不怕本官嗎?真是豈有此理。”
“老爺,那怎麽辦?我讓人將他們趕走?”小廝問詢道。
張彤眼珠子咕嚕咕嚕的亂轉。接著擺擺手:“不可,他們來說不定是好事,你去告知他們,讓他們派幾個代表進來,本官要見他們,請他們但凡放心,本官不會為難他們。”
不一會,幾個仕子便走了進來。對張彤施禮後,其中一人便侃侃而談道:“知府大人,曆朝曆代沒落之時,百姓皆為苛政所累,聖人言:苛政猛於虎,如今我楊洲府將有苛政。百姓為其所累,不能安居樂業,大人以為如何?”
張彤一臉嚴肅,“本官知爾等意思,本官為楊洲父母,當合民心,自會竭盡所能,護我楊洲百姓安寧。”
“老府台大義,依在下看來,老府台才當得那青天之名,待此事完結,楊洲百姓定然聯名上書,為大人刻碑立傳。煩請老府台為楊洲百姓做主。”眾仕子聯聲喝道。讓張彤很是受用。
倘若自己能將此事處置得當,楊洲士紳定然會為自己刻碑立傳,自己再一番運作,讓楊洲上個萬民書。那時候,朝廷迫於壓力,定會褒獎自己。趙櫟陽那青天之名算什麽呀,自己沉寂太久,堂堂二甲進士,蹉跎十餘載。至今不過是一府知府。原本已經認命了,可如何甘心,現在貌似機會來了。
張彤與這些人相談甚歡。待送走這些人後,張彤立刻吩咐人備轎,他打算去欽差行轅一趟。
張彤到達欽差行轅門口,趙櫟陽聽聞便親自來接,一番寒暄過後,趙櫟陽領著張彤進入行轅,分主客坐下。
趙櫟陽坐定後問道:“知府大人突然造訪,不知所為何事?”
張彤答道:“今日午時,數十名楊洲仕子聚集在知府衙門外,向本官請願,乃為督糧之事。”
趙櫟陽笑著說道:“這幫讀書人不好好讀書,整日裏到處插手朝廷之事,實在可恨,待本官奏請朝廷,革去功名,永世不得科舉。”
張彤不想趙櫟陽居然如此之狠,大家都是讀書人,你一開口便要徹底斷絕別人前程。張彤急忙擺手說道:“趙大人息怒,大家同為讀書人,關心民生稅收,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在下覺得這些仕子所說也並非沒有道理,士氣民心關乎國本,本官鬥膽請趙大人收迴前番諭令。以安楊洲仕子百姓之心。”
趙櫟陽不想張彤竟然讓自己收迴諭令,自己怎麽說也是朝廷欽差,剛剛發出的諭令就要收迴,自己還有何臉麵當這個欽差,朝令夕改,讓白銀如何看待自己,看待朝廷?
況且你張彤是楊洲知府,稅糧征收本就是你分內之事。如今我來督糧,實則是在幫你,你不感激也就罷了,居然還幫著這幫人說話,果真是蛇鼠一窩。
“張知府的話本官不明白。”
張彤起身走進趙櫟陽說道:“請趙大人收迴諭令,如此,楊洲乃至江南地區,上下相安,士紳百姓安居樂業。楊洲幸甚,江南幸甚。而大人定會令我楊洲百姓感恩戴德。”
趙櫟陽起身走向廳門,望著外麵的竹園,語氣嚴肅的說道:“本官受陛下和朝廷信賴,來江南督糧,本官奕明白此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然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本官自然要竭盡所能,由此造成任何後果,由本官承擔。”
張彤再次走近:“大人年少有為,日後必成大器,何故為此事耽誤前程?”
趙櫟陽轉身看著張彤:“本官看張大人是忘了自己是大乘官員,陛下臣子了吧!你隻聽了幾個仕子一番亂語,便要讓我收迴欽差諭令,未免太過分了,朝廷委任我為欽差,我代表的是朝廷,是陛下。你張彤作為楊洲知府,不思忠君報國,卻裹挾民意,與本欽差對抗,究竟是何居心?豈不聞普天之下莫為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趙大人何故協同楊洲士紳對抗朝廷?莫非楊洲不是我大乘土地,你張彤不是我大乘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