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商議後不久,便到了中午,李平等人正要迴去用餐一侍衛急忙上前稟報道:“啟稟尚書令,門外有個和尚說要找您,您曾頒布過法令特區內禁止道士僧人出入,不知如何處置。”
李平眉頭微微一皺,心道這和尚難道不怕死嗎?居然敢公然違背朝廷的旨意,便讓侍衛帶自己去見他。
“阿彌陀佛,李施主,小僧在此恭候多時了。”
李平不善的看向對方後言語中帶著怒意說道:“閣下想必是棲霞寺的僧人吧?本相曾警告過貴寺的主持方丈,若是膽敢再次踏入特區,定不饒恕。”
“阿彌陀佛,李施主,皮囊不過是紅粉骷髏,又何須眷戀,小僧若今日在此圓寂也隻是因果所致,自當順應,小僧乃是給李施主解惑故而前來拜訪。”
此人不卑不亢,麵上始終保持莊重肅穆的神情。
“解惑?什麽意思?你又是誰?”
見李平疑惑那人道:“小僧妙因,乃是三論宗毗盧遮那尊者,李施主前些日子因與鄙寺發生誤會從而記恨僧人,小僧隻是為此而來。”
“誤會?”李平皺著眉說道;“我想沒有什麽誤會,你等沙門不事生產,奴役百姓,妖言惑眾蠱惑人心,大肆斂財又豢養僧兵,還能有什麽誤會?”
“李施主,您貴為宰相,想必比小僧清楚,大隋如今做的與鄙寺又有何不同呢?官員收受稅收征發勞役乃是強迫百姓,我寺接受饋贈乃是信徒自願,如此說來鄙寺的行為卻是不值得一說。”
“哼!”李平沒想到對方居然如此巧言善辯,一時被激的無言以對,強言道:“百姓自願捐贈乃是被你等妖言蠱惑而不自知,我李平要做的就是戳穿你等蠱惑人心的騙術。”
“小僧此行便是為李施主解惑,騙不騙術自有分曉,難道李施主認為芸芸眾生的智慧不如你李相一人?”
“草!”李平沒想到對方居然直接站在道德製高點來抨擊自己,李平心中暗罵一句。
妙因見李平吃癟,雙手合十打個佛稽道:“看來李施主已經在思考小僧話語所蘊含的哲理,當及時懸崖勒馬,苦海無涯,迴頭是岸,阿彌陀佛。”
一股熱血直衝大腦,李平感覺自己要暈了過去,小心髒被這個禿驢刺激的有點受不了,趕緊說道:“小和尚你有什麽話快說,我還趕著去吃飯,還有,我不信教。”
“李施主何必明知故問,小僧前來自然是為施主解惑,好讓施主放棄罪業,打消交惡我佛的想法,我佛慈悲,是為普度眾生,與李施主有著共同的宏願,又何必自相殘殺呢?”
沒想到對方年紀輕輕,嘴功卻是了得,李平不由得仔細打量起麵前之人來。
妙因身高一米八左右,身形消瘦,腳蹬一雙草鞋,小腿處打了綁腿,身上穿的是白色麻布僧衣,左肩處有一抹黑色汙漬,是為袈裟,雖已深秋但沙門的三衣也隻穿了兩件,手中和脖頸上各一條佛頭念珠;妙因的臉龐俊秀中帶著一絲妖異,雙眼魅若桃花仿佛能勾人心魂,左耳打著耳洞,上麵掛著一個碗底大的耳環,有種別樣的美,但又有一些莊嚴,頭頂並沒有戒疤,這個時代的和尚並不燙結巴,也不似電影中和尚那般剃的精光還發亮,能看到其頭頂末出毛囊的發根。
袈裟的本意就是不正、壞、染,在純色的衣服上要有汙漬將其破壞,稱為壞色,就像一塊美味的蛋糕上麵突然沾上了一坨便便,讓人頓感惡心。影視劇中的袈裟多為方塊條紋,那也是壞色的一種,乃是僧人幫百姓做法後百姓迴報的小塊布匹,經過縫製後得到的袈裟。
此時和尚的僧衣一般都是皂黃色、生褐色與紅色,妙因穿白色的僧衣乃是根據《法滅盡經》中的 聖王去後,沙門袈裟,自然變白 來穿著,白色意為宣告佛法即將滅盡,當警告世人。
李平根本不懂佛法,也不知道妙因的用意,毗盧遮那尊者的毗盧遮那乃是釋迦牟尼的三身之一的法身,他有另一個名字叫大日如來,而毗盧遮那的憤怒化身更為流傳,便是不動明王。
由此可以推斷妙因的武功造詣絕對不淺,而法身就是積聚報業的軀殼,一切因果報應都會匯聚於此,身為尊者承擔著弘揚佛法的使命,其佛法造詣更是萬中無一,這也是為什麽妙因會來找李平的原因。
釋能雖然是棲霞寺住持三論宗方丈,但妙因身為毗盧遮那尊者其地位也絕不低於釋能,他的地位就好比某某教的聖使聖女,而佛教的教主隻可能是釋迦牟尼。
李平仔細打量對方後雙手合十恭敬道:“阿彌陀佛,妙因大師,在下乃凡夫俗子,此時已經腹中饑餓,不如先用過便飯再談論如何?”
魏征先前在李平會見妙因的時候就跑了,他可不想把心思放在這些瑣事上,也不理解為什麽李平要針對沙門,而旁邊的劉通根本聽不懂著個死禿驢在說什麽,更是插不上嘴,秦鋒則是根據李平的命令已經去辦事去了。
“李施主說笑了,小僧亦是芸芸眾生,圓寂前也需齋飯休憩,不如一道前往望江樓,小僧做東宴請李施主。”
妙因說完便做了個請的手勢,讓李平率先行走。
李平也不客氣,便大步趕往望江樓,途中打聽妙因可否有忌口。
“小僧聽聞望江樓有一道紅燒獅子頭的菜肴,一直無緣品嚐,今日自然不能錯過。”
妙因說話時臉上波瀾不驚,沒有任何不適。
“嗯?你們和尚不是不吃葷腥嗎?”李平忽然迴頭疑惑道。
先前的談論李平雖然被麵前之人氣的不輕,但意外的對他生不起反感來,隨著談話的深入反而有些親近之感,不過剛才的話語讓李平又心生厭惡起來。
“沒想到這人儀表堂堂,居然是個花和尚。”李平心中腹誹。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僧人不吃刺激食物,也是可以吃三淨肉的,三淨乃是 不見殺、不聽殺、不為僧殺,望江樓並不知曉今日小僧前來,樓內的肉應該都是三淨肉,小僧當然吃得,前朝梁武蕭皇帝雖然下令僧人不準吃肉,但已是前朝舊事,怎麽能用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僧呢?李施主說是吧?”
李平見妙因說話臉不紅氣不喘也對他的厚臉皮佩服起來。
“嗬嗬,有理,有理,前朝的法令在我大隋境內又怎麽能作效呢,妙因大師果然邏輯縝密,在下佩服。”
進入望江樓二樓包間後,妙因點了幾個菜又要了兩壺素酒,等菜上齊後二人便開始推杯換盞。
二人客套後妙因問道:“李施主,方才人多,小僧不好多說,如今廂房內就你我與這位侍衛三人,小僧便直說了。”
“請講。”李平伸手讓對方繼續。
“自上古以來,人們互相攻伐,聚眾為國,相互攻訐,肆意屠殺,百姓困苦不堪,自我沙門從漢朝傳入中原以來,在這亂世之中便迅速傳播,信徒數以萬計,蓋因我佛宣揚因果報應,輪迴轉世之學說,使百姓有個精神寄宿。”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何嚐不是勸說惡人向善,為世間收納惡徒不也能減少殺戮嗎?李施主又為何要對我佛趕盡殺絕,沙門的存在對朝而言可以安撫百姓,對民而言也能勸人向善,何樂而不為?”
李平細細的品味著對方的意思,也明白對方的話並非虛言,亂世之中百姓也想尋得一個庇護的場所,這也是沙門壯大的根本緣由,但不是所有的僧人都是善男信女,前朝幾次滅佛已經說明了一切,當沙門中人獲得了足夠大的權力後便會染指朝政,企圖左右朝堂,這些不用繳納賦稅又大肆兼並土地人口的組織也會拖累一個國家,使之疲敝,最後被外敵消滅。
想到此處李平便說道:“妙因大師所言不假,但朝堂運轉就需要人口和土地,沙門聚攏人口兼並土地又不出徭役,也不繳賦稅,長此以往朝堂必被拖累,這是衝突所在,並非雙贏的局麵,我大隋如今內憂外患,需要聚集一切能夠聚集的資源,方能挺過此劫。”
“妙因大師你方才說讓我李平放過沙門,這也是我李平想要說的,沙門又是否能放過我李平和大隋百姓呢?”
“李施主這是庸人自擾,沙門又何時為難過李施主?朝堂需要運轉,寺廟也需要運轉,信仰乃是百姓所選,自當讓百姓來抉擇,農夫願意貢獻出土地給予寺廟,這是我佛感化所致,若是無人信仰我佛這一切都不複存在,又何須剿滅?”
“老子雲: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李施主乃屬多則惑,乃杞人憂天爾。”
“大師或許說的對,但!”李平不置可否道:“當今大隋北麵有李密竇建德之流,西麵有李源蕭銑等人,百姓都去了你寺廟當和尚,我又當如何?難不成等著對方來剿滅自己?”
“我朝寺廟三千七百九十二,又豈是施主治下有寺廟?此乃無稽之談,李施主若善待我佛,他日敵人來犯小僧自當率領寺僧護衛周圍。”
妙因的話語一如既往的堅定,沒有絲毫拖遝。
“你?”李平疑惑的看向妙因,這瘦胳膊瘦腿的能保我周全?不禁搖了搖頭。
妙因見狀嗬嗬一笑,站起身後便朝牆壁一拳,當初連蘇烈都無法撼動的磚牆被妙因一擊之下居然擊出一個大坑。
妙因強行止住微微顫抖的手臂麵上依舊不改,隻是心中暗道失策,這牆居然比石頭的也不承讓,早知道就掌劈桌椅好了。
護衛在李平旁邊的劉通眼下當即大驚,他乃是號稱混元開山手,也就是百姓口中的鐵砂掌,手上的功夫在綠林也是數一數二,但看到妙因剛才露的這一手便知道自己的功力是絕對比不過對方,便用手悄悄的戳了戳李平,暗示對方妙因的功夫了得。
李平和劉通相處多日,二人早有默契,在感受到劉通的小動作後李平也緊張起來,這人之前要是對自己有歹念隻怕自己早已身首異處,他的身形和麵容實在太能迷惑人了。
不自覺的李平便將右手摸向腰間。
妙因施展完後也沒有進一步的動作,神色自若的返迴了桌上便坐了下來,並在桌底下悄悄的揉搓著吃痛的右手。
“嗬嗬!”李平嘴角抽了抽,有些尷尬的說道;“大師果然好功夫,是在下小瞧了,當自罰。”
李平舉起酒杯一口悶下,妙因舒緩了手背的疼痛後將雙手放迴桌麵,也舉起酒杯與李平共飲。
之後說道:“好功夫當不得,小僧也隻是對武藝略有了解,出家人慈悲為懷,雕蟲小技隻為防身,普度眾生才是正經。”
“大師真會開玩笑,此等武藝放在綠林也是數一數二的好手,怎麽能說是雕蟲小技?嗬嗬,不知沙門有大師此等武藝的還有多少?”
李平已經放棄了輕視沙門的想法,當初了事那些武僧的武功已經十分了得,這個妙因更是個中好手,若是沙門還有大把的這種強人,李平若是沒有絕對的武力,隻怕強行剿滅沙門還得橫生不少枝節。
妙因看出了李平的心思,但出家人不打誑語,妙因也不會瞞李平,便說道:“此等造詣三論宗隻有小僧一人,不過小僧的師兄弟武功也隻是略遜小僧一籌。”
李平沒想到這個妙因如此坦率,直截了當的就將家底抖了出來,對他的好感也上升了一個檔次,聽聞對方說他的師兄弟功夫也都很了得,李平心中生出了一個想法。
若是讓這些僧人還俗加入我的軍隊,豈不是所向披靡?
似乎是看穿了李平的想法,妙因笑道:“李施主切莫多想,小僧與諸位師兄弟並無還俗打算。”
“小了,格局小了。”李平搖搖頭歎息道。
“什麽格局小了?”妙因被李平莫名其妙的話弄的不明所以。
“我說的是大師的格局小了。”李平說完便站起身,走到妙因身邊歎息道:“出家人普度眾生,當心懷天下,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我曰殺生是為救生,殺一人而救蒼生,其功德當成佛矣。”
“阿彌陀佛,李施主。”妙因也站起身並將李平抬起的手按下說道:“我佛慈悲,一人與蒼生皆為眾生,眾生平等,殺一人而救蒼生又有何功德,皆為眾生,若一人當死自有因果,若蒼生當死亦是因果,何來功德?若主動幹預隻會枉曾殺業。”
“額!”李平沒想到這個電車難題居然被妙因如此輕易的就化解了,臉上有些尷尬,本想著忽悠對方加入自己,沒想到被對方訓斥了一頓。
隻怪李平小看了古人,對於電車難題早在戰國時孟子就有了解釋:得百裏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孟子的主張是認為殺一個無辜的人而得到天下是不可取的。
墨子也有解釋:殺一人以存天下,非殺一人以利天下也;殺己以存天下,是殺己以利天下。墨子認為殺一個人的目的是為了救五個人,而不是有利大家的舉動,隻是兩害取其輕僅此而已,若是殺了自己救五個人才能算得上是利天下的義舉。
法家的觀點則是幾人擾亂秩序,違法跑上鐵路,當處死。
沙門的觀點就如同妙因一般,若是為了救一個人而犧牲五個人他是絕不會做的,因為眾生平等,如果必須有人死,那麽一人死或者五人死皆是因果;而換一個人來拉開關的話妙因便會出手將其擊斃,因為那人隻要拉開關就會造成殺業,死後要永墮阿鼻地獄,無法超生,提前擊斃對方可消解對方的殺業,讓其能轉世投胎,所有的惡業都讓妙因自己來承擔。
“可若是有人要殺天下眾生呢?難道你沙門也不管嗎?”李平不服,想要看看這妙因如何迴答這個問題,若是還是不管不顧,隻能說明這沙門的教義都是虛偽的。
“小僧身為毗盧遮那尊者,自當會阻止其枉曾殺業,以佛法感化,若是對方實在執迷不悟小僧也隻能化身不動明王將其擊斃,所有罪業都由小僧一人承擔。”
“高啊!大師舍己為人實在令在下佩服,想必有人要自殺,大師為了阻止對方自殺也會在他自殺前將他擊斃吧?”李平陰陽怪氣的佩服道。
“自當如此,地獄不空誓不為佛,乃地藏王菩薩之宏願,小僧也當效仿,自殺之人妄造殺業,死後也會永墮阿鼻地獄,小僧又怎會忍心眾生遭受地獄之苦。”
二人交談中李平也大概摸清了妙因的性格,若妙因不是城府極深故意表現的如此此人應該是個純粹的沙門信徒,嚴格的遵守著教條,除了戒律信仰方麵比較死板外性格倒是挺活潑,沒那麽死氣。
李平也不想跟他聊那些沒用的,反正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便聊起了無關的瑣事,似乎看出李平無法勸動,妙因也知此行做了無用功,但並不氣壘,吃飯的同時也與李平愉快的交談著。
“你們功夫這麽高,是不是都是師承的達摩祖師?練得是什麽?可是易筋經?”
“李施主說笑了,達摩多羅乃前朝人士,小僧未曾得見,且達摩多羅乃是禪宗祖師,並未來過我江東寺廟,何談教授我等武藝,易筋經不過是按摩推拿的書籍,並非什麽武功秘籍。”
“嗬嗬,也是,哪有什麽武功秘籍,又不是小說。”
“對了,你們出家人娶妻生子嗎?”
“我佛戒律並未有此規定,我等僧人雖已出家,但還是能娶妻生子的。”
“嗬嗬,今後就不準了,還有,肉也不準吃。”
李平放下筷子,以勝利者的姿態看了眼妙因,便告辭離去,打開房門時,李平站在原地沒有迴頭,自顧自的說道。
“今日你我交談雖然沒有結果,但讓我對沙門大為改觀,我李平並不是不講理的人,但如今烽煙四起,對於天下來說並不是好事,隻有盡早結束戰亂才能還百姓太平,雖然說興亡百姓都苦,可做個太平犬也未嚐不是好事。佛說眾生平等,而我李平的宗旨是人人平等,決不能有人搞特殊,百姓繳稅服役其他人更當如此。今天後朝廷便會頒布法令僧人不允許飲酒吃肉娶妻生子,古話說真金不怕火煉,若真是虔誠的信徒這點阻礙難不倒他們,也能篩選出信念不夠頑強的人,妙因大師,我李平並不是針對沙門,道門也是如此,你總以沙門與朝廷比較,但一山決不允許兩隻老虎存在,若沙門能主動改革,成為一個純粹的沒有任何攻擊性的教派,我李平也不會區別對待,言盡於此,告辭。”
李平眉頭微微一皺,心道這和尚難道不怕死嗎?居然敢公然違背朝廷的旨意,便讓侍衛帶自己去見他。
“阿彌陀佛,李施主,小僧在此恭候多時了。”
李平不善的看向對方後言語中帶著怒意說道:“閣下想必是棲霞寺的僧人吧?本相曾警告過貴寺的主持方丈,若是膽敢再次踏入特區,定不饒恕。”
“阿彌陀佛,李施主,皮囊不過是紅粉骷髏,又何須眷戀,小僧若今日在此圓寂也隻是因果所致,自當順應,小僧乃是給李施主解惑故而前來拜訪。”
此人不卑不亢,麵上始終保持莊重肅穆的神情。
“解惑?什麽意思?你又是誰?”
見李平疑惑那人道:“小僧妙因,乃是三論宗毗盧遮那尊者,李施主前些日子因與鄙寺發生誤會從而記恨僧人,小僧隻是為此而來。”
“誤會?”李平皺著眉說道;“我想沒有什麽誤會,你等沙門不事生產,奴役百姓,妖言惑眾蠱惑人心,大肆斂財又豢養僧兵,還能有什麽誤會?”
“李施主,您貴為宰相,想必比小僧清楚,大隋如今做的與鄙寺又有何不同呢?官員收受稅收征發勞役乃是強迫百姓,我寺接受饋贈乃是信徒自願,如此說來鄙寺的行為卻是不值得一說。”
“哼!”李平沒想到對方居然如此巧言善辯,一時被激的無言以對,強言道:“百姓自願捐贈乃是被你等妖言蠱惑而不自知,我李平要做的就是戳穿你等蠱惑人心的騙術。”
“小僧此行便是為李施主解惑,騙不騙術自有分曉,難道李施主認為芸芸眾生的智慧不如你李相一人?”
“草!”李平沒想到對方居然直接站在道德製高點來抨擊自己,李平心中暗罵一句。
妙因見李平吃癟,雙手合十打個佛稽道:“看來李施主已經在思考小僧話語所蘊含的哲理,當及時懸崖勒馬,苦海無涯,迴頭是岸,阿彌陀佛。”
一股熱血直衝大腦,李平感覺自己要暈了過去,小心髒被這個禿驢刺激的有點受不了,趕緊說道:“小和尚你有什麽話快說,我還趕著去吃飯,還有,我不信教。”
“李施主何必明知故問,小僧前來自然是為施主解惑,好讓施主放棄罪業,打消交惡我佛的想法,我佛慈悲,是為普度眾生,與李施主有著共同的宏願,又何必自相殘殺呢?”
沒想到對方年紀輕輕,嘴功卻是了得,李平不由得仔細打量起麵前之人來。
妙因身高一米八左右,身形消瘦,腳蹬一雙草鞋,小腿處打了綁腿,身上穿的是白色麻布僧衣,左肩處有一抹黑色汙漬,是為袈裟,雖已深秋但沙門的三衣也隻穿了兩件,手中和脖頸上各一條佛頭念珠;妙因的臉龐俊秀中帶著一絲妖異,雙眼魅若桃花仿佛能勾人心魂,左耳打著耳洞,上麵掛著一個碗底大的耳環,有種別樣的美,但又有一些莊嚴,頭頂並沒有戒疤,這個時代的和尚並不燙結巴,也不似電影中和尚那般剃的精光還發亮,能看到其頭頂末出毛囊的發根。
袈裟的本意就是不正、壞、染,在純色的衣服上要有汙漬將其破壞,稱為壞色,就像一塊美味的蛋糕上麵突然沾上了一坨便便,讓人頓感惡心。影視劇中的袈裟多為方塊條紋,那也是壞色的一種,乃是僧人幫百姓做法後百姓迴報的小塊布匹,經過縫製後得到的袈裟。
此時和尚的僧衣一般都是皂黃色、生褐色與紅色,妙因穿白色的僧衣乃是根據《法滅盡經》中的 聖王去後,沙門袈裟,自然變白 來穿著,白色意為宣告佛法即將滅盡,當警告世人。
李平根本不懂佛法,也不知道妙因的用意,毗盧遮那尊者的毗盧遮那乃是釋迦牟尼的三身之一的法身,他有另一個名字叫大日如來,而毗盧遮那的憤怒化身更為流傳,便是不動明王。
由此可以推斷妙因的武功造詣絕對不淺,而法身就是積聚報業的軀殼,一切因果報應都會匯聚於此,身為尊者承擔著弘揚佛法的使命,其佛法造詣更是萬中無一,這也是為什麽妙因會來找李平的原因。
釋能雖然是棲霞寺住持三論宗方丈,但妙因身為毗盧遮那尊者其地位也絕不低於釋能,他的地位就好比某某教的聖使聖女,而佛教的教主隻可能是釋迦牟尼。
李平仔細打量對方後雙手合十恭敬道:“阿彌陀佛,妙因大師,在下乃凡夫俗子,此時已經腹中饑餓,不如先用過便飯再談論如何?”
魏征先前在李平會見妙因的時候就跑了,他可不想把心思放在這些瑣事上,也不理解為什麽李平要針對沙門,而旁邊的劉通根本聽不懂著個死禿驢在說什麽,更是插不上嘴,秦鋒則是根據李平的命令已經去辦事去了。
“李施主說笑了,小僧亦是芸芸眾生,圓寂前也需齋飯休憩,不如一道前往望江樓,小僧做東宴請李施主。”
妙因說完便做了個請的手勢,讓李平率先行走。
李平也不客氣,便大步趕往望江樓,途中打聽妙因可否有忌口。
“小僧聽聞望江樓有一道紅燒獅子頭的菜肴,一直無緣品嚐,今日自然不能錯過。”
妙因說話時臉上波瀾不驚,沒有任何不適。
“嗯?你們和尚不是不吃葷腥嗎?”李平忽然迴頭疑惑道。
先前的談論李平雖然被麵前之人氣的不輕,但意外的對他生不起反感來,隨著談話的深入反而有些親近之感,不過剛才的話語讓李平又心生厭惡起來。
“沒想到這人儀表堂堂,居然是個花和尚。”李平心中腹誹。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僧人不吃刺激食物,也是可以吃三淨肉的,三淨乃是 不見殺、不聽殺、不為僧殺,望江樓並不知曉今日小僧前來,樓內的肉應該都是三淨肉,小僧當然吃得,前朝梁武蕭皇帝雖然下令僧人不準吃肉,但已是前朝舊事,怎麽能用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僧呢?李施主說是吧?”
李平見妙因說話臉不紅氣不喘也對他的厚臉皮佩服起來。
“嗬嗬,有理,有理,前朝的法令在我大隋境內又怎麽能作效呢,妙因大師果然邏輯縝密,在下佩服。”
進入望江樓二樓包間後,妙因點了幾個菜又要了兩壺素酒,等菜上齊後二人便開始推杯換盞。
二人客套後妙因問道:“李施主,方才人多,小僧不好多說,如今廂房內就你我與這位侍衛三人,小僧便直說了。”
“請講。”李平伸手讓對方繼續。
“自上古以來,人們互相攻伐,聚眾為國,相互攻訐,肆意屠殺,百姓困苦不堪,自我沙門從漢朝傳入中原以來,在這亂世之中便迅速傳播,信徒數以萬計,蓋因我佛宣揚因果報應,輪迴轉世之學說,使百姓有個精神寄宿。”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何嚐不是勸說惡人向善,為世間收納惡徒不也能減少殺戮嗎?李施主又為何要對我佛趕盡殺絕,沙門的存在對朝而言可以安撫百姓,對民而言也能勸人向善,何樂而不為?”
李平細細的品味著對方的意思,也明白對方的話並非虛言,亂世之中百姓也想尋得一個庇護的場所,這也是沙門壯大的根本緣由,但不是所有的僧人都是善男信女,前朝幾次滅佛已經說明了一切,當沙門中人獲得了足夠大的權力後便會染指朝政,企圖左右朝堂,這些不用繳納賦稅又大肆兼並土地人口的組織也會拖累一個國家,使之疲敝,最後被外敵消滅。
想到此處李平便說道:“妙因大師所言不假,但朝堂運轉就需要人口和土地,沙門聚攏人口兼並土地又不出徭役,也不繳賦稅,長此以往朝堂必被拖累,這是衝突所在,並非雙贏的局麵,我大隋如今內憂外患,需要聚集一切能夠聚集的資源,方能挺過此劫。”
“妙因大師你方才說讓我李平放過沙門,這也是我李平想要說的,沙門又是否能放過我李平和大隋百姓呢?”
“李施主這是庸人自擾,沙門又何時為難過李施主?朝堂需要運轉,寺廟也需要運轉,信仰乃是百姓所選,自當讓百姓來抉擇,農夫願意貢獻出土地給予寺廟,這是我佛感化所致,若是無人信仰我佛這一切都不複存在,又何須剿滅?”
“老子雲: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李施主乃屬多則惑,乃杞人憂天爾。”
“大師或許說的對,但!”李平不置可否道:“當今大隋北麵有李密竇建德之流,西麵有李源蕭銑等人,百姓都去了你寺廟當和尚,我又當如何?難不成等著對方來剿滅自己?”
“我朝寺廟三千七百九十二,又豈是施主治下有寺廟?此乃無稽之談,李施主若善待我佛,他日敵人來犯小僧自當率領寺僧護衛周圍。”
妙因的話語一如既往的堅定,沒有絲毫拖遝。
“你?”李平疑惑的看向妙因,這瘦胳膊瘦腿的能保我周全?不禁搖了搖頭。
妙因見狀嗬嗬一笑,站起身後便朝牆壁一拳,當初連蘇烈都無法撼動的磚牆被妙因一擊之下居然擊出一個大坑。
妙因強行止住微微顫抖的手臂麵上依舊不改,隻是心中暗道失策,這牆居然比石頭的也不承讓,早知道就掌劈桌椅好了。
護衛在李平旁邊的劉通眼下當即大驚,他乃是號稱混元開山手,也就是百姓口中的鐵砂掌,手上的功夫在綠林也是數一數二,但看到妙因剛才露的這一手便知道自己的功力是絕對比不過對方,便用手悄悄的戳了戳李平,暗示對方妙因的功夫了得。
李平和劉通相處多日,二人早有默契,在感受到劉通的小動作後李平也緊張起來,這人之前要是對自己有歹念隻怕自己早已身首異處,他的身形和麵容實在太能迷惑人了。
不自覺的李平便將右手摸向腰間。
妙因施展完後也沒有進一步的動作,神色自若的返迴了桌上便坐了下來,並在桌底下悄悄的揉搓著吃痛的右手。
“嗬嗬!”李平嘴角抽了抽,有些尷尬的說道;“大師果然好功夫,是在下小瞧了,當自罰。”
李平舉起酒杯一口悶下,妙因舒緩了手背的疼痛後將雙手放迴桌麵,也舉起酒杯與李平共飲。
之後說道:“好功夫當不得,小僧也隻是對武藝略有了解,出家人慈悲為懷,雕蟲小技隻為防身,普度眾生才是正經。”
“大師真會開玩笑,此等武藝放在綠林也是數一數二的好手,怎麽能說是雕蟲小技?嗬嗬,不知沙門有大師此等武藝的還有多少?”
李平已經放棄了輕視沙門的想法,當初了事那些武僧的武功已經十分了得,這個妙因更是個中好手,若是沙門還有大把的這種強人,李平若是沒有絕對的武力,隻怕強行剿滅沙門還得橫生不少枝節。
妙因看出了李平的心思,但出家人不打誑語,妙因也不會瞞李平,便說道:“此等造詣三論宗隻有小僧一人,不過小僧的師兄弟武功也隻是略遜小僧一籌。”
李平沒想到這個妙因如此坦率,直截了當的就將家底抖了出來,對他的好感也上升了一個檔次,聽聞對方說他的師兄弟功夫也都很了得,李平心中生出了一個想法。
若是讓這些僧人還俗加入我的軍隊,豈不是所向披靡?
似乎是看穿了李平的想法,妙因笑道:“李施主切莫多想,小僧與諸位師兄弟並無還俗打算。”
“小了,格局小了。”李平搖搖頭歎息道。
“什麽格局小了?”妙因被李平莫名其妙的話弄的不明所以。
“我說的是大師的格局小了。”李平說完便站起身,走到妙因身邊歎息道:“出家人普度眾生,當心懷天下,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我曰殺生是為救生,殺一人而救蒼生,其功德當成佛矣。”
“阿彌陀佛,李施主。”妙因也站起身並將李平抬起的手按下說道:“我佛慈悲,一人與蒼生皆為眾生,眾生平等,殺一人而救蒼生又有何功德,皆為眾生,若一人當死自有因果,若蒼生當死亦是因果,何來功德?若主動幹預隻會枉曾殺業。”
“額!”李平沒想到這個電車難題居然被妙因如此輕易的就化解了,臉上有些尷尬,本想著忽悠對方加入自己,沒想到被對方訓斥了一頓。
隻怪李平小看了古人,對於電車難題早在戰國時孟子就有了解釋:得百裏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孟子的主張是認為殺一個無辜的人而得到天下是不可取的。
墨子也有解釋:殺一人以存天下,非殺一人以利天下也;殺己以存天下,是殺己以利天下。墨子認為殺一個人的目的是為了救五個人,而不是有利大家的舉動,隻是兩害取其輕僅此而已,若是殺了自己救五個人才能算得上是利天下的義舉。
法家的觀點則是幾人擾亂秩序,違法跑上鐵路,當處死。
沙門的觀點就如同妙因一般,若是為了救一個人而犧牲五個人他是絕不會做的,因為眾生平等,如果必須有人死,那麽一人死或者五人死皆是因果;而換一個人來拉開關的話妙因便會出手將其擊斃,因為那人隻要拉開關就會造成殺業,死後要永墮阿鼻地獄,無法超生,提前擊斃對方可消解對方的殺業,讓其能轉世投胎,所有的惡業都讓妙因自己來承擔。
“可若是有人要殺天下眾生呢?難道你沙門也不管嗎?”李平不服,想要看看這妙因如何迴答這個問題,若是還是不管不顧,隻能說明這沙門的教義都是虛偽的。
“小僧身為毗盧遮那尊者,自當會阻止其枉曾殺業,以佛法感化,若是對方實在執迷不悟小僧也隻能化身不動明王將其擊斃,所有罪業都由小僧一人承擔。”
“高啊!大師舍己為人實在令在下佩服,想必有人要自殺,大師為了阻止對方自殺也會在他自殺前將他擊斃吧?”李平陰陽怪氣的佩服道。
“自當如此,地獄不空誓不為佛,乃地藏王菩薩之宏願,小僧也當效仿,自殺之人妄造殺業,死後也會永墮阿鼻地獄,小僧又怎會忍心眾生遭受地獄之苦。”
二人交談中李平也大概摸清了妙因的性格,若妙因不是城府極深故意表現的如此此人應該是個純粹的沙門信徒,嚴格的遵守著教條,除了戒律信仰方麵比較死板外性格倒是挺活潑,沒那麽死氣。
李平也不想跟他聊那些沒用的,反正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便聊起了無關的瑣事,似乎看出李平無法勸動,妙因也知此行做了無用功,但並不氣壘,吃飯的同時也與李平愉快的交談著。
“你們功夫這麽高,是不是都是師承的達摩祖師?練得是什麽?可是易筋經?”
“李施主說笑了,達摩多羅乃前朝人士,小僧未曾得見,且達摩多羅乃是禪宗祖師,並未來過我江東寺廟,何談教授我等武藝,易筋經不過是按摩推拿的書籍,並非什麽武功秘籍。”
“嗬嗬,也是,哪有什麽武功秘籍,又不是小說。”
“對了,你們出家人娶妻生子嗎?”
“我佛戒律並未有此規定,我等僧人雖已出家,但還是能娶妻生子的。”
“嗬嗬,今後就不準了,還有,肉也不準吃。”
李平放下筷子,以勝利者的姿態看了眼妙因,便告辭離去,打開房門時,李平站在原地沒有迴頭,自顧自的說道。
“今日你我交談雖然沒有結果,但讓我對沙門大為改觀,我李平並不是不講理的人,但如今烽煙四起,對於天下來說並不是好事,隻有盡早結束戰亂才能還百姓太平,雖然說興亡百姓都苦,可做個太平犬也未嚐不是好事。佛說眾生平等,而我李平的宗旨是人人平等,決不能有人搞特殊,百姓繳稅服役其他人更當如此。今天後朝廷便會頒布法令僧人不允許飲酒吃肉娶妻生子,古話說真金不怕火煉,若真是虔誠的信徒這點阻礙難不倒他們,也能篩選出信念不夠頑強的人,妙因大師,我李平並不是針對沙門,道門也是如此,你總以沙門與朝廷比較,但一山決不允許兩隻老虎存在,若沙門能主動改革,成為一個純粹的沒有任何攻擊性的教派,我李平也不會區別對待,言盡於此,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