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規模遷徙必定鬧出動靜,最好是分批東奔。至於糧食方麵,仲夏已至,秋收不遠,倒是不怕養不活這些人。」
另外,遷徙到中原的西域人可以成為重要的勞動力,正是大奉此時所需。
魏淵補充道:
「必須要在佛法大會之前遷徙到中原。」
接下來,兩人具體商議了安頓大乘佛教徒的地區,如何分批東奔、需要多少人手護送、規劃路線等等。
末了,趙守提議道:
「稍後把此事告訴王貞文吧,你這個帝國縫補匠在大局觀上無人能及。但具體到細節,王貞文比你要強的多。」
魏淵笑著點頭,突然問道:
「這大乘佛教的氣運,是否歸於許七安?」
趙守沉吟道:
「既是國教,大奉分一成,度厄分一成,許寧宴獨得八成。」
院長嘆口氣,有些羨慕地說道:
「你當年培養那個小銅鑼時,可曾想過會有今日?」
魏淵一聽,頓時放下茶杯,把雙手攏在寬袖中,淡淡道:
「李妙真說過一句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於我而言,同樣如此。」
他笑容平淡,目光溫和,但趙守能清晰的感覺到魏青衣眼神裏、語氣裏潛藏著的得意。
瞧把你得意的……為人師表的趙守,麵無表情的抿了一口杯裏的茶水,嘶了一聲:
「你這是陳茶吧。」
魏淵一愣,低頭看了看茶杯,糾正道:
「這是今年慕南梔種的第一批新茶,許寧宴出海前特意送來的。」
趙守露出「疑惑」的表情:
「可我記得許寧宴娶了臨安殿下後,花神就不種茶了,這事兒還是二郎與我閑聊時,說出來打趣他大哥的。哦,可能是我記錯了。」
魏淵:「……」
……
西域,天空藍的讓人心醉,白雲靜靜的掛在天邊。
高大巍峨的阿蘭陀山脈聳立在藍天白雲之下,仿佛亙古便已存在。
阿蘭陀山腳下的曠野上,來自西域各個城邦、國都的信徒們,三步一叩首的向著聖山而去。
他們無比虔誠,他們的信仰高於一切,包括親情和對君王的敬意。
在西域神權至高至上,帝王不過是傀儡,貴族是神權之下的僕人。
生活在西域的百姓,可以不敬君王,可以對貴族不忠,但不能沒有信仰。
而他們的信仰,隻對那位至高無上,亙古以來唯一的佛。
尤其是當他們遙望遠方,看見那座高大巍峨的聖山後,心裏愈發敬畏,愈發虔誠。
根據阿蘭陀附近的百姓所說,不久前,聖山遭到南疆妖族和中原大奉高手的聯手襲擊,動靜之大,數十裏外清晰可聞。
聖山阿蘭陀幾乎被夷為平地。
可他們如今親眼所見,聖山完好無損,靜默的屹立於天地之間。
唯一的證據是,聖山頂峰已經沒有積雪,不再是個白頭翁。
距離阿蘭陀極為遙遠的平原上,一顆菩提樹下,穿著紅黃相間袈裟的度厄,雙手合十盤坐於樹下,眺望著遠方的阿蘭陀。
一位中年僧人雙手合十,站在他身側。
中年僧人外貌有著標準的西域人特徵,臉龐圓潤,許七安要是在這裏,會認出此人是當初佛門鬥法時,與他發生過衝突的淨塵和尚。
「師尊,大奉朝廷有消息遞過來。」
度厄微微點頭。
淨塵繼續說道:
「大奉打算把雷州北部和楚州北部兩千裏疆土單獨劃分出來,供我大乘佛教棲息,並提供一年的糧食。阿蘇羅、地宗金蓮兩位超凡入駐大乘佛法教派,防備菩薩們報復。
「此外,在佛法大會當天,女帝答應下旨冊封大乘佛法教為國教。」
冊封大乘佛教為國教,相當於給了大乘佛法教一個名分,氣運將由此凝聚,從西域佛門中剝離出來。
度厄羅漢微微點頭,頗為滿意。
淨塵停頓片刻,道:「但大奉有個條件,必須在佛法大會之前,完成遷徙。」
度厄羅漢沉吟一下,點頭:
「按照他們的要求辦便是。」
淨塵和尚應了一聲,露出幾分笑容:
「大乘佛教能在菩薩們的眼皮子底下發揚光大,大奉朝廷確實盡了全力,師父您說的對,我們可以不信大奉,但可以相信許銀鑼。
「不,是至高佛。」
如果沒有大奉朝廷要錢給錢,不惜一切代價的扶持,大乘佛教很難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於底層困苦百姓間傳播,呈現出星火燎原的趨勢。
度厄淡淡道:
「菩薩們目光,從來都不在塵埃身上。」
塵埃指的是底層的百姓。
「許寧宴還未歸來?」他旋即問道。
「沒有消息。」淨塵和尚搖頭。
度厄羅漢微微皺眉,嘆息道:
「希望他歸來時,已是半步武神。」
正事說完,淨塵和尚望著遠方的阿蘭陀,不自覺的壓低聲音:
「師父,聖山不是毀了嗎?!」
聞言,度厄羅漢的臉色變的複雜起來,道:
「佛陀便是聖山,聖山便是佛陀。」
什麽意思?佛陀變成了山?淨塵和尚皺緊眉頭。
……
在長達數天的空間轉換後,許七安和九尾狐看見前方出現一隻巨大的怪物,祂的身形堪比山嶽,皮毛呈黑色,有著類似山羊的身軀,頭頂六根彎曲的長角猶如荊棘。
另外,遷徙到中原的西域人可以成為重要的勞動力,正是大奉此時所需。
魏淵補充道:
「必須要在佛法大會之前遷徙到中原。」
接下來,兩人具體商議了安頓大乘佛教徒的地區,如何分批東奔、需要多少人手護送、規劃路線等等。
末了,趙守提議道:
「稍後把此事告訴王貞文吧,你這個帝國縫補匠在大局觀上無人能及。但具體到細節,王貞文比你要強的多。」
魏淵笑著點頭,突然問道:
「這大乘佛教的氣運,是否歸於許七安?」
趙守沉吟道:
「既是國教,大奉分一成,度厄分一成,許寧宴獨得八成。」
院長嘆口氣,有些羨慕地說道:
「你當年培養那個小銅鑼時,可曾想過會有今日?」
魏淵一聽,頓時放下茶杯,把雙手攏在寬袖中,淡淡道:
「李妙真說過一句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於我而言,同樣如此。」
他笑容平淡,目光溫和,但趙守能清晰的感覺到魏青衣眼神裏、語氣裏潛藏著的得意。
瞧把你得意的……為人師表的趙守,麵無表情的抿了一口杯裏的茶水,嘶了一聲:
「你這是陳茶吧。」
魏淵一愣,低頭看了看茶杯,糾正道:
「這是今年慕南梔種的第一批新茶,許寧宴出海前特意送來的。」
趙守露出「疑惑」的表情:
「可我記得許寧宴娶了臨安殿下後,花神就不種茶了,這事兒還是二郎與我閑聊時,說出來打趣他大哥的。哦,可能是我記錯了。」
魏淵:「……」
……
西域,天空藍的讓人心醉,白雲靜靜的掛在天邊。
高大巍峨的阿蘭陀山脈聳立在藍天白雲之下,仿佛亙古便已存在。
阿蘭陀山腳下的曠野上,來自西域各個城邦、國都的信徒們,三步一叩首的向著聖山而去。
他們無比虔誠,他們的信仰高於一切,包括親情和對君王的敬意。
在西域神權至高至上,帝王不過是傀儡,貴族是神權之下的僕人。
生活在西域的百姓,可以不敬君王,可以對貴族不忠,但不能沒有信仰。
而他們的信仰,隻對那位至高無上,亙古以來唯一的佛。
尤其是當他們遙望遠方,看見那座高大巍峨的聖山後,心裏愈發敬畏,愈發虔誠。
根據阿蘭陀附近的百姓所說,不久前,聖山遭到南疆妖族和中原大奉高手的聯手襲擊,動靜之大,數十裏外清晰可聞。
聖山阿蘭陀幾乎被夷為平地。
可他們如今親眼所見,聖山完好無損,靜默的屹立於天地之間。
唯一的證據是,聖山頂峰已經沒有積雪,不再是個白頭翁。
距離阿蘭陀極為遙遠的平原上,一顆菩提樹下,穿著紅黃相間袈裟的度厄,雙手合十盤坐於樹下,眺望著遠方的阿蘭陀。
一位中年僧人雙手合十,站在他身側。
中年僧人外貌有著標準的西域人特徵,臉龐圓潤,許七安要是在這裏,會認出此人是當初佛門鬥法時,與他發生過衝突的淨塵和尚。
「師尊,大奉朝廷有消息遞過來。」
度厄微微點頭。
淨塵繼續說道:
「大奉打算把雷州北部和楚州北部兩千裏疆土單獨劃分出來,供我大乘佛教棲息,並提供一年的糧食。阿蘇羅、地宗金蓮兩位超凡入駐大乘佛法教派,防備菩薩們報復。
「此外,在佛法大會當天,女帝答應下旨冊封大乘佛法教為國教。」
冊封大乘佛教為國教,相當於給了大乘佛法教一個名分,氣運將由此凝聚,從西域佛門中剝離出來。
度厄羅漢微微點頭,頗為滿意。
淨塵停頓片刻,道:「但大奉有個條件,必須在佛法大會之前,完成遷徙。」
度厄羅漢沉吟一下,點頭:
「按照他們的要求辦便是。」
淨塵和尚應了一聲,露出幾分笑容:
「大乘佛教能在菩薩們的眼皮子底下發揚光大,大奉朝廷確實盡了全力,師父您說的對,我們可以不信大奉,但可以相信許銀鑼。
「不,是至高佛。」
如果沒有大奉朝廷要錢給錢,不惜一切代價的扶持,大乘佛教很難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於底層困苦百姓間傳播,呈現出星火燎原的趨勢。
度厄淡淡道:
「菩薩們目光,從來都不在塵埃身上。」
塵埃指的是底層的百姓。
「許寧宴還未歸來?」他旋即問道。
「沒有消息。」淨塵和尚搖頭。
度厄羅漢微微皺眉,嘆息道:
「希望他歸來時,已是半步武神。」
正事說完,淨塵和尚望著遠方的阿蘭陀,不自覺的壓低聲音:
「師父,聖山不是毀了嗎?!」
聞言,度厄羅漢的臉色變的複雜起來,道:
「佛陀便是聖山,聖山便是佛陀。」
什麽意思?佛陀變成了山?淨塵和尚皺緊眉頭。
……
在長達數天的空間轉換後,許七安和九尾狐看見前方出現一隻巨大的怪物,祂的身形堪比山嶽,皮毛呈黑色,有著類似山羊的身軀,頭頂六根彎曲的長角猶如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