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的雲州官員瑟瑟發抖,痛哭流涕。
……
黃昏。
禦書房中,懷慶坐在鋪設黃綢的大案後,堂內是劉洪和錢青書兩位黨派魁首,以及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作揖道:
「殿下,登基事宜已經籌備妥當。」
穿素雅宮裙的懷慶,微微頷首。
待禮部尚書退迴位置後,劉洪出列作揖:
「今日舉城沸騰,百姓牴觸情緒仍有,但不算嚴重,許銀鑼的口碑也有好轉。京城百姓還是愛戴者居多。」
劉洪說完,忍不住笑了起來:
「以許銀鑼如今的聲望,為殿下保駕護航,最適合不過。當朝無人比他更得民心啊。」
公主登基稱帝,貴族階層其實比百姓更容易接受,隻要利益給到位,再以武力脅迫,屈服者不在少數。
最主要的是,在統治階層眼裏,懷慶雖是女子,但畢竟是根正苗紅的皇室血統。
女子稱帝屬於破例,下一任新君仍是大奉皇室。
這大大減輕了統治階層的牴觸心理。
但平民百姓可不管這些,要安撫百姓,讓他們信服,懷慶威望不夠,諸公威望也不夠,隻有許七安才能辦到。
錢青書附和道:
「殿下能否凝聚民心,就看明日了。」
懷慶低著頭,審閱著手裏的摺子,沒有抬頭的「嗯」了一聲:
「時候不早了,幾位愛卿先退下吧。」
三人作揖,退出禦書房。
懷慶手裏的摺子是內閣遞上來的,內容是登基後的一應事宜,瑣事零零總總,但有一條極為重要,那就是召各州布政使、都指揮使,迴京述職。
這其實是一場談判、拉攏,給各州大佬做一做思想工作。
……
次日。
這天,京城的氣氛極為古怪,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市井百姓,都知道這是一個註定被載入史冊的日子。
因為長公主懷慶,於今日登基,開大奉六百年未有之先例。
皇帝登基,普通百姓無緣得見,但不妨礙他們關注、議論。
各階層都有不同的看法,國子監的學子、儒林,對於懷慶登基之事,痛心疾首,即使雲州使團被遊街示眾,也不能博取他們好感。
最多就是不罵許七安了。
市井百姓階層,意見最雜,有的無法接受,有的事不關己,有的選擇相信許銀鑼。
許府,嬸嬸也代表貴婦階層發表看法。
「老爺啊,寧宴這不是在瞎鬧嘛,女人怎麽能當皇帝呢。我都不敢出門,害怕被認出是許寧宴的嬸嬸,萬一被人拿臭雞蛋砸了怎麽辦。」
嬸嬸一如既往的美艷,歲月仿佛對她格外憐惜。
雖然與女兒坐在一起的她,沒有了少女感,但並不顯老,臉嫩膚白,沒有任何皺紋。
許二叔低頭吃飯,不發表意見。
「大哥自有分寸的。」
相比起母親,許玲月就很欣賞大哥的壯舉。
嬸嬸見自己的話題冷場,嘆息一聲:
「青州失守,二郎也沒了有音訊。鈴音在蠱族修行,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迴來,她會不會被南疆的蠻夷欺負啊。
「許寧宴這個沒良心的壞種,迴了京城,也不知道迴家裏看看。」
正說著,嬸嬸目光一僵,直勾勾的看著廳外。
第一百一十章 登基
許二叔和許玲月,察覺到她的異常,扭頭看向廳外。
夜色裏,許七安一襲天色青錦袍,手裏拎著一壇酒,走到了簷下燈籠散發的光暈裏。
再一跨步,便越過門檻,進入內廳。
「寧宴!」
喜色從許二叔臉上泛起,他霍然起身,朝侄兒迎上去。
嬸嬸和玲月也綻放笑容,不過前者立刻哼一聲,擺出冷淡姿態,後者則歡喜的像個小女孩,跟著父親一起起身,迎向大哥。
「二叔,我迴來了。」
許七安笑道。
遊子歸來,一句「我迴來了」足矣。
「迴來就好。」許二叔拍了拍侄兒的肩膀,接過他手裏的酒,轉頭朝嬸嬸的貼身丫鬟綠娥說道:
「給大郎準備碗筷。」
許玲月抓住機會,柔柔喊道:
「大哥~」
語氣頗為輕快,顯示出少女此刻歡喜的情緒。
許七安端詳著大妹妹,笑容溫和:
「一段時間沒見,出落的更漂亮了。」
完美繼承了嬸嬸美貌的她,在顏值方麵出類拔萃,清麗脫俗,五官精緻。
許玲月臉上笑容更甜美了,輕聲埋怨:
「大哥今日迴府,也不知道提前派人知會一聲,我好做一些你愛吃的下酒菜。」
三人旋即在桌邊坐下,綠娥取來碗筷後,許七安和二叔喝酒閑聊,說起遠在雍州的二郎。
「寧宴啊,你既然迴了京城,想必是知道青州失守的消息了。」
許二叔喝了一口小酒,說道:
「那想必有去雍州看過二郎了吧,你嬸嬸一直擔心二郎。我就跟她說,二郎就算真有個萬一,你早就迴來通知我們了。」
許七安表情僵了一下:
「青州失守有段時日了,二叔難道沒有寫信問詢二郎的情況?」
許二叔表情也僵了一下。
叔侄沉默對視,相顧無言。
雖然有些不合時宜,但這熟悉的既視感是怎麽迴事,總覺得以前發生過類似的事……許七安沉吟一下,道:
……
黃昏。
禦書房中,懷慶坐在鋪設黃綢的大案後,堂內是劉洪和錢青書兩位黨派魁首,以及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作揖道:
「殿下,登基事宜已經籌備妥當。」
穿素雅宮裙的懷慶,微微頷首。
待禮部尚書退迴位置後,劉洪出列作揖:
「今日舉城沸騰,百姓牴觸情緒仍有,但不算嚴重,許銀鑼的口碑也有好轉。京城百姓還是愛戴者居多。」
劉洪說完,忍不住笑了起來:
「以許銀鑼如今的聲望,為殿下保駕護航,最適合不過。當朝無人比他更得民心啊。」
公主登基稱帝,貴族階層其實比百姓更容易接受,隻要利益給到位,再以武力脅迫,屈服者不在少數。
最主要的是,在統治階層眼裏,懷慶雖是女子,但畢竟是根正苗紅的皇室血統。
女子稱帝屬於破例,下一任新君仍是大奉皇室。
這大大減輕了統治階層的牴觸心理。
但平民百姓可不管這些,要安撫百姓,讓他們信服,懷慶威望不夠,諸公威望也不夠,隻有許七安才能辦到。
錢青書附和道:
「殿下能否凝聚民心,就看明日了。」
懷慶低著頭,審閱著手裏的摺子,沒有抬頭的「嗯」了一聲:
「時候不早了,幾位愛卿先退下吧。」
三人作揖,退出禦書房。
懷慶手裏的摺子是內閣遞上來的,內容是登基後的一應事宜,瑣事零零總總,但有一條極為重要,那就是召各州布政使、都指揮使,迴京述職。
這其實是一場談判、拉攏,給各州大佬做一做思想工作。
……
次日。
這天,京城的氣氛極為古怪,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市井百姓,都知道這是一個註定被載入史冊的日子。
因為長公主懷慶,於今日登基,開大奉六百年未有之先例。
皇帝登基,普通百姓無緣得見,但不妨礙他們關注、議論。
各階層都有不同的看法,國子監的學子、儒林,對於懷慶登基之事,痛心疾首,即使雲州使團被遊街示眾,也不能博取他們好感。
最多就是不罵許七安了。
市井百姓階層,意見最雜,有的無法接受,有的事不關己,有的選擇相信許銀鑼。
許府,嬸嬸也代表貴婦階層發表看法。
「老爺啊,寧宴這不是在瞎鬧嘛,女人怎麽能當皇帝呢。我都不敢出門,害怕被認出是許寧宴的嬸嬸,萬一被人拿臭雞蛋砸了怎麽辦。」
嬸嬸一如既往的美艷,歲月仿佛對她格外憐惜。
雖然與女兒坐在一起的她,沒有了少女感,但並不顯老,臉嫩膚白,沒有任何皺紋。
許二叔低頭吃飯,不發表意見。
「大哥自有分寸的。」
相比起母親,許玲月就很欣賞大哥的壯舉。
嬸嬸見自己的話題冷場,嘆息一聲:
「青州失守,二郎也沒了有音訊。鈴音在蠱族修行,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迴來,她會不會被南疆的蠻夷欺負啊。
「許寧宴這個沒良心的壞種,迴了京城,也不知道迴家裏看看。」
正說著,嬸嬸目光一僵,直勾勾的看著廳外。
第一百一十章 登基
許二叔和許玲月,察覺到她的異常,扭頭看向廳外。
夜色裏,許七安一襲天色青錦袍,手裏拎著一壇酒,走到了簷下燈籠散發的光暈裏。
再一跨步,便越過門檻,進入內廳。
「寧宴!」
喜色從許二叔臉上泛起,他霍然起身,朝侄兒迎上去。
嬸嬸和玲月也綻放笑容,不過前者立刻哼一聲,擺出冷淡姿態,後者則歡喜的像個小女孩,跟著父親一起起身,迎向大哥。
「二叔,我迴來了。」
許七安笑道。
遊子歸來,一句「我迴來了」足矣。
「迴來就好。」許二叔拍了拍侄兒的肩膀,接過他手裏的酒,轉頭朝嬸嬸的貼身丫鬟綠娥說道:
「給大郎準備碗筷。」
許玲月抓住機會,柔柔喊道:
「大哥~」
語氣頗為輕快,顯示出少女此刻歡喜的情緒。
許七安端詳著大妹妹,笑容溫和:
「一段時間沒見,出落的更漂亮了。」
完美繼承了嬸嬸美貌的她,在顏值方麵出類拔萃,清麗脫俗,五官精緻。
許玲月臉上笑容更甜美了,輕聲埋怨:
「大哥今日迴府,也不知道提前派人知會一聲,我好做一些你愛吃的下酒菜。」
三人旋即在桌邊坐下,綠娥取來碗筷後,許七安和二叔喝酒閑聊,說起遠在雍州的二郎。
「寧宴啊,你既然迴了京城,想必是知道青州失守的消息了。」
許二叔喝了一口小酒,說道:
「那想必有去雍州看過二郎了吧,你嬸嬸一直擔心二郎。我就跟她說,二郎就算真有個萬一,你早就迴來通知我們了。」
許七安表情僵了一下:
「青州失守有段時日了,二叔難道沒有寫信問詢二郎的情況?」
許二叔表情也僵了一下。
叔侄沉默對視,相顧無言。
雖然有些不合時宜,但這熟悉的既視感是怎麽迴事,總覺得以前發生過類似的事……許七安沉吟一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