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鬆江府的驛站內,朱棣威嚴地接見了安南胡氏政權派來的使者。雙方的氣氛一開始便顯得有些尷尬,朱棣的眼神如同銳利的鷹隼,直逼使者們的心神。


    朱棣沉聲問道:“去年,我朝內閣已經向你們傳達了要求,歸還五縣。為何時至今日,仍不見你們有絲毫動靜?我朝的使者已在邊境駐守多時,卻始終未見你們有所迴應,這究竟是何故?”


    使者們被朱棣的質問嚇得汗流浹背,他們支支吾吾,隻能以“事關重大,國王正在商議中”作為借口。


    朱棣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不見棺材不掉淚,是嗎?”


    突然,他高坐在寶座上,揮手示意。隻見一人從屏風後走出,正是陳天平。他靜靜地站在使者們麵前,目光如炬。


    安南使者見狀大驚失色,但是不敢亂動!隻能裝作不認識!


    朱棣說:“你們覺得裝作不認識就可以了是吧?”


    陳天平一一叫出安南使者們的名字,並說出家族情況!


    裴伯耆見狀,更是氣憤難當。他站出來,聲音洪亮地斥責使者們:“你們還要裝到什麽時候?難道有勇氣當亂臣賊子,沒有勇氣認主嗎?”


    裴伯耆的幾句話如同利刃,直刺使者們的心窩。他們惶恐不安,麵麵相覷,無言以對。


    朱棣看著這一切,心中已經有了決斷。他揮手讓陳裴二人退下,然後緩緩說道:“胡一元犯三大罪,一是竊取大明國土拒不歸還,第二,篡權奪位有違人臣之責,第三,居然敢歪曲大明內閣國書內容,妄稱已同意其子稱王!迴去告胡一元和他的兒子,懸崖勒馬,來金陵做個解釋!否則,朕會派兵請你們胡氏父子來金陵,與朕談一談什麽是聖人禮法和君臣之道!”


    使者們聽了朱棣的話,心中更是惶恐不安。他們明白,這位大明皇帝的話並非空談,他有著足夠的實力和決心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於是,安南的使者們帶著朱棣的警告和期望,匆匆離開了鬆江府。他們知道,迴去後必須向國王如實稟報這一切,否則安南的未來將岌岌可危。


    問題是現在的安南胡一元已經迷失了自我,去天竺找建文給自己冊封!自己宣傳半天自己都信了,以大明皇帝認可的名義,向旁邊的占城舉起了屠刀!


    占城派人來告,安南大舉興兵,自己扛不住了!請求大明皇帝能夠為他們作主!


    這一次不是內閣,而是朱棣下達旨意,譴責安南的行徑!要求立即退兵


    朱棣之所以能夠坐穩皇帝寶座,並在巨大壓力下推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底氣就在於前福記集團從占城、安南、暹羅等地進口糧食,以平衡國內糧價。如今,安南的舉動無疑是在自斷其路,更是在挑釁大明的底線。


    朱棣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心中早已有了決斷。他清楚,安南的舉動已經觸及了大明的底線。安南不僅違背了之前的承諾,還向鄰國舉起了屠刀,這無疑是在向大明宣戰。


    他再次發布了嚴厲的詔書,對胡一元進行了強烈的指責。朱棣明確表示,如果安南不能給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複,他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大明的利益。


    如今安南此舉,是在找死的路上越行越遠!


    明朝中央內閣迅速行書給沐晟,命令他與安南進行交涉。


    言辭激烈而直接,要求安南立即從占城等地撤軍,並保證大明從這些地區的糧食進口不受影響。


    內閣強調,大明的經濟建設正處於關鍵時期,國內糧價的穩定直接關係到社稷的興亡和永樂新政的成敗。


    而從中南半島進口糧食則是其中的關鍵環節,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沐晟在獲得內閣行書過後,立即讓人傳書安南國內,沐晟甚至更為嚴厲,稱自己奉太祖高皇帝之命世鎮南疆。確保邊界穩定,如果安南不能保持和平,那麽沐府將履行使命!


    然而,朱棣知道,此刻他的重心仍舊在國內。穩定政權、確保自己的皇帝寶座才是當前的核心任務。但他也明白,對於安南的問題,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以確保大明的利益不受侵犯。


    此時,鄭和的艦隊已經在廣州港補充完畢,準備經瓊州海峽前往南海。這支艦隊不僅是大明海上力量的象征,也是朱棣維護海外利益的重要工具。


    東廠傳來的消息讓朱棣眉頭緊鎖。安南竟然有意派出使臣接洽在天竺的建文皇帝,這無疑是對他的挑釁和威脅。


    朱棣之所以一直備戰,除了知道大明和安南之間必有一戰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安南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以便監控在天竺的建文皇帝的行為。


    朱棣再次讓朱高熾以內閣名義正式告知安南,大明艦隊需要金蘭灣駐紮,務必讓其常駐!其次,不得對周邊國家興兵。最後,允許大明督察院派人前往調查陳氏政權事宜!


    安南最後被迫決定歸還邊境五縣,同意督察院派人前往安南調查!但是駐軍事宜婉拒,聲稱金蘭灣乃是小港口不是很合適!


    胡朝明白勢不得已,唯有承認責任,要求“迎歸天平”。


    督察院禦史李琦到達安南後,認真查驗所有的文書,並進行了問話,發現很多中下層官員都不滿胡氏!認為胡氏篡權奪位!


    但是這不是李琦想要的!


    重點是東廠得知了胡一元與建文在天竺勢力的接觸!


    朱棣在主持金陵與泉州道路建設慶典的時候接到了來自於天竺徐輝祖的信!


    徐輝祖首先在信中問候了自己的兄弟和妹妹們,表示他們已經在天竺的孟買站穩了腳跟。


    他們已經在天竺組建了軍隊,征發當地的百姓修建城池!


    他透露了關鍵的信息是安南胡氏派人接觸了自己這邊。提出願意資助建文帝派人在大明內部搞事!,條件是冊封自己為國王


    方孝儒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鼓動建文接受條件,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隻是現在的建文帝比以前清醒多了,沒有聽方孝儒的,拒絕了安南的請求,表示自己已經退位,大明國內的事情不再過問!同時嚴厲譴責了胡一元的篡權行為!


    還好,齊泰也是如此認為!一是與朱棣實力差距太大,二是如果冊封了胡一元,不是認可他的行為,那將建文自己置於何地?當初的臥龍已經清晰的認識到了差距所在。


    這封信完全證實了東廠傳遞的情報!


    安南是已經病急亂投醫了!


    朱棣的備戰一刻也沒鬆懈,再次增派了一個鎮的皇家陸軍前往廣西。從內部,四川、貴州等地調集軍隊前往邊境!


    風雨欲來,風滿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焚琴煮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焚琴煮魚並收藏永樂大帝最新章節